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

第一卷 第十三回 北靜王府情深義款 金鑾朝闕語辯詞嚴(3) 文 / 冰絡

    水溶開懷一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三部曲)394第十三回北靜王府情深義款金鑾朝闕語辯詞嚴(3)章節】。我之貪戀夫人的風流本色至死不改。」

    黛玉「撲哧」一笑,想要起身,水溶摟緊她,道:「難得今日他們都不在,你我也好好親近親近。」

    黛玉轉過身,臉對著水溶:「說的是呢,今日他兄弟請了早安就走了,至今未見,去哪裡了?」

    水溶笑道:「是我讓他們去查訪一人,或可得些線索。」

    黛玉道:「王爺沒個正經,讓兒子去查訪,自己在家中……」

    水溶接過話頭,道:「自己在家中與夫人尋歡作樂。」

    黛玉臉色通紅,掙扎著要起來,水溶一用力,兩人摔於炕上,水溶把黛玉壓在身底:「玉兒,告訴我,十幾年了,在你心裡,我可還與以前一樣?」

    黛玉掙扎不起,正自氣悔,不該與水溶嬉鬧,引出他的來。外面一陣腳步聲伴著「父親、母親」的叫聲,逕直進入屋中,當是靈暄無疑。靈岳、靈川俱都知禮守儀,不會擅入父母臥房。靈暄一來年紀小,二來有著疏狂之性,不太在意這些。水溶、黛玉俱都一驚,水溶鬆了手,黛玉慌忙起身,頭髮卻刮在了水溶衣服前襟的扣袢上,兩人撕扯不開。靈暄一頭闖進來,見父親抱著母親,一下慌了:「父親,母親又病了不成?」水溶不置可否,指了指衣襟扣袢,靈暄上了炕,加入戰團,仔細地把母親的頭髮與父親的扣袢分開,又摸著黛玉的額頭,此時黛玉羞愧難當,熱血上湧,臉色通紅滾熱。靈暄大叫:「父親,母親燒得厲害。鬮」

    水溶煞有介事:「暄兒,為你母親倒碗水來。」

    靈暄下了地,倒了碗水,黛玉要從水溶懷裡起來,水溶用力止住了。靈暄把水給水溶,水溶慢慢喂黛玉喝下。又把水碗給了靈暄,靈暄放回原處,回來趴在黛玉身邊問:「母親可好些?」

    黛玉臉色漸漸復原,道:「母親無事。暄兒,你從哪裡來,你哥哥呢?」

    水溶與黛玉夫妻恩愛不避形跡,平時黛玉身子不好時,水溶擁著她撫慰也屬常事,那四兄妹司空見慣,不以為異,見父母恩愛,只感家裡幸福滿滿的,並不往他處想。此時靈暄亦未想到那是父母溫存纏綿的。見黛玉好了些,便道:「我們查訪了一日,亦未找到柳霆英,去他住的客棧問過,那客棧老闆說,他早已走了,不知去了何處。哥哥讓我先回來稟明父親,他二人再到京郊去尋,或可找到也未可知。讓父母不必擔心他們,他們能照顧好自己,幾天就回來。」

    水溶示意靈暄拿出枕頭,把黛玉放在枕上,黛玉無法,只好躺著裝病,心裡這個氣呀,直瞪著水溶。

    水溶視若不見,只對靈暄道:「暄兒一日辛苦,下去好好歇著吧。哦」

    靈暄道:「不辛苦。」又看了看黛玉,說道:「母親無事嗎?」

    水溶含笑道:「母親無礙。」

    靈暄道:「今日我在這裡服侍母親可好?」

    水溶作繭自縛,不好拂了兒子一片孝心,只好道:「我兒孝心可嘉,今日就住在這裡吧。」

    靈暄就在櫟園陪黛玉說話解悶,母子兩個說個不了。水溶一看黛玉被兒子佔了,沒奈何只好出來去了內書房,想著付棣離奇被殺之事。靈暄要住在櫟園服侍黛玉,一下子王府都知道黛玉病了,都來探視,靈煙急得直哭。黛玉再三說無有大礙,歇一會兒也就罷了。康寧等人看了半天見無異常,讓黛玉好生歇著,相繼告退回去。靈煙要陪伴母親,也就與靈暄留了下來。

    夜間,水溶從內書房回來,發現暖閣裡住著靈煙,碧紗櫥裡住著靈暄,心中又氣又笑,笑自己弄巧成拙,這回好,連晚上也別想與黛玉太過放肆了。轉進自己臥房,黛玉已經躺下,水溶脫了衣服,掀開幔帳,黛玉還未睡,看著水溶半嗔半笑。水溶故作苦笑,上了床,把黛玉攬過來,低聲道:「今日沒看好皇歷。」

    黛玉捶打著他:「老不正經,讓孩子看著,成什麼?還讓人活不?」

    水溶道:「他們不懂也就罷了。懂得了,也就能明白此中道理:食色,性也,人之常情。父母為之亦是正常,偏你想得那麼多。」輕輕放倒黛玉,黛玉哪裡肯依他?水溶又如何能放過?夫妻二人又怕驚了外面孩子,輕輕掙扎撕扯。不知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不去管他。

    大將軍府有喪,皇后娘娘親自祭奠,群臣去將軍府弔孝,水溶、黛玉亦前往上祭弔唁。皇后、德妃一連幾天都從宮中到將軍府,祭奠兄長。付林也與皇后、德妃見了,三人私語一回,只說商量後事。皇后怒極,下達懿旨要求陳棟、馬萬年在付棣出殯之前破案,懲處兇手,以為付棣之祭。皇上亦下旨催促。

    陳棟、馬萬年直指翠喜和李虎內外串通殺死付棣,奈何翠喜與李虎都只招認有姦情,卻不認殺人之罪。民間里巷傳言紛紛,有說付棣做了虧心事,被鬼怪抓破咽喉而死,連血都沒出。也有人說將軍府原就藏污納垢,醜聞不斷。皇后更怒,催逼愈急。皇上也被皇后與德妃哭鬧的心焦,限期破案。

    陳棟、馬萬年進宮面見皇上與皇后,請旨要求處斬翠喜和李虎。水溶聞訊亦請進見,當面駁斥,翠喜與李虎並未認罪,兩位大人也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二人殺人,如何能處斬?

    皇后道:「那翠喜不守婦道,與人私通,又因付將軍未滿足其私慾,懷恨在心,故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府中上下人等都證實那夜四更左右翠喜不在房中,而李虎也承認那夜他偷到府中私會翠喜。行此窮凶極惡之事者,非他二人,還能有誰?這案件明明白白。他二人犯下滔天罪行,自不會認罪。難不成罪犯一日不認罪,就一日不行刑,任罪犯逍遙法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