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

第一卷 第二十二回 新春題聯雙星逞才 年夜賀晚靈暄明道 (4) 文 / 冰絡

    丫頭婆子們換班吃飯飲酒作樂,輪值服侍,把主人桌上的冷菜換掉,漸漸地上來清淡氣息的菜餚與酒品,熱茶源源而上,果點上桌,那邊靈煙唧唧咕咕地與康寧說著什麼,這邊靈娉與黛玉在一張小桌上圍棋,靈川與水溶觀戰,靈岳被靈鹮拉出去放爆竹,一時間焰火騰空,爆竹聲脆【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三部曲)第二十二回新春題聯雙星逞才年夜賀晚靈暄明道(4)章節】。

    這一夜,歡聲不斷,喜慶映著漫天彩霞把王府點染得熱火朝天。元日來臨,水溶、黛玉、康寧、水洛都哪裡也沒去,三兄弟奉命去了勇毅王府拜年,之後閉門自樂。靈岳、靈川想了一些不用功夫的小巧障眼技法,教給妹妹們,都是手疾眼快的,靈娉首先敗下陣來,叫道:「這戲法我是學不來了。」靈鹮不肯認輸,苦練不止。靈煙先還感興趣,後見不過是一些唬人的玩藝,也便失去了興趣,自去尋可思可想的樂子。

    過了初三,三兄弟便撿起功課,每日晨煉夜讀,白日陪著父母叔嬸妹妹們玩樂一時。過了十五,年的氣息漸漸淡了,三兄弟回入正軌,靈岳、靈川教靈暄一套可以與天鼎玲瓏劍相反相成的功法,這是二人從蒲萊三仙處學來,往昔因見靈暄苦學天鼎玲瓏劍,不宜分心,便沒教他,現在靈暄已領悟天鼎玲瓏劍神髓,雖然還未練成,然功行圓滿是可期待的,便將這一套功法傳給他,冀他拓寬所思,由反而入。四兄妹都從微雕之中有所悟,又互相參看,共研同進。靈煙因見除夕夜三個哥哥大展身手,深得父親稱讚,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思量必得尋法也顯顯自己才是。其實靈煙悟性超絕,應先於靈暄悟得天鼎玲瓏劍精奧所在,奈何靈煙無所不思,願別走蹊徑以求不同,用心不若靈暄之專,又不肯用功,反讓靈暄搶先。靈岳、靈川點醒她,海納百川,不可謂不廣收博攬,然海水亦彙集一處,以岸自困,方不散漫各處,成就自家淵深循環之系,小妹是流水四漫,看著似廣,實則只濕地皮,應以一處為心,收束水流自成。靈煙領悟,因靈煙只學過天鼎玲瓏劍,便在此處用功,所思所想盡歸此處。靈岳、靈川也悉心指點。

    無事之時嫌日長,有事之時恨日短,他們一忙起來,不覺時光之速,晃晃正月已經過去。

    除了教導弟妹,靈岳、靈川自己也不懈怠,靈川畫的功底愈深,便弄來了壽山石,挑好色彩,碎成米粒大的小塊,自閉於書房之中,命李祥把守房門,任何人來叫都回絕,任何人來都不許進,即使王爺、王妃來,也不例外。李祥只乍舌,嘴上沒說,心裡嘀咕,我得敢呢。

    靈川自閉書房外面人不知怎麼回事,如何不急?要往裡進,李祥說死不讓。嫣香、纖雲哭出聲來,說世子在裡面這多時日,餓也餓壞了。李祥也著急,可是靈川吩咐了,不能不照辦,一臉哭相,可是就是不讓進。靈岳趕來攔住哭鬧的嫣香、纖云:「世子無事,必是在裡面修行,不能打擾的,我等在山上習藝,經常如此,不妨事。」眾人見靈岳這樣說,只好各回各處。靈岳怕事情傳到櫟園黛玉著急,便到櫟園稟明,說靈川暫時閉關,父母勿驚。黛玉經過他兄弟鬧出的大風大浪,對此等事情有了承擔之力,也不甚擔心了。只是囑咐仔細看著些。

    三天之後,靈川從書房出來,看著似乎有些倦態,眾人圍上問長問短。靈岳道:「快去給父母請安,母親昨日問你如何了。鬮」

    靈川道:「正要去拜見父親、母親。」回身進屋,拿了一個盒子出來,對靈岳道:「我們去給雙親請安。」

    靈岳看著那個盒子道:「裡面何物?」

    靈川一笑:「一會兒自知。」

    兄弟倆到了櫟園,黛玉正與水溶說靈川之事,已經三天了,黛玉心裡發急。水溶正安慰黛玉,見他兄弟進來,笑道:「瞧,我說川兒無事,這不來了。」黛玉不等他兄弟行禮,已過去抓了靈川看起來,問他這三日做什麼,讓大家擔心。

    靈川打開那個盒子,呈給黛玉:「母親,請過目。」

    黛玉看那盒子裡白綢墊底,一粒壽山石靜靜地臥著,旁側一個透鏡。奇道:「我兒何處又尋得這事物?哦」

    靈川道:「這是孩兒刻的,母親看著可行?」

    黛玉驚道:「川兒刻的?你這三日是做這個?」

    「是。因做這個要意念專一,凝神靜氣,不能打擾,因而孩兒才封鎖書房之門。又不知此事能否做成,不便說出,才沒告訴二老。母親勿怪。」

    黛玉拉著靈川坐於自己身側,拿起透鏡看那個壽山石,竟是一幅春光圖,雖然是雕刻而成的畫幅,無法著墨設色,然靈川利用壽山石自身色彩斑斕、紋理萬千的特點,刻上山水、花鳥、人物。是全景式構圖:前觀遙遙,遠山如黛雲舒捲,平林漠漠織就煙;右顧渺渺,水流九曲澄如練,湖波澹蕩明鏡盤。近柳婀娜飄金線,黃鶯鳴樹白鷺旋,繁花錦簇春風暖,芳草萋萋人耕田。刻刀如筆,豎的挺拔,橫的寬廣,曲的韻律,弧的悠揚。剛勁的堅貞,柔和的溫存,頓挫的節奏,動的活潑,靜的安寧。其疾徐快慢,陰陽頓挫、虛實輕重、明確模糊、剛勁柔和,巧變鋒出,縱橫窮奇,氣脈相連。刀筆由繁入簡,氣韻流動,頗有蒼潤幽邃、淡遠空靈、明淨韶秀之境。平淡天真之中傳達出逍遙容與的心境、清逸脫俗的心性、鬆散疏淡的心態。無一絲塵俗氣、煙火氣。內蘊一種安然與自足,穩定與淡泊。

    黛玉喜不自勝,連連讚歎,道:「觀我兒此畫,令人有登臨意。你是如何做來?」

    華語第一言情小說站——為您提供最優質的言情小說在線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