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

第一卷 二十六回 聽凶信嚴氏歸地府 送兒息黛玉引情殤(3) 文 / 冰絡

    僕從道:「快見過我家世子【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三部曲)二十六回聽凶信嚴氏歸地府送兒息黛玉引情殤(3)章節】。」

    那管家模樣的人施禮道:「青州知府管家穆義參見世子。」那婦人抱緊了孩子往後退了兩步:「我要見卷舒先生。」

    靈岳一驚,父親這個名號,很少有人知道。水溶,名溶。「溶」有「波蕩、安閒、盛大、寬廣」之意。因而字「天舒」。意為無論蕩漾、盛大或是安閒、寬廣,隨天意而自我舒展。有全天性、逍遙游之意。水溶自稱「卷舒」,乃取自「與剛柔卷舒兮,與陰陽俯仰兮」。水溶的字很少有人叫。字是平輩之間、平級之間或尊長對晚輩、上官對下屬之敬稱。水溶少年襲王爵,官威顯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皇上、近親不見外直呼其名,其他人都稱其王職,有幾人敢呼其字?因而字並不顯。這號知者更少。平民百姓如何聽得?被這女子一語道出,靈岳怎能不驚?然面上波瀾不起,喜怒不帶,聲音溫而肅,說道:「家父不在,如今我主事,夫人有事盡說無妨。」

    「這兒。」那婦人欲言又止。

    那管家穆義道:「回世子,我家老爺有一封信,已托門上傳進去了。」

    靈岳從懷中拿出那封信:「是這封嗎?」

    穆義道:「是。鬮」

    靈岳冷笑一聲:「你家老爺身為青平知府,吾未聞其治民之政,於此事上費心不小。敢問說此子為王爺血脈,有何憑證?」

    穆義道:「有王爺的青玉扇墜。」

    那婦人問道:「敢問公子,卷舒先生是北王爺嗎?」

    靈岳凜然一笑:「家父曾自號卷舒,用時不多,不知是不是夫人口中的卷舒先生。」

    穆義催促婦人道:「夫人,快將扇墜拿出來給世子看。」

    婦人沉吟再三,似乎抉擇不下,耐不住穆義再三催促,方解開嬰兒襁褓,從嬰兒脖項上取下青玉扇墜。僕從接了,呈給靈岳。靈岳細看,確是父親原來青竹扇上綴著的玉綴。未曾注意父親青竹扇上的墜子何時不見的。細思起來,最近父親手中拿的一直是母親所畫的那把關山雪霽圖扇哦。

    靈岳微一思忖,說道:「將這位夫人帶到莖擢閣歇著,安置穆管家到客堂休息。」

    那婦人見靈岳無有歸還扇墜之意,很是焦急,問道:「請問世子,這扇墜可是北王爺之物?」

    靈岳道:「是家父之物。」

    婦人神情一鬆,道:「妾身想見北王爺。」

    靈岳道:「我已說過,家父不在。」

    那婦人道:「我見北王妃。」

    靈岳道:「家母不見客。」

    婦人無奈道:「請世子歸還扇墜。」

    靈岳道:「既是家父之物,待家父回來,我自會轉呈家父。夫人休息去吧。」靈岳說完已自起身,欲轉過屏風回去。那婦人急叫:「世子……」

    那丫鬟也急道:「那扇墜是卷舒先生送與我家少爺的。你因何拿去?」

    靈岳驀然回頭,一雙剪水雙眸霎時變得冰寒,盯住了那婦人和丫頭。婦人和丫頭嚇得頓時息聲。靈岳轉身離去。僕從對那婦人說:「夫人,請吧。」

    婦人與丫頭互相凝視片刻,無奈跟著僕從去了。

    靈岳回櫟園去見黛玉,若那個嬰兒真是自己弟弟,自不能棄之不顧。可是母親這兒?靈岳與黛玉心情不同,畢竟他有一份同胞情愫在內。而黛玉與那對母子什麼關係也沒有。只是分割了丈夫與子女的情誼。這就是呂雉能毒殺趙王如意,而漢孝惠帝卻施以庇護的因由。

    黛玉回到臥內,心裡堵得慌,她無可言說,她不能不讓水溶的侍姬進門,雖然她有這個權力。可是這些年水溶身邊連個人都沒有,這在官宦之中已是異數,外面傳言紛紜。連勇毅王府老王妃都言來語去地說了幾回。如今上門,還帶著水溶的骨肉,她更不能將水溶的骨血棄之門外。可她覺著自己霎時被抽空了,說不上恨,也說不上怨,就覺著連生氣的力氣都沒有。她坐在床上,可那張床是水溶與她共同睡過的,她不想沾。她站在窗前想往外面看,那扇窗戶曾是她與水溶共同立過的。案上水溶曾伏案寫過奏折,夫妻唱和詩詞。椅子水溶坐過……凡是他碰過的,她都不想碰。

    她迷迷糊糊地東翻西撿,直覺是找出自己的物什離開。可是拿起梳子,水溶曾用此為她梳理頭髮。拿起一件首飾,是水溶設計的花樣,令匠人打造的。那件外氅,水溶給她披過……不,她不要他的東西。可是這裡哪一件物什沒有水溶的痕跡?

    幽蘭、疏梅等人不知發生何事,黛玉面色如常,只是較為清冷,見她在屋裡從東走到西,又從裡走到外,像是在躲避什麼,又總也躲不掉。覺著不對,最後見她找東西,遂問道:「王妃要尋何物?婢子來找。」黛玉也不答話,只是站在那兒愣愣地自語道:「罷了,這世上何物屬於我?一草不為我綠,一木不為我發。」

    過了半生一無所有。黛玉迷迷糊糊地出了屋子,出了櫟園,不辨方向往北去了。幽蘭等知情形不妙,在後面跟著。黛玉走進黑水園來到新月湖邊,坐在亭上。茫然若失,只怔怔地盯著湖水。夜幕降臨,殘陽如血,燃燒過後的激情如此濃重而黯淡,離去的腳步如此淒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