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

第一卷 第二十九回 御審欽裁黛玉難情 吟詩詠意曲水流觴 (7) 文 / 冰絡

    靈岳剛把規矩說完,靈川就道:「好玩得緊,請兄長到下游入席【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三部曲)第二十九回御審欽裁黛玉難情吟詩詠意曲水流觴(7)章節】。」

    靈岳一皺眉:「二弟說我是女流?」

    靈川道:「兄長不去,溪水如何回流?也可做她們監軍,防她們作奸【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三部曲)29章節】。鬮」

    靈岳醒悟,暗罵自己最近怎麼了,思慮總是欠妥。杯可順流而下,怎能逆流而回?靈岳無奈,作繭自縛,到下游去了。靈鹮聽說做監軍,如何肯幹?遂道:「你們耍滑怎辦?我們也要派監軍。」眾女議來議去,只有靈煙合適。因她年紀最小,那些人又多半寵著她,不會駁她的令。靈煙到了上端坐於靈川身側,而延晟則挨著她坐了。延璋、柳霆英、靈暄坐於對岸。靈岳位於眾女下首。

    上游的六個杯托搖搖下來,六人命人撈起距自己最近的。延璋出的對句落於靈娉手中,柳霆英出的聯句落於靈翮手裡,靈暄的對句讓付鈺得了。延晟的則是靈岳撈起,靈煙的字謎飄在靈鹮面前不動,而泰和展開紙張,卻是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字跡:

    春水冬結百丈冰,

    閒雲萬里阻陰凝。

    無常總是為人道,

    金縷何能系遠情哦?

    詩的下面有兩個小字:步韻。

    泰和看得癡了,知是靈川的,這字要比以前所見更為練達、灑脫、飄逸、圓融,只是詩中的意味通達之中卻有一種凝重,這「情」是何情呢?

    半晌方提筆寫道:

    東風化卻重重冰,

    舊水復流不滯凝。

    日照雲開光萬道,

    洋洋萬物自生情。

    靈岳對付延晟的題目自是游刃有餘,早已寫就,靜觀眾女。付鈺距他最近,他也就看了個仔細。靈暄的起句是:千風捲雲樹。

    付鈺因出生即被鎖閉小小院落之內,只一個婆子兩個丫頭相伴,除了父母不與外界交接,連付錚都沒見過。長長歲月,就靠經史詩賦答對,對此頗通,不假思索,對道:萬壑聽濤聲。

    靈岳大加讚歎,此女看著柔美溫婉,卻有一種干雲氣概,能從氣勢上和上靈暄詩句的不多。文思之敏捷也是少有。看著她的眉目,恍似元和坐於眼前。他忙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平靜心中思緒。再睜開眼來,看到付鈺也正瞧向他,兩人目光一對,慌得又都轉開了,臉不由都紅了。

    靈鹮已經叫道:「我們如何把這些東西送回去?」

    靈岳穩了穩心神,說道:「把原題、作答及出題都放於杯托之中,誰得到自會評判。別的不用管了。」

    諸人擱好,丫頭托著準備放入溪中,大家都看著水面,這水不定把這杯托流到哪兒去呢。靈岳起身走至溪邊,俯下身子,伸掌入水,運氣於臂。溪水受靈岳真氣所阻,溶溶漾漾迴旋凝滯,停步不前。付鈺發現水至靈岳手臂所在一線打著旋,慢慢上溯而回。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驚奇地看著靈岳。泰和因見過靈川神奇抓魚一幕,對此現象覺著意外,但不驚奇。心中想著若是這個杯托回到靈川手裡,則是天意。丫頭們把杯托放入水裡,杯托隨著流水上溯而回。泰和眼睛不眨地盯著自己的那個。杯托回到起始之處,延璋、延晟驚得目瞪口呆,忘了讓人去撈。柳霆英更是心內劇震,水靈岳功夫如斯,竟至溪水倒流,自己望塵莫及。

    靈川招呼著呆在一旁的太監僕從們撈那杯托。李祥撈起靈川面前的遞給靈川,正是泰和的那一首詩,靈川看了,心頭自責,妄自格物究道,明知天道循環無常而有序,心超萬物所累,不凝滯於物,人卻沉溺於情。何時她倒通透了。見她最後一句「洋洋萬物自生情」,何意?

    延璋道:「我們只看題目做了沒,不必驟論優劣,等會兒閒了共評。」眾人叫好,紛紛做自己的題目,又將杯托流走。而靈川沉漬在紛亂如麻的情思中,不知週遭。李祥急得提醒他,方始驚覺。在那杯托中一找,竟無題目。

    靈鹮在下游嚷道:「少了一個。」靈煙叫道:「二哥沒有做,罰酒。」

    難以置信,靈川沒做題目!泰和公主猛地想起自己光顧著想這詩能否回到靈川手裡,忘了出題目。

    那邊靈煙不依不饒地叫靈川喝酒。沒奈何,靈川將酒飲盡。太監們又倒上,靈川出了題目,杯隨水走,六隻竹托載酒飄搖。岸上細柳垂溪,綵衣爭春,侍女低語,僕從環立。溪邊少年文士、韶齡秀女列坐其次,吟觴詠懷。

    詩韻越出越險,題目越出越難,被罰人數漸增。德妃、黛玉等人在芳華園飲宴,康寧命人送來酒菜。眾人興致更增。最後只有靈岳和付鈺免受責罰。靈岳起身到了桌前,自己斟了酒,一飲而盡。靈煙叫道:「大哥又沒被罰。」靈岳道:「空對好酒無以暢飲,如何耐得?你們是受賞,不是被罰。此規矩不好。」又為付鈺斟了酒,端送過去。付鈺稱謝。眾人大笑。

    靈鹮說靈岳壞了規矩,吵嚷不清。皇上一行白金園宴畢,園游至此。見他們列坐溪邊,上下游喧嚷不絕,心想這是誰出的主意,既可避免男女混雜,又可盡玩樂之興。笑道:「此是何為,如此興致?」

    諸人起身見禮,延璋說道:「我等倣傚東山之會,出些聯對詞句共戲。還未論評,恭請父皇聖裁。」

    皇上回頭對水溶等道:「我們恰逢其會。」諸人請皇上坐了,太監捧過那六個杯托,每個杯托之上紙張堆了一摞。皇上順手拿出一些給水溶等去看。字謎、對句、和詩只是兩三張紙就畢,另起新題。只有柳霆英、延晟所出的聯句洋洋灑灑一直聯下來。諸人一張張邊看邊評說。皇上看到最後兩張,確是靈川的那首要求步韻的詩與泰和的和詩。拿過來細思良久,塞進袖中。說道:「有北王妃大家在此,我們無需說三言四,班門弄斧,送於北王妃置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