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一八七七新紀元

大道小說網 第十九章 劉伊首會 文 / 楚連鋮

    對於伊籐博文的來意,劉摩猜得**不離十:這傢伙想要與蘭芳結盟或是挑撥蘭芳與清朝的關係。現在北洋水師「鎮遠」、「定遠」等軍艦入列,北洋水師正式成軍,倭人的三大戰略目標是台灣、朝鮮和庫頁島,中國一直都是倭人的假想敵。現在日本正與英國眉來眼去,一個北洋水師已經讓日本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若是加上蘭芳這個由中國人組成的海外國家,日本此刻一定是坐臥不安。

    劉摩站在蘇比克灣新建的六層大樓上,看向窗外一片繁忙景象的蘇比克灣,伊籐博文一行人被晾在會議室近一個小時,時間差不多了。劉摩對等候在一旁的梁敦宜笑道:「梁總統,咱們去見見日本人!」

    梁敦宜連連擺手道:「大帥還是叫我敦宜吧,您叫我這個稱呼我實在彆扭的慌!」

    劉摩哈哈一笑,拍拍梁敦宜的肩膀道:「敦宜是誠實人。」梁敦宜陪著乾笑幾聲,儘管在美國留學十餘載,但這尊卑之分始終不敢逾越,或許國人的骨子裡皆是如此吧。

    一行人走到會議室,劉摩從窗戶看去,伊籐博文等人在會議室中危襟正坐,儘管蘇比克灣將近二十五度的高溫,這位以薩摩藩志士自居的人物始終沒有解開自己的西裝衣襟,闊眉長鬚,氣定悠閒地坐在位置上不急不忙喝著涼茶。

    當劉摩最先走進會議室,伊籐博文率先站了起來,帶著其他日本人向劉摩鞠躬,伊利哇啦說了一通,翻譯道:「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伊籐博文向鬥志軍領袖劉摩閣下致意誠摯的問候!」

    標準的外交辭令,到底是喝過洋墨水的。嘿嘿,劉摩笑道:「請轉達我的問候,也祝他——乖乖,祝他什麼我還沒想好!哈哈——」劉摩打個哈哈,翻譯在那裡乾瞪眼,不知如何翻譯。

    伊籐博文伸出手來,說出一句標準的中國話:「劉大帥您好!」

    劉摩握住伊籐的四根手指道:「伊先生的中國話說的不錯,你們日本的那種方言就別說了,咱們就用中國話交流如何?」

    劉摩的話被翻譯過來,其他日本人均是面色一變,伊籐博文面無表情地道:「閣下說笑了,日本文化源遠流長,豈能用方言來形容?」

    「據我所知,」劉摩直視伊籐的眼睛道,「中華古代的徐福曾受秦始皇派遣,到海外求仙,後逗留於瀛台,此瀛台即今天九州諸島,開始在那裡向土人傳播中國的文化,好像你們國家有個日照大神,那個就是徐福吧?徐福是我國江蘇徐州人,他講的就是我國江蘇的古代方言,他傳承下來的也不過是江蘇地方的文化傳統語言,那不是方言是什麼呢?」

    伊籐博文事先沒有瞧起面前這位在他眼中乳臭未乾毛沒長齊的青年,劉摩一連串揶揄的話語讓他的心思上下翻滾,似乎此人始終沒有瞧得起大日本帝國,暗思日本與之從沒有利益衝突,為何要如此?

    兩人的右手依然握在一起,相互看著對方,如同獨木橋上的兩頭互不相讓的野獸,四目炯炯,有四分挑釁,有四分提防,還有兩分英雄惜英雄。

    伊籐博文哈哈一笑道:「閣下的知識果然淵博,難怪能在美國拿到國辯手的稱號,今天我一睹尊容,此生無憾啊!」

    小樣,把我的底細打聽得倒很仔細,看來倭人那邊也得加緊建立情報站,回去就讓陳鉅溶給辦了。劉摩皮笑肉不笑地道:「我也是久仰伊籐先生大名,日本改革派的急先鋒,薩摩藩的志士仁人。哦,對了,聽說薩摩藩的志士每人都有一把佩刀,不知伊籐先生是否帶在身邊,讓我見識一下呢?」

    伊籐博文收回右手,笑道:「那些都是年少輕狂時的往事,現在佩刀放在家中擺在留聲機下面,若是閣下有興趣的話,可以到我國遊覽一番。」伊籐的話裡面透出兩個意思,一是浮躁的往事已經過去,眼下注重現實,推動日本的現代化發展,第二是希望與蘭芳也就是劉摩結為同盟。

    劉摩沒有直接回答,招呼眾人坐下,而自己卻坐在主席台上,梁敦宜小心提醒:「大帥,這似乎不符合外交規矩。」劉摩附在其耳邊悄聲道,「對倭人沒必要講究禮儀。」說完又擺出一副人畜無害的笑容,絲毫不顧及其他日本人的不滿表情,對伊籐博文道,「伊籐先生,你多次到歐洲列國遊學訪問,幾乎考察了所有國家的政治體制,不知閣下對西方社會有何見解?」

    伊籐博文還在揣測劉摩的態度問題,聽劉摩提出這個問題,緩緩地道:「英國人重傳統,法國人重自我,德國人重標準,西方世界是由社會的穩定秩序、宗教思想的追隨、資本的力量和不斷的辯證事物來推動發展,一切如斯。」

    劉摩點點頭,心底卻是大為佩服,這個半老頭不愧是影響日本近代史的人物,說話乾脆歷練,一針見血。劉摩歎道:「可惜我中華仍自以為一家獨大,事事無為,非要等到危機徹底爆發的時刻才能甦醒。」

    伊籐博文道:「閣下憂國憂民之心令我衷心佩服,現下亞洲已失去往日輝煌,當時奮起直追的時候。」他見劉摩仍舊點頭傾聽,淳淳善誘道,「此番我受天皇之命,寄望能與閣下結為盟友,共同承擔起亞洲復興的重任,不知閣下意下如何?」

    正題果然如此,劉摩輕輕敲擊桌面,忽道:「若是將來日本與清國發生衝突,且日本勝利了,那日本在亞洲想要居於什麼位置?是否考慮到吞併掉整個中國呢?」伊籐博文面色一變,這是日本秘密的長久國策,這個劉摩為何知道得如此清楚?劉摩突又笑道,「可能是我杞人憂天了,想我中華四萬萬子民,日本不過三千餘萬人,怎麼可能領導亞洲呢?即便有人願意領導亞洲,那也只有中國,不知伊籐先生是否同意我的觀點?」

    這樣的問題叫伊籐如何回答?似乎有理恰又胡攪蠻纏,伊籐博文冷靜地道:「我國希望能與中國共同分享亞洲的利益,若是閣下願意與我國結盟,對將來閣下的發展大有力助。只待我國正式承認蘭芳共和國,必將努力說服我國盟友英國,請求英國予以承認蘭芳。」

    共同分享你老母!劉摩暗罵一聲,擺擺手道:「這種事情你應該找蘭芳共和國的外交部和主政的副總統,我不過是他們請來的客人,幫助他們臨時維持一下秩序,你們談,我要到蘇比克新學校去看看。哦,伊籐先生,好像你對中華文化的瞭解非常深刻,我想把蘇比克灣更名為『靖洋』,不知閣下能否給我點意見?」

    看到劉摩在桌子上虛描出的兩個漢字,伊籐博文道:「靖洋?『靖』字之意是平定平安,『洋』必定是太平洋了,看來閣下所圖不小。」

    只要你老小子懂了就好。劉摩呵呵一笑道:「那你們聊,我先行告辭!」說完站起身拱拱手,伊籐博文等人起身鞠躬送別,劉摩大步離去。

    梁敦宜在一旁暗暗叫苦,劉摩沒給個具體的指示和交代,這叫他如何談?與伊籐博文等人聊了一些無關痛癢的話題。通過交談,梁敦宜亦是暗暗咋舌,這個伊籐博文博古通今,中外貫通,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對劉摩亦是瞭如指掌,若是鬥志軍與之結盟必然如虎添翼,那為何大帥對他們態度這樣不陰不陽呢?靖洋?大帥以前怎麼提都沒提過,好像前幾天說將蘇比克灣改名為鄭和城吧!?

    眾人散去之後,伊籐博文等日本使團被安排在外交賓館中暫時居住。梁敦宜急匆匆去找尋劉摩,試圖說服劉摩同意與日本結盟,孰知劉摩已經離開蘇比克灣回瓊州,只留下一份文書給他,可以與日本建立外交關係,但結盟萬無可能,提防日本人。

    梁敦宜看完劉摩的文書,心底納悶許久,到底日本人什麼時候得罪了大帥,讓大帥對其避之三里卻又欲除之而後快?想不清楚便不再想,只得按照劉摩的指示照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