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一八七七新紀元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章 招鳳凰(下) 文 / 楚連鋮

    儘管劉摩將瓊州現狀與未來大體描述一番,商人們的心中依舊疑竇重重,因為他們看多了大清官員的空口白牙,聽多了胡言亂語,但是劉摩的文明習慣及良好表現慢慢征服了他們,待劉摩坐到宴會席主席位置上時,商人們紛紛打開了話匣。

    精明沉穩的伍業斐在香港商人中德高望重,被安排在劉摩的手邊,伍業斐抱拳問道:「劉大人,在下有諸多不明,還請大人為在下解惑。」

    劉摩笑著握住伍業斐的拳頭道:「伍老,您是商界前輩,與雪巖先生稱兄道弟,我劉摩稱雪巖先生為叔父,按道理我也是伍老的晚輩,伍老叫我小字牧平即可,前往莫在叫我官名。」

    伍業斐也是個爽朗變通之人,撫掌一笑道:「那好,我就大膽叫一聲牧平。牧平,剛才你說請我們到瓊州辦廠做生意,雖說現在沿海各地到處都在興辦洋務,但私人洋務極為稀少,雪巖當年辦理繅絲廠,也是差點栽了跟頭。再者,牧平家大業大,為何不獨坐瓊州,非要我等過去?」

    劉摩點點頭道:「老先生問得好,不過在我回答之前我想先問老先生一句,不知老先生可知中國歷朝歷代哪個時期最為繁華?」

    伍業斐答道:「應該是盛唐時期吧,我曾在書中看到過,貞觀之治時國庫中扣銅錢的線都爛掉了。」

    其他商人注目側耳旁聽,生怕漏掉一個字眼,以往的清廷官員都瞧不起商人,「伍老」這一稱號也只有商界中人稱呼伍業斐,沒想到劉摩這個從二品的巡撫也尊稱伍老,還自認是胡雪巖的子侄輩,令眾人歎服。

    劉摩道:「伍老有所不知,中華歷朝歷代最為繁華的時期為宋代,因為宋代是最民主的時代,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以法治國,這樣便保證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北宋是最早出現夜市的時期,燈火馬龍,晝夜不息,連汴梁最大的相國寺也成了集貿市場,和尚賣起了豬肉,可以說宋代的商業發達已經深入骨髓,直接推動了文明與技術的發展。而觀其原因,起事很簡單,就是藏富於民。」

    劉摩掃視一眼正聆聽他說話的眾人,笑道:「所謂藏富於民,實際咱們中國人已經喊了幾千年,包括孔孟二聖,但實際的效果卻一直不理想,總有那麼多道貌岸然滿嘴經文的蛀蟲碩鼠破壞國家大計,當然,把國家之希望寄托在一個人及其後代的身上,也是無法延續文明繁華的根本原因。」

    劉摩將話說的如此明白,眾人為之愕然,沒想到劉摩竟敢在大伙面前明目張膽地反對皇權,眾人或若有所思,或默默無語,或心有忐忑,一時間劉摩周圍的場面冷了下來。

    看來把人家都給嚇著了,劉摩暗地裡苦笑一聲,對著夏歐生使個眼色,夏歐生會意,站起身舉起酒杯道:「今天我家劉大人與諸位好友能夠賞光,歐生感激不盡,水酒一杯不成敬意,在下先干為盡!」

    「好!」眾人的情緒這才被調動起來,紛紛舉起酒杯,場面再次活躍起來。

    杯酒過後,濃眉大眼的瓷王胡旭德道:「據我所知瓊州盛產白砂,均是上等的玻璃原材料,若是我胡某人想在瓊州設立玻璃廠,產品出口到南洋或是其他地方,瓊州方面給予何等優惠?」

    劉摩笑道:「若是胡先生有意,可以隨時辦廠。關於諸位到瓊州辦廠一事,在下有幾點說明,第一,工人工作時間不允許超過十二小時,嚴禁夜班,因為瓊州溫度高,使人無法長期勞作,現在瓊州官設的工廠全部是六小時兩班制,沒有夜班的;第二,廠主建設廠房或是租借廠房,地皮稅是免五年的,有瓊州宣撫司下屬招商局承擔,待海南建省之後,會設立專門的招商局負責外商投資管理諸多事宜;第三,就是工傷問題,特別是製造業之類的工廠,工人受傷的比例較大,廠主需要負一部分責任。」

    胡旭德不解地問道:「廠主如何負責?」

    「能到機械製造類工廠上班的工人,多是家中頂樑柱,若是有殘疾在身,家中勢必衰落,所以在下也在考慮制定傷殘類的賠償細節辦法,大家請放心,其中廠主需要承擔的都是大家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其他都由官府承擔,比如子女撫養、老人贍養等問題。」

    胡旭德不以為然地道:「雖說大人愛民如子,但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胡某南洋的工廠裡也曾有過類似事情,多是一次賠償永不糾葛。」

    劉摩笑道:「胡先生南洋工廠的工人多是土著,死傷之事自有當地的辦法處理,但瓊州實則情況不同。瓊州現在移民達到近四十萬人,而現在工廠的工人中有一半是來自外地,若是草率處理問題,在下擔心外省人員議論瓊州視百姓如草芥,不願前來,為了瓊州發展大計,所以在下只能事事想在前面。天下興,百姓苦,天下亡,百姓苦,在下並非是為了標榜自己,而是為了睡得踏實吃得舒心。」

    「好一個睡得踏實吃得舒心!」一直沒有開口的巨商潘旭安大聲讚歎,劉摩向其點頭示意,只見潘旭安身邊坐著一位二八佳人,一雙水汪汪的眼睛正緊緊盯住自己,劉摩報以笑容,佳人的臉龐立刻紅暈湧動,將嬌顏側到一旁。

    潘旭安卻沒有注意到自己女兒對劉摩的青睞,揚聲道:「牧平所言中肯,我等雖然久居海外,但還是身懷故鄉,我考慮在瓊州辦水泥廠或五金廠,不知道牧平有何優待?」

    劉摩道:「潘先生若真有此想法,牧平竭誠歡迎。現如今瓊州有三座水泥廠,月產量二十五萬噸左右,全部用於鐵路、公路、港口等基礎建設材料。若是潘先生考慮辦水泥廠的話,不妨到瓊州的三亞看一看,未來兩年內,三亞將要建設一個年吐吞量與香港並肩的港口,可以同時停靠五至八艘萬噸級巨輪,而相關的配套設施,比如防風堤、倉儲、船塢、道路等等,我與美國的建設公司大約算了一下,至少需要六百萬噸水泥,這也僅僅是三亞一地,所以瓊州的水泥用量還是很巨大的。」

    眾商人埋頭算著自己的生意經,不愧都是生意場中的老手,很少有表情上的波動。伍業斐問道:「牧平,你自己家大業大,為何不全部包攬下來?即便與人合作也是利潤巨大,為何還要老朽等人前去辦廠?」

    「伍老這個問題或許是每個人都存在的疑慮,而且有些地方的官員讓大家都感到害怕,所以才避居海外。」眾人會心一笑,亦有歎息者。劉摩接著道:「諸位都是商業屆的精英典範,我試問一下,沒有誰能夠做到面面俱到。比如伍老,您從事海運生意,兼及茶葉、生絲出口和鹼、鹽的進口,不知您想過沒有,為何我們國內始終沒有一家製造純鹼的工廠?其實純鹼很簡單,用途極為廣泛,且純鹼的工藝也非常簡單,卻始終沒有人去考慮製造。在英國,一斤的純鹼不過折價一錢銀子,到了咱們這裡就要賣到二兩至三兩,牧平心中焦慮,但實在是有心無力。瓊州目前雖有一些外地人在經商,大多是小本小利,只有胡記蠶絲廠規模成型,而牧平所作之事多而繁瑣,所以在瓊州栽下梧桐樹,來請你們這些金鳳凰啊!」

    眾人大笑,紛紛敬酒。

    伍業斐歎道:「老朽亦曾考慮設立純鹼工廠,只可惜工藝不精,洋人的設備龐雜,操縱困難,若是請來洋技師,代價實在無力承擔。」

    劉摩面含微笑道:「若是伍老有意,牧平可以為您牽線搭橋。實不相瞞,在下當初在美利堅開創產業之時,曾在英、法、荷、德等國設立商業分公司,採集各國商業資訊,所以手頭上相關的工業資料非常豐富。」

    「哎呀,」伍業斐等人驚歎一聲,目目相覷,看來這次劉摩確實是誠心相邀,什麼樣的家底都抖了出來,那還沒露出來的又有多少?伍業斐連聲道好:「有牧平此言,老朽決定先到瓊州考察一番。」

    伍業斐帶了頭,其他人亦是躍躍欲試,劉摩當即吩咐夏歐生通知中特公司準備客輪,供這些金鳳凰使用,然後繼續把酒言歡,直至深夜。

    次日,劉摩與岑春煊起了個大早,正準備前往廣州拜會張之洞,夏歐生來報,伍業斐、潘旭安二人聯袂來訪。

    劉摩快步走到會客室,伍業斐二人正坐在室內飲茶,見劉摩進來,忙起身抱拳。劉摩笑道:「不知二位先生與潘小姐在此等候,牧平實在慚愧。」

    伍業斐亦是春風滿面地道:「無妨無妨,今日我與旭安前來,有一事與牧平相商。」

    劉摩還道是兩位商賈心有顧慮,溫言道:「二位先生請坐,咱們慢慢說,只要牧平能辦得到,一定竭盡全力。」

    伍業斐笑道:「有了牧平這句話,老朽心裡就踏實了,是這樣……」原來伍業斐等人連夜商議到瓊州考察一事,雖然劉摩與其他大清的官員不同,還受過西洋教育,彬彬有禮,但大清的官實在傷透了這些商人的心。胡旭德出了個主意:聯姻,從香港商會諸人的子女中挑出合適的人選與劉摩成親,藉機能夠將大家的利益與劉摩捆綁在一起,這樣的話對大伙到瓊州投資的事情裨益莫大,眾人皆是稱秒。

    待眾人左挑右撿一番,只有潘旭安的女兒潘靜怡最為合適,不論年齡、面貌、身高、學識,都是上佳人選,而且現在劉摩在名義上還沒有設立正室,只有三房小妾,潘家小姐還是有希望轉正的。

    潘旭安愛女心切,回家後詢問女兒的意見,因為潘靜怡在南洋女子學校中就學,故獨立性較強,但這一次吉安到劉摩,潘靜怡的一顆芳心已被劉摩俘虜,只是紅著臉說了一句但憑爹爹做主便悄然遁去,潘旭安如何不知女兒心思,這才一大早與伍業斐來拜訪劉摩。

    劉摩自認不是肉食動物,雖然對潘靜怡的第一印象不錯,但性格各方面都還沒有仔細考量,正皺眉間,伍業斐佯怒道:「若是牧平不願,老朽等人絕不踏上瓊州半步!」

    又是一次趕鴨子上架,劉摩苦笑一聲道:「伍老,潘先生,關於此事牧平需要回去與父母商議一下,一定給二位一個滿意的答覆,如何?」

    潘旭安正待點頭答應,伍業斐張開漏風的嘴唇笑道:「潘家小姐在海外讀書十餘載,一直都是西式教育,思想開放,老朽見牧平身邊沒有個像樣的助手,不如先讓我那個侄女做你的助手如何?我想你的父母若是見到我那侄女,一定也是滿口贊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