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一八七七新紀元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六章 光緒之死(下) 文 / 楚連鋮

    在大夜彌天的茫茫黑暗中,矗立在京師中心的紫禁城,如同一座精心設計的堡壘,莊嚴、肅穆、陰森而又恐怖。一層又一層高聳而堅實的城牆,一重又一重巨大厚重、包著鐵皮、釘著銅釘的宮門,一座又一座巍峨堅固居高臨下的箭樓,一條又一條寬闊塹深的護城河,對於以刀槍劍戟為主要武器的進攻者來說,它幾乎是不可逾越的存在。在清廷兩百餘年的統治期間,除了嘉慶十八年,曾有一支天理會的隊伍,從隆宗門攻入這座皇宮之外,就再沒有任何其他叛亂者曾經跨越過這座城池一步。

    然而最堅固的堡壘,往往都會從內部被攻破,一仈jiu零年四月二十日,即光緒十六年三月初二,一支由山賊、特種兵和紈褲少爺組成的小隊伍悄然混進禁苑,也注定這個扭轉乾坤、改變歷史進程的日子會將銘記於青史。

    時光倒流一個時辰,排雲殿中,御香縹緲,笙歌細細,大清國的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正在這裡欣賞歌舞。這位年近花甲的老婦,神情中藏威不露,御座兩旁,一對對宮廷扈從手持儀仗,肅立拱衛,好似泥塑木雕一般,宮中供養、專為慈禧畫像的外國女畫師,正坐在一旁的黃緞拜墊上,專心致志地為太后描容

    而在殿門一側,九門提督榮祿與其他兩名禁軍統領跪伏在地,等候慈禧召見。

    一曲罷了,慈禧端坐在寶座上,以便西洋女畫師為她畫像,隨手從內侍送來的果盤中取過一枚蜜餞金桔,送入口中慢慢咀嚼。李蓮英低聲道:「榮祿到了。」慈禧默不吭聲地輕微點頭,李蓮英快步至殿門外傳旨,腳下沒有發出一聲響動,可謂功力精湛。

    榮祿等三人行至殿中,跪伏於地,「奴才叩見聖母皇太后!」

    慈禧吞下甜津津的蜜桔,舔舔嘴唇,不動聲色地道:「哀家叫你們來,是想問個明白,洋人協理籌辦的火器營如何?」

    榮祿瞟了瞟太后的神色,緩緩地道:「啟稟太后,首期編練四營人馬日夜操練,兩月有餘,已成戰力。」

    「已成戰力?」慈禧顯然不信榮祿所言,自家事自己門清,底下人糊弄自己也不是一時半時。

    榮祿額頭上微微滲出汗水,不知是心情緊張還是久跪於地,他知道,慈禧還沒有到完全信任他的地步,畢竟在他身上刻著「醇親王」的烙印,這個由奕譞帶出來的滑巧多忌之人,用誹謗光緒父子的手段逐步取得慈禧的信任,但相對高高在上、xing貪手狠的西太后而言,自己不過是一隻任人碾壓的螻蟻罷了。

    「啟稟太后,」榮祿定住心神,暗暗活動一下略感僵硬的腰肢,奏道,「據洋人教習所言,新兵四營並不缺戰力與裝備,只是在戰鬥意志、效國盡忠諸事仍有欠缺。」

    榮祿的話實際是錯誤的,因為洋教官指的是戰鬥意志、為國而戰的榮譽感和凝聚力,榮祿恐慈禧不善瞭解,畢竟他自己對這個榮譽感也簡單理解為陞官發財,若是說出來有失妥當,只能斟酌用詞。

    「哦?」慈禧皺起眉頭,「爾等身為京師武將,諸地各軍都睜大眼睛看著你們,切不可心生怠慢。傳聞劉逆之兵驍勇善戰,洋人對其頗為忌憚,哀家始終想不明白,同是一國之人,同是一國之兵,為何如此懸殊?爾等多與洋人交善,練出虎賁之兵方能保大清萬世江山。」

    「謹遵太后懿旨!」

    慈禧詢問其他一些練兵事宜,又寬慰三人數句。夜色漸深,三人叩頭謝恩而出,慈禧擺駕慈寧宮就寢。

    方才睡下小半個時辰,外面傳來嘈雜聲,令慈禧從夢中驚醒,怒聲問道:「何事喧嘩?」守在殿外來回踱步的李蓮英一路小跑至榻前,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太后,宮中混入刺客,正在瀛台。」

    「刺客去了瀛台?」

    慈禧心頭一驚,前些時李鴻章遇刺,與英國人暗中商議以假亂真釣出大魚,並加強了宮中守備以防不測,半個月過去還道是洋人危言聳聽,卻沒想到今日一語成讖。

    英國人原本以為對手的最終目標是慈禧,刺殺慈禧便能引起天下大亂,他們忽略了中國人的道德傳統,或許他們根本不知道中國人的觀念與之不同,那個被囚禁在瀛台中的光緒小皇帝才是對手的真正目標,而光緒的身邊也只有十餘名輪值太監和數名宮女。

    慈禧變得面色煞白,她自然知道光緒對於大清國的重要性,顫聲問道:「刺客來了幾人,皇帝如何了?」

    李蓮英囁嚅著嘴唇道:「方纔地安門統領來報,數名賊人佔據石橋,瀛台中未見任何聲響,只怕皇上已在賊人手中。」

    「沒用的狗奴才!」慈禧掀開錦被,一腳蹬開李蓮英,匆匆忙忙穿上鳳鞋,「給哀家傳旨,救不出皇帝,外三門統領一律滿門抄斬!」

    「遮!」

    ……

    瀛台外的zhongnanhǎi之間走廊中佈滿了禁軍,卻又投鼠忌器不敢進攻,三名統領急得抓耳撓腮,緊張商議一陣,決定一面派人與守在石拱橋邊的賊人喊話,一面派人潛下水去,從小島的樹林中摸進瀛台,見機行事。

    排骨等人在瀛台中將太監斬殺殆盡,宮女和皇后被捆在寢宮,換上乾淨衣裳後,排骨令陳博與其他兩名豹子到橋頭換下施玉麟。

    陳博三人快步奔至橋頭,微弱的燈光下,只見施玉麟躲在一顆梧桐樹後瑟瑟發抖,陳博叫道:「阿麟,組長叫你進去換衣服,快!」

    頭昏腦脹的施玉麟看向對面密密麻麻的清兵,心頭已是緊張萬分,責罵自己的同時由暗暗祈禱接應的盛留明等人快快到來,聽到陳博叫自己,投過一個感激的眼神,正待邁步前去,對面傳來一聲高喊。

    「裡面的賊人聽真,我乃大清禁軍守備蘇梅哈,爾等已被包圍,插翅難逃,奉勸爾等速速放下兵器,放出萬歲爺,我等絕不與之為難!若有不從,這是滅九族的大罪,爾等可想清楚……」

    「滅九族,好嚇人啊!」陳博低聲罵了一句,舉起手槍朝喊話的方向開火,「砰」對面傳來一聲驚叫,嘩啦啦一陣響動,四人抬眼看去,那些禁軍竟全部匍匐在地。

    一名豹子笑道:「阿博真是了不得,一槍便拿下了所有清兵,哈哈」四人大笑,忽又從瀛台的宮殿中傳出槍響,一槍接一槍,陳博臉色一變,「不好,有人偷襲!」

    另一名豹子道:「我和阿博守在這裡,你們兩個去支援組長,快!」

    施玉麟與另外一人匆匆向殿中跑去,跑著跑著施玉麟突然定住腳步,後面的豹子差點撞到他,急道:「阿麟,你怎麼了?」

    施玉麟激動地舉起右手指向天空,眼眶中流出熱淚:「你看!」

    夜空中,兩團忽明忽暗的燈火慢慢向紫禁城移動,顯然,那便是前來接應的熱氣球。

    「小心!」

    不遠處的陳博大叫一聲,手起槍響,又是砰地一聲,一名藏在樹林中、試圖偷襲的清兵被一槍爆頭,熱血濺到施玉麟二人的腦門上,施玉麟看向緩緩倒下的清兵,身形打個哆嗦,急忙叫道:「來了,他們來了,快發信號!」

    「好!」陳博大叫一聲,從懷中取出一枚手雷,拽去拉環,猛地甩到石橋對面。

    「嗤嗤」聲中,手雷冒出一陣濃煙,「轟」的一聲悶響,這枚由白磷作原材料製成的燃燒手雷迅速散發出火焰,被白磷傷到的清兵滾地哀嚎,其他人紛紛退後,不料火焰越燒越旺,木製的走廊屋簷和欄杆紛紛燃起,轉眼間火光滔天。

    清兵們紛紛退後,一片擁擠,陳博等人快步撤回瀛台之中,摸上來偷襲的八名清兵全被排骨擊殺,只見排骨面無表情地守在大殿中,一雙小眼如同鷹隼一般盯向門外。

    熱氣球漸飛漸近,裹著一件大棉襖的方靖緊緊抱住懷中的機槍,不時看看躺在地上的井上敏夫,又不時看向操控方向舵的書生和盛留明,另一名特種兵范小年則手持一把特製的阻擊步槍,雙眼盯向地面。

    直到登上熱氣球的時候,方靖才知道武阿牛所說的「大人物」原來是日本人井上敏夫,令他一路上不停犯嘀咕,所以陳博與盧野也一直罵他心眼比針眼還小。

    兩枚竄天猴騰空而起,在夜空炫彩如花,熱氣球的輪廓在一瞬間呈現出來,很快,熱氣球緩緩停在瀛台上空,放下數根繩索,井上敏夫被吊了下去。紫禁城禁軍們試圖射箭阻撓,不料箭支的力量根本無法穿透熱氣球的外殼,而吊籃上的重機槍和阻擊步槍也發出了怒吼。

    凌空的槍聲在深夜中顯得更為激烈,一聲聲彷彿是鞭子一般敲打在慈禧的心頭,五位軍機大臣也匆匆趕到了紫禁城內,乍聽之後如聞霹靂,若皇帝出個三長兩短,大清這座破廟無疑被去了一根柱子,隨時可能會倒,而禁軍統領一再請示出何處理,誰也不敢拿出個明白話來。

    慈禧要到瀛台附近觀察,被眾人苦苦勸住,若是慈禧再有何閃失,軍機大臣難辭其咎,許庚身腦門磕青,張之萬、孫毓汶痛哭流涕,世鐸老淚縱橫,額勒和布死死扯住慈禧的裙擺低聲哀求。

    外面槍聲漸息,三名統領面色煞白地跪在殿外,身體止不住起伏,頭上的頂戴早已自撤,「太太后,皇上駕崩了」

    「呃」

    慈禧翻個白眼,身形一軟,緩緩地便要栽倒,李蓮英疾步上前扶住,「太后!太后」

    許庚身急忙起身,顧不得腦門的青淤疼痛,張開漏風的嘴巴叫道:「速傳太醫傳令京師九門封閉,所有人只許進不許出,禁衛軍騎兵火速追拿賊人,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