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人物天賦系統

正文 第865章 【孫氏】 文 / 簫輕宇

    林南聽出了甘寧的話外之音,說道:「興霸,如今你已經是我的臣子了,就算你和孫堅之間有過什麼嫌隙,我想他也不會為難你。你就放心的跟在我身邊,用你敏銳的目光,記錄下以後可能會成為你對手的人,暗中觀察、打聽,以便多瞭解一些吳國的實力。」

    「諾!臣明白了。」

    船隻逐漸靠岸,在接近淺海區域時,從海船上放下來了一條小船,載著林南、歐陽茵櫻、甘寧和幾名隨從,向岸邊劃去,而大海船則停靠在那裡,一字排開。

    小船緩緩地滑向了岸邊,快靠岸時,孫堅看到林南之後一臉的興奮,忘乎所以,毫不猶豫地朝海水中跑了過去。

    林南站在船上,看到孫堅的那股子熱情,心底是暖洋洋的,急忙跳下了船,向著孫堅跑了過去,心中卻想道:「孫堅和曹操的區別就在這裡,孫堅重情重義,曹操卻總是懷疑人,看來聯手抗曹的事情,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兩下相見,孫堅和林南互相擁抱著,那緊緊的一個擁抱,卻代替了所有,看的兩邊的人都呆在了那裡。

    在吳國眾位武大臣當中,孫堅給人一種勇猛無比的罡氣,誰曾見過孫堅有過這等情況,程普等人都面面相覷。

    甘寧站在小船上,看到這一幕之後,不禁心中一怔:「真沒想到,江東猛虎孫堅居然會和王上的情誼如此之深,難怪剛才王上說不用我擔心……」

    「兩個大男人摟摟抱抱的像什麼樣子?」歐陽茵櫻看見了,不禁皺起了眉頭,看到孫堅臉上動容,心裡便暗暗地叫道。

    一個深情的擁抱過後,孫堅和林南都各自定了定神。隨後爽朗地大笑了起來。

    笑聲過後,孫堅突然發現了林南臉上帶著一道傷疤,便關切地問道:「子羽老弟,你本來也是個英俊瀟灑的漢子,可是你這臉上的傷疤卻破壞了你整體的形象,到底是誰如此可恨。居然敢傷了子羽老弟的臉?只要子羽老弟說出來,為兄一定要將他碎屍萬段。」

    林南聽後,嘿嘿笑道:「無所謂,反正也已經好徹底了,再說,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呢?」

    「子羽老弟,你這句話可真是精闢啊。」孫堅聽完之後,急忙說道。

    「台兄過獎了。」

    接著。孫堅和林南就站在淺水裡,相互攀談,竟然忘卻了他們都站在淺水裡面。

    「大王,燕王殿下遠道而來,必然辛苦萬分,不如先迎回曲阿,讓燕王殿下好好的休息一夜,也好緩解一下燕王殿下的疲勞。」張紘見孫堅和林南沒完沒了的絮叨。那情形,簡直比多年不曾相見的親兄弟還親。無奈之下,張紘只得巧妙的說出了話來,以提醒孫堅。

    林南斜眼看了一下張紘,見張紘三十多歲,藍袍青須,面容端正。頗有一股長者之風,便問道:「台兄,這位先生是?「

    孫堅介紹道:「哦,這位便是我吳國的軍師……」

    「在下廣陵人,姓張名紘。字子綱,拜見燕王殿下。」張紘自我介紹道。

    林南聽後,心道:「原來孫堅的軍師是張紘,而不是周瑜,這麼說來,周瑜應該還沒有出仕,看來我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原來是張先生,久仰久仰。」林南拱手道。

    張紘見狀,臉色頓時變了,急忙欠身道:「燕王殿下使不得,豈有殿下給臣下行禮的規矩?」

    張紘和張昭一直是孫堅的左膀右臂,出謀劃策、制定法律、法規都是不含糊的人,同時他也精通周禮,對於各項禮俗十分的重視,是以經常跟在孫堅身邊,以便提醒孫堅。

    林南還沒有回答,便立刻發現孫堅的臉色大變,隨後便聽見孫堅對他身後的一人喝道:「你怎麼……」

    孫堅只說了三個字,便隨即轉憂為喜,笑道:「既然你已經歸順了子羽老弟,你和我之間的事情,將會一筆勾銷。」

    林南心知肚明,知道孫堅是在跟甘寧說話,便沒有過問。

    甘寧也沒有回答,只是看了孫堅一眼,目光中出現的些許仇恨也隨之消失。

    孫堅道:「子羽老弟,子綱說的非常好,我們老是這樣站著,你不怕冷嗎?」

    林南笑道:「一切全憑台兄做主。」

    孫堅點了點頭,轉身對眾將說道:「讓燕國的船隻全部停留在曲阿港。」

    「諾。」

    寒暄了一番後,孫堅便和林南一起上了岸,在萬人的矚目下,一個身穿樸素的將軍披上了一層榮耀,沒想到自己到了吳國,還會受到如此隆重的歡迎,一點也不亞於他稱王那天所舉行的與民同樂的活動。

    甘寧、歐陽茵櫻一直緊隨林南身後,卻打發船上的大副將船隻弄到曲阿港裡,並且將其中一船從北方帶來的土特產當作禮物送給孫堅,其餘的四船貨物則都是要拿到集市上去賣的。

    曲阿的縣衙大廳裡,孫堅早已經擺好了酒宴,眾人落座之後,孫堅便對坐在自己身邊的林南說道:「子羽老弟,今日不醉不歸哦。」

    林南笑道:「小飲怡情,多飲傷身,還希望台兄不要一味貪杯。」

    「哈哈哈,子羽老弟,我的酒量,你還不清楚嗎?這點酒根本不再話下。」

    「話雖如此,如果一味貪杯,也難免會醉了,我還有許多事情想和台兄談談呢,我可不想台兄一會兒倒在床上就睡著了。」

    「子羽老弟,你放

    心,我一定不會醉的。」

    說完,孫堅便舉起了手中的酒杯,給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敬了一碗酒。

    「燕王在哪裡?我要見燕王……」

    這時,一個嘹亮的聲音從縣衙外面徑直傳了過來,人隨聲到,孫策一身戎裝。徑直踏了進來,身後跟著九名年輕的儒生和壯漢。

    隨著孫策的一聲大吼,十個漢子陸續進了縣衙大廳,使得原本略顯空蕩的大廳一下子變得擁擠起來。

    林南和孫堅並排而坐,看到孫策帶著一名俊朗的儒生和八名甚是年輕的壯漢走了進行,又仔細地看了看孫策。發覺孫策和孫堅極為相似,他心中一稟,急忙問道:「台兄,這可是孫伯符嗎?」

    孫堅笑著點了點頭,沖孫策招招手,歡喜地道:「伯符,你過來,拜見你燕王叔叔。」

    林南看著孫策那修長的身材、粗壯的身體,不禁歎道:「不曾想。昔年那個小毛孩,只隔了短短的五年,竟然會有那麼大的變化,讓我差點沒有認出來。」

    孫策早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那個隨便叫囂的小屁孩了,五年來,他嚴格律己,一邊修習武藝,一邊磨練自己的性子。在吳國已經是獨當一面的人了。他見到林南時,一臉的歡喜。徑直走到了面前,單膝下跪,拜道:「伯符拜見燕王殿下。」

    林南見孫策當眾對自己行如此大禮,急忙扶起了孫策,說道:「快起來快起來,男兒膝下有黃金。你這麼一跪,我怕我承受不起啊。」

    「燕王名動天下,全天下的人,誰不知道燕王的大名?再說,伯符身為晚輩。給燕王行禮,也是應該的。」

    話音一落,孫策不等林南回話,便立刻對跟著自己一起進來的周瑜、周泰、陳武、蔣欽、董襲等人喊道:「汝等還不快點拜見燕王殿下。」

    於是,周瑜、周泰、蔣欽、陳武、董襲、潘璋、凌操、宋謙、賀齊九個年輕人一起雙膝下跪,朝著林南抱拳道:「我等拜見燕王殿下。」

    林南真的是受寵若驚,看到這九個人個個相貌不俗,他雖然不知道對方姓誰名誰,可是他也能夠感受的到,孫策對這九個人是相當的依賴,不然的話,也不會親自帶著這九個人來到這裡。

    「諸位快請起,我何德何能,竟然要我接受你們的朝拜。」林南急忙客套地道。

    周瑜、周泰、蔣欽、陳武、董襲、潘璋、凌操、宋謙、賀齊九人一起站了起來,全部站在了大廳的一邊,同時抱拳說道:「多謝燕王殿下。」

    孫堅坐在林南的身邊,他對周瑜、周泰、蔣欽、陳武、董襲、潘璋、凌操、宋謙、賀齊九人是再熟悉不過了,只是,他搞不清楚,為什麼孫策會一下次將周瑜等人一起帶了過來。

    「伯符,你的策瑜軍不用訓練了?怎麼把你的部下全部給帶過來了?」孫堅不解地問道。

    「父王,孩兒聽說燕王要來,心中歡喜不已,我和燕王殿下一別五載,從未見面,孩兒甚是想念燕王殿下,更何況燕王名動天下,所有的人都想一睹燕王的尊容,他們都是跟隨我多年的人,索性就一起來了,以至於耽誤了訓練,還請父王降罪。」孫策有條不紊地說道。

    「罷了罷了,反正策瑜軍也訓練的很清苦,讓他們休息一兩天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多謝父王。」

    周瑜一直靜靜地站在那裡,故意站在了周泰、蔣欽二人的身後,透過周泰、蔣欽二人的肩膀之間的縫隙,一直在默默地打量著林南。

    他見林南臉上帶著一處傷疤,面容上略微有點美中不足,然而卻無法掩蓋身上的那股子王者之氣,舉手投足間,雖然並不怎麼高貴,卻總能給人一種極大的信心。

    他正在打量著林南,林南的目光卻忽然和他交錯在了一起,那深邃的眸子裡所射出來的道道光芒,像是能把人看透了一樣,讓他不敢再直視林南,緩緩地低下了頭,心中卻暗暗地想道:「不愧是燕王,果然是與眾不同,這種人真是天下少有……」

    林南端坐在那裡,剛才意外地發現周瑜藏身在周泰、蔣欽的背後偷看著自己,便用同樣的目光向周瑜看了過去,只那短暫的一瞬間交匯,他便看出來了周瑜並非一個庸才,暗想道:「此人精明過人,毫不遜色於周瑜……」

    忍俊不住,林南扭頭對孫堅道:「台兄,這幾位年輕的才俊。能否為我引薦一下?」

    孫堅笑道:「有何不可?伯符,你來給燕王引薦一下你的部下。」

    孫策「諾」了一聲,隨即讓周泰、蔣欽、陳武、董襲、潘璋、凌操、宋謙、賀齊八個人站了出來,依次介紹道:「這位乃是九江郡下蔡縣人士,姓周名泰,字幼平;這位也是九江郡人。不過,他則是壽春縣人士,姓蔣名欽字公奕;第三位乃是廬江松滋人,叫陳武,字子烈;第四位乃會稽餘姚人,姓董名襲字元代;第五位則是吳郡餘杭人,叫凌操,第六位則是潘璋潘珪,東郡發乾人也;餘下兩人一個是宋謙。一個是賀齊。此八人皆是我帳下各部先鋒,年紀雖然有些差別,但各個都是勇猛無比的人。」

    林南聽完孫策自信的介紹完之後,便對周泰、蔣欽、陳武、董襲、潘璋、凌操、宋謙、賀齊八個人另眼相看,因為這個八個人,都是歷史上東吳的棟樑之才,如今全部匯聚一堂,雖然是年輕的才俊。卻依然不可對其實力進行估計。

    他斜視了一眼周瑜,指著周瑜問道:「他是誰?」

    孫策笑道:「這便是我的策瑜軍的軍師。廬江舒城人,姓周名瑜字公瑾。」

    此話一出,登時林南和歐陽茵櫻都為之側目,但是兩個人

    的心裡所想的事情,卻並不一樣。

    在林南看來,他是來晚了一步。覺得以周瑜的性格,要讓他離開孫策,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是在後悔。

    而對於歐陽茵櫻來說,她的心裡就較為複雜了許多。暗想道:「為什麼周瑜和以前的差別那麼大,從他一進來開始,我就沒有認出來他……」

    「在下周瑜,再次見過燕王殿下。」周瑜不等任何人發問,便徑直走了出來,朗聲說道。

    林南見周瑜甚是年輕,他知道周瑜和孫策的年齡相仿,但是孫策從外表上看,根本看不出來他的真實年齡,只因為他太過少年老成了。然而,周瑜則不一樣,面如冠玉的他雖然看不到什麼稚嫩,但卻仍然能夠看出年齡。他聽完周瑜的話,不禁失聲道:「周公瑾果然名不虛傳……」

    聲音很小,但是坐在林南身邊的孫堅卻依然聽的很仔細,他斜視了林南一眼,見林南的眼中放出了些許異樣的光芒,便暗想道:「林子羽一向看人很準,他對周瑜如此推崇,看來周瑜必然是一個奇才。周瑜跟著伯符已經好幾年了,勝似親兄弟,而我卻從未發現周瑜身上隱藏著的才華,真是眼拙啊……」

    隨後,縣衙大廳裡的人都互相的做了一番自我介紹,使得雙方都互相認識了一下。

    當歐陽茵櫻報出了自己的籍貫之後,一直在聆聽的周瑜,突然覺得心中一震,抬起頭看了歐陽茵櫻一眼,心中暗想道:「真的是小櫻姐姐嗎……」

    「在下甘寧,字興霸,乃是巴郡臨江……」甘寧最後一個做自我介紹,聲音宏亮地說道。

    「是你?你還有臉來這裡?」凌操一聽到甘寧的聲音,雙眼立刻冒出了綠光,直勾勾地看著甘寧,打斷了甘寧的話。

    大廳內,祥和的氣氛立刻變得緊張起來,除了凌操之外,周泰、蔣欽、陳武、董襲、潘璋、宋謙、賀齊都怒視著甘寧,那眼神,像是要把甘寧生吃火扒了一樣。

    「凌操,你退下,今天是我和燕王久後重逢的日子,再說甘將軍已經是燕國的將軍,和我們是友非敵。以後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隨便亂出。」孫堅道。

    孫策見狀,急忙斥退了凌操和眾人,看了一眼林南後,便拱手道:「燕王殿下,我的屬下都還年輕,不太懂事,還請燕王殿下大人不計小人過,不要以他們為念。」

    林南哈哈笑道:「我難道就是那樣不講理的人嗎?以前甘興霸確實和你們有過節,但是那都是各為其主,如今甘寧已經是我燕國的五虎大將了,之前的恩恩怨怨就此化解了吧,再說黃祖已死,你們就更沒有必要追究了。」

    來的路上,林南便把甘寧和吳軍之間的那點舊事給問了一個明白。在甘寧還是黃祖部下的時候,吳軍曾經多次派兵攻打江夏,都因為有甘寧率領的水軍成功地擊退了吳國的水軍,又連續殺死了不少吳軍將士,因此和吳軍的將士結下了深仇大恨。

    孫堅站了起來。怒斥道:「都退下!」

    周泰等人,面面相覷,見周瑜擺擺手,他們便一個接一個的退出了大廳。

    孫堅扭過頭,對林南說道:「讓子羽老弟見笑了。」

    林南道:「沒事,我能理解。台兄。我有點累了,想早點休息……」

    孫堅的心裡也不爽,氣氛都被搞沒了,便點了點頭,對程普道:「你帶燕王去下榻的官邸居住,務必要親自送到,另外派遣二十個親兵守在官邸的外面,不能放進去任何一個可疑的人。」

    程普「諾」了一聲,便帶著林南等人走出了大廳。

    曲阿縣城的官邸中。林南端坐在大廳裡,聯想起剛剛見過的那策瑜軍的八位將軍,以及孫策和周瑜,便大致明白了一切。

    策瑜軍,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這應該是以孫策和周瑜二人所命名的,周泰、蔣欽、陳武、董襲、凌操、潘璋、宋謙、賀齊都還很年輕,除了凌操的年歲稍微大一些。其餘人都還不滿二十歲,算是比較年輕的將領了。

    「興霸。以你對吳國的瞭解,可知道這策瑜軍的來歷嗎?」林南很想知道策瑜軍的實力,雖然見過了策瑜軍八將,但是他不敢確定策瑜軍是否還有其他的將領,便問道。

    甘寧坐在下首位置,聽到林南的問話後。思量了一會兒,便說道:「王上,策瑜軍由來已久,據臣所知,孫堅佔領廬江之後。因兵源不足,便在廬江招兵買馬,其長子孫策,便在廬江一帶糾合少年徒眾百餘人,嚴格按照軍隊來訓練,並且讓這百餘人成為了策瑜軍的基礎。隨後,孫堅攻打九江郡,在佔領九江郡之後,孫策便再次糾合當地年少輕狂的少年,在九江郡也正式成立了策瑜軍。」

    「聽甘寧的話,孫策似乎在弄什麼童子軍,沒想到這傢伙還有這等思想……」林南聽後緩緩地想道。

    甘寧頓了頓,繼續說道:「孫堅逼迫劉繇、王朗、嚴白虎等人,一鼓作氣,拿下了整個揚州。而孫策則一直跟隨在孫堅左右,每到一個地方,便親自選拔招募一些少年,等到整個揚州被平定之後,孫策已經組建起了一支兩千人的少年軍隊。然而,策瑜軍真正參加戰鬥時,則是在三年前攻打江夏的時,那時臣親眼目睹了策瑜軍的厲害,本來以為這群少年只是烏合之眾,哪知道兩千少年會如此厲害,一經衝進了戰鬥之中,在孫策的帶領下,竟然一路衝到了黃祖的中軍之中,還斬殺了黃祖的幾名牙將。臣當時為了保護黃祖,斬殺了不少策瑜軍的將士,於是便和策瑜軍結下了深仇大恨。」

    林南聽完之後,便道:「此事已經過去了,你現在是我的部下,他們不敢亂來。何況,現在吳王是孫堅,不是孫策。孫堅重情重義,不會做出什麼違背情義的事情,這也正是我為什麼敢來吳國的原因。孫

    策生性好鬥,是個猛將的料,但卻不是很好的主公,這一點,他不如他的弟弟孫權。孫氏一門皆人才,韜武略之人也不乏其人,看來我要想徹底的瞭解下江東的情況,就必須要多逗留一些時間。興霸,你下去休息吧,明天一早跟我一起去吳國的王城建業。」

    「諾!」甘寧抱拳答應了一聲,便緩緩而退。

    大廳裡,靜悄悄的,只剩下林南和歐陽茵櫻兩個人。

    從縣衙回來之後,林南便發現歐陽茵櫻有點魂不守舍的,他也注意到了歐陽茵櫻和周瑜的眼神,隱隱地覺得讓歐陽茵櫻和周瑜成雙成對,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周瑜不過才十五六歲的年齡,那大小喬不是才七八歲模樣嗎?七八歲還是個孩子,走的時候應該一起帶走,先當女兒養著,以後等她們大了,也可以賜給有功勞的人做老婆。哈哈哈……」林南的心裡暗暗地想道。

    他已經有三個老婆了,而且各個都是如花似玉的,男人都好色,這一點不假,但是當你同時擁有三個女人的時候,你就會明白。老婆太多了,也是個麻煩事情。所以,他對女人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想法了,除非是又遇見了能夠讓他心動的女人。

    「哥哥,我能出去一下嗎?」歐陽茵櫻首先打破了大廳裡的沉靜。

    林南道:「嗯,去吧。別太晚回來,順便幫我探探口風,畢竟你們也都那麼多年沒有見過了。」

    歐陽茵櫻臉上一怔,沒想到林南竟然看穿了她的心思,她的臉上一下子便泛起了一絲的羞紅,朝林南欠了一下身,便急忙出了大廳。

    林南看到歐陽茵櫻的樣子,胸有成竹地想道:「以小櫻的姿色,周瑜一定會心動的。看來要帶走周瑜,應該不成什麼問題。只不過……唉,小櫻應該不會那麼做的,畢竟我是她的救命恩人,她之所以有這一切,都是我給的,她應該知恩圖報才對……」

    人,都是自私的。在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無論之前表現的是多麼偉大。但到了關鍵時刻,還是能夠顯示出人的陰暗的一面。

    林南也不例外,作為一方霸主,他如果不能當機立斷的話,恐怕早已經死在了諸侯混戰當中了。他犯過錯,曾經為了一個沮授差點喪失掉了整個戰爭。之後。他在做事上面,就會顯得有點冷酷,不投降就殺,沒有那麼多廢話。

    時間還在流失,早晨的霧氣被太陽光穿透。漸漸的散去,然而,林南卻有了一絲睏意,起身從大廳回房休息去了。

    ……

    曲阿縣衙的一間屋子裡,孫策、周瑜、周泰、陳武、蔣欽、董襲、凌操、潘璋、宋謙、賀齊十個人匯聚一堂。

    「你們今天都親眼見到燕王了,你們以為此人如何?」孫策坐在自己房中的床上,環視了一圈站在面前的九個人,便問道。

    「燕王不怒而威,確實有一方霸主的氣度。不過,燕王手下的甘寧卻是我軍的死敵,我軍第一次出征的時候,十幾員將領都是喪生在他的手下。以前他是黃祖的部下,身居江夏,如今他到了我們吳國,應該想辦法盡快除去,不然的話,難以向死去的兄弟交待。」凌操首先回答道。

    「不妥!」董襲急忙擺手道,「甘寧現在已經貴為燕國五虎將之一,更成為了燕王的心腹大將,此次他跟隨燕王一起前來,如果我們殺了他,就等於是在給自己找麻煩,以燕王和王上之間的情誼來看,王上定然會勃然大怒。王上的脾氣你們都知道,最好別自找麻煩。」

    「仇人就在眼前,若不立刻將其斬殺,怎麼對得起慘死在他手底下的兄弟?我們策瑜軍行事,向來講究一個義字,當初若不是少主以義氣為重,我也不會前來投靠,難道時隔兩年,沒有仗打,你們就沒有了義氣嗎?」凌操嫉惡如仇,瑕疵必報,同樣重情重義,他之所以將甘寧視為死敵,是因為他的親弟弟死在了甘寧的手上。

    「凌大哥,此一時彼一時,當時甘寧是在黃祖手下,如果他現在依舊在黃祖手下,你殺他的話,我們沒有一點意見。可是現在的甘寧已經是燕王帳下的大將了,燕王不遠千里而來,人家是來護衛燕王的,你卻要殺他。其實殺他也不無不可,但唯一不對勁的則是,我們不能在吳國境內殺他。」陳武道。

    「子烈說的對,凌大哥,就算你要殺他的話,也應該等甘寧離開吳國之後。如果你一意孤行,在吳國境內殺了甘寧,一旦傳了出去,只怕會有損王上的名聲。吳國自從重新佔領淮南之後,兩年的休養生息使得民眾安居樂業,許多人也因此來投靠王上,吳國正在蒸蒸日上之時,你千萬不能做出什麼傻事。」賀齊勸道。

    凌操聽到自己的主意被好幾個人反駁,而且看孫策的面容也稍有些陰鬱,便扭頭看了一眼周瑜,見周瑜面如表情的,便問道:「軍師,你是明白人,你應該說句話啊,到底是殺還是不殺?」

    周瑜嘿嘿笑了兩聲,輕搖手中的羽扇,抬起眼皮環視了一圈,見眾人都將目光集中在了他的身上,便緩緩地道:「殺,必須得殺,不殺的話,就會成為無窮的後患。」

    周泰聽後,立刻說道:「軍師。你一向以大局為重,為什麼今天突然……」

    凌操心中一番欣悅,聽到周泰反駁,便立刻叫道:「周幼平,你胡說八道些什麼?軍師選擇殺人,正是以大局為重。甘寧這個人,不除不行,此人罪孽太重,必須要盡快除掉才行。我……」

    可是,他話還沒有說完,便被周瑜給打斷了。只聽周瑜說道:「誰說要殺甘寧了?」

    一句輕描淡寫的一句話,立刻引來了所有的人疑惑,心中都在想:「不殺甘寧?那殺誰?」

    孫策坐在床上,一動不動的。眼前的一幕他看的仔細,便問道:「公瑾,你是不是有

    什麼話說?」

    周瑜道:「還是少主聰明,我一開口,便能知道我要說什麼。」

    頓了頓,周瑜環視了一下眾人,依然很清閒的搖曳著手中的羽毛扇子,緩緩地道:「我的意思是。殺燕王,而不是甘寧。」

    「殺燕王?」眾人盡皆驚詫不已。

    周瑜點了點頭。解釋道:「燕王乃一國之主,冀州之雄,以後必然會成為和王上爭奪天下的大患,如果不盡早除去的話,只怕會後患無窮。王上重情重義,可是以我今天對燕王的觀察。此人居心叵測,實則是個危險人物,不能久留,必須盡早殺掉,以免後患。」

    房間裡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了起來。所有人都很仔細的聽清了周瑜說的話,只是沒有一個人吭聲,就連一向脾氣暴躁的凌操也在這個時候安靜的異常。

    眾人的目光在不停地交匯,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把所有的目光全部集中落在了坐在床邊的孫策身上。

    孫策是眾人的主子,這種事情,他們是拿不來主意的,必須要通過孫策,只要孫策下令,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

    「少主,這件事必須做,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周瑜一改往日謙和的表情,一臉的嚴肅,就連說話時的語氣也變得,不再和孫策稱兄道弟,而是明白的點出了孫策的身份,在眾人的耳朵中,這還是頭一次。

    孫策皺著眉頭,環視了一圈眾將,見眾將的目光中都夾帶著一種期待,便緩緩地道:「這件事事關重大,不是我可以胡亂造次的。今日父王親自迎接燕王,以表示燕王的隆重,而且消息也已經傳遍了整個東南,燕王前來做客,我們卻要殺他,傳了出去,以後誰還敢來我們吳國?」

    「話雖如此,但是無毒不丈夫,這是最好的一個機會,如果不先殺了燕王,以後必然會成為後患。燕國雄踞冀州,我國獨霸東南,中間夾著一個魏國,他此次前來,必然另有目的,絕非單純的前來探望吳王殿下。」周瑜繼續說道。

    「我明白,但是父王和燕王之間有個約定,就是為了這個約定,父王才從長沙一路打到了這裡,這件事只有父王、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和我知道,所以,燕王只能是友非敵。不必殺害。」孫策道。

    「約定?什麼約定?」周瑜狐疑地問道。

    孫策道:「兩家聯合,共同輔政,為了營造出一個新的大漢江山而努力。」

    「哈哈哈哈……」周瑜聽後,哈哈大笑道,「這種騙人的鬼話,根本就是一戳便破,正所謂一山難容二虎,若使兩家聯合共同對付一個敵人,這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若要兩家共同輔政,只怕是大大的不妥,而且還會因此引來兩派臣子的權位之爭……」

    孫策道:「公瑾不用說了,這件事不能這樣做,公瑾一向顧全大局,為什麼沒有考慮清楚這樣做的後果?」

    「正是因為考慮清楚了,我才這麼說的。就說燕王被魏國潛伏在吳國的刺客刺殺,意外身亡。這樣一來,燕國就會群龍無首,那麼燕國和魏國之間的盟約就不會存在了,以魏王曹操的雄才大略,不會看不清楚形勢,必然會發兵北上,趁勢佔領冀州。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只要曹操敢北渡黃河,我軍便可兵出淮南,直插徐州、豫州,然後橫掃中原,截斷曹操的後路。只要我軍和燕軍相互配合,夾擊曹操,魏國必滅。」周瑜說話時,神采飛揚,胸有成竹,那份自信足以在不經意間感動周圍的任何人。

    「魏國是滅了,燕國又當如何?」周泰不解地問道。

    「燕國群龍無首,加上燕王和王上親如兄弟,只要王上派人前去招誘,必然會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奪下整個燕國。如此一來,半個大漢就握在了王上的手中,此後兵分兩路,向西挺進,一路取荊州,入西川,另一路先佔領司隸,接著攻關中,平定西域,不出十年,則天下可定。」周瑜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公瑾雄圖二分之計,倒是妙計,不過,這件事是件大事,必須要經過父王恩准才行。我所能動用的,只有一萬策瑜軍,要想完成此等大事,必須要動用全國的兵力,傾盡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打這一仗。公瑾的妙計是一個長遠的計劃,然而,眼前需要解決的事情則是要不要暗殺燕王,真的有這個必要嗎?」

    周瑜對孫策的勇力十分的佩服,但是對於孫策的政治目光卻很不敢苟同,不是說孫策的目光不夠遠大,而只能說人無完人,上天賜予給了孫策勇猛無匹的膽識和武力,卻並沒有賜予給孫策運籌帷幄的智略,在這一點上,他一直認識孫策不如自己。

    他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緩緩地道:「此事雖然事關重大,但是要做到滴水不漏,也很容易,刺殺燕王一人,卻換來王上永固的江山,這件事放在誰的頭上,誰都會願意去做。只是,王上是個極其重情重義的人,以他和燕王的交情,必然不會選擇這樣做。所以,這個罪只能由我來承擔,暗中刺殺燕王,讓天下人都以為是曹操派來的,這樣的話,就不會再有什麼後顧之憂了。」

    孫策知道周瑜的謀略過人,策瑜軍是以他和周瑜兩個人的名字命名的,可以說,策瑜軍是他們兩個人的心血,年輕的兒郎們上了戰場,成為真正戰士的時候,在孫策的帶領下勇氣倍增,在周瑜的謀略下戰無不勝,兩個人是親密無間的合作夥伴,缺一不可。正因為如此,才成就了策瑜軍在吳**隊內部作為一大基石的基礎。

    「你有辦法?」孫策動了一下嘴唇,問道。

    「如果沒有這個把握,我絕對不會向少主提起。」周瑜斬釘截鐵地道。

    孫策的眉頭皺的更緊了,面色陰鬱,陷入了沉思當中。過了好大一會兒,他才緩緩地舒展了眉頭,說道:「你們都退下吧,這件事事關重大,我

    必須好好的思量一番。」

    「諾!」周瑜、周泰等九人齊聲抱拳說道。

    周瑜、周泰等九人陸續出了孫策的房間,其中以凌操最為活躍,他沒想道周瑜的心和他是一樣的,殺了林南,甘寧就自然不用說了。

    凌操興高采烈地跟在周瑜的身後,輕聲說道:「軍師,今天這事多謝你了,讓周泰去殺燕王,甘寧就交給我來殺吧。」

    周瑜聽後,突然停住了腳步,一扭臉,目光中放出了一絲冷光,嘴角上揚起了一抹詭異的笑容,問道:「我有說過要殺甘寧嗎?」(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