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土商

大道小說網 125 戲子(一) 文 / 松風寒

    禁煙如此收場,讓英國當局丟盡了臉面,英國的國際聲譽被敗壞了,沈杏山被罷職罰款自在情理之中,工部局的老大羅伯特也受到牽連,於當年被調回英國本土述職,此後再也沒來過上海。

    英租界的煙土商多數聽從了杜月笙的建議,遷到了法租界,唯龍邵文的鴻豐卻按兵不動,他知道英國人表面上衣冠楚楚,頗具紳士風度,骨子裡卻利字當頭,禽獸不如。他說,「英租界現在留下了大片的市場空當,可供咱們挖掘……」他叮囑俞文征,「時刻留意租界當局的動向,只要工部局來了新頭頭,要盡快摸清這個人的喜好,好尋機接近。」

    工部局很快就從英國本土派來了一位新局長……保羅伯諾,五十多歲,光頭。不喜銀子、不喜嫖賭、不喜煙土,不喜女色……龍邵文罵,「世上哪有這樣的苦行者,老子不信他沒有愛好。」

    俞文征說,「他有愛好,他對咱們老祖宗留下的古物很感興趣,尤喜青銅器,他曾告知手下替他留意,說是一旦遇到青銅器,不惜出大價錢購買。」

    龍邵文又罵,「這個洋鬼子,胃口倒不小,來了就惦記咱們的國寶……」他說,「從哪兒才能搞到幾件青銅器,送給保羅伯諾這個洋鬼子,為咱們的煙土在他的地盤上通行無阻開個方便之門。」

    俞文征苦笑著說,「搞到幾件?如今市面上根本就見不到這老東西。」

    龍邵文說,「既然是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那老祖宗的墳墓裡肯定有。」

    俞文征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禁煙大會後,好賭、好色、腰纏萬貫的煙商紛紛遷往法租界,英租界市面一下子就冷清了起來。沒了煙商豪客的光顧,賭台的生意也是一落千丈。「皇記」賭台的老闆朱奇英朱老八坐不住了,他召集門生弟子想辦法,試圖挽回這種頹廢的局面……門生竇永祥出了個主意,「請紅遍大江南北的梨園花旦小妙香來滬,在咱們的地界唱上幾天堂會拉拉人氣。」朱老八撫掌,「不錯的主意。」他拍板,花大價錢把小妙香從北京城請到了上海,搭台唱戲了。

    趙孟庭是個戲迷,他拿著報紙對龍邵文說,「南有梅蘭芳,北有小妙香,聽說小妙香的名氣與梅蘭芳不相上下,初來上海就引起轟動,黃浦灘各界人士,什麼車伕、苦力、**、混混、流氓、老闆、土商等,沒有不想一睹小妙香風采的,據說開唱第一天,就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現象。」

    葉生秋聞聽後紅光滿面,雙目噴火,「走啊!看戲去,找機會搞了這個小戲子啊!」

    朱鼎發口水在舌頭上打轉兒,「小妙香美得很,是男人都惦記!」

    「婊子無情,戲子無義……」龍邵文素喜聽書,不愛看戲,尋常除了偶爾看一些淫穢的新劇,很少進出戲院。可看見眾位兄弟都躍躍欲試,不想掃了大家的興致,又聽說小妙香國色天香,不由心動,也就跟著去湊了熱鬧。

    這天小妙香唱的是她最拿手的曲目:《遊園驚夢》。只聽她嗓子一開,滿堂彩聲震耳聵聾。叫好、打賞聲不斷。龍邵文雖聽不懂小妙香戲唱的好壞,但聽眾的反應他還是能看得出來,也湊熱鬧地跟著叫起好來。

    聽著小妙香「咿咿」地唱,加上一旁的趙孟庭時而解說著。一曲唱完,龍邵文也大概地聽出個意思:白日,小妙香跟她的丫鬟一起遊覽了自家的後花園,當夜大發春夢,夢中與一手拿柳樹枝的男人,在花園內做了男女之間的那點顛鸞倒鳳的勾當,夢醒之後,小妙香異常思念夢中情人,發癡般跑到後花園,尋找夢裡的那個男人……龍邵文說,「嗯!小妙香有點意思,看來她沒男人睡不著覺啊!奶奶的,今天看戲的多數是男人,不知道這戲子今天晚上會夢到誰啊!哈哈」

    葉生秋色迷迷地,「阿文,咱們輪流睡了她!」

    龍邵文瞇著個眼睛,也色咪咪地說,「好是好,怕是有點困難,不知多少男人都惦記著睡她,小戲子不缺男人,要想把她搞過來,怕是要下上一番功夫……」他琢磨著又說,「奶奶的,這首先,是要引起她的注意……」他在滿場觀眾都認真聽戲的時候,突然站起身來,扯開嗓子大聲喊一句,「好!好啊!真他奶奶的好的沒邊了啊……」

    一旁的趙孟庭忙拉他,「這個時候不能喊好,叫好也要叫到恰到好處才行,可不能像你這樣沒來由的叫好……」

    此時恰逢一曲唱完,小妙香到後台休息了一會兒,重又登台開唱。唱了沒幾句,就有人叫好,龍邵文請教趙孟庭,「他這叫的就是時候了?我就沒聽出哪兒好!」

    趙孟庭說,「看戲的也分三教九流,一般戲迷,不管三七二十一,鮮桃爛杏,通看通吃,囫圇吞棗,高下不論。不管台上唱什麼,怎麼唱,他都是一聲圓吼叫聲好!其實有時候也未必唱的好。」

    「哦!我明白了……」龍邵文點頭,「不管真好假好,有了這樣的戲迷,場子上就熱鬧,唱戲的人就有興致咿咿呀呀唱個不停了是不是?」

    「是啊!看戲本身也就是圖個熱鬧,不過也有專以捧角為生的,這些人覺著光說『好!』還不夠,還要挖空心思,找出好的理由來。再有叫好的,就是一幫閒漢地痞,是『角兒』本人及其戲迷花錢雇的托兒,不過以小妙香的名氣來說,她用不著這麼幹,因為她唱的是真好。」

    「孟庭,這咿咿呀呀的,真有人能聽懂?」

    「有,當然有。這看戲的裡頭,也有真內行。有那評戲的,十分懂得戲路,生旦淨末、唱念做打樣樣明戲,唱的人跑了腔、走了調、出一絲差錯,都逃不出他們的火眼金睛。正因為他們精通此道,一旦聽到有好段子,他們偶爾也叫出一聲好,這一聲好,便能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