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土商

大道小說網 201 結交官富大儒(上) 文 / 松風寒

    一年後,全國各地陷入混戰,內戰此起彼伏,軍閥你爭我鬥,政府內閣也如走馬燈似得交疊變幻。上海受全國形勢影響,局面逐漸變得不明朗起來。好在浙江的盧永祥與福建的孫傳芳早就結成了盟友,因此上海雖人心浮動,局面卻仍舊可控。而龍升公司的煙土業務,也在隱憂之中欣欣向榮。

    這年九月,上海炎熱無比,號稱是段祺瑞政府蓋章機器的民國傀儡大總統黎元洪南下來到上海。他這次來上海實屬無奈,原因是賄選大總統曹錕強行逼他退位,恰逢滬議員劉楚湘、褚輔成等人發表歡迎他南下的電文,黎元洪這才順水推舟得以成行。

    這一路他走的極其不順,在天津車站,他被原直系大將,現直隸省長王成斌困在車站,逼他交出總統信印,搞得黎元洪險些自殺取義,直到他交出總統信印,王成斌才繼續放他南行。除此之外,他的一些仇人見他落難,也都蠢蠢欲動,想要取他性命。

    黎元洪這次南下上海,本是應劉楚湘、褚輔成等人之邀成立政府,豈知他來上海之後,卻遭到了以王一亭、吳蘊齋、宋子文、虞洽卿、鄧榮廷為首的江浙紳士商人的抵制。這些人唯恐黎元洪在上海的政治活動會導致兵戎相見,禍及己身,紛紛表示出極不歡迎的態度。淞滬護軍使何豐林還貼出告示暗示黎元洪:倘有破壞秩序、擾亂治安之行為,無論何人、概予拿辦。這種指桑罵槐的告示,不啻是對黎元洪下的一道逐客令。更讓黎元洪寒心的是,當初邀他南下的在滬議員此時紛紛變臉,也對他呈不歡迎之態。

    黎元洪滿心歡喜地來到十里洋場,以為收拾殘局非他莫屬,沒想到卻落了個萬人嫌棄的下場,極為心灰意冷,除與章太炎等少數人保持聯繫外,很少再有人來探望他這位不得勢的前總統,黎元洪閒來無事,只好帶了左右隨從,乘汽車在黃浦灘四處兜風,其心中的抑鬱之情可想而知。

    但也並非所有人都對他冷臉相待,其中也不乏熱心人,龍邵文就是熱心人中的一位。黎元洪在滬期間,龍邵文隔三差五地親自登門問候,且絕不空手,或帶滬上名產,或直接饋贈以金錢,甚至連黎元洪出門兜風開的汽車都是龍邵文相贈。他還專為黎元洪配置了保鏢十人,無論其進出都如影隨形,盡心保護黎元洪的安全。甚至還親自帶兄弟為黎元洪站崗放哨,以防黎元洪被人刺殺。他這麼在意黎元洪的安全,原因是黎元洪此時正受到威脅,隨時都有可能被人刺殺。

    黎元洪之所以受到威脅,起因還是在兩年前……當時名震豫皖的大土匪「老洋人」張慶曾攻進皖西阜陽縣城大肆劫掠。兩天後,官軍前來圍剿,老洋人率隊離去。這時,先前早已望風而逃的阜陽縣保衛團士兵先行進城,去找被搜劫過的各家富戶商號討要清剿費用。在「匯昌和」錢莊,經理馬俊峰熱情地歡迎進店的士兵,請他們喝茶。沒想到士兵們將他一把推開,聲稱他們打跑了土匪,理應得到慰勞,隨即不等馬俊峰同意,便開始四處搜索、搶劫。他們早知道「匯昌和」有夾牆,便到處敲打,果然被他們找到了。就把裡面藏的銀元、煙土全部搶走,臨走時連傭人們蓋的被子也一併搶了去。馬俊峰也被士兵一槍把子就打得暈了過去。等他醒後,家中已經遭到這些兵匪的洗劫。事件發生後,阜陽縣城全體商民向安徽督軍馬聯甲投訴。馬聯甲因為保衛團團長倪道煦是自己老上司倪嗣沖的親侄子,就對此事置之不理。商民不服,又向當時的大總統黎元洪告御狀,黎元洪聞言大怒,下令通緝捉拿倪道煦,並要嚴懲。倪道煦提前得到消息,便逃到了天津租界躲避。此時黎元洪被逼退位,倪道煦便發誓要報這一箭之仇,到處放言要黎元洪的命……龍邵文得知這一始末,便親自帶了兄弟,輪班給黎元洪站崗放哨。

    此時的龍邵文雖是平民一個,卻是聞名遐邇的黃浦灘大亨,他不但苦心經營龍升,同時也苦心經營人情。上海因十里洋場的繁榮,而受到軍閥政客,商賈大亨的追捧。而龍邵文作為此地的主人,整日迎來送往,結交的朋友無數,無論是北洋政客、革命黨人、還是四川軍閥、東北大帥,時而都會成為他的座上賓。而龍升登仙閣以及龍升俱樂部,則是這些座上賓的必遊之處,他們借龍邵文提供的這個平台,互相聯絡,互通有無。時間一久,逐漸形成一個慣例,到滬之官商若是受不到龍邵文盛情款待,那就等於沒在上海打通人脈,也就等於白來了一趟上海。故而黎元洪能受到龍邵文如此禮遇,在他受挫於黃浦灘的同時,也多少為他掙回了一些顏面。

    三個月後,黎元洪乘輪船北返,龍邵文親自帶人將他送到碼頭。自然又是特產禮物送他個滿載。此後,黎元洪便對龍邵文讚不絕口,將他好客仗義之名傳遍大江南北。其時國內局勢動盪不安,任何一政客軍閥隨時都可能面臨失業下野的危險。黎元洪的經歷向他們證明,只要能結交了龍邵文,不管你在朝或是在野,他都能以誠心相待。正因如此,龍公館門前整日車水馬龍,賓客盈門。各方來滬人士,無不托門路,走關係,以其結識龍邵文。

    而龍邵文也的確是好客,他善門大開,來者不拒,什麼銀行鉅子、錢業闊佬,洋人買辦、實體富豪,統統都在他的結交範圍之內,甚至連革命鬥士魯迅、國學大師章太炎這樣徹底與煙土、錢權無關的知識分子,他也是傾力結交。

    北洋政府時代,社會各界都對知識分子及教育十分重視,外表看起來粗鄙不堪的軍閥們,彼此間雖殺殺打打,卻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尊重知識分子。大總統曹錕就經常跑到學校,與大學教授們談心聊天。他稱自己是推車賣布出身的大老粗,要依靠教授們辦好學校。經常問他們有無什麼要求,只要府財政狀況好,北洋政府的教育部就會想方設法擠出錢,給教師們漲一點薪水。只不過北洋政府財政狀況好的時候似乎並不多,政府沒錢,當然教育部也就只好拖欠知識分子的薪金了,害得這些知識分子經常斷米斷催,不得不一次次遊行討說法,每當這時,即便北洋政府的財政再緊張,也要擠出一點錢給這些知識分子發了薪。

    魯迅在與龍邵文淺談一次後,覺得他與自己道德觀念相差太遠,再不與之見面。而章太炎卻因與他是舊日相識,也曾是共同的革命同事而不時與他小聚。章太炎雖名滿天下,卻生活窘迫;他雖有大才,又寫得一手好字,卻素來不喜賣字,也不喜別人同他談錢,別人上門求字求文,如對脾性,他是分文不取,如脾性不對,不論多少錢擺在面前,他也無動於衷。幸虧他夫人精明,時常偷偷收些潤筆,才不至於貧困潦倒,但夫人收潤筆的事卻不能被他知道,知道了就要大發雷霆。故此他家中三餐並無新鮮菜、肉,只用腐乳、花生醬、鹹魚、鹹蛋、豆腐等物佐餐。章家沒有婢僕,生活一概由他夫人打理,他雖煙癮極大,抽的卻是最廉價的「金鼠牌」紙煙,吸完後的煙蒂隨手亂扔,把家中地板上燒得是千瘡百孔,到處可見煙蒂燒焦的小黑點。他不休邊幅,一不洗臉,二不洗澡,手指甲留得很長,指甲內黑痕斑斑。衣衫常年不過三四套,很少更換。

    龍邵文每次來時,總要帶上一些他愛吃的綠豆糕、豆酥糖等零食,走時則帶上幾幅字,再留下幾十元的潤筆費。為了投其所好,龍邵文每次來坐,總要裝作向其討教國學問題,章太炎談起國學,可一口氣說上三天三夜,雖聽的龍邵文哈乞連連,但為了討他的喜歡,為了與他多少有些共同語言,也就耐著性子,任憑他向自己耳朵裡強灌。

    章太炎張揚國粹,卻態度鮮明地反抗權威及一切束縛,是個道德主義者,十分強調道德的力量。時間久了,難免對龍邵文的想法多少有些影響。只不過二人的道德觀念終究不是一個路子出來的,他們一個是飽讀詩書,從中國傳統的儒家學說裡悟出的道德觀念,其觀點是:生存完全以道德為目的,必須從個人修養做起;另一個卻是浪跡江湖,從搶碼頭、販煙土裡悟出的道德觀念,其觀點是:弱肉強食,遇事不擇手段,一切行為準則皆以打倒別人為目的。二者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但在「張揚國粹」這個問題上,龍邵文卻找到了與章太炎的共同之處。只是二人對國粹的理解卻是大不相同。章太炎張揚的國粹。是諸如「儒家學說」、「太極功夫」之類的純中國本土化的東西,而龍邵文心中的國粹卻是國產鴉片。他的最大抱負,就是把洋鴉片趕出中國市場,弘揚中國鴉片這種國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