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土商

大道小說網 267 「切口」 文 / 松風寒

    [第五卷]267「切口」——

    267「切口」

    ……江面漸趨開闊,船急流穩度,過巫峽而至巴東,衝入西陵峽,已到湖北境內,行至屈原的故鄉秭歸,再沿著山峰進入一道無比險峻的長峽——兵書寶劍峽,而行至亂石林立,凶險無比的崆嶺灘,過崆嶺灘後,奔騰的江水便平靜下來……西陵峽盡頭就是宜昌。

    宜昌地處長江中上游的分界點,舊志說: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意思是說:水到了這裡就化險為夷了,而山到了這裡就變成了小的丘陵了。所以宜昌古稱「夷陵」,夷陵城西北十五里有夷山,即西陵山,宜昌就扼守在西陵峽口。凡船隻從上游來必出西陵峽,夷陵便因此而繁盛。

    任江峰早在重慶時,就與鄂西「西陵社」的袍哥龍頭舵把子陳玉泉打過招呼,通知了他們的行程,因此船到夷陵。陳玉泉早已在碼頭等候迎接,即刻組織好人手搬卸了貨物,將他們接到宜昌城中。

    洪幫「西陵社」最早是由吳春廷所創,早在清末光緒十八年,擅長武術的吳春廷跑到重慶闖碼頭,因在江北觀看川劇時,為出風頭,高聲喝倒彩,引起哥老會「白極公」眾兄弟之怨,對他是拳腳相加。可吳春廷竟然毫不示弱,雙方打了個未分勝負,當時,「白極公」的雙龍頭大爺李乘風認為吳春廷是條好漢,設宴對他款待,接納他為哥老會「白極公」兄弟,允許他另開山門。

    吳春廷於同年回到宜昌,聯絡各界人士陳玉泉,馬鵬程、肖儒蘭、王泉山等,籌辦了「西陵社」,「西陵社」按幫規定下了山、堂、香、水,分別為「西陵山」「爾雅堂」「雲福香」「赤磯水」,與「白極公」的「峨眉山」、「九寨堂」、「劍閣香」、「嘉陵水」一樣,都是依照地方的山川名勝而定。此時吳春廷早死,龍頭大爺由該社元老陳玉泉接任。

    當日,「西陵社」龍頭大爺陳玉泉為任江峰一行大排宴席、接風洗塵自是不在話下。宴後,任江峰對龍邵文說:早年前我教你的四句切口,你沒忘了吧!」

    龍邵文笑著說:自然不會忘,是「峨眉秀氣襯朝陽,九寨堂前莫張狂,劍閣濃煙沖天起,嘉陵江邊我為王」,名字都跟你下面那幾個社口有關……

    任江峰點頭說:洪幫切口極多,我也不能全教給你,西陵社現在的勢力極大,我把他們的切口再教給你,你牢牢記了,到時候行事也許方便些。

    直到此時,龍邵文才明白了當年田老五一幫人劫刑場救他的原因……當年任江峰教給他的是四句洪幫切口,洪幫各地堂口極多,切口、海底也極多,但『峨眉秀氣襯朝陽,九寨堂前莫張狂,劍閣濃煙沖天起,嘉陵江邊我為王』。這四句切口卻代表了洪幫最有勢力的一個會社——「白極公」,凡洪幫兄弟,只要一聽念出這四句切口,再加上代表雙龍頭大爺任江峰那特有的手勢、身法,不論在何處,自會鼎力相助。但若有人敢冒充「白極公」,洪幫也決不輕饒,無論走到何處,也必追究責任。田老五等洪幫兄弟知道龍邵文曾救過任江峰,知道他不是假冒「白極公」。但卻為他不知「白極公」之名而感到驚訝!只因這其中涉及洪門私密,他們自然不會對龍邵文說,而是讓他日後自己去問任江峰。

    任江峰念道:西陵爽氣映瞿塘。爾雅芳名萬古揚。雲福煙濃天代秀,赤磯拔鉤遇賢王……念完之後,他又說:還有四句海底,你也記了,不謝東皇意,丹心獨自眠,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

    龍邵文把這八句切口,海底一一牢記於心。他知道洪幫跟青幫差不多,切口、海底必須牢記熟讀,有問必答,出口成章,只有這樣,在「無寶」的情況下,才能讓對方識別是否自己兄弟,否則就要「冒充光棍天下有,清出袍服要人頭。」這裡的「光棍」二字,就是指洪幫兄弟,「袍服」二字,則代表一個人的身世底細……

    ……宜昌已經是趙典之的地盤了,趙典之的合夥人魯履安早在宜昌等候,見龍邵文來了,當即辦理了煙土接洽手續,給煙土貼了花,算是走了一道合法手續。原定走陸路的計劃,由於時局的突變,不得不改為繼續走水路。接著魯履安又將煙土分別裝入了趙典之用以販運煙土的『武漢』、『飛熊』、『楚雄』三隻兵船上,至此,任江峰懸著的一顆心才算是放了下來。

    第二天,兵船將赴武漢,任江峰在碼頭與龍邵文告別,冷開泰則有私事要辦,順路同行。

    煙土兵船,龍邵文一行人都上了「飛熊號」。任江峰站在岸邊不停朝龍邵文揮手,船俞行俞遠,任江峰的面孔逐漸變得模糊,又變成一個黑點,最後連黑點也看不到了……龍邵文突然想起十多年前在上海黃浦碼頭與任江峰分別的那一幕,心中一陣酸楚,這一分別,又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他的眼睛突地潮濕起來。

    冷開泰見龍邵文依舊手扶船舷朝任江峰送別的碼頭觀看,勸他說:兄弟,進艙吧!江面風大。

    龍邵文點點頭,隨冷開泰進入艙房。

    「飛熊」雖是兵船,卻是由貨輪改裝而成。由於拉的貨物較多,沒有那麼多空閒的艙房提供給每人一間,好在宜昌離武漢不遠,朝發夕至,大家在一起稍微擠擠也就到了。

    雖說如此,魯履安還是給龍邵文安排了單獨的艙房。汪莘函看到,就去問魯履安,「魯先生,我不習慣與別人擠在一起,能不能給我單獨找一間艙房?」

    魯履安見汪莘函與龍邵文一路同行,不知他與龍邵文是什麼關係,本想給他安排,但船上的確再沒有多餘的地方,他為難的表示:汪先生,我盡量滿足你的要求。你等我一會兒,我看看還能不能騰出一間艙房!一旦能騰出來,我馬上就告訴您!

    汪莘函點頭說:如此多謝了。

    冷開泰在一旁聽到了,連連冷笑……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