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土商

大道小說網 418 滬土案收場(上) 文 / 松風寒

    時人看到報紙,都覺得奇怪,怎麼報紙上只有警備司令部查獲煙土的消息,卻沒有刊登被拘捕一方公安局的消息……

    張定蟠看到報紙上的消息顛倒是非,頓時怒不可遏。警備司令部明明是走私煙土元兇首惡,卻被描述成了緝私的英雄。他明明已經讓公安局在事發當晚就對報館發了消息,準備第二天就上報刊明真相,豈知報館至今未予刊登,卻把警備司令部的消息給發了。他當下命人去查,查的結果卻讓張定蟠極為惱火,原來公安局在事發當晚編排的、關於事件過程的消息,已經被人從報館抽了出去,不讓發表……

    從報館抽走消息的事情正是杜月笙干的。消息走漏後,龍邵文馬上就聯絡了熊式輝,密議此事的解決方案。定下了軍方護土,在大達碼頭拋出二十擔煙土為餌,吸引上海市警察局的注意,以掩護大宗煙土轉移的這一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策。後又命人聯絡了在招商局「江安」輪上工作的青幫兄弟、火倉頭目王道余,往輪上偷運了二十擔煙土。就此為誘發公安局與淞滬警備司令部起了紛爭,他則與杜月笙趁著公安局撤回碼頭流動哨這個空當,將餘下的幾千擔煙土迅速分散到其它各碼頭卸了貨,入了棧。而後杜月笙指使南京駐滬新聞檢查員李德釗抽出公安局的待發稿件,卻把淞滬警備司令部的緝私稿件搶先發了,混淆了事件的真相。

    張定蟠當下責令《申報》刊登「市公安局查拿煙土報告」一文。文中稱:鴉片流毒,舉國憤慨,乃據保安大隊報稱,前夜凌晨一時。有身著武裝者三十餘人,在大達碼頭起卸煙土,巡官李存正摔警查拿,當以人少,反被擄劫,迄今仍拘禁白雲觀偵查隊內。所有煙土,立即武裝運往租界,無法阻止。武裝運煙,國法何在?應請迅賜查究嚴辦,以嚴軍紀。

    在報告之後,《申報》又登載了上海特別市公安局長戴石浮致南京「十萬火急電」大概意思就是讓蔣介石、馮玉祥、張之江等人立刻查辦此案。以申法紀。

    熊式輝一看「市公安局查拿煙土報告」的將矛頭直指向了自己的警備司令部,馬上又炮製了一份報道,稱:警備司令部偵察隊偵知「江安」輪運大批煙土抵滬,即於當晚派出偵探僱傭小火輪一艘,強行登「江安」輪搜查出煙土二十餘擔。正準備用車運回隊部,突遭公安局保安隊李巡官率武裝警察保安隊前來劫奪,偵察隊偵探亮出身份及拿土命令,警察悍然不顧。舉槍威脅。偵察隊為避免無辜傷及路人,佯稱願赴警署後再做區處。開車後。偵察隊為使煙土不被包庇者轉移匿藏,即在途中命令司機把車開往白雲觀隊部。並將武裝劫煙警察扣留,呈報司令部核辦,公安局聞訊後,又派警察數十名,荷槍實彈將隊部包圍,意欲武裝搶回煙土,因偵察隊有相當準備,故未得逞。

    龍邵文看到當日的報道,與杜月笙笑罵道:熊式輝真是愚笨不堪,半夜一點,又是在碼頭邊上,哪裡來人的路人可以傷及,搞不好這又會成為別人質疑他的話柄了。

    果真第二天,上海市黨部宣傳部長陳征德果真就此事登報質疑熊式輝,熊式輝免不得已,又徒費了一番唇舌解釋,只是解釋的卻極為牽強,頗有越描越黑之狀。

    由於雙方的報道各執一詞,使得眾多關心此事的人越來越糊塗,猶如墜入了九天雲霧之中。再接下來,軍警雙方就展開了唇槍舌戰,彼此述說對方的不是,事態發展到如此地步,所有人就只能等南京最高當局的態度及裁決辦法了。

    作為監督政府禁煙行動的中華國民拒毒會卻不理雙方的唇槍舌戰,他們通過詳細的調查,及消息人士張嘯林提供的信息,證實了這次「滬土案」理在公安局一方。再深入調查,這次由上海龍氏黑幫牽頭,杜氏黑幫輔助,軍方包辦,宋子文為幕後老闆的聯合販毒案逐漸地浮出了水面。期間知情消息人張嘯林信誓旦旦地表示。一旦國府派員徹查此案,他定會義不容辭地站出來為此事提供新的鑿鑿證據,為國府的禁煙行動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中華國民拒毒會對張嘯林的這一義舉深信不疑,馬上寫下控訴稿件,準備登報造輿論,逼迫南京政府對這次武裝販運煙土案予以徹查。豈知他們把稿件拿到報館後,報館老闆一見是關於龍、杜二人的消息,連看都不看就紛紛拒發。他們想通過媒體輿論支持市公安局,對禁煙大造聲勢的想法頓時流產。無奈之下,中華國民拒毒會只好把稿件拿到了北平、天津的報紙上予以發佈,哪知這兩地的大報刊也不肯予以登發。中華國民拒毒會只好選了一家毫無影響力的小報,好說歹說,才算是發了豆腐塊大小的寥寥數語。但報館在編排文字時,言語間也絕不敢提龍、杜二人之名,更不敢提什麼軍方包辦,國府要員參與之類的話語。只含糊其詞:近聞滬土一案,牽涉面甚廣,為打消各界疑慮,希望有關方面能主動站出來予以澄清……至此,中華國民拒毒會不禁為毒販的神通廣大感到驚愕。好在他們手中還有一張未打出的王牌,那就是張嘯林答應劇毒會,在關鍵時刻,他會挺身而出,指證龍、杜二人,對國府禁煙予以給力支持。

    再過一天,事態的發展竟然對警備司令部大為不利,原來公安局突然拋出一張王牌:在事發當晚,巡官李存正被劫後,公安局即派保安隊警察八十多名前往白雲觀四周偵緝,發現兩人深夜匆匆而走,形跡可疑,警察當下攔下搜查,從兩人身上搜出煙土若干,其中一人內衣上還有具名易良武的兵員符號一件。經詢問,這兩人正是警備司令部偵察隊的隊員。又說巡官李存正被偵察隊綁架後,曾遭捆綁鞭打,傷勢沉重,此時已被解救出來,經法醫驗傷後,此時正在醫院接受治療……這條消息一經報出,頓時在民間激起千層浪,各界均議論鼎沸,社會輿論在軍警兩方之間,明顯就傾向於後者了。

    熊式輝見事情有蓋不住的危險,急忙命警備司令部向新聞界發表談話,稱:易良武、陶永昌二人沾染賭博習氣,賭場失利後為貪小利而在查禁煙土時偷竊了少許煙土,這些均繫個人行為,與警備司令部偵察隊毫不相關,另也有必要提醒公安局,未經核實即向報界披露,屬違反新聞法規,此等有辱革命軍聲譽的舉動,極難容忍。接著熊式輝又給市府送去報告,說:公安局保安隊拘禁陶永昌、易良武等人,系本部偵查隊員,就是有犯隊規,亦應由其隊部處置,警方豈能越俎代庖,望市府責成公安局將人移交偵查隊。報告是措詞嚴厲,口氣強硬。

    可公安局長戴石浮卻向報界爆料稱:陶永昌、易良武在白雲觀附近站崗,因久未發餉,見有大宗煙土運到,遂向偵查員索取一小包,欲售之補家中無米之炊——就任以上初步供詞,陶、任兩個已觸犯禁煙法規,公安局完全有權押查。

    往後儘管熊式輝百般辯解,但案情至此,他是再也不好遮掩了。就在案情已微露端倪,熊司令極力辯解之時,張定璠接到南京國府來電:中央及國府特令:一、上海軍警當局將煙案人犯一律移交法院候審;二、中央黨部、國府、禁煙會即日派員到滬,會同徹查,依法嚴懲。張定璠即刻在電文上指示:上海特別市黨、政、軍、警務必通力合作,予於配合。

    由於此次武裝販運煙土案委實影響太壞,且在南京政府的《禁煙令》頒布不久發生,海內外輿論皆然大嘩,一致呼籲國民黨政府嚴加查辦。蔣介石也只好裝模作樣地派禁毒委員會主席張之江前往上海查辦運土案。

    而與此同時,上海中華劇毒會也密電張之江,向他挑明了案情真相,不過為防止張之江在查案時畏手畏腳,卻隱瞞了宋子文背後包庇一事,只提了龍氏黑幫、杜氏黑幫及軍方之名。劇毒會同時也致電國府,呼籲徹查此案,以安民心,樹立國府之威望。

    南京國民政府禁煙委員會建立才三個月,就遇上這起震動全國的大案,作為禁煙委員會主席的張之江,自然也感到棘手。他當年雖在北伐中叱吒風雲,蜚聲軍界,也曾繼馮玉祥之後任過西北邊防督辦兼西北軍總司令,但自跟馮玉祥轉入國民黨旗下後,因非蔣氏嫡系,還是被漸漸地奪了兵權,只掛了幾個諸如「國府軍事委員」「高級參謀團主任」等空銜,不過他向來辦事認真,嫉惡如仇,在軍界、政界聲譽頗高,此次受命於禁煙委員會主席,倒也決心不辱使命。他在接到劇毒會的密電後,即刻率領司法行政部部長魏道明、司法行政部刑事司長王淮琛等一干辦案人員由南京乘車抵滬查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