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土商

大道小說網 526 揣摩意圖、問計 文 / 松風寒

    ……第二天下午,蔣介石在中山陵右下坡松林中的小別墅裡,召集了黃埔學生中的骨幹開會,會上他只讓別人暢所欲言,自己卻是一言不發。([])

    黃埔一期生賀衷寒看蔣介石悶悶不樂的樣子,就問:是什麼事兒惹校長不高興了?

    蔣介石罵了句:娘希匹,你們剛才的發言一點中心內容都沒有,你們上學時候讀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我看你們還要再多看看書,多開拓一下思路。

    見蔣介石發了火,眾黃埔生一下子就安靜下來,會議一下子就變得沉悶了,過了好大一會,南昌行營調查科科長,老牌特務鄧文儀小心地問:校長,我們該看什麼書?

    蔣介石沒好氣地說:去看看《墨索里尼傳》,去看看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鬥》。

    《墨索里尼傳》倒是有賣的,可《我的奮鬥》卻沒人知道是本什麼書。當下眾人也不知道蔣介石到底是什麼意思,怎麼突然就對墨索里尼和希特勒感了興趣,會場頓時又沉默起來。

    蔣介石見沒人說話,把桌子一拍,罵了句:娘希匹,我的好學生都死光了,怎麼全剩下你們這樣一群笨蛋,要是陳賡與胡宗南任一個在,也決不至於像你們這樣。看來國民革命就要失敗了……罵完後,他留下一句:明天這個時間,再來這裡開會……他揚長而去。

    ……餘下眾黃埔生面面相覷,不知道蔣介石怎麼突然就提起陳賡與胡宗南,陳賡是共黨,當然不會前來開會。而「黃埔太子」胡宗南作為蔣介石最信任的人,本來是一定要出席會議的,只是此時他在大別山剿匪頗有建樹,正率幾萬大軍追擊紅四方面軍的徐向前與許世友,故此不能前來。眾人聽蔣介石這樣說,更是如墜迷霧,都猜不透蔣介石是什麼意思。

    黃埔生康澤說:校長每逢遇到重大問題。通常都不直接下命令,而是用罵人的方式逼著手下人猜他的想法,應和他的意圖。我們也別在這商量了,都回去猜吧!

    第二天再次開會,蔣介石依舊是一言不發,眾人還是沒人能猜透他的意圖。被蔣介石又罵了一頓,就散會了……會後,戴笠買了一本《墨索里尼傳》大概翻看了,又找到了蔣介石的德國顧問,詢問了希特勒自傳《我的奮鬥》的內容。頓時恍然大悟:蔣主席原來是想搞一種集權特務組織……。

    第三天再次開會的時候,眾人依舊沉悶,眼看蔣介石又要大發脾氣準備罵人的時候,戴笠站起來說:校長!我建議咱們黃埔學生組成一個特殊團體,這個團體是以搞情報調查為主,既要在黨內排除異己,也要反對日本人,打擊**。但核心的內容就是無條件的服從領袖。

    戴笠一言既出。立刻贏得了滿座的符合之聲,眾人都在懊惱:這麼好的一個主意為什麼自己沒想到,卻讓戴笠拔了頭籌……

    蔣介石不動聲色地說:既然你們有這個想法,那就先搞著試試。我雖然不信你們會搞成,但我還是同意你們的這一個想法,我提一個建議。你們既然想搞這麼一個團體,那就把這個團體叫做「力行社」怎樣?」

    領袖既然提議了。名稱都已經想好了,誰還能說怎麼樣!誰還敢說怎麼樣!「力行社」的名稱就這樣定下來了……

    幾天後。還是在這幢小別墅裡,召開了黃埔力行社的第一次籌備會議。與會的比較有名的人有:康澤、曾擴情、賀衷寒、酆悌、鄧文儀、劉建群、潘佑強、蕭贊育、鄭介民、黃傑、桂永清、滕傑、戴笠等十三人,後被人稱為力行社十三太保。其中除劉建群一人屬於非黃埔學生外,其餘十二人全部都是黃埔學生。

    所謂力行社十三太保這個名詞最早還是蔣介石首創,他是從唐朝末年,沙陀國王李克用那裡獲得而來的靈感,李克用有義子十三人,皆獲太保銜。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最厲害,百戰百勝。後來被讒言害死,受到車裂的極刑。在力行社中,蔣介石當然扮演沙陀國王李克用的角色,視十三太保皆為義子,只是第十三太保的位置卻有眾多人爭奪,只可惜他們卻忘了這十三太保李存孝雖然厲害,卻是橫死……

    會上定下來力行社一共成立四個處室,分別為組織處、宣傳處、訓練處與特務處,不用說,既然力行社的主要工作就是情報調查、行動,那特務處自然就是重中之重的一個職位了,誰得到了這個位置,誰自然就是那當仁不讓的第十三太保。

    戴笠自然覬覦特務處處長一職,但他自知資歷淺,名望低,在黃埔又是最不起眼的六期生,是怎麼也競爭不過別人了。就在戴笠素手無策之時,偶爾聽人說起龍邵文正在南京陸軍軍官學院接受培訓,他知道龍邵文在國府是一提兩開的頭面人物,蔣介石也對其多有依仗,就不顧蔣介石為力行社定下的「保密」規則,趕忙跑去陸軍軍官學院,去找龍邵文問計,並說出了他的擔憂……鄧文儀組建南昌行營調查科,首創特務機構;桂永清曾經組織發起三民主義研究社,參加過東征、北伐,是蔣介石的心腹;賀衷寒早在上學的時候就是黃埔三傑之一,又是孫文主義研究會的創辦人,蘇聯陸軍伏龍芝軍事學院高材生。回國後又任杭州軍事訓練班學生總隊隊長,還有過在中央黨部的工作經歷;鄭介民曾做過蔣介石的副官,深得主席器重,再加上他是個資深情報人員,又在蔣桂戰爭中拉攏過桂系頭目,立過大功,有這些人擋在我的面前,我什麼時候才能得到蔣主席的重用!

    龍邵文聽戴笠介紹完情況,笑了笑說:雨農啊!你不必擔心,我斷定這特務處處長一職非你莫屬。

    「哦!何以見得,還請龍先生予以指教。」

    龍邵文給戴笠分析說:在你們力行社中,稍有資歷的無非是康澤、賀衷寒、鄧文儀、劉建群、鄭介民、桂永清、滕傑和你戴笠了。按照蔣主席用人原則的慣例,非黃埔生不能得到重用,要害部門非浙江人不用,這不是黃埔生的劉建群就首先排除出局了……

    戴笠聽了一喜,忙說:對對!康澤是四川人,鄭介民是海南人、鄧文儀和賀衷寒都是是湖南人。桂永清是江西人,滕傑雖然離浙江最近,但他卻差一點兒。他是江蘇人,只有我是浙江江山人。

    龍邵文笑了笑,「所以嘛!」

    「可是還有我的把兄胡宗南!他不但是黃埔一期的,還是浙江鎮海人。這個,這個……」戴笠不無擔憂地說。

    「哈哈!」龍邵文又笑了一聲,「雨農!放心回去吧!」

    戴笠臉一紅,馬上明白了龍邵文的意思,胡宗南才不屑跟自己掙這個特務處的處長呢!倒是自己患得患失的小肚雞腸了。

    果真任命下來。周復成了組織處的處長,康澤成了宣傳處處長、桂永清成了訓練處處長,戴笠則如願以償入主特務處,而資深特務鄭介民只委身於戴笠的副手。眼見一個黃埔六期生騎在了這些學長、老大哥的頭上,力行社的同僚諸如康澤、賀衷寒、鄭介民之流無不心懷不滿,但在蔣介石面前,他們卻不得不裝作很開心的樣子,一一上前握手恭喜。但在內心卻打定主意。只要機會合適。那是一定要給他拆台挖牆腳的……

    幾天後,特務處成立大會在一幢不起眼的破舊小樓、南京雞鵝巷五十三號召開,戴笠素知蔣介石一貫提倡節儉,因此因繁就簡,連紅地毯也棄之不用,只在地上鋪了破舊草墊若干。就連特務處唯一的一輛汽車也是別人淘汰下來的、破舊的小斯特的貝克。破樓、破車、破地毯果真大得蔣介石歡心……特務處成立後,戴笠任處長、鄭介民任副處長。原《文化日報》的筆桿子唐縱任書記,主持內務。又下設情報股、總務股和督察股,股長自然都由戴笠親信擔任。

    可成立不久,戴笠就遇上了一樁麻煩,那就是經費不足,蔣介石派財政部每月秘密撥給力行社二十萬的活動經費,輪到戴笠手中最多也不過五萬,就這五萬還有經手人從中吃拿卡要,到手的還要大打折扣。沒錢就沒辦法開展工作,特務處一切的例行事務,如組訓、調查、監視、禁錮、暗殺,沒有一樁不需要錢,再說沒錢也不能招收新的特務,特務處也就不能發展壯大。彷徨無計之下,他只好再去找龍邵文問計。

    龍邵文笑著說:你這個特務處有如一根攪屎棍,無論誰都懼怕三分,沒問題的被你一攪,那也成了有問題,有問題的被你一攪,那更是陳雜泛起,所以你最大的來錢處,就是向各地方軍事、行政長官索取報效,攤派,或借口舉辦事業、帶募股金、收買貨物、代墊貨款之類。

    十三太保戴笠智商超人,隨即領悟,當下就以嚴查各省部、軍界的共黨、內奸為名,派大小特務下去大肆勒索,未久,果真致富。有了錢的戴笠財大氣粗,一方面對綁架、暗殺等工作進行深入研究,一方面廣收賢才,收攏如沈醉、余樂醒等特工天才加盟,給特務處輸入新鮮血液,再加上蔣介石有意對其扶持,特務處很快就發展成為一個能與陳氏兄弟cc抗衡的超強特務組織……

    本段說明:有的讀者或許想看到主角參與到藍衣社當中,然後展開情節。比如下到軍隊中調查案件為由趁機發財等一系列……我也有想過這樣寫,這樣寫或許在內容上更吸引人,我也更容易上手去寫。但考慮了兩天,否定了。雖說如此,我還是設定了一段內鬥的情節,自己感覺比主角參與到藍衣社中更有趣……

    另外,最近的更新雖然慢一點,但我會很用心地設定每一個章節,質量上只會越來越好,絕不會下降。這幾天我盡量多更一些。

    最後,感謝一下幫我打理書評區的編輯老師,雖然我不知道是誰!我的會員號密碼總提示「不能超過三十位」,所以不能登錄,以後怕是更得麻煩了。(未完待續……)

    s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