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色警戒之民國

第二卷 南方攻略 第六十六章 測試新型裝甲車 文 / 華麗的虛偽

    1923年,10月3日

    陳紹在蔣百里和蔡鍔的陪同下來到了位於南寧郊外的一個試驗場,這個試驗場周圍並沒有其他建築,而且劃為軍事禁區,實行嚴格軍事管理,整個訓練場周圍有不少三輪摩托車在巡邏,這些士兵屬於憲兵性質的守衛部隊,從預備役兵團中獨立出來,介於現役部隊和預備役部隊之間。

    等他們的車隊來到試驗場的大門口時,一個士兵跑到車隊邊,敬了個軍禮說道:「請出示證件。」

    陳紹二話沒有說,那出自己的證件遞給他。這點是陳紹一直強調的軍紀,無論是什麼人,只要是進入一定級別的軍事禁區,都必須出示證件,任何人都必須遵守,包括自己。要是忘了帶證件,那就不好意思,請回去拿來證件,才會放行。

    「見過最高領袖。」這個憲兵向陳紹敬了個軍禮,轉身喊道:「放行。」

    攔在門口的其他憲兵才搬走障欄,這時候車隊才緩緩駛入試驗場。這個試驗場屬於s級禁區,裡面主要是實驗裝甲車之類的陸軍裝備,同時在兩廣地區還有不少的試驗場,各有各的用場。

    試驗場很大,裡面模擬出各種地形,有山坡、湖泊、丘陵、等許多地形。裡面還有不少雷區,顧名思義,整個雷區裡面佈滿了地雷,有些地雷殺傷力很大,完全可以炸毀重型坦克的履帶。試驗場裡還有一片陣地壕溝模擬場,那裡佈滿縱橫交錯的戰壕。

    在試驗場地的前面已經有幾輛造型和坦克完全不同的裝甲車停在那裡,陳紹的車隊停靠在場地的前面。幾個白色服裝的科學家走向車隊,這時候陳紹和蔣百里、蔡鍔等人也紛紛下車。

    「指揮官,四款裝甲車都準備完畢了。」

    陳紹並沒有答話,只是點了點頭,走到四輛裝甲車前面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這時候蔡鍔看到其中一輛造型奇怪的裝甲車,忍不住對身邊的科學家問道:「這是什麼戰車?」

    「長官,這輛裝甲車叫機械爆破聯合掃雷車,是將掃雷器(滾輪或犁)與爆破掃雷器集中在同一輛車上的多功能掃雷車。一般在坦克(或裝甲車)前部裝機械壓輥或犁刀,車體上部裝直列裝藥(或其他爆破裝藥)和發射裝置。實施掃雷作業時先在車輛前進方向發射直列裝藥,以爆破方式在雷場中開闢通路,然後再用壓輥或犁刀排除未爆炸或未被清理的地雷。

    這種車採用坦克為底盤加裝機械和爆破裝置後一般不會降低底盤自身的機動性和防護能力,集機械掃雷和爆破掃雷於一身,可根據地形、地雷品種使用兩種掃雷器,掃雷效率和效果較好,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掃雷車。」

    「也就是說,以後遇到地雷的時候就可以使用這種掃雷車掃除地雷了?」蔡鍔又問。

    「是的,這款掃雷車就是為步兵在雷場中開闢一條安全路線。」

    蔡鍔滿意的點了點頭,有了這款掃雷車,步兵的生存能力就更強了。這時候另一個科學家指了下身邊的裝甲車說:「這款戰車叫步兵戰車,步兵戰車是供步兵機動作戰用的裝甲戰鬥車輛,並且車上設有射擊孔,步兵能乘車射擊。步兵戰車主要用於協同坦克作戰,其任務是快速機動步兵分隊,消滅敵方輕型裝甲車輛、步兵反坦克火力點、有生力量和低空飛行目標。這款步兵戰車也可以在陸戰場上用來運送步兵、武器彈藥的戰鬥車輛,使陸軍部隊快速推進。它是一種類設有乘載室的輕型裝甲車輛。可以用於戰場上輸送步兵,也可輸送物資器材。本我們是準備研究一款裝甲輸送車的,不過被最高領袖否決了,而是直接研究這款步兵戰車。

    這款戰車有兩種款式,一種是履帶式、一種是輪式。車上有的裝有兩把重機槍,有的裝有小口徑機關炮。戰鬥全重8噸,車長6米,車寬3米,車高2米,乘員3人,載員12人,最大爬坡度25∼35度,最大側傾行駛坡度15∼30度。履帶式步兵戰車陸上最大時速55∼70千米,最大行程300∼500千米。輪式步兵戰車陸上最大時速可達100千米,最大行程可達1000千米。履帶式和四軸驅動輪式裝甲輸送車越壕寬約2米,過垂直牆高0.5∼1米。多數裝甲輸送車可水上行駛,用履帶或輪胎划水,最大時速5千米左右;裝有螺旋槳或噴水式推進裝置的,最大時速可達10千米。

    現在我們試驗場的這款是履帶式。」

    這時候蔣百里禁不住叫了出來:「這就是那本書中的步兵戰車,太強大了,沒有想到,現在就出現了。」蔣百里又指了下身後的那款有著巨大火炮的戰車說:「這就是155mm自行榴彈炮?」

    「是的,這款自行火炮也是剛剛研究出來的,而且我們還有一種122mm自行榴彈炮,不過今天沒有送到到試驗場。自行榴彈炮是同車輛底盤構成一體、靠自身動力運行的榴彈炮。它越野性能好,進出陣地快,多數有裝甲防護,戰場作戰力強,便於和裝甲兵、摩托化步兵協同作戰。

    該炮裝有21發底火自動裝填裝置,可自動輸送、插入和抽出底火。自動裝填系統可從炮塔尾艙的彈丸架上取出彈丸,然後放入輸彈槽,以備輸彈。發射藥裝藥為人工裝填。火炮的最大射速為6∼8發/分(3分鐘內),爆發射速為3發/18秒,持續射速為2∼3發/分(1小時內)。反後坐裝置有2個液壓式駐退機和1個氣壓式復進機。高剛度搖架可使射擊時身管的橫向運動減至最小,從而提高了射擊精度。行軍時,身管由安裝在車體前部的行軍固定器鎖定。駕駛員無需下車即可遙控操作行軍固定器使身管固定或解脫,從而保證了車輛三防的完整性。」

    第四種裝甲車個頭比步兵戰車小很多,而且上面還插了不少天線,在科學家的介紹下,蔡鍔和蔣百里也知道這款戰車的作用。

    輪式裝甲偵察車,輪式裝甲偵察車輛由於行駛阻力小,行駛裝置效率高,速度快,機動性好;油耗低,行程儲備大;工作可靠,壽命長;噪聲小,便於隱蔽等優點。同時這款偵查車上面還裝載紅外熱像儀,不過由於是剛剛發明出來,是主動利用紅外大燈進行探照。個頭不小,還無法單獨裝備士兵。

    對這四款戰車,陳紹也是期待已久,他一直在努力打造一支世界第一的裝甲陸軍,雖然花費巨大,但他還是義無反顧。一支百戰精兵的組成,不單單是看士兵素質,還要看裝備優劣。現在無法生產紅警武器,但是身為後世之人,對各種裝備算得上是耳熟能詳。從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陳紹就把這些裝備的作用性能都記錄下來,以防以後時間久了,記不起來。許許多多的武器裝備記錄下來,再慢慢的完善,最終變成一本中華軍校各個學院的教科書。起先學員和教員們對這本書裡的內容都持一種懷疑的態度,看到作者署名是他們的校長時,都打消了一些疑慮。等一些裝備陸陸續續的出現,或者裝備部隊。這時學員和教員們都相信那本書裡的東西都是真的,這讓他們更加的期待。因為裡面有各種變態東西,導彈,衛星,核…。

    等幾個科學家介紹完四款裝甲車的性能後,實驗正式開始。

    第一種實驗的是掃雷車,在一陣轟鳴中,掃雷在幾個駕駛員的控制下來到了雷場。首先是車上射出一排長五十米的鐵鏈,鐵鏈上佈滿了一顆顆小型炸彈,等鐵鏈鋪在掃雷車前方的時候,鐵鏈上的炸彈紛紛爆炸。由於爆炸的震動,埋在地裡的地雷也被引爆。這時候掃雷車開始向前推進,推進的同時車前的鐵梨也轉動起來,一些在剛剛爆炸中沒有被引爆的地雷也紛紛起爆。經過一路的碾壓,掃雷車最終安然無恙的通過雷場。

    第二種是步兵戰車,履帶式步兵戰車載著一個步兵班十二名士兵開始上路。直接渡過試驗場的湖泊,向著遠處的一個模擬陣地駛去,這時候陣地上出現了許多的目標了,等步兵戰車離陣地越來越近的時候,車頂上了兩挺重機槍同時開火,步兵戰車前面幾個目標便被消滅。而呆在車裡的士兵也通過射擊孔紛紛開火。對於兩米寬的戰壕,步兵戰車根本不放在眼裡,直接橫跨過去。

    第三種是自行榴彈炮,這款武器自行火炮實驗的是火炮設計準度和射擊速度。標記在山頭的幾個目標在炮聲中被陸續摧毀。後面又實驗了極限射擊,在短短的18秒內,連續發射了三顆炮彈,射擊完畢後可以看到炮管都在冒火。

    對於偵察車只是測試下速度和隱蔽性,行進時噪音狀況。

    這四款新式裝備的測試結果讓陳紹十分滿意,不過他現在不打算大量裝備,現在的人民軍在國內絕對是無敵的,就是在世界上,完全可以說是世界第一,對於這點陳紹有足夠的自信。他的這些裝備都是為了小日本和二戰初期準備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