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色警戒之民國

第二卷 南方攻略 第一百九十三章 香港合約 文 / 華麗的虛偽

    戰爭在你願意時開始,卻不在你願意時結束。全文字

    1928年9月12ri

    中華臨時政府與大英帝國及法蘭西共和國正式在中華香港展開和談。

    談判的前提是停火,英法聯軍不得再次增兵遠東地區,同時中華軍隊也要停止在東南亞的一切軍事行動。

    一天多的時間,以禁衛軍為中線,兩個軍的預備役部隊呈左右兩條弧線,對法屬越南、老撾、泰國地區進行了大縱深快速挺進。一路上沒有遭遇到絲毫的抵抗,現在已經佔據了大片區域。從越南的都府河內到緬甸地區形成一條直線,直線內的都被國防軍完全佔領。對於和談之事,中華方面在今天便很爽快的答應。

    英法兩國不是不清楚中華的目地,可清楚了有什麼作用。萬里之遙,就算真的放下一切和中華硬拚,結局只會更慘。而且中華軍隊的入城儀式不單單給香港華人帶來震撼,也給那些英國人帶來震撼。他們拿著中華士兵的精神面貌,對比下英國在香港的駐軍,結果讓他們自己都感到羞愧。差距甚大!特別是中華軍隊那身裝備,在看看英國在香港的駐軍。乞丐!

    這個入城儀式不單單是為了振奮民心,也有警告英法的意思。

    不過陳紹的到來,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英法兩國完全沒有想到陳紹現在會來到香港,如果當時知道,如果在陳紹進城時進行刺殺。如果就沒有如果了。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如果,只有做和不做。

    中華方面以中華香港為談判地點,再一次讓英國感到難堪。

    談判時陳紹並沒有參加,他還要去接見香港一些愛國人士。不過在談判前,陳紹特地見到了丘吉爾,面對未來ducai英國的胖子。陳紹向他微微一笑,說了一句:「好好談判。爭取和平。」

    這句話很有上級對下級說話時的口吻,這只是陳紹心中一點想法在作祟。二戰中四個最有權利的領袖中,丘吉爾他算是見過一面了。如果不是經過十幾年領導生涯的熏陶。或許陳紹見到丘吉爾時,可能會有些激動啥的。不過現在他是一方大國領袖,丘吉爾還只是英國殖民地大臣。而且中華還是戰勝國的身份,完全可以不把丘吉爾放在眼裡。

    丘吉爾見到陳紹的第一感覺就是年輕,就猶如這個再一次煥發出青春的古老國度。第二感覺就是平易近人,丘吉爾也很疑惑自己為什麼有這種感覺,在以往的認識中,陳紹對外一直都很強勢,所以在丘吉爾的映像中,那位東方令領袖應該很有威嚴,讓人去害怕他,遵從他。可這些在丘吉爾眼中一點都沒有發現。反而有種想和他成為朋友的感覺。第三個感覺是沉穩,短短的接觸中,陳紹那不慌不忙的舉止,讓丘吉爾感覺眼前這個東方領袖的不一般,在年輕的外表下。隱藏著成熟幹練。

    如果丘吉爾對陳紹的感覺讓蔣百里、蔡鍔等人知道的話,估計那些人都會對丘吉爾佩服不已。不過他們也知道陳紹令外人不知道的一面,那就是陳紹生起氣來,和現在可完全相反。所流露出來的氣質從平易近人就會變成威嚴十足,就算不說話,站在他們面前。他們也連大氣都不敢出。只是這種事情很少,也只有日本出兵濟南時,陳紹才流露過。

    談判桌上丘吉爾再次碰到了宗離,面對這個年輕外交官,丘吉爾心中也有些無奈。戰爭之初就是他和宗離兩人對掐的,那時候兩人還是平等,現在兩人再次站到一起,可地位不就一樣了。一個是勝利者,一個是失敗者。

    談判之初就陷入了巨大的僵局中,宗離一貫使用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的政策。不但想要在英法身上挖去一大塊肉,還要抽出一大桶血才罷休。

    香港問題和租界問題沒有什麼必要去談,從英法答應交出在華所有利益來說,這些已經不是問題了。比起他們在東南亞的利益,比起英國在印度、緬甸的利益來說,香港根本算不了什麼。這些東西才是英法兩國的生命線,老帝國需要這些殖民地來吸取新鮮血液,需要這些殖民地的資源和龐大的市場來支撐龐大的家業。比起這些地方的重要性,香港和租界的問題就顯得微不足道。

    不過一開始宗離就開出了巨大的價格,不但要賠償大量的英鎊和法郎,而且還要割讓大片的東南亞土地給中華。越南和緬甸就是宗離的目標,整個越南,半個緬甸。金錢賠償總額為十五億英鎊的黃金,並且還要歸還所有在華搶走的文物。這就是宗離的價碼。

    丘吉爾和薩克求堅決不同意,不停的說中華是在訛詐。

    宗離很快也給予的回答:「比起你們在中華所訛詐走的金錢、地盤,今天這些價碼十分的便宜。而且現在還有7萬英法士兵在我們那裡享受俘虜待遇,我算了一下,每個士兵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還有醫療等費用。不但大量消耗我們的金錢,還浪費我們的大量的人力物力。每個士兵每天最少需要一百美元的費用,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好幾天了,一天700萬,那這裡最少也要幾千萬了。而且我們英勇的士兵為了抵抗來至西方國家不文明的對待,死傷了不少,按照我們軍部的撫血政策,一個士兵最少需要一萬美元,加上彈藥消耗,這裡面最少要三億美元,你自己算算吧。至於以前你們對我們中華造成了大量的屈辱,我還覺得這些錢遠遠不夠。

    而且你們也不看看,你們兩個國家都是世界前五的經濟體,加上從中華收割的更是不計其數。算起來比日本有錢多了,人家日本小小島國還能拿出八億美元臉不紅氣不粗的,你們好意思小家子氣嗎?一人分攤一點不就完事了嘛!」

    宗離的一番長篇大論讓丘吉爾和薩克求無比的鬱悶,太能掰了。一天下來,兩人一點都沒有鬆口。

    第二天……

    第三天……,宗離甩袖離開。

    9月15ri。

    前面三天的談判一點進展都沒有,很多東西始終都無法談攏。不過今天一則消息引起了丘吉爾和薩克求的擔憂,中華方面將要終止談判,並且用軍事手段拿回屬於中華的利益。

    很快,余留在印度的英國守軍很快就給英國本土發去了一則消息,最少有三十個師的中華軍隊出現在印度邊境。同時東南亞的中華軍隊又開始準備行動起來。

    這下子大不列顛徹底震動起來,三十個師的華軍隊,最少有四五十萬人,還是中華軍隊。難道是中華打算和英法展開全面戰爭嗎?不過不管是不是要和英法全面開戰,這一招讓英國徹底著急起來。隨即丘吉爾就收到倫敦的電報,看完電報內容,丘吉爾苦笑的搖了搖頭,把中華的要求發給倫敦,請倫敦自己定奪。丘吉爾的這個舉動很無奈,這樣的舉動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否定,可丘吉爾也沒有辦法,這樣的條件他可不敢答應。

    其實丘吉爾也知道這是中華的一種讓自己屈服的手段,可自己偏偏不敢不去理會。

    薩克求也和丘吉爾差不多,把難題踢給巴黎,讓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佬去費神。

    有了國內的回復,丘吉爾和薩克求急忙再次聯繫宗離。

    第四天談判有了長足的發展,至少在賠償上英法兩國答應了五億英鎊,中華文物上,英法也答應會歸還一部分。

    在土地問題上,雙方再一次陷入了僵持。

    第五天…

    ……

    直到9月20ri才正式談妥。

    雙方都做出了巨大的讓步,宗離也沒有過多的要求。

    此前中華軍隊佔領的地盤劃歸中華所有,緬甸方面英國答應畫出一條寬五公里的長方形地盤給中華,這條地盤可以直通孟加拉灣。中華在上述兩地擁有絕對的權利,英法兩國以後不能干預中華在這裡執行的所有政策,以後這裡就是中華的國土。

    文物方面英法兩國答應歸還兩國國家博物館的一半中華文物,並且不會禁止中華方面在英法兩國任何回收中華文物的舉動。

    五億英鎊由黃金支付,兩國分攤,五年付清。

    中華方面也答應英法兩國一些東西不會擺在明面上,為了保住英法兩國在國際上的面子,一些條款都是在暗中籤署。

    隨後這份名為《中英法香港合約》正式生效。

    宗離搞定了英法後,並沒有停歇下來,而是馬上來到上海。

    凡是在和清政府所有簽訂過合約的國家都派了代表來上海,這場會談很輕鬆,基本上每個國家都有了心裡準備,之前外交部也都照會過了,所以結果很快便出來。

    一個國家新政權的誕生,舊政權所簽訂的合約都可以否認,除非你的拳頭不夠大。

    會談的時間只是持續了一天,事情便完美的決解。

    世界各國都承認和中華廢除所有不平等合約,取消租界歸還中華,各國居民在華只要遵循律法都可以享受到公平待遇。同時更多的互惠合約相繼簽訂。

    會談的最後,宗離以陳紹的名義邀請各國代表,參加中華10月1ri的建國典禮和建國閱兵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