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色警戒之民國

第二卷 南方攻略 第兩百零三章 開國閱兵(上) 文 / 華麗的虛偽

    「慶祝中華帝國成立儀式現在開始!鳴禮炮!」

    這一時刻,轟鳴的禮炮響徹承天門廣場的上空;這一時刻,轟鳴的禮炮響徹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帝國的土地;這一時刻,禮炮的鳴響與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跳同頻;這一時刻,禮炮的震撼讓每一個中華兒女的熱血奔騰。當隆隆的炮聲鳴響在和平的天空,我們可以告慰那些用生命鑄就帝國的英靈。當帝國的武裝力量踏步在祥和的廣場,告訴全世界華人自尊、自信、自強的宣言高亢、嘹亮。

    從英雄紀念碑到黃金龍旗升起的地方,帶著先烈的祈望走向嶄新的希望,帝國的每一步都曾留下堅實的聲響!為了帝國發奮圖強的目標,攜手同心;為了帝國更加燦爛的明天,邁步前進!勤勞勇敢的華人,黃金龍旗就是前進的方向!激情澎湃的華人,始終走在實現遠大理想的大路上!

    承天門廣場的城樓門打開了,199人的國旗隊從城門中正步走出來。國旗隊身著專用的國旗隊禮服,禮服是由發動機軍官服飾改變而成,不過與正常的軍官服飾不同,這種禮服的兩個袖口各繡有一條金黃色的龍,嚴肅之餘,又顯得更加威武不凡。

    「轟隆隆……」

    隨著國旗隊走出城牆,由88門禮炮組成的龐大禮炮群奏出了一首此起彼伏的炮樂。轟鳴的禮炮,猶如打破了籠罩中華民族近百年年的沉沉暮靄,向全世界宣佈。古老的東方國度,再次站了起來。

    陳紹站在城樓主席台上,看著城樓下緩緩走出的國旗隊,不禁回到了原來那個時空。那時自己只能端坐電視機面前,崇拜地看著。別說主席台上那些高不可攀的人,就是這些國旗隊的士兵,自己也是羨慕得緊。哪裡會想到,回到民國,自己也有建功立業。功震華夏的這一天。

    中華國防軍的軍禮、正步等規範,他都是借鑒了後世的那一套,不是他懷舊。而是那一套東西,具有著很強的優越性,也極具震撼性。以前陳紹每次看到後世北朝鮮的正步,都會忍俊不禁。再看到那些北朝軍官滿身的勳章,陳紹相當的無語,勳章榮譽對他們來說,好像大路貨一樣,任誰都可以掛一大堆。此次國防軍在授銜儀式頒發的勳章,也只有蔣百里和蔡鍔有兩枚,其餘的都只有一枚。和北朝對比起來。差太多了,至少數量上是如此。

    199人的國旗隊邁著整齊正步,手上套著潔白的手套,揮舞起來,整齊劃一猶如蕩起一層層浪花。

    整個廣場猶如瞬間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從城門位置,從高往下走來的國旗隊身上。通過廣場廣播,所有人都聽到了那整齊無比的腳步聲,剛健有力,整齊劃一。

    國旗隊走到城樓前的國旗台後,列隊完畢。護旗隊護送國旗登上國旗台,做好了升旗的準備

    「全體肅立,升國旗,唱國歌!」

    「起……」

    當熟悉的旋律響起,陳紹不自覺地開口跟著唱起來了,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可以不用唱,但他依然唱了,不是緬懷後世,而是為帝國現在取得的成就和即將迎來的輝煌而唱。

    軍樂團演奏的國歌,通過廣場廣播傳到了整個承天門廣場的每一個角落,每個人都聽到了這激動人心的國歌旋律。在那慷慨激昂的國歌旋律中,國旗隊員猛地一拋國旗,將其舒展開來,隨即拉動旗桿上的繩索,開始將國旗緩緩地升上去。

    這首國歌同樣也不是陳紹守舊,而是每次響起它時,總能給人帶來熱血與激情。回望歲月,也只有它符合今天的場合。

    幾欲騰飛的黃金神龍隨著國歌緩緩升起,血紅的底色,告訴世人,中華由此今日,是由無數鮮血澆築而成。騰飛中的神龍也同樣告訴世人,中華帝國在今後必將猶如升騰的神龍,將走上一條龍騰之路。張揚的龍爪,似乎在向所有的人宣佈,凡是阻擋在帝國崛起的道路上,必將被徹底撕碎。

    升旗隨著國歌的結束而結束,廣場上停休一陣的掌聲再次響起,這一次,掌聲前所未有的強烈,甚至左右兩側觀禮台上、中央主席台都傳來了熱烈無比的掌聲。

    在這一刻,陳紹的威望登頂,舉國之內再無一人能夠比肩,也是在這一刻,陳紹正式具備了政治、軍事方面的至高權威。

    升旗儀式畢,城樓門再次打開,一輛特製的中華汽車從裡面緩緩地開出來,汽車的上部開頂,站立的人正是此次閱兵總指揮陸軍總司令陳福欽。一身筆直的軍裝,肩章上耀眼的三顆金星,引人眼球的勳章,都無一不在表示軍人的榮譽。

    「陛下,受閱部隊準備完畢,請求檢閱。」當閱兵指揮二號車來到主席台下方的閱兵大道停好後,陳福欽上將向主席台敬禮。

    陳紹在主席台上回了一個禮,隨即在警衛的陪同下,下了主席台,登上了一號閱兵車。

    兩輛閱兵車回合後,向著受閱部隊的集結方向行進,和記憶中的閱兵幾乎一樣的程序和形式。

    「閱兵開始!」

    「同志們辛苦了。」(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所與交友,必也同志。春秋時期,這個稱呼就出現了。)

    「為人民服務。」

    雖然依然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話,和後世沒有任何區別。陳紹十分清楚,這絕不是口號,不是喊喊就算了,而是要將它徹底地貫徹下去。

    檢閱大道一旁,所有的陸地方隊全部集結在這裡,接受檢閱。步兵方隊除了學員方隊、民兵方隊(兩年100萬的受訓部隊)、女兵方隊外,其他的步兵方隊全部由剛剛參加過對日戰爭和中英法之戰的部隊抽調精銳官兵組成。在這個前提下選出來的士兵,無一不是殺氣凜然,不論是一個眼神還是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嗜血軍人的氣息,再考慮精神面貌、身高體重等方面,10幾個方隊的步兵將組成一道殺氣長龍通過廣場。

    國外使者觀禮台上。

    「艾森豪威爾先生,你認為中華此次閱兵會搞成什麼樣子。」觀禮台上,一個濃眉大眼的美**官對身邊另一個軍官問道。

    「如果說戰鬥力,我們都是有目共睹。雖然人家是仗著槍炮犀利,但說起閱兵這種東西,我並不看好,畢竟多年前他們還是一群扛著農具的農夫。要不是德國的軍官來訓練他們,他們根本不可能這麼厲害。」答話的艾森豪威爾說完後,又一臉憤恨的說道:「可恨我們美利堅連一直像樣的軍隊都拉不出來,不管人家的閱兵會如何。我估計要是真刀真槍,就是把美國所有的軍隊都拉來,都不夠看。」

    德國有些軍官來華都是光明正大,也不怕別人知道,這點世界各地都知道。因而很多國家都把中華的戰鬥力歸屬在德國的訓練上,至於軍事裝備,他們並沒有那麼想,德國自己都沒有,哪裡會那麼大方給中華。

    「議會那些傢伙正忙著賺錢,我們再不爽也沒有辦法。真希望以後不要和這個國家的軍隊交鋒,雖然很不想承認,但在軍事上不如人家是事實。」

    「相信我吧!我們以後絕對會發生衝突的,歷史完全可以證明這點,世界越來越小了。真希望議會那幫傢伙不要被中華畫出的蛋糕迷住,比起短暫的利益,我們更要考慮長期的利益。帝制的崛起對我們來說是個災難。」

    旁邊的兩個德**官聽到那句「德國的軍官來訓練他們」後,兩人都有點不好意思。如果說是軍校方面,德國教員是出了不少力氣。可要是說到士兵訓練,那德國方面只能自愧不如。中華軍隊在單兵戰術技能和軍紀上,完全不輸給德**隊。這是在華所有德**官的一個共識。

    在此之前就有不少德國士兵來中華接受訓練,訓練效果讓那些軍官們不得不對那些教官讚歎有加。他們彷彿鐵一般的紀律,讓許多德國士兵剛開始時還難以接受,實在是太嚴格了。隨後一系列的訓練科目下來,每天都讓他們直接趴在床上,根本沒有心思去考慮娶她,教官們用實際行動讓他們忘記紀律上的問題。

    要說誰在教誰,這就難說了。德國教員教授戰術戰法,和中華自己的戰術戰法形成互補。在海陸空三軍士兵的訓練上,中華教官又給德**人「上課」。所以說,這是兩**隊在取長補短。

    陳紹檢閱完部隊,站在閱兵車上講道:

    「歷史啟示我們,前進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掌握了自己命運,團結起來的軍民必將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創造歷史偉業。

    展望未來,帝國無限美好的發展前景,需要帝國全軍、人民要更加緊密的團結起來,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奮勇向前,實現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繼續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和不懈奮鬥,為帝國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ps:凌晨照樣有一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