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色警戒之民國

第二卷 南方攻略 第兩百五十七章 戰爭的種子 文 / 華麗的虛偽

    第兩百五十七章戰爭的種子

    接到情報的陳紹並不擔心戰爭會打起來,他並不希望兩國這麼早就打起來,那不符合中華中華利益的最大化。也與陳紹的計劃不一樣,這件事情說到底還是陳紹在背後搞鬼。

    日本的富士號戰列艦交付日本海軍只是一個引子,中華借助德國之手挑起這場爭端。德國是想和蘇聯締結互不侵犯條約,但本質上,希特勒還是一直想對蘇聯動手。陳紹計劃的結果,讓希特勒也很感興趣,他也想看看蘇聯的底線在哪裡。所以才有斯大林看起來十分矛盾的局面。

    希特勒對於日本和蘇聯會不會打起來,並不看重,只要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還沒有簽訂,蘇聯就不會放心後方空缺。所以這場戰爭是很難打起來,除非日本登上蘇聯遠東地區的領土。而現在的庫頁島還不會成為雙方戰爭的導火索。

    希特勒想試探下蘇聯的反應,而陳紹則是想給日本提個醒,別老惦記著中華的土地。這個世界上資源豐富的土地還有很多,日本周邊還有不少可以下手的目標。激發日俄的矛盾,讓雙方緊繃的弦繃得緊點。為以後雙方的戰爭,埋下伏筆,省得日本老是對中華土地垂涎欲滴,引導日本野心的宣洩口。

    以此同時,陳紹也打算慢慢的放鬆對日本的緊箍咒。開放水道給日本,這個好說,反正到時候還可以隨時截斷。出口資源給日本,那也好說,反正只要是戰略級的物資不給日本就行了。

    自要日本能在前面擋風擋雨的,陳紹也不介意扶持日本。只要是有利於中華的戰爭,就是送武器裝備給日本都可以。當然陳紹也不會那麼好說話,特別是對日本,要武器裝備,可以,拿錢買。

    日本是不清楚中華的打算,德國也沒有向日本說什麼,這件事情的始末也就只有希特勒和陳紹兩人清楚。希特勒本來就沒有打算和日本結盟,因為現在的日本和美國走得很近。希特勒對拉攏日本的事情並不看好,一戰時,日本就是站在英法一邊的,在希特勒看來,如今的日本也一樣。不過這件事還是在陳紹的再三建議下,才得以實施的。讓希特勒覺得很意外,日本很快就同意了德國結盟的要求。對此,希特勒也只有高興,畢竟多一個盟友比多一個敵人來得好,反正日本看起來也不弱。同時對陳紹的和他講述的諸多計劃,日後實施起來信心也多了不少。

    陳紹和希特勒是穩坐釣魚台,但其他國家並不這樣想。遠東一副要大戰的樣子,的確是迷惑了不少人。就連斯大林都有些不確定日本到底要不要打,不過他並沒有命令部隊率先出擊。

    而日本也不確定蘇聯的具體目地,也嚴令部隊不要開第一槍。日本只是要得到更多的利益,並不是要現在和蘇聯死磕。現在日本國內還沒有做好和蘇聯這等大國戰爭的準備,發展工業,儲備軍事物資才是第一要務。

    在全世界的目光都齊聚遠東的時候,日本的聯合艦隊和蘇聯的太平洋艦隊在韃靼海峽外相遇。

    就在兩支艦隊越來越近時,雙方艦隊響起了警報聲。一個個水兵快速的跑到戰鬥崗位,調整屬於自己的武器裝備。

    不過上方雖然都拉響的警報,但並沒有下達戰鬥命令。反而都同時命令士兵,絕對不能開第一炮。除非遭到了攻擊,否則不能還擊。

    蘇聯太平洋艦隊中的一艘巡洋艦上,阿洛夫斯基和戰友一起操作著一門105mm雙聯裝副炮,看著越來越近的日本艦隊。在艦隊中飄揚的太陽旗,十分的引人注目。特別是當中的幾艘航母,艦載機的馬達聲,傳出老遠。不過艦載機並沒有升空,只是做好升空的準備。

    雙方艦隊相距不到五海里,這個距離已經非常近了。兩支艦隊都沒有主動遠離對方艦隊的做法,反而是直線行前進。反正只要不相撞就可以了。不過這個距離,一旦發生海戰,那場面絕對會超級熱鬧。

    兩支艦隊的炮口相向,都瞄準了各自的目標,但都很克制,並沒有開火的意思。就連日本的航母都沒有遠遠的離開,主要是因為蘇聯的艦隊除了那艘中華賣給他們的崑崙山級戰列艦外,並沒有其他的大艦能對日本艦隊構成威脅。

    「那艘就是日本新的戰列艦,比我們向中華購買的戰列艦大很多。不過那艦橋,歪歪斜斜的太難看了,又造得那麼高。你看我們的戰列艦,艦橋多漂亮,又很有規則。」阿洛夫斯基看著遠處了富士號戰列艦,在看看自己艦隊中的主力戰列艦,對旁邊的一個戰友說道。

    「就算是如此,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有自己建造的主力戰列艦。偉大的蘇聯紅軍,連一艘戰列艦都造不出來,你看人家小日本,都能造出五萬多噸的巨艦。要是我們也能自己建造這樣的巨艦,今天就是我們揚威耀武了。」阿洛夫斯基的戰友嘀咕道。他並不敢說得太大聲,生怕被艦隊政委聽到。這種言論很危險。

    「就是,看看人家的艦隊群,再看看我們的艦隊,完全沒有可比性。」阿洛夫斯基看了下周圍,並沒有發現政委的身影,對身邊的戰友小聲說道。其實怪不得他們如此小心,因為這艘巡洋艦的政委有著魔鬼的外號,也可以說是殺人如麻,很多時候都是禍從口出,讓艦上的所有人員不得不小心。

    蘇聯的艦隊比起日本來說,真的是不夠看,除了一艘從中華購買的戰列艦外,其他的軍艦都是老艦,都是從俄國時期到現在的軍艦。不單單火力速度裝甲遠遠不如,最主要的是缺少防空火力。正是因為如此,蘇聯才需要購買中華的戰列艦來充門面。放在遠東,就是為了在庫頁島的問題上,威懾日本海軍,要不然這艘戰列艦早就被拉到北海。只是如今,日本海軍已經有了富士號,已經不懼蘇聯的戰列艦,威懾者反被威懾。

    陸地強國和海軍強國,是一個矛盾體。英國就是一個海軍強國,但他就不是一個陸地強國,日本也一樣。法國和德國的想法差不多,爭奪世界第一陸軍寶座的同時,也不忘記發展強大的海軍。蘇俄也算是一個陸地強國,但並不是一個海軍強國,就連大國都算不上。雖然蘇俄一直都極力改變這種症狀,但效果一直都是微乎其微。蘇俄最強事的海軍除了總噸位外,其戰鬥只能淪為二流。

    現在更是如此,想要造艦就要有專業的設備和技術,蘇聯推翻沙皇后,更是連艘大艦都沒有造過,怎麼去建造幾萬噸的戰列艦,除非蘇聯出了第二個陳紹。

    「你說會不會打起來?」阿洛夫斯基的戰友看到日本艦隊的炮口都對準自己的艦隊,小聲的問道。

    「應該不會,要打的話早就打起來了,哪裡都等到現在,而且還挨得怎麼近。」阿洛夫斯基搖搖頭道。

    「那為什麼炮口都對準我們?」

    「我們的炮口還不是對準日本艦隊,這有什麼奇怪的,無非就是在互相警惕。一旦對方攻擊,那便能快速的反擊。」阿洛夫斯基道。

    「你說要是我們開一炮會怎麼樣?」

    「別幹傻事,要是這樣,我們都要葬身魚腹。你沒有看到日本艦隊強大我們這麼多,炮聲一響就等於戰爭爆發,我們會第一時間成為攻擊對象。」阿洛夫斯基急忙說道,生怕自己的戰友真的開炮,去實驗這可笑的想法。

    正如阿洛夫斯基所說,此時雙方的弦都繃得緊緊的,只要有炮聲,很有可能導致兩國開戰。因為只要炮聲一響,不管誰開炮的,不管有沒有造成傷亡,都必須做出還擊,慢一步對方很有可能會比你更快。海戰搶的就是先機,搶的就是主動。

    如果中華要挑撥兩國開戰,這就是最好的時機,只要來艘潛艇,在這裡發射一顆魚雷,不管對準那個方向,海戰將無法避免。海戰的延續,陸地戰爭也會馬上展開。如果不控制的話,這場戰爭的規模會很大。

    不過一旦蘇聯的太平洋艦隊被消滅了,斯大林勢必不會善罷甘休。其他的軍艦斯大林可能不會在意,但那艘戰列艦,可是現在蘇聯海軍的心頭肉。是斯大林東扣扣西扣扣籌措來的資金向中華購買的,是他海軍強國夢想的第一步。要是這個夢想被日本人敲碎了,那斯大林絕對會真正的爆豆。到時候不管德不德國,全面戰爭也會來臨。

    這只是一種假設,事實是,雙方的艦隊擦邊而過。並沒有發生擦槍走火事件,戰爭也無從說起。

    當雙方的艦隊相距越來越遠時,兩支艦隊的官兵都鬆了一口氣。

    而在陸地上,雙方對峙的兵力也在心照不宣的緩慢減少,雙方到現在都沒有要打的意思。

    世界各國面對如此峰迴路轉的局面,都十分的意外,兩國打不起來,許多人都很失望,不過並沒有說什麼。

    這件事是過去了,但那顆戰爭的種子已經埋下,總會有生根發芽的一天。

    ps:連續五章完畢!(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