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色警戒之民國

第二卷 南方攻略 第兩百六十七章 點燃戰爭的導火索(下) 文 / 華麗的虛偽

    「可以開始清理蘇聯過來的政工,這些人雖然都是原來的蒙古人,但我們也沒有必要手軟。他們已經背叛了這個民族,甘願當蘇聯人的走狗,這樣的人,就算是全部槍斃了也怪不了我。不過在處理前,要拿到蘇聯這次陰謀分裂蒙古的證據,將來或許會有用。」已經得到答案的陳紹,已經不打算留下這些蘇聯政工。三天的時間,已經很長了。

    「我們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對那些人進行清理工作,不過我趕來還有件事要匯報。」夏夢宇道。蘇聯政工在他看來,要滅之不過是分分秒秒的事情。情報部門已經盯了他們很久了,這些政工的各個落腳點和活動地點都被掌控,到時候清理起來,一點壓力都沒有。

    「說。」本來陳紹還以為夏夢宇匆匆趕來是為了說這件事,之前還有些疑惑,按照夏夢宇辦事能力來說,這件事也犯不著他如此急匆匆的趕來,到時候只要發個電報就可以了。

    「蘇聯方面這些天軍隊調動頻繁,並且大量的軍用物資被送往蒙古邊境,同時各個地區的部隊都在集結,並且最少有兩個裝甲師正在趕往蒙古邊境地區。這兩個裝甲師都裝備了蘇聯的最新型坦克,這些坦克的性能已經快接近我們的豹式坦克。蘇聯境內的幾個空軍基地都開始進駐空軍部隊,這三天來,已經增加了兩百架飛機。而一旦這些部隊都集結完畢,那在蒙古邊境這一帶。蘇軍的數量就會達到八十萬。坦克飛機的數量可能會破千。」這才是夏夢宇來找陳紹的主要目的,雖然電報可以聯繫到陳紹,但很多東西還是需要當面報告。

    陳紹皺了下眉頭心道:蘇聯這是要做什麼?難道要和中華展開全面戰爭嗎?斯大林到底在打什麼主意?

    「有沒有莫斯科的情報?」陳紹想了想問道。不管蘇聯擺出那些架勢有沒有目的,現在他最想知道斯大林是怎麼想的。

    「我來之前,莫斯科情報分部就傳來了消息。根據這些天在蘇聯各方面得到的情報分析,雖然蘇聯表面上動作很大,但並沒有做出和我們全面戰鬥的準備。最直接的體現是,計劃送往遠東地區的物資,也只能維持八十萬部隊一個月的戰鬥補給。而且這個月的時間裡,還無法支撐多場高強度的戰爭。不然物資會提前耗完。」夏夢宇道。

    「蘇聯如果真的是打算和我們動手。那就只有一個解釋,斯大林只想打一場局部戰爭。」陳紹想了想說道。對於蘇聯的動作,陳紹還想得更遠。

    如果這場戰爭是斯大林所期望的,那麼斯大林就會有準備這場戰爭的目的。一場局部戰爭,這肯定不是為了全面侵略中華,因為這樣的力量遠遠不夠。而且西伯利亞鐵路的運輸量就那麼大,一旦全面戰爭開啟,到時候準備軍事物資就顯得很倉促。而最主要的一點,蘇聯並沒有增兵。這才是分析蘇聯並沒有全面戰爭的打算。

    而在陳紹看來,現在他不想和蘇聯展開全面戰爭。斯大林也一樣沒有準備和陳紹展開全面戰爭。這點陳紹一直都沒有懷疑,因為現在的蘇聯是斯大林在做主,有了這個因素就已經夠了。陳紹很清楚,斯大林不是傻子,一些問題也不是想不到。除非是斯大林秀逗了,不然在這個時期,兩國就算是衝突難免,但只要還存在理智,全面戰爭絕對打不起來。

    現在既然蘇聯都在開始準備了。那陳紹也沒有必要客氣,對方都出手了,中華也沒有必要慎著。更何況陳紹之前已經打定主意,要給斯大林一個教訓,省得老是對中華的土地戀戀不忘。這場戰爭的導火索早在斯大林開啟分裂蒙古的計劃時就已經點燃,並且雙方都不想阻止,戰爭的爆發是遲早的事。

    「依據我的分析。也差不多是如此。不過,蘇聯一下子出動了兩個裝甲師,這可是遠東地區大半的裝甲力量,整個蘇聯的坦克加起來才三千輛。而新型坦克的數量一千輛都不到。並且看架勢,蘇聯有把所有的新型坦克都運來遠東的意思。」夏夢宇說道。

    「這沒有什麼奇怪的,斯大林就是靠這些東西給他壯膽。要是沒有新型坦克,斯大林哪有底氣敢來挑釁我們。而且斯大林還有試探我們的意思,兩國一直都在互相警惕,而我們的軍事一直都很保密,斯大林也想看看,我們的軍隊經過十年的時間,是進步還是倒退。」陳紹微微一笑道。

    陳紹後面還有話沒有說出來,他相信這件事情的背後,斯大林也做了大量的準備。如果中華軍隊表現得很不堪,或許說和十年前對比,都沒有進步的話。那斯大林很有可能會增兵遠東,打算擴大戰事。而要是中華表現出一副強大的樣子,那斯大林就會盡快尋求和解。

    設身處地一想,陳紹把自己放在斯大林的位置上思考。難道斯大林就不怕中華發動更大的戰爭嗎?並且趁機奪回以前屬於中華的土地嗎?斯大林想過,此時的中華也絕對不想和蘇聯全面戰爭。就算是局部戰爭打到白熱化,要尋求和平渠道也很簡單有效。並且就是雙方撤軍的想法也能在戰後更好的達成。

    這件事怎麼看,斯大林也算是老謀深算,一切的動作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打探中華的虛實和底線,從中盡可能的撈便宜。最終也還可以達到雙方撤軍的目的。

    「國防部知道這些情報了沒有?」陳紹道。

    「蘇聯那款坦克的資料已經送到國防部,我來之前也把蘇聯軍隊的調動情況通知了國防部。」夏夢宇道。

    「嗯,關於蘇聯方面的情報一定要保持高度的關注,並且隨時要和國防部保持情報共享力度。我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都不在漢京,到時候有什麼情況直接通知國防部,同時也要隨時和我報告。」陳紹道。

    「是。」

    ……

    兩人並沒有說多久,夏夢宇就離開了空軍一號,並且立即驅車離開。一場針對蘇聯政工的抓捕行動就要展開,並且還要加大對蘇聯的情報刺探力度,這些東西都需要他關注。

    夏夢宇離開後,陳紹給國防部的蔣百里和蔡鍔都發去了電報,授意他們,需要緊急情況可以直接應戰,不需要請示。陳紹也擔心自己無法第一時間收到消息,從而影響到戰局。他相信蔣百里和蔡鍔面對蘇聯時,都能把握好尺寸。

    陳紹雖說很清楚,就算是有局部戰爭,但也不會很快爆發。主要是雙方都需要準備的時間,其次陳紹也不想背上挑起戰爭的罪名。預計,等陳紹趕回漢京時,戰爭還不會爆發,授意蔣百里和蔡鍔也只是確保完全。畢竟那只是他自己的想法,世事無常,也不是能夠預料清楚的。

    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

    忙完這些之後,陳紹直接命令飛機可以準備起飛了。在空基地指揮塔的調控下,空軍一號很快就開始升空。在四架戰鬥機的配合下,朝著西北地區飛去。

    飛機起飛後,陳紹並沒有直接走出辦公室,而是直接拿起桌上的文件看了起來。這些都是飛機在起飛前送來的,除了一些需要他批示的文件外,其他的文件都是需要他去瞭解。

    十年的努力,中華已經步上平穩發展的道路,陳紹肩上的擔子也輕了很多。每個禮拜都有一到兩天的假期,沒有像以前一樣,整天都是忙個不停。

    如今中華的總理大臣已經變成維仁,因為年紀的關係,孔洪已經沒有太多的精力去處理國家政務。而維仁正值壯年,精力充沛,並且在治理國家上,有其獨到之處,處理政務方面公私分明,面對問題時十分果斷,這些都是陳紹讓他當總理的原因。

    總理大臣作為中華政界的二號任務,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雖然很多決議都需要得到陳紹的同意,但權柄也十分巨大。這就需要一個能真心為民的人來擔任,而且這個人還必須具有治理國家的才華。

    陳紹只是決策者,並不是執行者。不管是軍政哪個方面,對部下的才能,陳紹都要求得很嚴格。他可不想中華變成:天才的政策由蠢材來執行,蠢材的政策由天才來執行。

    不管是哪一點,對一個國家而言,都是一種災難。第一種是政令不通,或者政令被錯誤的解讀,執行起來和原本既定的目的相違。不但達不到原來的政策目的,也有可能會引起一些不好的後果。

    第二種是更是災難,決策者在蠢材手中,可以想像,那些由蠢材頒布的政令會引發什麼後果。就算是由天才來執行的,那也一事無補,因為決策者高於執行者。

    這兩個問題一直都是陳紹避免的,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建起的大好局面遭到破壞。一隻蒼蠅可以毀了一鍋湯,陳紹要極力避免蒼蠅出現在湯中。

    所以一直以來,陳紹就對手下的人要求特別嚴格,對自己要求更是嚴格。嚴於律己,才能律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