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色警戒之民國

大道小說網 第506章 頑強的海軍,堅挺的航母 文 / 華麗的虛偽

    秦始大帝級航空母艦,始皇號,中華首艘航母,也是直接採用斜角甲板技術。整個艦型包括,一個斜角甲板。一個大的右舷島式上建,煙白從島式上建的中部穿過。其艦首。飛行甲板和機庫,均採用封閉式,艦體從底部至飛行甲板形成整體式箱形結構,增強了整體強度,同時增大艦內容積,使載機量增多。飛機保障條件和艦員居住性顯得更加的舒適。

    依次是,漢高祖號,漢武大帝號,餘下的十五艘航母,都是用中華歷史上較為出名的國君來命名,值得一提的是,在陳紹的堅持下,其中一艘被命名為武則天號。承認其中華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帝王的地位。

    排水量從最初設計的三萬五千噸,到後來逐漸升級到四萬五千噸。十八艘始皇大帝級航母,從建造時間的長短來看,艦齡越短,噸位越大,並且設備也就越先進。

    加上所有的始皇大帝級航母都有斜角飛行甲板,只要短期的改裝,便可直接上艦噴氣式艦載機。之前不是沒有人質疑陳紹為什麼要堅持搞斜角飛行甲板,現在這個疑惑也就不攻自破。因為這個斜角飛行甲板甲板本來就是為了以後的噴氣式艦載機而準備的。

    艦首的十四度飛行甲板,自然也是為了噴氣式艦載機而準備的。雖說中華以前的艦載機因為其強大的馬力,也可以在這個仰角位置起飛,但畢竟沒有直行甲板好用。只不過換成噴氣式艦載機的話。這個角度的甲板是最好的,只要很短的距離內,艦載機就可以jinhang滑越起飛。

    作戰艦艇的大規模改動,其實都是在損耗艦艇的使用壽命和艦艇的整體強度。所以陳紹在讓人設計第一代航母的時候,就特別要求了以上兩點,他要的航母不是那些簡單的直通型飛行甲板,而是能夠快速起降噴氣式艦載機的現代化結構航母。所以,儘管在噴氣式艦載機出現來前,面對海軍部門對航母那個十四度仰角的艦首有很大的意見,陳紹也沒有改變原來的設計方案。

    而第二代航母。也就是帝國級航母。則是有了很大的改動。像大秦號,大漢號,大晉號、大隋號、大唐號、大宋號、大明號,以及最後一艘。剛剛加入帝國海軍的中華號。不但排水量高出第一代航母很多。並且越來越多的高科技設備上艦。特別是後來的兩艘,宋、明這兩艘,全部裝備了最新的蒸汽彈射器。其性能直追後世美國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

    不管是排水量還是裝甲防護已經作戰性能。前面的五艘,陳紹是按照美國福萊斯特級航母的性能來要求的,其完工的性能也完全接近後世美國五十年代裝備的福萊斯特級航母。不管是佈局還是造型,還是使用的蒸汽彈射,都完全和福萊斯特級航母一樣。

    帝國級航母是中華帝國建造的第二級航空母艦,為裝備新式噴氣式專門設計。該級艦首次採用蒸汽彈射器,飛行甲板是陳紹吸取美國航空母艦的設計jīngyan,延續斜角型的飛行甲板,直通混合佈置的飛行甲板,使整個飛行甲板形成起飛,待機和降落3個區,可同時jinhang起飛和著艦作業,從而形成了中華自己的航空母艦的基本模式。

    而後面的兩艘,則是直追美國的小鷹級。但陳紹並沒有另外分級,而是統一稱之帝國級。就算是最後一艘剛剛加入帝國海軍的中華號,不但是帝國級的最後一艘,也是十分具有重要意義的一艘。因為它是中華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核動力航母,經過整整兩年的海試,最終才加入到帝國的海軍,成為現役主力航母。

    中華攻擊艦隊的旗艦大唐號滿載排水量達到了七萬八千噸,載機方面,三個中隊72架的海鷹3艦載戰鬥機,一個中隊24架的海鷹3G型攻擊艦載機,以及一個小隊的高空偵察機8架,直升機四架。預留五個大型機位,為還在研製中的電子戰艦載機而準備。

    艦員:3500名,其中軍官154名;航空人員2879名,其中軍官329名;旗艦人員70名,其中軍官25名,包括艦隊司令和副司令。

    比起以前大秦號剛剛出來的時候,經過十來年的發展改善,從原本每一艘航母四千多人,到現在縮減到三千五百人。這個變化對航母的意義很大,人員的減少不但不會消弱戰鬥力,反而會提升戰鬥力。人員節約出來的空間,也會變成燃料室或者改善艦員的生活環境。

    海鷹3艦載戰鬥機,其實陳紹一直把它叫成多功能戰鬥機,因為它不但可以對空截擊奪取制空權,也可以對艦jinhang攻擊。可執行佈雷、反潛攻擊、對陸地支援等任務。可以說得上是一個多面手,其性能和戰鷹3差不多。

    始皇大帝級航母是中華建造的第一級航空母艦,該級艦的艦首,飛行甲板和機庫,均採用封閉式。艦體人底部至飛行甲板形成整體式箱形結構,增強了整體強度,同時增大艦內容積,使載機量增多,飛機保障條件和艦員居住性有全套改善。

    早在二戰開始的時候,中華就已經著手對始皇大帝級航母jinhang必要的改進,使其更能適合艦載機的起降。每一次改裝升級,始皇大帝級的排水量都會有一次比較大的躍升。而在建造這些航母的時候,早就預留的改進的空間,就是為了這一時刻而準備的。

    而此時受到日本偷襲攻擊艦隊的兩艘始皇大帝級航母已經改裝完成,滿載排水量從以前的三萬八千多噸都提升到了四萬五千多噸。排水量和艦隻的戰鬥力,有著很密切的聯繫。提升了排水量。也就意味著戰鬥力也在跟著提升。

    屬於始皇大帝級航母的三號艦,漢武大帝號正面臨著巨大的威脅。全艦近三千個海軍官兵的生死存亡正在面臨極大的考驗。

    日本艦載機突然放棄原本意圖十分清楚的目標,將目標突然換成了漢武大帝號。在千米的高空上投彈,這是日本艦載機無奈的選擇,因為除非是俯衝到一百米的高度,否者越是低空,中華艦隊的防空火力網就越密集。

    千米的高空投彈,很難保證精確度。

    密集的航彈在航母的四周爆炸,濺起的水柱不斷的沖刷的著甲板。然而此刻沒有人去關心這些,海水再冰冷。再鹹澀。也沒有眼前的危機來得更加引人注意。

    儘管中華的防空火力網已經很賣力了,槍管都已經打紅了,但日本的艦載機還是不要命的朝著漢武大帝號撲去。對旁邊更加巨大的大唐號視若無睹。

    天空中已經完全被爆開的彈幕淹沒,一架架日本艦載機不斷從彈幕中穿插而下。在千米的高空上。投下了炸彈。

    面對如此連續不斷的攻擊。漢武大帝號還是無法倖免中彈。兩顆兩百五十公斤的航彈直接命中了漢武大帝號的甲板,巨大的爆炸掀開了甲板的合金,整個船體都在劇烈的震動。

    不過。就憑這兩顆航彈還無法對漢武大帝號造成致命傷,船體的結構依然穩固,只是在甲板上破開了兩個大洞,爆炸的餘波被甲板下面的船員休息層擋住了。還無法影響到下面的油庫和機庫。

    然而事情並未結束,連續不斷的航彈再一次落下。漢武大帝號已經被海水和硝煙掩蓋,短短的幾分鐘,漢武大帝號已經是傷痕纍纍,甲板上破開了好幾個大洞,熊熊大火在不停的燃燒著。

    幸好根據戰時條例,航母受到攻擊時,甲板上不許放置燃油和彈藥,這才沒有導致二次傷害的出現。而且中華的航母一向都是在甲板上有著極強的防護能力,厚達一米多的合金層,接下來還是兩層船員休息室。這些都在保護下面的機庫和油庫。

    要想從航母的上層甲板直接摧毀航母,那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後世美國就做過一個實驗,用常規武器,要想完全擊沉一艘航母,最少需要一個禮拜的時間。美國當時說這些話的時候,是以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為準。

    此時的中華不敢這麼說,但是放出相似的話,還是沒有問題的。想要擊沉中華的航母,使用常規武器,最少需要一天的時間。不管是魚雷還是航彈,可以隨便使用。

    因為中華海軍軍艦在防護能力上,完全不輸給德國人。畢竟德國的軍艦,很多都還是中華幫忙建造的。就單單這一點就足夠了。

    不管是水密艙還是新型合金的使用,中華從來不吝嗇。有了礦石精煉廠,有了戰車工廠和造船廠的幫助,再昂貴的東西,也會變得很便宜。而且在便宜的基礎上,所使用的合金材料,也都是世界最頂尖。

    以前陳紹就算過一個帳,以最新式的常規動力航母大明號為例子,按照世界主流建造花費的金錢計算,完成建造大明號,所花費的金錢達到了恐怖的兩億中華幣。但是當大明號從鋪設龍骨到加入海軍,其實只花了不到三千萬,這裡面就無形中省下了一億七千萬。並且一切都是以最強配置而建造的。

    這就是中華海軍為什麼發展速度如此之快,並且在不影響到國內經濟和工業建設的基礎下達到的奇跡般的速度。中華的發展速度被譽為世界最不可思議的奇跡,正是因為紅警基地帶來的效果。

    別人用一塊錢可以買一支筆,而中華則是一塊錢可以買十支筆,這就是差距。

    所以,別看中華始皇大帝級航母的排水量遠遠低於美國的中途島級航母,但是在防護能力上,甩開了中途島級好幾條街。更別說日本的薄皮航母了,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我們來算一筆帳,比如說,一艘十萬噸的貨輪,所使用的鋼鐵最多就是八千噸到一萬噸。而美國的中途島級,五萬多噸接近六萬噸的排水量。所使用的鋼鐵是三萬噸。那中華始皇大帝級航母,所使用的鋼鐵合金也是三萬噸。在合金的使用密度上,完全超過了其他航母。這也賦予了它強悍的防禦能力。

    整整面臨五分鐘的轟炸,當硝煙散盡,海面上的情景讓所有的日本飛行員大吃一驚,漢武大帝號依然在前進,儘管上面的甲板已經千瘡百孔,但依然沒有沉沒的意思。就連動力也沒有什麼影響,依然行駛在海面上。

    船側到處都在噴水,那是水泵在抽水。在船舷上。破開了三個打洞,洶湧的海水湧入了水密艙。艦上的官兵並沒有被炸彈嚇到,而是快速的關閉水密艙,並且開啟了所有的抽水泵。將進入船體中的海水抽出來。

    其實這也是漢武大帝號的幸運所在。機庫和油庫有一層厚重的合金保護。日本航彈的威力一般般,並為擊中油庫。要不然的話,此刻的漢武大帝號已經成為海上漂浮的碎片。

    千瘡百孔的漢武大帝號。儘管也開始在慢慢的傾斜,但只要抽水泵一直在工作,要沉沒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可是攻擊艦隊中,其他的艦隻就沒有那麼好運了。日本方面發現要想完全擊沉三艘航母,很難很難。但是艦隊周圍的重巡洋艦和輕巡洋艦(城市級驅逐艦)就沒有那麼強悍的防禦能力。

    除了那些不死心的日本戰機外,許多戰機都把目標再一次轉移到第二代省級巡洋艦和驅逐艦上。在他們看來,只要能夠多消滅幾艘這樣的巡洋艦,中華的防空火力就會被極大的消減,到時候再來圍攻中華的航母,就簡單多了。

    一千多架日本的艦載機現在還剩下只有不到八百架,除了一部分被擊落的之外,其他的艦載機都是投彈完畢,已經撤離了戰場。

    天山魚雷機不斷的俯衝到海平面,投下了魚雷。比起日本在國際上排不上號的航彈,他們的魚雷可以說是一款極其強悍的魚雷。因為小日本和中華一樣,所使用的魚雷都是氧氣魚雷。儘管他們的魚雷在使用時危險極大,但不可否認,只要能夠命中目標,所造成的破壞力,一點也不輸給中華自己的氧氣魚雷。

    海平面上,越來越多的魚雷從魚雷機上被投下,沒有氣泡氧氣魚雷在海水中穿行,撲向中華的攻擊艦隊。雖然這些笨重的魚雷機已經很難生還活著升空離開,但他們放下的魚雷,對中華艦隊的致命程度實在是太高了。

    之前被擊沉了幾艘驅逐艦,其實都是葬身在這些魚雷之下。沒有氣泡,一切都要靠海軍士兵的眼力去尋找。但是當他們發現魚雷的時候,魚雷距離軍艦已經很近了。只要不能用機槍快速把魚雷打爆,那就算是八千多噸的驅逐艦來說,也是足以致命的。

    裝載船舷邊上的雙聯裝12.7毫米的重機槍和六關加特林機槍不斷掃射著,隨著觀察手的提醒,操縱機槍的機槍手已經按得兩個大拇指微微的發麻了。

    雙手緊緊抓在好像操縱桿的槍把上,雙手的大拇指死死的同時按住兩個擊發按鈕。眼睛跟著觀察手的指示,朝著海水中不斷傾瀉著子彈。

    時不時有魚雷直接被引爆,那些沒有被引爆的魚雷,除了被躲開的之外,只要命中了驅逐艦,那對驅逐艦來說,絕對夠嗆。

    就算不是命中致命點,也能讓驅逐艦陷入沉沒的危險境地。要是同時被多枚魚雷命中,那絕對無法倖免。

    別說驅逐艦了,就算是第二代的省級巡洋艦,遇到多枚魚雷的命中,結果也只有沉沒。兩萬多噸的排水量,就算中華合金防護再好,但是排水量只有兩萬多噸,這本身就是一個局限。排水量在那裡,防禦力再強也強不到哪裡去。

    到了必要的時候,所有的船員都必須馬上跳海,從普通的水兵開始,再到船艙內的水兵,接著是軍官,最後是艦長。這是中華海軍的條例,是每一個海軍官兵都必須遵守的。因為陳紹不想帝國烈士陵墓中,多添一些不必要的忠骨。

    坐在攻擊艦隊旗艦大唐號的指揮中心裡,透過艦島頂層的玻璃窗,凝視著外面一刻都未停止的硝煙。飛機的呼嘯聲,艦隊聯合防空形成的密集火力網,一架架臨空爆炸的太陽旗戰機。特別是看到不時有軍艦被日軍戰機擊沉,章雲的心中已經是千瘡百孔。

    發紅的雙眼,盯著外面的呼嘯的太陽旗,心中閃過無盡的殺機。雙手緊緊的捏著手上的話筒,就連塑膠的外殼已經被他捏得微微的變形。

    「艦載機來報,他們的航彈已經消耗殆盡,請求降落補給。」耳邊傳來的唯一一條不一樣的消息,讓章雲的精神開始振奮起來,不過當他知道消息的內容後,心中泛起無邊的酸澀。

    「天上還有多少我們的艦載機?」忍不住問了一聲,章雲期待他們的回答。

    「還有一百架零四架,其他戰機已經…。」

    「讓他們遠遠的離開這裡,這裡已經不需要他們了。」看著遠處已經是千瘡百孔的漢武大帝號,章雲很清楚,所有人都已經盡力了。

    就在司令部的工作人員把章雲的意思轉交給艦載機的時候,艦隊的無線頻道的廣播中,傳來了艦載機中隊幾個中隊長絕不離開的聲音。

    「不,我們絕不離開,這裡是我們的戰場,是我們的使命,就算我離開了,我的兄弟們也絕對不會離開的。」

    「航母就是我們的家,我們是在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這是我們的義務,誰都無法剝奪。」

    「中華軍人從來沒有懦夫,就是死也要死在進攻的路上,就算沒有子彈,我們也要和這些小鬼子死拼。」

    「艦長,我們請求著艦,要求彈藥補給,只要彈藥,不需要燃油。」

    ……

    「這是我的命令,你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剩下的時間,沒有你們什麼事情了。利用你們的速度,飛到一旁,等到敵機離開後,在返回來。」拿起話筒,章雲忍住所有的情緒,開口道。

    他何嘗不想讓他們繼續待在這裡,履行他們保護艦隊的義務。但是下來補給何談容易,別說會跟在後面的日本戰機,就是自己艦隊的防空火力網,本身就是一個很危險的東西。子彈可不長眼。

    特別是艦隊的中心位置,一直都是防空火力的重點保護對象,艦載機想要安全著艦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他不會冒這個危險,也不會允許自己航空兵去冒這樣的危險。

    「可是司令,艦隊需要我們…」

    「沒有什麼可是的,我說了算,現在距離海戰開始已經過去了近一個小時後,援軍已經在後邊了,你們的任務就是離開這裡。」

    其實章雲根本不知道援軍到哪裡了,但是援軍已經出發的時候他是知道的。其實就是現在,艦隊的通信頻道一直都和漢京的指揮部相連。通過衛星的中轉,jinhang遠距離的及時通訊。

    然而就在章雲的話音剛落,艦隊戰勤指揮中心傳來一段興奮的報告聲:「首批支援空軍發來空軍的通用短頻電波,他們已經抵達周圍海域,現在正在預警機的幫助下,趕往這裡,預計五分後到達。」

    不管第一批援軍有多少,但就算是只有一架戰機,也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消息。因為這已經足可以說明,距離後面援軍的到來已經不遠了。

    章雲原本緊繃的臉色也緩和了一點,看到周圍已經傷痕纍纍的艦隊,看到那些已經開始沉沒的軍艦,看到那些還在海水裡等待救援的海軍士兵。他很清楚,必須給這支艦隊一支強心劑。

    抓起話筒,章雲激動的吼道:「中華國防軍,太平洋戰區攻擊艦隊所有海軍官兵們,我是章雲,援軍將會在五分鐘後抵達。……」(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