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色警戒之民國

正文 第595章 戰爭動員令 文 / 華麗的虛偽

    於盟軍和軸心國爭奪地中海控制權的時候,陳紹就多次接到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請求,希望中華能夠讓中華海軍所屬印度洋艦隊經過紅海、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幫助軸心國擋住盟軍海軍集結起的力量,主要還是牽制美國的大西洋艦隊。

    本著世界戰爭大局著想,陳紹也是欣然答應。但奈何,蘇伊士運河此刻是同盟國和軸心國爭奪的主要地方。自從阿拉伯加入了同盟國對軸心國和中華宣戰後,而德國的非洲軍團在美國幫助英國下,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原本被德國控制的蘇伊士運河,此刻變成了你爭我奪的局面。

    陳紹可不想讓自己的印度洋艦隊,在狹窄的蘇伊士運河,成為盟軍戰機的靶子。印度洋艦隊實力不弱是不假,三艘始皇大帝級航母,一艘名將級戰列艦,和若干巡洋艦和驅逐艦以及潛艇組成。但中華的軍艦都是大艦。在窄小的蘇伊士運河中,就是盟軍戰機的活靶子,連躲避的機會都沒有,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面對歐洲的請求,陳紹實則也是愛莫能助。盟軍和德國爭奪蘇伊士運河,其目的也是在此,控制運河,不讓中華的軍艦通過。同時美國支援而來的大西洋艦隊,幫助英國奪取地中海的控制權,打殘意大利海軍。

    當然中華的海軍也可以繞行好望角,只不過等中華的艦隊繞一圈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對此。陳紹也只能表示,一切只看軸心國的造化了。

    其實對同盟國的戰略意圖,不但陳紹很清楚,希特勒也不是傻子。美國大量的軍隊登陸非洲和阿拉伯,其目標已經昭然若揭了。

    只要地中海被盟軍控制住,蘇伊士運河也必然落入同盟國手中。到時候,德國損失的不單單是中華支援而來的軍事物資,就連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必然不保。就算隆美爾的軍事指揮素養再提高一倍,沒有任何後續支援的非洲軍團。也無法擋住。非洲每天都在呈幾何增多的盟軍軍隊,唯有失敗一途而已。

    中興十六年(1928為中興元年),3月7日。

    中華元宵節過去了不過十幾天的時間,當同盟國在歐洲戰場全線轉為進攻的時候。從羅布泊回來的陳紹。便收到了許多關於盟軍的情報。

    國防部指揮中心內。會議室中只有五個人在場,除了陳紹外,還有蔣百里等人。而此刻。他們所討論的正是歐洲的戰況。

    「陛下,歐洲局勢如果出現大的轉折,一旦盟軍真的奪取了地中海的控制權,那對德國來說,將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到時候,彙集在歐洲四周的上千萬大軍,便可從任何一個方向,反攻歐洲大陸。德國這下子犯難了。」盟軍奪取地中海控制權的舉動,現在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蔣百里想得更遠。

    「不錯,到時候,不單單是非洲的德**團不保,恐怕盟軍還會借助阿拉伯大舉進攻中東,從利比亞直接進攻土耳其,反攻歐洲大陸。屆時,我們在中東的利益,將會面臨最嚴酷的威脅,對這點不得不防。」蔡鍔也想了不少。

    「還有印度的盟軍,那些印度士兵或許對我們不好使,可是對我們在中東的盟國,可不是一點效果都沒有。一旦盟軍奪取了地中海的控制權,我們有必要立即做出反映。必須保住中東,不能讓盟軍在這一戰線上,為所欲為。」陳福欽並沒有忘記在帝國的西南部,還有一個人口世界第二的大國,這個可以短時間提供上千萬青少年參軍的印度。

    「我怎麼聽,怎麼都是大家對德國和意大利海軍一點信心都沒有。」聽完三人的話,陳紹忍不住搖搖頭,至於他搖頭的意思,自然不是對身邊幾個人失望二搖頭。

    聽到陳紹的話,會議室裡面的幾個人都愣了一下,海軍大臣陳紹寬,忍不住開口道:「陛下,難道您認為軸心國能夠擋住同盟國奪取地中海?」

    陳紹再一次搖搖頭,儘管歷史上,盟軍也多次想要奪取地中海的控制權,但那時候並沒有中華的存在,美國把海軍重心放在了太平洋上,所以,奪取地中海,是英國單方面出力而已。如今情況完全不一樣,有了中華的存在,美國也想盡快結束兩面作戰帶來的麻煩,盡力支持英國奪取地中海。不但給人,還給軍艦,乃至於排除大西洋艦隊,直接趕赴地中海。這都是歷史上沒有的。

    所以,在陳紹看來,意大利海軍素質連二流都算不上,空軍連三流都沒有,更不可能擋住英美海軍了,地中海很快就會被同盟國奪取。如果說,地中海擁有不沉航母的意大利,擁有一支世界一流的空軍,那同盟國如此打算,必將困難重重。可是,意大利實在是不爭氣。

    陳紹對軸心國的態度一向是能幫則幫,不能幫他也會收手。其實,軸心國已經多次希望,中華能夠派遣飛行員和噴氣式戰鬥機進駐意大利,但陳紹很乾脆的拒絕了。理由很簡單,希特勒並不是真正和他一條心,再者,陳紹也不會讓帝國優秀的飛行員,去為一個曾經算計過自己的傢伙拚命。

    「不,沒有我們的幫助,軸心國必然失去地中海。既然我們無法幫到他們,那地中海就將為同盟國掌控。」

    其實蔣百里等人一直認為,派遣飛行員進入意大利,幫助意大利空軍對付盟軍的海軍。但是,這個想法已經被陳紹很嚴厲的拒絕過了,他們就算有千萬的疑問,也不會再提。只能看著盟軍奪取地中海了。

    「你們知道為什麼我一直不和德國結盟嗎?」陳紹突然開口道。

    「我等能夠猜到一點,但不知道答案如何。」面對陳紹的問題,眾人面面相覷,這時候問這個問題,他們都不知道陳紹在想什麼。只有蔡鍔回了一聲。

    「我想你那個答案,和我真正的理由完全不一樣。因為我的答案,只有一個,德國不會真正和我們一條心。有這一點就足夠了,既然不是一條心,解盟就沒有太大的意義,既然目標都是相同的,心照不宣便可。」看到所有人還是一臉的疑惑,陳紹解釋道:

    「希特勒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這點就連我也十分佩服。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戰略家,心中有太多的猜疑,也有太多的想法。其結果必將導致其後期面臨失敗。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不選擇和德國結盟。我這不是個人情感,而是我不想把中華綁在一輛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軌的列車上。」

    其實陳紹還有一句話沒有說,那就是:我已經盡力想去糾正希特勒的錯誤,可結果讓人心寒,希特勒竟然反過來算計,就算主官意願再強烈,我也會讓步於客觀。

    陳紹說出的話很簡單,德國今後會面臨失敗,中華不可能一起和德國面臨失敗。

    「陛下,你是認為德國要敗了?那不是我們要面臨整個世界的壓力。」陳福欽不管政治上的彎彎繞繞,不過他從陳紹的話語中聽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德國會失敗。

    「面臨失敗,不是一敗塗地。德國就算後期失利,只要有我們在,德國的結果不會很慘就對了。」陳紹並沒有解釋太多。他的想法很簡單,德國不能敗,因為德國一敗,中華面臨的將是幾千萬盟軍大部隊的合圍,到時候,常規戰場上,中華將很有可能淹沒在盟軍大軍攻勢下。

    「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現在擺在我們眼前的事情還有很多。冬季即將結束,北方戰場打仗隨時都會打響。朝鮮的日本關東軍,已經快被消滅了,接下來我們要面對的將是,兩百多萬的裝甲力量。在北方,已經集結了超過三萬輛坦克,數不盡的裝甲車和飛機,這也許會是一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世紀裝甲大戰。」蔡鍔突然走到地圖前,他對歐洲戰場不關心,即將發生在眼前的戰鬥,才是中華最關鍵所在。

    「攻朝計劃進行了多久了?」陳紹點點頭。

    「已經過去了二十天,距離陛下給予的時間,只有十天了。」蔣百里起身說道:「目前第十四集團軍,已在十天前全線推過了三八線,進攻到釜山了。朝鮮已經解放了90%的土地了。」

    「這些我已經知道了,昨天張自忠將軍給我發來電報,詢問是否直接攻佔對馬島。這件事你們怎麼看?」陳紹開口道。

    「我看可以,一旦我們將朝鮮全境佔領,那對馬島就是我們嘴邊的一塊肉。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完全控制對馬海峽。」其實蔣百里自己也有這樣的想法。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陳紹點點頭:「等下就通知張自忠,同意攻佔對馬島的計劃。現在我宣佈。」

    眾人頓時起立。

    「我宣佈,執行第一期戰爭動員令,三個月內,召集五年內退伍士兵,成立第三線部隊,以應對今後變幻莫測的戰爭局勢。」

    五年,就是五百萬,也就說,中華的兵力將會在三個月後,突破千萬達一千兩百萬左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