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色警戒之民國

正文 第615章 鐵鉗合圍 文 / 華麗的虛偽

    在空軍一號上面的命令傳達到東北戰區司令部的時候,在指揮部中,孔文鴻、陳誠、張自忠三人就下一步的攻勢,展開了討論。

    目前,擺在他們眼前有三個地方,一個是靠近庫頁海灣的沿海線一帶,這裡是盟軍大兵團最後的防線。盟軍重兵集結,又有大量的坦克,是盟軍目前在這個地方最強大的力量。

    另一個地方就是庫頁島了,因為天氣回暖的關係,張自忠主張,派遣傘兵,直接空降庫頁島,配合海軍陸戰隊,直接登陸庫頁島,對庫頁島進行佔領。同時也可以防止聚集在沿海的盟軍部隊,借助海灣狹窄,進行撤退,重兵死守庫頁島。

    第三個地方,就是遠東第一不凍港,海參崴了。這個遠東要塞裡面,二十幾萬的關東軍困獸猶鬥,企圖利用海參崴要塞進行死守,保住他們大日本帝國在這裡的最後一塊殖民地。

    三個目標,戰略價值都很大。可是分兵三處是兵家大忌,特別是在他們的前面,還有近百萬的盟軍,這些盟軍也是武裝到牙齒的精銳部隊。特別是他們還擁有超過一萬輛坦克以及同等數量的裝甲車,並不是什麼軟柿子。

    陳紹傳達下來的命令,對三人的討論沒有太大的幫助。

    到底先打哪一個,成為了目前東北戰區的關鍵。

    「按照我的意思,必須先把那百萬盟軍消滅了。只要消滅了這個重兵集團,那敵人在這裡,就掀不起任何的風浪。而且海參崴,我們根本不用強攻,利用雲爆彈,將裡面的『老鼠』直接悶死,或則再向陛下申請一下,直接來個核爆,也十分的乾脆。至於庫頁島,我們只要防範對面的重兵集團,沒有渡過海峽就可以。等我們解決了這個重兵集團,那庫頁島就是我們的囊中之物了。」陳誠道。

    對目前討論不下來的決議,陳誠的話還是比較中肯。

    「核爆就不要想了,陛下也絕對不會同意的,海參崴可不是共青城,對於一個優良的港口,浪費是可恥的。不過雲爆彈,就沒有什麼可顧忌的。小鬼子想得很好,我們就不讓他們如意。」張自忠道。

    「海參崴,裡面通道的複雜勝過了共青城,不管是蘇聯還是小日本,都是苦心經營。裡面的待個幾十萬人一點問題都沒有,而且按照糧食儲存的數量,足夠他們生產大半年的。在我看來,對海參崴完全不著急,我們目前的主要目標就是那個重兵集團,我想看看,換了一個司令,敵人提高了多少戰鬥力。」

    「剛剛陛下的指示大家也都知道了,既然如此,那就集中力量,幹掉這個重兵集團,從此以後,東西伯利亞再無大戰了。我們也可以空出手來,光復庫頁島和海參崴了。」

    「好吧,既然這樣,那就先決解這個重兵集團。」

    意見統一後,就是制定戰術的時候了。在三人繼續討論的時候,他們口中的重兵集團,一點也沒有空閒下來。

    在艾布拉姆斯正式接任司令的時候,便開始大張旗鼓的進行佈置作戰命令。這位年輕的司令,下達起命令來,一點也不間斷。他腦海的想法,很快就變成了實際。

    在和中華交戰的區域後面,一條條深溝被挖出來。根據對中華坦克的掌握,判斷對方的爬越能力,艾布拉姆斯很快就制定了壕溝的深度和寬度。

    寬度八米以上,深度也達到了六七米。這是完全考慮到中華坦克的車身,而修建的反坦克壕溝。而且修建的還不只是一條,而是一條接一條的縱深佈置下去。

    並且在這些壕溝的後面,佈置了大量的反坦克步兵。大量的佈置反坦克地雷以及反步兵地雷。

    這個想法可把近百萬盟軍部隊給徹底累到了,冰雪漸漸融化的大地,要想挖出這樣的條壕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這樣的一條壕溝,更是要一次性橫跨幾公里。聽著就無比的恐怖,更別說做出來了。

    還有,讓不少盟軍士兵感覺欣慰的是,他們似忽有不少像挖掘機這樣的工程車。

    可是天不遂人願,中華的飛機每天都在光顧,哪裡會讓他們如意去修建這樣的大工程。儘管盟軍已經盡可能的把防空武器都集中起來,保護挖掘的部隊,但是狡猾的中華戰機直接在防空武器的射程之外,直接發射導彈,將那一輛輛忙碌不停的挖掘機炸成廢鐵。

    只是半天的時間,近百萬盟軍士兵,看著成為廢鐵的工程車,無奈拿出工兵鏟,面朝黃土背朝天,慢慢挖吧!

    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要是少了時不時來搗亂的中華戰機,這樣的畫面真的很像當年中華進行大建設時的場面。

    如果真的給這些盟軍一兩天的時間,或許艾布拉姆斯理想的防禦陣地,就會真的完美的出現。只不過戰爭打的就是時間,孔文鴻等人也不是傻子,哪裡會讓他們如意的去哇深溝,阻擋裝甲部隊的前進。

    在大地不斷的顫抖下,休整過後的中華裝甲集群,開始了新一輪的進攻,而且也是最後一輪了。

    中興十六年4月4號。

    對於這個也許是盟軍士兵一年中最長的一天,遼闊富饒的東西伯利亞還籠罩在一片黑夜之中,仍舊沉沉地熟睡著。

    凌晨2點,中華裝甲集群中軍主力的第一線突擊部隊進入了出發陣地,而在四條戰線上的中華國防軍的高級將領們也開始進入野戰指揮所。

    凌晨3點,中華軍隊在東西伯利亞的數個航空隊的數千架飛機開始起飛,準備空襲盟軍最後重兵集團,這裡面就包括盟軍的裝甲部隊,已經暴露的各級指揮所,剛剛修建的防禦陣地,碉堡和戰壕。

    這個時刻,從荒無人煙的森林和雪地上空進入東西伯利亞領空的中華軍隊作戰飛機排列著密密麻麻買的隊形正在接近預定目標,這些目標包括高級參謀司令部的機構,已經偵察好的大型兵營,各個重要地點的炮兵陣地尤其是高炮陣地,重點防禦地段的築壘工事,坦克裝甲集群集結地、後勤倉儲基地及油料和波羅的海、黑海沿岸的港口設施等等。

    2000餘架機身上印著龍形圖案的午夜幽靈,此時在已經身經百戰的駕駛員操縱下,利用夜色的掩護,駕機經邊境線上人煙稀少、不易被發現的地區,實施第一波攻擊,而在他們身後,接近3000架各類作戰飛機,甚至包括運載兩個空降師的運輸機組成第二梯隊,黑壓壓用的跟了上來。

    凌晨4點,幾乎就在中華軍隊作戰飛機的第一顆炸彈落到盟軍頭上的同時,中華軍隊在邊境地區部署的上萬門各類火炮也開始向盟軍的防禦前線以及縱深地區開始長達1個小時的炮火覆蓋xing射擊。

    從4月4ri凌晨到當天夜間,還在修建防禦工事的盟軍部隊,在整個戰線上陷入了極大的被動之中,尤其是盟軍士兵更是損失慘重,五個裝甲師一千多輛正在休整的坦克,尚未進入隱蔽點就被摧毀。

    而盟軍所剩不多,正冒險起飛的戰鬥機也是經不起兩下打擊就紛紛墜毀。在獲得了絕對制空權的情況下,中華軍隊分為北方、中央、南方三個集群彷彿是一股浩浩蕩蕩的鐵流向著盟軍百萬大軍滾滾襲來。

    突如其來的進攻,讓艾布拉姆斯有些難以置信,他從未想過,中華的攻擊來得如此之快,讓他根本做不出任何反應。作為裝甲兵出身的他,很早就斷定,中華的裝甲部隊,最少還需要幾天的整修時間,才能再一次形成戰鬥力,根本不可能在此時,就能組織起有效的攻勢。

    只不過眼前發生的一切,狠狠推翻了他的設想,打得他體無完膚。

    幾十萬精銳陸軍從共青城東部兩百多公里外,再以共青城為中點上下延伸拉到230公里的正面戰線展開,裝甲部隊運用楔形隊形,撕開本來就很脆弱的盟軍士兵邊防線,而後大量機械化部隊和摩托化步兵一起湧入,配合的炮兵部隊展開火力延伸,而中華軍隊的空軍部隊已經對盟軍進行大規模的轟炸。

    東北戰區的主力部隊共計六十多萬組成了龐大的攻擊部隊。這些部隊按照戰區最高統帥的計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進行,按照方向分成北方、中央和南方集團軍群,並且每個集團軍群有一個航空師和一個陸航師支援,做到了充分的空中力量保障。

    其中北方集團軍群的規模是三個集團軍群中最小的一個,由一個裝甲集群和兩個步兵軍組成,共計十一個師,其中有三個裝甲師、六個機械化步兵師,加上北方重炮集群以及一個空降師和一個陸航師。

    4ri凌晨,該集團軍群從共青城北部跨過了伯克托爾,然後轉向東北經布列亞河北段徑直朝正東方向進攻。

    北方集團軍群的三個裝甲師有坦克1600多輛(中華軍隊陸軍裝甲部隊的精銳——天啟坦克和犀牛坦克裝備了將近800輛,這成為了北方集群的絕對拳頭),加上中華軍隊特有的伴隨裝甲部隊前進自行火炮部隊、後續摩托化部隊中的輕型坦克、工兵噴火坦克、重型突擊炮等等在內共有坦克、自行火炮共計近3000輛。為該集團軍群擔任空中支援任務的是中華軍隊空軍的第十七航空師的一千餘架飛機,力量十足,隨著這隻鋼鐵巨獸的前進,蘇軍北線的防禦節節敗退。

    但就戰爭開始後的總體態勢來說,在東西伯利亞戰場北部,處於進攻方中華軍隊掌握著火力優勢,而這一優勢則具有壓倒性與突然性。

    中華軍隊擔任中央突破的中央集團軍群則是中華軍隊在東西伯利亞最大的集團軍群,它包括兩個裝甲集群和一個集團軍,共有二十一個師,其中有十二個裝甲師、七六個機械化師及摩托化師,他們組成了兩個裝甲集群的強大兵力。

    而其餘近二十萬的二線步兵部隊連同同樣規模龐大的炮兵部隊則成為了強大的後續集群和輔助進攻部隊,他們從坦克撕開的突破口一擁而入,如同洪水般將盟軍士兵軍隊包圍起來,進而分割殲滅。

    4ri凌晨戰爭爆發,該集團軍群五十萬中華軍隊軍隊從東西伯利亞地區的突出部以北和以南發動一場大開口的鉗形攻勢。為了一舉解決掉這個海岸線附近的盟軍重兵集團,中央集團軍群的兩個裝甲集群分為南北兩個方向進攻。

    從東北戰區投入的兵力數量上可以看出,在這個戰區最主要打擊方向上。中華軍隊中央集團軍群佔有較大的兵力優勢,而且該集團還佔據了有利的地形,因為在這一地區,盟軍朝中華軍隊一側大幅度彎曲,形成長100里、寬200里的突出部。

    這一突出部使盟軍兩翼都暴露給了中華軍隊。中華軍隊人的攻勢便是從這兩翼向盟軍發動向心突擊,力圖將其殲滅於這一地區,為即將併入中華版圖的大地,掃清最後的障礙。

    其中北面的裝甲集群在摩托化步兵的配合之下,至當日傍晚,已經突入盟軍縱深第三道防線。而南面的裝甲集群在強大的炮火配合下則從共青城到海岸一線全面展開,坦克、機械化部隊徑直向北推進。

    這南北兩路的強大裝甲部隊各有一個精銳的裝甲師連同一個強大的摩托化師組成裝甲快速部隊配置在外側,以保障中央集團軍群的兩翼,並隨時準備調到進攻的第一線。

    東北戰區這樣做還有一個考慮,這樣就可以把共青城當成中心點,然後兩邊延伸,拉開一個寬大正面上形成一個巨大的鋼鐵巨鉗,準備一口將盟軍最後的力量吞掉。

    南方集團軍群的部隊共有十四個精銳的師級部隊,他們組成了一個加強的裝甲集群和兩個集團軍。在這其中有八個裝甲師、七個機械化步兵師和摩托化師組成一個兵力空前的裝甲集群。

    在他們後方是二線部隊四十萬人組成了兩個超滿編狀態的集團軍,這樣一來他們已經擁有了將近六十萬的強大兵力。當三個集群相加的時候,算上二線部隊,其實中華在人數上面,已經完全超過了盟軍百萬的數量。這樣的富裕仗,中華可很少打過。

    從4ri到6ri,三天的戰鬥已經使盟軍在一線的五個集團軍有將近三分之一的部隊被消滅、潰退、後撤或陷入混亂之中。

    但是盟軍二線三線的部隊已經開始建立起了有效防禦,並且開始進行有力的抵抗,但是由於部隊佈置太過靠前,且防禦準備不充分,開戰三天,盟軍士兵仍然陷入了極大地被動之中。

    反觀中華軍隊,開戰之後各個部隊密切配合,按照戰前部署有條不紊的實施進攻計劃。尤其是裝甲部隊在廣袤的平原上實施楔形突破、大迂迴作戰、大膽穿插、兩翼突破、分割包圍等等戰術戰法,取得了相當明顯的效果,三天時間前線部隊已經向盟軍推進了180——220公里,中華軍隊此時毫無疑問的掌握著戰場的主動權。

    留給盟軍的唯有據守再據守了,儘管艾布拉姆斯已經在前線爭取的時間內,修建了不少反坦克戰壕,大量的反坦克地雷也被埋下。可是在中華強大的機械化部隊面前,只不過無用之功。

    架橋坦克,反地雷戰車,等特殊坦克無情摧毀了艾布拉姆斯的努力。而他所剩餘的裝甲力量,往往在出現的時候,就快速被天啟坦克和犀牛坦克,快速的撕碎,然後不是被俘虜,就是成為一堆燃燒的廢鐵。

    戰爭一開始,結果就已經注定了。之前的失敗,你可以責怪在失去指揮的情況下,如今的失敗,是徹徹底底的失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