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道小說網 第八百二十九章 、我們僥州軍可不是培州軍 文 / 凡十二

    [正文]第八百二十九章、我們僥州軍可不是培州軍——

    第八百二十九章、我們僥州軍可不是培州軍

    回想著剛看到的人頭,冉泅就一陣發怔。

    因為,沅雖然是來去匆匆,來意卻讓冉泅驚嚇不已。畢竟冉寇是因何而死,乃是因為想要試探大明公主,或者說是想要與大明公主擺官腔而死。

    雖然冉寇的確有些自大,但大明公主最後竟不稀罕冉寇的求饒而直接將冉寇殺死的態度,卻也讓冉泅心悸得立即就想脫離培州軍。

    因為這即便不意味著大明公主也會向冉泅等人下手,卻也預示著冉泅等人日後在培州軍中的行動將極為受限。

    何況大明公主這麼輕易就能在十多萬培州軍中一個個找到那些前冉家將領,這也在表明大明公主並沒「遺忘」他們的同時,同樣表明了大明公主的一種能力和態度。

    在大明公主如此嚴密的監控下,冉泅知道自己往後除了在軍中力爭上進外,恐怕真的不能再幫冉家在培州軍的行動中做什麼手腳了。

    不然冉寇只是試探一下大明公主就得死,誰又敢再做出其他出格舉動。

    而在震懾過培州軍中的冉家將領後,大明公主就在第二日領著熊寒天給自己準備好的五萬兵馬出發了。至於這五萬兵馬中有多少原冉家將領的小兵,大明公主卻並不在乎。

    只是在大明公主離**縣後,苞縣縣衙的後院中立即就傳來了一片哭泣聲。

    因為誰都想不到堂堂一名知縣就這樣死了,可又沒人敢為此說三道四,至少在冉家的命令下來前,沒人敢對此說三道四。

    而當大明公主率軍進入僥州後,行軍方向卻與前面開道的先鋒隊伍完全不同。

    為避免爭議,至少是避免被僥州軍認為是主動挑釁行為,先鋒隊伍都是盡量避開僥州城池,乃至是避開僥州軍的駐紮地向前趕路,可即便如此,在先鋒隊伍的周圍還是經常性的可看見一些僥州軍的偵騎。

    畢竟大明公主即使不將消息洩露出去,培州冉家也早就將大明公主意圖培州、僥州、蕁州的企圖洩露了出去。

    但大明公主卻無須顧慮如此,不僅直接讓五萬兵馬貼著所經過的僥州城池前進,方向更是直指僥州的州府僥州城。

    看著地圖上標示出來的大明公主行軍路線,僥州指揮使路榪的雙臉就陰沉如水道:「……你們怎麼看大明公主的行動。」

    身為育王府一系的將領,路榪為什麼沒在蕁州軍隨育王圖濠前去申州後立即進駐蕁州,接管蕁州防務?

    這一是沒有由頭,二是沒到時間。

    因為在育王圖濠原本的佈置中,路榪的僥州軍應該是在育王圖濠進入申州,乃至正式與余容的盂州軍交手後,這才可由路榪以鎮壓蕁州為理由調集僥州軍進駐蕁州。

    畢竟在開戰前,儘管蕁州軍去的地方再遠,也只能說是長途拉練等等。

    不然即使所有人都知道育王圖濠乃是為去抓捕太子母親,蕁州軍自己也不能這樣說。畢竟他們人是走了,根卻還在蕁州。

    所以這就只有真正開始交戰,乃至真正意圖暴露後,不管是為鎮壓還是牽制蕁州境內的動亂,路榪的僥州軍才能正式進入蕁州。

    當然,這還有另一個狀況,就是當其他州府的軍隊也開始插手蕁州防務時,路榪的僥州軍才可一同跟著進入蕁州。所以蕁州現在即便是匪患四虐,沒有來自蕁州的請求,路榪也只能是看得吃不得。

    可對於蕁州的地盤,路榪暫時是不能有太多想法,但對於已經直逼僥州城而來的大明公主,路榪卻是沒辦法也得想出辦法來。

    而作為一名文官家族的武將,知道自己的缺陷在什麼地方,路榪也給自己配置了大量的軍務參事。

    聽到路榪詢問,立即有參事說道:「不會是大明公主想在培州城時一樣,硬奪我們僥州軍的軍權吧」

    「……硬奪僥州軍軍權?哼,她想得美,我們僥州軍原本就是效忠育王爺的,她敢進僥州城,我們必要她有來無回。」

    「進僥州城?……現在誰還敢讓大明公主進僥州城。真給大明公主進了僥州城,看看培州冉家的下場,誰還動得了她?這就只有在城外才能想辦法,我們絕對不能讓大明公主進城。」

    「不讓大明公主進城?難道要讓我們主動攻擊嗎?如今育王爺還沒行動,我們卻主動攻擊大明公主,這個罪責誰又能承擔?」

    「那要不我們假裝山賊攻擊大明公主?反正培州冉家當初不也是脫了軍服才去攻擊指揮使衙門嗎?」

    「山賊?你以為大明公主現在有多少兵馬在身邊,那可是整整五萬兵馬。除非調集僥州城中的十四萬大軍圍攻,不然誰都別想吃下來。還山賊呢?山賊能有這麼多人嗎?」

    「這到是,……但真娘賊的,培州什麼時候暗藏了這麼多軍隊,加起來好像比我們僥州軍的數量還多,而且質量也不可小覷。」

    數量?質量?

    聽著隨軍參事們的七嘴八舌議論,路榪並沒有急於發話。

    因為不管習慣還是謹慎,路榪知道自己只能從這些參事的議論中綜合出最有利自己的行動才行。畢竟武將間的爭論和文官間的爭論不同,文官間的爭論只需考慮利益取捨就成了,武將間的爭論卻只能用人命來衡量。

    但隨著參事們提起培州軍的數量和質量,路榪眼中卻第一次現出了疑惑之色。

    因為,作為育王府的二線部隊,僥州軍除了仍擁有數量優勢外,在質量上根本就無法同蕁州軍相比,這同樣也是路榪不敢輕易進駐蕁州的原因。不然蕁州那些盜匪都有同蕁州軍做戰的經驗,更次一檔的僥州軍去到蕁州沒個準備可怎麼行。

    可即便如此,培州軍卻不僅質量不在蕁州軍之下,數量更是在僥州軍之上,這就讓人覺得有些怪異,更不得不猜忌培州軍的成軍理由了。

    因此皺了皺眉頭,路榪就望向一直沒有說話的偏將種堅道:「種將軍,你覺得這培州軍到底是怎麼回事?會不會是冉丞相和冉家……」

    「雖然不知冉丞相和冉家所圖為何,但也應該是為起兵做準備。」

    知道路榪在懷疑什麼,種堅也點了點頭。

    因為,與路榪找來的那些參差不齊的隨軍參事不同,種堅不僅原本就是育王圖濠派來協助路榪治理僥州軍的將官,種堅的從軍經驗,乃至閱歷都在路榪之上。不過由於育王圖濠命令,路榪並不擔心種堅會奪取自己的軍權。

    因為種堅真要這樣做,那也是育王圖濠的主意,不是種堅自己的主意。

    所以聽到種堅話語,路榪就點了點頭,卻又帶上了文官的思考習慣道:「那種將軍你看我們可不可以試著與培州冉家聯繫一下,看看他們對大明公主想要掌握培州、僥州、蕁州三州的軍權態度如何?」

    「這個,……難道大人不打算阻止大明公主進城或是前往蕁州了?」

    「本將當然想阻止,可又能怎樣去阻止。即便本將將僥州城內的十四萬兵馬全都拉出去,可如果不能一口氣吃掉大明公主的五萬兵馬,等到熊寒天的十萬兵馬趕上來,僥州軍就全完了。」

    僥州軍就全完了?

    雖然路榪的話語有寫悲觀,種堅卻也只是皺了皺眉頭,竟拿不出絲毫話語去反駁路榪。

    因為,在種堅的訓練下,即便僥州軍的作戰能力不弱於蕁州軍,可通過對途徑僥州的那些培州軍觀察,對方的作戰能力不僅不在僥州軍之下,裝備更遠在僅是育王府二線部隊的僥州軍之上。

    或許在育王府操持下,僥州軍的數量已經兩倍於申州穆延的七萬兵馬,但培州軍的數量居然絲毫不在僥州軍之下,這同樣嚇了種堅一大跳。

    而這不是說僥州軍之前對培州軍的數量、質量都一無所知,但在大明公主將散佈在培州各地的軍隊全都聚集到培州城,並裝備上培州城中為其準備的武備後,情況立即遠遠超出了種堅等人的預料。

    所以想了想,種堅只得說到:「那也只能這樣了,不過在聯繫培州冉家的同時,我們同樣也要提防大明公主才行。」

    「怎麼提防?」

    這不怪路榪要無解。

    因為路榪原本就是半路從軍,雖然因為身體天賦好,鍛煉一下後,至少在武力值上沒有拉下太多,但由於習慣了文官的行事方式,又有備無患地給自己準備了那麼多隨軍參事。所以有關軍務方面的事情,路榪真正依靠自己思考的地方並不多。

    知道路榪的缺陷,種堅也沒猶豫道:「很簡單,只要讓人前去擋住大明公主,阻止她繼續前來僥州城就行了。」

    「當然,我們不用派太多人前去阻止,只看大明公主會不會先行動手,或者說是問明大明公主意圖再做打算。」

    「如果大明公主直接叫我們僥州軍降服呢?」

    「那就讓她自己去同育王爺說,不然我們僥州軍可不是培州軍,更不是大明公主想拿就能拿的東西。」

    我們僥州軍可不是培州軍?

    乍聽種堅話語,路榪的神情也是一動。

    因為,培州冉家或許不敢不聽從大明公主號令,但路榪卻不怕直言僥州軍乃是育王府的部隊。只要大明公主敢動僥州軍腦筋,路榪完全可用育王爺來推托。

    如果大明公主聽說僥州軍乃是育王府部隊後仍繼續向僥州軍下手,那就是大明公主在主動挑起戰事,乃至是向育王圖濠挑起皇位爭奪戰。

    這樣的話,路榪甚至可以據守僥州來抵抗大明公主。

    即便這仍有可能不敵大明公主,但不僅可削弱大明公主的力量,更可讓其他人也產生對大明公主的同仇敵愾之心,也不算完全失敗了。

    而在拿定主意後,種堅也親自帶上一營兵馬出發,並在亳城附近堵住了大明公主所率的五萬培州軍。

    雖然亳城的大小只比一個上縣,但為容納更多軍隊,早被育王圖濠提升到大城的地位,這也是地方各州增加軍隊的主要方法。畢竟軍隊再多也需要城市來養活,只有越大的城市才能養越多的軍隊。

    但即便是第一次被人堵住去路,大明公主卻不是命令部隊原地停下,而是立即開始往亳城方向散開。

    看著大明公主旗下的培州軍部隊往亳城方向移動,不僅亳城上的僥州軍立即緊張起來,甚至種堅也皺了皺眉頭。

    因為,當路榪在僥州城下達召集令後,亳城的上萬軍隊早已經調往僥州城,剩下的守城士兵還不到五百人。

    如果就這樣被大明公主突襲,別說亳城絕不可能守住,萬一被大明公主據亳城固守,僥州軍想要拿下大明公主的五萬兵馬也相當艱難。

    當然,僥州軍會採用放棄外圍、聚集部隊的策略還是因為拿不準大明公主動作的緣故。

    因為只有聚集部隊,大明公主才無法慢慢消耗僥州軍軍力,乃至不可能一口氣吞掉僥州軍。

    可即便如此,卻也不等於種堅也會允許大明公主在亳城扎一顆釘子。

    但幸運的是,大明公主旗下的培州軍在散佈到距離亳城僅有一箭之地的地方還是穩穩停了下來,而且部隊的朝向也不是亳城方向,而是被種堅擋住的前往僥州城的方向。

    因此等到大明公主的車駕從部隊後方顯露出來,種堅才在馬匹上高聲喊道:「僥州指揮使座下,偏將種堅參見大明公主殿下千歲。」

    「……種堅?可是前執吾郎將種堅?」

    稍一沉默,大明公主卻也在車駕內淡淡說了一句。

    但不說臉色一變,種堅也在略微驚訝後默然道:「公主殿下好記性。末將當年的確曾在羽林軍中任職執吾郎將,幸得育王爺賞識,末將已在僥州為育王爺供職多年,卻不知大明公主此次途徑僥州又是想要去往何處,也容末將和路指揮使招待一番。」

    「育王爺?你說在僥州為育王爺供職?」

    聽到種堅的答覆方式,大明公主當即在車駕內臉色一沉。

    雖然知道這可能會引起大明公主不快,種堅仍是面色不變道:「公主殿下睿智,育王爺一心輔佐朝廷,而我等也一心在育王爺旗下輔佐朝廷,相信公主殿下亦能體諒臣等苦心。」

    「苦心,你苦不苦心與本宮又有何干……」

    沒想到種堅竟會在大庭廣眾下挑明僥州軍乃是受育王圖濠統領,惱火中,大明公主也有些猶豫不決了。

    因為,大明公主或許可用朝廷旨意來壓服種堅,但在種堅已明言僥州軍受育王府統率後,大明公主卻也無法像在培州一樣直接替換僥州軍的將領了,畢竟在皇室宗親的座次中,大明公主雖是北越國皇帝圖韞下的第一人,但實際上地位也就同育王圖濠、洵王圖堯等人相當。

    故而大明公主能任意調派其他地方軍隊,但卻無法任意調派已經歸屬,或者說是自認受命於育王圖濠的軍隊。

    不然那就不是育王圖濠在挑起皇位爭奪戰,而是大明公主在挑起皇位爭奪戰了。

    沒想到種堅竟會用這種方式來擋住自己,清楚自己不是北越國皇上,無法用皇命壓迫還沒有確切背叛行為的育王圖濠旗下部隊,大明公主就鬱悶得堵了種堅一句。

    但即便聽出大明公主的不滿,種堅心中卻鬆了口氣。

    因為,身為前執吾郎將,經常與皇室宗親打交道,種堅還是知道怎樣才能阻止那些皇室宗親們發飆,卻是第一次帶了帶座下馬匹道:「公主殿下言重了,末將卑微小臣,自然不敢在公主殿下面前說什麼苦心,卻不知公主殿下可否告知末將行程,也讓末將好好準備一下。」

    「哼,你問本宮行程?」

    「本宮聽說僥州境內的白良城內許多名醫,特此慕醫而來,卻不知種將軍敢不敢帶路,或者說,種將軍要阻止本宮前往白良城就醫?乃至想要追問本宮的體疾不成?」

    「末將不敢,還望公主殿下容末將給殿下帶路。」

    乍聽大明公主說起白良城,種堅的臉色就是一變。

    因為,白良城除了像大明公主說的名醫眾多外,也是距離僥州城最近的一個大城,平日與僥州城乃是互為倚助的關係,假如給大明公主佔據去,那卻也可對僥州城形成進可攻、退可守的態勢。

    可由於種堅先前已將話說得太滿,在大明公主沒有明言要搶奪育王府在僥州軍中的軍權狀況下,種堅卻也不敢拒絕大明公主前往白良城。

    不然那就不是大明公主在挑起爭鬥,而是種堅和育王府在挑起爭鬥。

    所以即使萬般不願,種堅還是只得拉開隊伍,準備護衛大明公主前去白良城。並希望路榪能及時反應過來,在大明公主前往白良城前就做好萬全準備。

    而隨著大明公主命令五萬培州軍收縮隊伍繼續前行,守在亳城城頭上的士兵也鬆了口氣。

    因為,種堅若是不接受大明公主的就醫「解釋」,等到大明公主開始進攻亳城,亳城根本就無力防守。

    但隨著隊伍開始重新前進,不僅走在前面的種堅皺起了眉頭,馬車的沅也有些不解道:「公主殿下,為什麼你一定要前進到白良城,萬一培州軍在白良城堵住我等……」

    「想堵就讓他堵,他堵得了本宮,又能殺得了本宮嗎?」

    「沅你立即幫本宮傳令下去,等到本宮這五萬兵馬進入白良城,立即叫熊寒天進軍蕁州。等到平定蕁州後,我們再一點點掃蕩僥州,看誰最後撐得下去。」

    「小臣明白了。」

    隨著大明公主說出看誰撐得下去的話語,沅也不再擔心了。

    因為,只要大明公主在白良城拖住僥州大軍,熊寒天不僅在蕁州再無人可擋,等到熊寒天回兵僥州時,僥州軍更會有進退失據之危。

    當然,一般人未必敢這樣以己為誘。

    可大明公主本身就是天英門弟子,即便大明公主旗下的五萬兵馬在白良城被僥州軍圍困至死,大明公主自己都不會遇到任何危險。

    所以現在就要看僥州軍如何選擇,是不是真要犧牲這五萬兵馬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