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家有財妻

大道小說網 331章 藥鋪子 文 / 今年霜降時分

    第二天,曲瀚旭去曲瀚俠那裡,聽他交代松江府的事情,事無鉅細,曲瀚俠都一一詳細的說到,兩人詳說一天家有財妻。

    這一天大早,曲瀚文和袁瑜蓉去朱知縣家做客。

    袁瑜蓉給朱夫人帶了兩盒自家做的點心,跟曲瀚文一起坐車來到縣衙,進了後衙,早有婆子上來迎接,將兩人迎到了內院,這才上來兩個丫鬟,一個將曲瀚文迎到前面的廳房,一個將袁瑜蓉迎到後院花廳。

    朱夫人在院門上親自迎接袁瑜蓉,兩人說笑著進了院,袁瑜蓉看院中堆著大大小小的箱籠,不由問道:「不是還有四個月麼?怎麼現在就開始收拾箱籠?」

    朱夫人笑著道:「我和孩子先走。」

    朱知縣升任到了河北藩司衙門,河北雖然沒有南直隸這樣富庶,不算是肥差,但是離京城近,朱知縣走這一步,顯然是為今後重新進京做準備,出來做個十年八年的地方官,歷練一番在回京,再找到合適的門路,升個幾級是沒問題的。

    進了屋分賓主坐下,朱夫人才笑著詳細說道:「河北那邊人不大熟,只能我和孩子先過去落腳,過去看看房子,藩司衙門不比縣衙家有財妻。」

    袁瑜蓉點頭,縣官雖小,卻是一縣之主,整個縣裡縣太爺最大,縣衙也供著縣太爺一家的吃住。可藩司衙門,大小官員不計其數,再住在衙門裡就不行了,只能另外找地方。

    「若是有什麼需要的,夫人不要客氣,只管開口。」袁瑜蓉笑著道:「我們也沒什麼能幫忙的。不過準備些南直隸的土產夫人帶去送人,還是能做到的。」

    朱夫人聽了倒是沒客氣,笑著道:「正要說這個呢。」她扭頭看丫鬟,丫鬟就端上來一個托盤,上面碼的整整齊齊的銀錠子。袁瑜蓉打眼看有一千兩上下。

    「這是一千兩銀子,想在你的昌鼎禮品行購些這邊的土產進京送禮。」朱夫人道:「這裡是單子,你且看看。」

    袁瑜蓉接過來看了看。上面這樣寫著:五十兩,三套。一百兩,四套……她馬上明白了。這是照這個價格準備多少套的意思。她笑著將單子收起來,點點頭道:「如此我替夫人準備,銀子就厚顏收下了。」

    朱夫人嗔道:「這是哪裡話!該收的!」

    「夫人哪天啟程?到時候我來送送夫人。」

    「十天之後就走。」朱夫人歎口氣:「昨日還說一個月之後才走呢,誰知道突然有了變化。」

    袁瑜蓉笑著點頭,並沒有追問,知道她的意思是叫自己快些準備:「夫人放心,我回去了親自去昌鼎給你挑……對了,這一路上。有沒有護送的?」

    「有,大人找了一家鏢局。雖說太平盛世,可總有些地方出些小盜匪的。」

    「是啊!還是小心著好。」

    兩人便聊些別的話題。

    前面朱知縣給曲瀚文上了碧螺春。笑著請他品評,曲瀚文咂了一口。急忙點頭:「好茶呀!厚實,醇香,不是一般的品質!」

    朱知縣笑著道:「我打算帶這種茶回去,那邊靠近京城,也時不時有京官過去,總得有些好的東西拿出來待客。不過你知道,我是喝白茶的人,這碧螺春還真是不太懂,有你行家這一說,我就放心了。」

    「明日我叫人送一百斤這樣品質的茶來。大人過去送人也好。」曲瀚文馬上道。

    朱知縣哈哈大笑,伸手輕輕拍著他:「你誤會啦,老弟!茶葉的事我已經準備齊全了,現在……倒是真的有件事想麻煩老弟。」

    「大人還跟我客氣,什麼事儘管說好了!」曲瀚文笑著道。

    朱知縣沉吟了一下,道:「為官的,表面看著風光,內裡實則煩惱無窮,官道也是凶險無比,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這話實則有些道理。所以說,人不管幹什麼,都要給自己留一些後路。」

    曲瀚文點著頭,認真聽他接下來說什麼。

    「我有個小兒子,姨太太生的,今年十九歲了,年前成的親。這個兒子,我想留在宣州。」

    曲瀚文微微有些吃驚,這是什麼棋?朱知縣老家也不是這周圍的。

    朱知縣笑著道:「一是因為我在這邊買了宅子,打算做個產業,需要人經營,二來,也有些想法。」

    「什麼想法。」

    「我這個兒子,對岐黃之術挺感興趣,不過從小叫他讀書,也沒有認真請人教他這方面,如今看來讀書科舉這條路他是走不通了。就想在這邊讓他進個藥鋪子學習,這樣也是他的興趣,學成了,再讓他回老家開個藥鋪子。我也算是留了條退路。」

    朱知縣笑著道:「你生意上認識的人多,想請你給找一家合適的藥鋪子進去。」他聲音大了點笑著道:「不用看他是誰的兒子,只管當成是一個普通的夥計就行!」

    曲瀚文沉吟了一下,笑著道:「這事我先回去找找,不知道有沒有合適的。」

    朱知縣點著頭:「這就拜託了。」

    兩人繼續敘話,中午在這裡吃了飯,朱夫人回了兩籃子新鮮的果子給袁瑜蓉帶著,兩人回到了家中。

    袁瑜蓉聽了朱知縣的事,問道:「你有認識的藥商?看誰合適?」

    曲瀚文搖搖頭:「這事你不能想簡單了。」

    袁瑜蓉沉吟一下道:「確實,雖說二十歲已經成親的大小伙子了,可畢竟是少爺出身,在家讀書恐怕就沒有受過累,叫去藥鋪子做夥計,聽著也不合適。再說,嫡子帶走,庶子留下,還不知道他們家是不是有什麼家務事呢!咱們攙合進去幹嘛?」

    曲瀚文聽了失笑:「女人的想法,跟男人真的是差的太遠!」

    袁瑜蓉聽他這話有貶低的意思,馬上板起臉問道:「什麼意思?!你是說我差的太遠?!」

    曲瀚文笑著趕緊道:「是我差你太遠!」

    袁瑜蓉明知道他說的反話,還是被逗笑了。嗔道:「你什麼意思就直說好了,我看看你的意思是什麼。」

    曲瀚文笑著雙手捧了一杯綠茶過來:「娘子,喝口茶消消氣,等為夫慢慢跟你說。」

    兩人坐下,一人一杯茶放在旁邊家有財妻。曲瀚文才娓娓道來:「你說的也是一個方面,第一條很有道理,朱二少爺讀書人出身。叫他去藥鋪子當夥計,一來吃不了苦,二來拉不下那個面子。這話。朱知縣只是說說,為了點我。」

    袁瑜蓉看著他認真聽著。

    「你說的第二條,嫡子庶子,那是他們家後院的事,跟咱們沒關係,咱們不用管。我想的是,朱知縣說這個話,未必不真。未必全真。他是做官的,給自己留後路,這個朱二少爺在這裡學做生意。到時候回老家開舖子或者幹什麼,這也是朱知縣他想的周到。」

    曲瀚文喝口茶接著道:「為什麼偏在這邊學。不直接回去?一來他說是這邊有個宅子。想來不止,做了三年的知縣,弄了幾塊田地想來是有的,宅子未必也就只有一套。這些東西不好在卸任的時候一起出手,那樣目標太大,經營兩年在悄悄賣了,才不會落人口實。二來,這邊他的人脈全,只說我吧,生意上面面俱到,想在生意上有發展,他把兒子交給我,學什麼都行。這就是朱知縣的想法。」

    袁瑜蓉沉思了一會兒,點了點頭,恍然道:「這樣說就明白了……確實嫡子庶子是我想多了,經營這邊的田莊和宅子,應該是庶子出面,畢竟是讀書官宦人家,嫡子要是出面,傷了讀書人的臉面。」

    曲瀚文看她還在琢磨人家的家務事,笑了,然後又道:「不過說他就這麼一點想法?只怕未必,那麼多生意的行當,為什麼就點藥行?明知道我是外行啊!」

    被他這樣一點醒,袁瑜蓉馬上明白了:「你是說……他想叫你開藥鋪?給他的兒子有個地方呆,交給你他才放心,交給別人他還不放心?」

    曲瀚文點點頭道:「他這麼說兩個目的,一,我開藥鋪,叫朱二少爺呆在我的藥鋪裡,我看著他放心。二,他恐怕還有個沽名釣譽的心在裡面。在這裡當了三年知縣,臨走的時候給這邊的百姓在做點好事,這最後的功績,最容易傳到新上任的地方……」

    袁瑜蓉恍然大悟:「最好是咱們出錢開藥鋪,他冠個名?呃,難道說,他算藥鋪子東家之一?」

    「東家他未必想做,再說,憑什麼咱們出錢他直接做東家?他也不會那麼想。我估計他的意思,是想起個頭,他牽頭鼓勵商戶開藥鋪,然後叫咱們響應,最好在拉一個其他的商人,這樣兩家藥鋪子一開,他也算是給宣州的百姓做了好事——藥鋪子開業,這個贈藥施醫也是少不了的。這樣他的名聲有了,等他走了,咱們怎麼經營是咱們的事……當然,他的兒子也留在咱們的藥鋪子了,有我在,肯定不會真的叫他兒子做夥計,也能叫他學點經營生意的方法。一舉數得。」

    袁瑜蓉這才完全的明白了,不過她腦子轉的也快,道:「我覺著倒是可行!」

    「哦?我還猶豫呢,你怎麼就這麼快覺著可行了?」曲瀚文挑眉道。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咱們這兩年生意做的算是冒頭的很了,在宣城,算不上第一也能算上第二了。也是時候該拿一些出來做善事了。生意人做善事,都有沽名釣譽的心在裡面,但是這也確實是有用而且是應該的,生意人有錢,做善事能做得起來,而且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話對生意人用也合適,不能光埋頭掙錢。宣城是咱們的家鄉,曲氏族人的根本都在這個地方,我們不能掙錢掙的把名聲不顧了。就算是沽名釣譽,咱們也有真心行善的心在裡面。」

    曲瀚文聽了沒說話。

    袁瑜蓉道:「你覺著不行?是不是覺著咱們現在還不是時候?不過我覺著咱們這時候都晚了,應該在有能力的時候就在這方面做些事情,不用太招搖,有多大頭戴多大帽子,能出一份力,我們就出一份力,不嫌少,慢慢有能力了在增加。」

    曲瀚文笑著搖搖頭:「我不是擔心這個……按理說咱們做些善事,有心有力綽綽有餘,不是什麼難事。我只是覺著,你把開藥鋪子的事情想簡單了。」

    他把手放桌子上,對袁瑜蓉比劃著:「你開藥鋪子,在你自己看來,是給大傢伙做好事,能有一段時間的贈藥施醫,還有,老百姓看病多了一個去處,藥材也能比比價格選個便宜的不是?!可是你想沒有想過,生意畢竟是生意,你認為做好事,同樣做藥鋪子生意的人卻認為你是在搶生意。施醫贈藥時間長了,同行會認為你排擠人家的生意。時間短了,老百姓沒得到實惠,反而覺著你就是沽名釣譽!」

    曲瀚文摸著下巴道:「藥材這方面咱們畢竟是外行,貿貿然擠到這一行裡去,除了再添些同行冤家之外,沒別的好處。」

    袁瑜蓉頓了頓道:「……這我真沒想到……」

    「所以說,真要想開藥鋪子,一定要照顧到兩方面,一來,不能叫同行認為咱們搶生意……畢竟藥行咱們不熟,沒必要弄得多一行的仇人。二來,叫百姓們真能得到實惠。」

    袁瑜蓉想了想馬上又有了主意:「那就這樣,開藥鋪子,但是不在城裡開,在鄉下開,多找幾個地方,最好就是那種窮的連一個赤腳醫生都沒有的地方。鄉下不是好多人都看不起病嗎?咱們的每個藥鋪子,放一個坐堂的大夫,藥鋪子的藥,當然都是些治平常病症的常用藥,咱們都可以不要錢,或者少要點錢。」

    曲瀚文沉吟不語。

    袁瑜蓉繼續說著:「咱們給看病的,是那些看不起病的人,這樣既不算是搶了人家的生意,也算是做善事。」

    「可你算過咱們能支撐了嗎?一個藥鋪子最起碼一個坐堂大夫、兩個夥計,他們一年的薪俸,還有每年白送出去的藥,需要多少銀子支撐?還有,朱知縣的兒子,能去給人放到窮的連赤腳大夫都沒有的地方?」

    「這我也有主意。」袁瑜蓉道。

    曲瀚文突然笑了,不管自己說什麼,她都有主意,確實是腦子轉的很快!(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