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嫌妻不良

276、無愧 文 / 沉默醉

    又到了年末,隱隱的,已經能聽見不知道是誰家在放鞭炮,卻不是那種熱熱鬧鬧,連成一片的聲響,只是偶爾有那麼一聲清脆的輕響,大概是哪家的孩子在淘氣,本就是小心翼翼,放的不多,或者是被家裡大人抓住了,再不得機會嫌妻不良。

    蘇岑頭上包著頭巾,推開院門,將藥渣都灑在街上,不免望向東方,看著那陰沉沉的天邊,心想,大概又要下雪了。

    遠處路的盡頭馳來一匹快馬。街上不時有些洗衣水結成的薄冰,那馬跑起來便受了些阻隔,因此速度便降了下來。等到那一人一騎到了跟前,蘇岑早就滿臉笑意的叫出來:「成熠——你怎麼找到這來了?」

    成熠一身鎧甲,卻仍是身形利落的跳下來,一放馬疆繩,便大步衝了過來,朝著蘇岑行了個禮,露出一嘴白牙,笑道:「嫂子——將軍現下如何了?」

    一頭說,已經一頭往裡走。

    蘇岑跟在後面,道:「好多了,進去說話吧。」

    這不過是個鄉下最簡單的小院,就那麼一排三間房子,進了院就能看見屋裡的秦縱意坐著看什麼東西。

    蘇岑知道他們必定有話要說,便只進了廚房,燒開了水,沏了兩碗自製的茶,用托盤裝進去。

    成熠慌忙站起來,道:「不敢勞嫂子大駕……怎麼身邊倒是一個人都沒有了?」

    蘇岑笑道:「玫瑰去買菜了,平時我也幫不上什麼忙,不過是一碗茶罷了。你何必於這麼的拘謹。」

    成熠撓撓頭,不好意思的笑笑。秦縱意則道:「坐下說話。」

    成熠只坐了一會就走,蘇岑送他出門,轉身進來,見秦縱意還是如剛才一樣,坐在炕桌邊看著手裡的戰報。她順手收了茶碗,盡量悄無聲息。

    秦縱意抬起頭,看她一眼,道:「聖旨下來了。」

    蘇岑哦了一聲,問道:「是叫你出兵嗎?」

    「嗯。明日,最遲後日。聖旨和虎符就該到了。」

    蘇岑停了手,道:「這樣也好,歐陽太子這回如願以償,也算是保得了將軍的清名。」

    秦縱意卻只是無耐的道:「名聲不名聲,有什麼要緊?只是一想到這些上位者沒事竟瞎折騰,就覺得煩亂。他們屁股下的位置,不過三尺見方,卻不知道埋了多少百姓的冤魂。」

    蘇岑伸手。按在了秦縱意的手背上。他的指關粗大略糙。摸上去沒有那種柔軟的感覺,但能感受到力量和堅定來。好像沒有什麼,是不能掌控在他手裡的。可偏生他現在說的話這樣的無力。

    蘇岑道:「歐陽太子上位。總好過歐陽軒,那就是一個殺人機器。」

    秦縱意不作聲了。事到如今,也只能這樣想。就包括現在的景皇,他其實大逆不道的想過,不如換了當今太子登基。新皇繼位,總要燒上三把火,打著為民為天下的旗號,總會減稅減賦,總會減少戰亂,好歹能讓百姓們喘口氣。

    可是那又如何?換湯不換藥,不管是誰坐在那個位置,就注定了他的行事目的、手段風格幾乎是如出一轍的。說他們不得已也好,說他們已經習慣了那個位置也好,總之,沒有誰是真的能夠替百姓著想,他們做的所有事,都是為著上層統治階級的利益,為了他自己的利益。

    聖旨第三天到的。秦縱意二話沒說,接了聖旨和虎符,即刻就去前線。

    臨走前,他吩咐蘇岑:「我已經安排了人,先送你回京嫌妻不良。」

    蘇岑點頭。這會兒,已經沒有她什麼事了。好在秦縱意在鬼醫的調理下,原本臉上的肌膚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但他不願意再更換身份,鬼醫便替他做了一張人皮面具,扣上去嚴絲合縫,不細看,幾乎看不出任何端倪。

    她同樣叮囑他:「多加小心,我在家裡等你。」

    等到蘇岑回到京城,已經是一個月後。錦國的朝代更替已經塵埃落地,消息幾乎是前後腳傳到了景國。

    蘇岑倒沒什麼感受,只是在心裡默默算著,秦縱意大概什麼時候能回京。

    她一回府,就先去見孟老爺和孟夫人。

    孟老爺問過她這一趟的經過,得知此行一切順利,便揮手叫蘇岑退下了。關於戰事,他比蘇岑知道的要多。

    孟夫人就冷淡的多了。不過是例行公事問過兒子的起居,便道:「你也累了,先下去歇著吧。」竟隻字不提昭郎的事,甚至連讓這母子相見的話都沒有。

    蘇岑才不忌憚她的冷淡,直言道:「這幾個月辛苦母親了,我既已回來,就不敢再勞動母親,等我見過昭郎,這便把他接回去……」

    一提昭郎,孟夫人臉頰上的肉就跳了兩跳,終是沒忍住,道:「昭郎的事,以後再說,倒是現下有件棘手的事,與你名聲不大好聽,就是於君文,也著實難看,你若不累,還是先把這事平復下去再說。」

    蘇岑便坐直身子,正色道:「媳婦願意替母親分憂。」

    孟夫人氣的直翻白眼。怎麼是替她分憂,那分明是蘇岑和君文的聲譽。當下屏退眾人,便開門見山的道:「府中傳言甚囂,懷疑昭郎並非君文骨血……旁的我也不問,我只問你一句,這昭郎到底是不是君文的孩子?」

    竟是連最後一點顏面也不給彼此留了。這要是換作別人家,媳婦受到這種詰問,哪裡還有回話的餘地?早就痛哭流涕,無地自容,轉身就尋根繩子上吊了。

    蘇岑卻平靜的很,道:「既是流言,如何作真?難道母親也這般認為嗎?」

    孟夫人一噎。她若說不信,那又何必咄咄逼人的當面質問蘇岑?她要說信,那豈不是自**份,堂堂一品誥命,竟然聽信流言,置孟家門面、尊嚴於不顧,成何體統?

    她氣紅了臉,道:「天下竟有你這樣跟婆婆說話的媳婦嗎?這種事,就是因為沒有真憑實據,所以人們才會肆無忌憚的添油加醋,也所以才會傳的這麼快!可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蛋,自是你言行有虧,所以才會導致流言從生,難道你不該給孟家一個解釋嗎?」

    蘇岑便跪下,道:「是媳婦說話莽撞,還請母親恕罪。至於這件事,母親也說,沒有真憑實據,又不知因何而起,傳者眾而無稽,一時都不知道該從哪辯駁。不是媳婦無禮,實在是,無可奉告。」

    「你你你——」孟夫人氣的一指她,道:「這孩子到底是不是君文的,在你這就這麼難分辯麼?」

    「不是難以分辯,而是蘇岑沒法分辯。母親已經先疑心了蘇岑,不管我說什麼,您都會覺得是我狡辯。是與不是,將軍知道,我也知道,不需要旁人肯定,論斷。母親昔日也曾受困於錦國,倘若也有流言傳出,不知母親該當如何自處?」

    孟夫人完全啞了。照自己的邏輯國,蘇岑在錦國不明不白,自然那孩子也就不清不楚,她就該尋死覓活,以證清白。可她自己也曾經在錦國做過人質,就算她人老珠黃,可畢竟名聲有染,自是也應該以死名志……

    蘇岑還是那樣神情寧靜的看著孟夫人,沒有一點沾沾自喜,也沒有一點嘲弄戲謔。都是女人,名節重要,但要真為了所謂的名節把自己的小命搭進去……

    她蘇岑自認沒那麼抽抽。

    就是孟夫人,事情落到她身上,她也未必就真的為了這莫須有的名節,甘願用命來抵。孟老爺不懷疑,那是他們夫妻情深,同理,她蘇岑也一樣,只要秦縱意不懷疑,她才不管旁人說什麼閒話。

    對於秦縱意,蘇岑從來沒有解釋過一言半句。在錦國,歐陽軒府裡的侍女們有意無意都曾誤導過這種念頭,說她是歐陽軒的侍妾,蘇岑壓根就不相信,但她不信,不代表秦縱意沒有聽過一言半句。假若他信了,他懷疑了,蘇岑是絕對瞧得出來的,那也就不會有今日的再嫁。

    孟夫人面紅耳赤,半晌,才道:「人生在世,但求問心無愧。」

    蘇岑這會倒笑了,道:「母親豁達,媳婦自知不如之處多矣,以後定效仿母親,多跟母親請教。」她但求問心無愧,蘇岑自然也敢。既然無愧,就更不必要跟誰解釋了。

    孟夫人沒法,只得放蘇岑去見昭郎,不過還是不肯讓她抱走,只說:「你才回來,難免昭郎認生,這一回去定然又是著急上火,怕是不思飲食,才過正月,別因為這個再把他折騰病了。」

    這倒有理,蘇岑一去將近半年,昭郎都長大了,也到了認人的年紀了,在這裡住的熟悉,乍一換了地,肯定要折騰些日子。況且蘇岑還真不著急。

    蘇岑自去逗弄昭郎,培養母子感情不提,二房有個媽媽來回孟人人:「二奶奶正在處置家事,不知怎麼忽然頭昏,這會竟躺倒了……」

    孟夫人再要漠視,也不可能一點不顧,畢竟李氏是替她分擔家事才累病的,請醫問藥不說,她親自帶人去探視,才到院子裡,就見孟老爺、孟君威竟都在。她略略一皺眉,心道:這李氏不怪不討喜,就興頭了這麼一陣,便真拿自己當成一盤菜了,這麼作是為的什麼?(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