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權色聲香

《》章 節目錄 第721章 :重頭戲 文 / 狗尾巴狼

    敕封一品浩命夫人?這是大華才喜歡的風俗啊?

    等等!關鍵不在這裡!

    「為我李家添了一個可愛的小姑娘。,最新章節訪問:。」

    「為我李家!」

    關鍵就在這兒!

    皇上的語速很快,似乎在不經意間將中間有句話蓋過去了。等眾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安馨荷已經惶恐地站在了中央恭敬地謝恩了。

    整個過程很簡單,「浩命夫人」不過是一個虛職罷了,彰顯榮譽而已。

    但皇上剛才的一句話讓場中許多人有些躁動。

    皇上這麼做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李權不動聲色,皇上如此說無疑是對自己有利的,裝作沒聽出來,待安馨荷歸位之後,自己又起身再次謝過皇上隆恩。

    事情已經過了,就算有人意識到了什麼也不可能再拿出來說。皇上淡漠地掃視眾人,露出一個讓人覺得有些詭異的微笑,重新落座。

    至此,宴席中眾人開始閒聊,氣氛逐漸變得隨和。

    時間一點點過去,在皇上懷裡坐著的李仙咯咯咯直笑,也不知皇上逗這丫頭什麼。

    李權也漸漸心安,說是賞月,自然要看看今夜的月亮。在這種環境下賞月,雖有些彆扭,但也算另有風味。

    看著天,想著它什麼時候能亮起來。

    不知不覺的,周圍的閒聊聲小了。皇上把李仙送回到李權身邊,自己則走到了場中央,帶著微笑低聲道:

    「以前吶,總有人議論朕,說朕以武立國,鮮於開化,不賞文雅。朕的江山的確是拚殺數載打下來的,只懂得一些武藝,南人吟詩作對的功夫的確不甚精通。但要說朕不賞文雅,朕卻是不服。為何?真不會作詩,聽聽總該沒錯吧?優劣總分得出來吧?」

    下方一人起身附和:「皇上,此乃愚人拙見,乃沽名釣譽之徒妄自揣測,若非皇上仁慈,此等小人足可以將之碎屍萬段。皇上切莫掛懷,臣觀皇上通古今,曉世事,文韜武略方能成就一統。」

    皇上笑著擺手:「好了。說了今日當放鬆點兒。你這樣文縐縐地吹捧朕也無用,朕子清楚自己有多大能耐。而且就算不服百姓議論也要有實際根據吧?今就如此,難得大家歡聚一堂,不如以詩詞為樂,咱們也學華朝文雅一回如何?」

    百官含笑稱是。

    李權眉頭皺了皺,心說自己今晚擔心的就是這環節吶!原以為已經夜深,皇上考慮到眾人休息會免去或者忘掉這一環節,沒想到的還是的來了!

    「老爺,今夜您有些恍惚吶?」

    耳邊是夫人體貼的問話,李權擺擺手示意對方先別說話。

    這時,又聽台中皇上說道:「朕今日不但宴請百官,同時也請了不少京城有名才子。朕不作詩詞,只聽爾等習作,也讓朕來鑒賞一二,如何?」

    陸柄忽的從高台最末處走了上來:「好好好!草民陸柄,請皇上賜題。」

    「陸公可是當世名家,以題限意變落了下乘,陸公可隨意。」

    「是。」陸柄故作思量,吟道,「皎皎之清寒……」

    陸柄有模有樣地念著,多人閉目以思其境。但李權知道這分明是他跟皇上商量好的。

    陸柄的詞無可挑剔,中秋佳節,詠月寄思,合情合理。立即贏得滿堂喝彩。

    可是皇上卻擺擺手:「陸公當真是陸公,詩詞雖好,但始終是按部就班。中秋詠月詩詞實在是太多了,朕已說過自由發揮,就當要一些新鮮的說法。今日不言中秋,另作題目。」

    皇上的中秋宴上要考詩詞。

    這消息要知道其實並不難,可要知道詩詞的題目不能以中秋立意,那就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了。

    中秋佳節作詩不寫中秋節氣?

    皇上這話真是讓多人好一番不解,同時又讓好一番人亂了陣腳。因為誰都能想到中秋節考詩詞,題目自然是跟中秋有關,所以但凡得到消息的人都一廂情願的去準備切合中秋之意的詩詞。

    結果第一首剛出來皇上就說不行。

    這可苦了眾人,那些想了作品的大臣或才子不得不重新思考。短時間出作品是最考研作者實力的,一般人還都以為皇上想要考驗大家真材實料。

    陸柄只是一個引子,皇上順勢而為,將話題轉移到眾多才子身上:

    「天下遲早都是年輕人的,朕老了,你們這些大臣也都老了。詩詞這些賣弄風雅的事情就交給年輕人作吧!我等只要聽聽便好。」

    下方整齊地應了一聲,皇上繼續道:「後方的才子們,有作品了便可當眾念於朕聽,若是契合朕之心意當有重賞。」

    皇上此話一出,坐在後方的才子有些耐不住了。

    受邀參加皇上的宴會本就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直接面對皇上,直接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皇上看,這是比科舉還要好的捷徑吶!一些鬱鬱不得志的年輕人就盼著如今這等機會呢!

    如果被皇上看中,就算不加官進爵,單是皇上的那口頭的褒獎和賞賜就足以光宗耀祖了。

    所以,立即有人站出來。

    「兩岸層林疊翠,一江碧水添春。雲頭雁字聚還分。舟行潮漸退,霧散眼微醺。

    自覺人間遊遍,才知勝地初聞。將離何故久逡巡?蘇杭渾不及,此處最**。」

    這一首詞當真是好哇!連李權都為之一愣。

    那作詞之人名不見經傳,只有寥寥數人識得,表面恭敬,實則心頭狂喜,似乎等著皇上的賞賜。

    可奇怪的是,皇上無甚反應,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不錯」,便讓作詞之人坐下,既無獎勵也無掌聲,放眼對眾人道:

    「還有別的作品麼?」

    這可把作詞之人給憋屈得,十分地不悅。

    這時,他身邊一人冷笑一聲:「呵呵,要真以為皇上的賞賜這麼好得,你也太小看在座這麼多文人了吧?」

    那人不服:「你這話什麼意思?」

    對方一指周圍:「你且看,在座才子不下三十人,你自問在其中算第幾?為何眾人皆不起身?莫不是以為他人不知你拿舊作前來糊弄?還想要賞賜?皇上沒治你的罪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