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續紅樓玉水之緣

第一卷 118賈母的憂慮 文 / 菁之華

    值得賈母憂慮的事越來越多,是因為年歲大了的緣故?怎麼諸多事情,越來越不在控制之內呢。

    黛玉這個只知道吟詩弄詞,碰到委屈,獨自流淚的女孩,自打進了宮,背後有了皇帝給撐腰之後,也開始忤逆她了,這孩子竟然說,等王嬤嬤進京之後,三處要坐在一起,把有關於她的家產之事給理清了。

    是皇上給了她暗示,讓她變的堅強起來了,還是這孩子自來就是如此,只是這些年沒有發現呢?如果皇上支持她這麼做,那就麻煩了。

    多少年來,賈母都不再管家事,這次親自將重新寫下的帳薄核對了一遍,要說鳳丫頭這兩口子,還真是頭腦清楚,一筆一筆的分攤進去,根本查不出破綻來,如今只要能先一步找到王嬤嬤就好了。

    鴛鴦獻上茶來,說道:「老太太,這是用那日宮裡賜出來的人參煮的茶。」

    賈母點點頭,是上次進宮,臨走時掬妃賞賜的,一看就是進貢的,接過來喝了半盞便放到一邊,繼續想她的心事,先不說黛玉,就是薛蟠的事也很令人費解,明明打點好了,對方也答應下來,把他斬首的日子提前些,怎麼沒等來這個,薛蟠搖身一變,大大方方的回來了,而且是無罪開釋,雖然聽說薛家花了不少銀子,可能揀回條命也實屬幸運,而且這個薛蟠還娶了丫頭為正,真是奇怪之極也。

    三頭對案也沒有把事情弄清,對方也奇怪怎麼會發展到這個地步,所有的人犯都被勾決,唯獨薛蟠是個例外。

    賈母雖然不便對外人承認,可她自已確實後悔了,一切的改變,都從黛玉進宮開始,元春被陷害降位,王淑人理應晉封為二品夫人,聖旨上卻隻字不提,賈政雖然升職,卻到了毫無實權的衙門,若論權力,還不如過去,名兒好聽罷了。

    如果當初不讓黛玉進宮就好了,拿出兩張婚約來,皇上也不能怎麼樣,還能博得美名,太后仁慈,必定不會允許皇上胡鬧,更不必像現在這樣日日懸著心,擔心黛玉有一天,會回來清算她的家產,王嬤嬤果真沒死嗎?有沒有可能是黛玉特意說出來詐她的呢。

    賈母猛的一激靈,把守在一邊的鴛鴦都嚇了一跳,忙問道:「老太太,您怎麼了。」賈母擺擺手,不讓她打擾,如果黛玉是特意提起的王嬤嬤,那麼南下蘇州是個陷阱啊!

    當日出宮之後,也沒有多做思慮,便派出了焦大和璉兒,兵分兩路直奔黛玉的故鄉,務必要找到王嬤嬤,現在看來,黛玉也開始有心計了,這孩子不再誠實了。

    「快,傳林之孝速來見我。」

    王夫人雖然喜歡寶釵,但和寶玉比較起來,還差著一層,自然把兩人不圓房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寶釵,但看寶釵每日也在盡心竭力的料理家事,又不忍深說,只得換件衣服過薛家這邊來。

    蟠兒這孩子自打出了牢獄,像變了個人似的,一本正經的,也不苟言笑,王夫人著實讚歎了好幾天,可現在呢,又恢復成了過去了樣子,整日喝酒**逛戲園子,還是老太太說的對,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提起愛玩,大老爺和珍兒也是一樣,聽說他們日日都在一處,璉兒這是出了遠門,若在家,鳳丫頭便是有了身孕,也拴不住男人的心。

    香菱被贖了回來,按著薛蟠的意思扶了正室,眼下是一身正房奶奶的打扮服侍著薛姨媽,香菱正親自收拾著散亂放在薛姨媽炕上的東西,說道:「太太,咱們家的房子早收拾好了,媳婦問大爺什麼時候搬家,大爺總說再等等,也不說是什麼意思。」

    薛姨媽正擺弄著一個金碗,裡裡外外的端詳著,真是好東西,難怪姐姐時常提起,看著忙碌的香菱說道:「蟠兒即說再等等,那就等等,他總有他的想法,我瞧著你身上這裙子也舊了,給你辦喜事的時候,不是做了好些新衣服嗎,怎麼不穿。」

    「還挺新的,換它做什麼,倒是太太該添些衣物了,已經請了最好的裁縫,也選了料子,等姑奶奶回門的時候,就叫了來。」香菱服侍了薛姨媽也有好些年,自然清楚婆婆最喜節儉,看不得浪費,孝順是一頭,薛蟠自從出了牢獄,待她也確實好了許多,再不朝打幕罵的,還圖什麼呢。

    果然,薛姨媽喜的拉著香菱同坐,因為身份不同,當時想娶個門當戶對的女孩,如今看來,什麼身份地位的,一家子和和美美的過日子,才是最實在的。

    「我這還有塊上好的料子,等著給你做上一身,你現在是當家奶奶了,可不能穿的那麼寒酸,惹人笑話,尤其是他們賈府,都是狗眼看人低的茬子,連你那姨婆婆在內。」寶釵的婚事一波三折的,王夫人當時的態度也令薛姨媽寒了心,有所想,自然有所講,原還只在心裡罵,現在也不避諱,想說就說。

    香菱笑著答應,也不知大爺從哪弄來這些好東西,這個金碗太太擺弄了好些時候,還有一隻銀碗,銀酒杯什麼的,瞧著個個都是上品,正說笑著,丫頭來報:「回太太,奶奶,賈家姨太太往這邊來了。」

    婆媳兩個連忙收拾東西,瞅著歸整的差不多了,薛姨媽道:「你快出去迎接,別讓她挑出禮數來。」香菱連忙帶著人迎出去了,剛出大門就見到王夫人的身影,香菱上前行了禮,親熱的將王夫人讓到上房。

    王夫人瞧著陪在一邊的香菱,暗道,都說她有先頭東府蓉兒媳婦的品格,原來一身丫頭的打扮也看不出來,這會兒裝扮了瞧著果真如此,薛蟠這小子好有艷福,如今看來,香菱的容貌比探春也差不離。

    老太太常感歎著寶玉成親花了多少錢,並不理能換回多少好處,如今有好些上門給探春求親的,還有個二品人家,只是聽說探春是個庶女,又退卻了,嫡也好庶也好,不過是為了壓制趙姨娘,如果探春出嫁能給寶玉換來實惠,認做嫡女又有何不可呢。

    隨著香菱一徑到了上房,就見薛姨媽迎到了門口,老姐妹倆笑著互相問好,並一同歸座,香菱親自捧上茶來,看王夫人似乎有話要說,便帶著丫頭退了下去。

    王夫人按著賈母的意思,將勸說寶釵的任務交給了薛姨媽,又道:「這是咱們姐妹之間的事,我想著也別跟老太太說了,她要是知道了,一准怪罪寶釵,新婚之夜哪能說出這樣的話來,所以才想著過來跟你商量,我是個婆婆,不好深說,妹妹把寶釵叫過來,勸勸呢?」

    薛姨媽明白王夫人的意思,但寶釵有寶釵的苦,這孩子極聰明的,上次來家時,已經說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寶玉只不和她同房,但極敬重她,雖然偶爾寵愛襲人,也是因為生理需要,並不因這,就讓襲人青雲直上。

    按說寶玉這個女婿也算不錯,隔些日子就隨寶釵一同過來請安,偶爾留下吃飯,蟠兒想拉攏著寶玉一起出去胡鬧,也叫寶釵給攔住了,已經對不起他,不能再欺騙他了。說來說去,寶釵若是完美無缺就好了,全家人也不用守著這個大謊言,每天心驚膽戰的過日子。

    「如果沒有林姑娘,他們小兩口也不至於鬧成這樣子,林姑娘雖然人在宮裡,那影子始終夾在兩個人中間,不過那日寶哥兒過來,我瞧著他們倆個挺好的,你不知道,寶哥兒還親自給釵兒夾菜呢。」薛姨媽好言好語的安慰著王夫人。

    王夫人驚喜的說道:「還有這事,可真是難得,看來再有一陣子,兩個人就能琴瑟和鳴,魚水交融了,老太太還等著抱重孫子呢,我也有了希望了。」

    薛姨媽問道:「大奶奶那蘭哥兒,老太太還喜歡不夠,雖說子孫越多越好,我求姐姐,別給釵兒壓力。」

    「咱們姐妹還用說這個,那蘭小子和老太太不親,和我也不親,都是珠兒媳婦給慣的,只盼著寶釵能快點懷上一個,老太太必定比對寶玉還好。」

    薛姨媽乾笑著,心中卻泛起了酸澀,寶釵這個苦命的孩子啊,怎麼就攤上了這麼個病。

    王氏姐妹各發各個愁,寶玉寶釵卻並不理論這些,兩個人各過各的日子,各住各的屋子,雖然從未同房,但寶玉在態度上明顯改變了許多,寶姐姐讓他在心底深處留著林妹妹的位置,也從來不打擾他讀書,連他與襲人之間的事,也睜一眼閉一眼的,讓他對寶釵這個人越來越欽佩。

    夫妻兩個在客廳對弈,寶玉冷不防的說了句:「寶姐姐,把紫鵑調到別的房裡服侍吧,或者直接配出去也得,反正她也大了。」

    紫鵑正和鶯兒在外間沏茶,聽了這話,險些把茶碗打碎,鶯兒連忙拉著她的衣袖,紫鵑悄悄的趴在門上,聽著裡邊的談話。

    「寶兄弟怎麼突然有這個想法,紫鵑是老太太內定給寶兄弟的姨奶奶,只是還沒過正路罷了,我還想著,討你的意思,把她和襲人的事一併辦了。」寶釵有些猝不及防,雖然也瞭解其中緣故,卻沒想到寶玉對紫鵑有這麼深的反感,當初他待紫鵑可比鶯兒好上十倍。

    「若是老太太問,只說是我的主意罷了,我身邊有寶姐姐和襲人,儘夠了。」

    紫鵑推門而入,急行兩步,撲通的跪到了地上,哭道:「二爺奶奶,別趕我走,離開了這兒,紫鵑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

    寶玉站起身來,對寶釵說道:「那就送回到老太太那兒,反正我是不要的。」

    請牢記本站域名:g.xxx.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