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清穿太子妃

第一卷 第七章 『俠女』和學習 文 / 姑娘

    靠!藉著嫡女邀請庶女的事真不是人幹的!

    淑賢盤腿坐在臨窗炕上,嘴裡咬著筆桿子怎麼都下不了筆,虧得她一開始還覺著下帖子是個簡單事呢!弄了半天想請個不認識的庶女來她家逛園子是個這麼難以開口的事。

    「唉!」淑賢童鞋快把象牙筆桿子當成磨牙棒了,咬一會歎一回氣的,直看得一旁的彩雲和追月焦急萬分。

    「姑娘,您可別歎氣了,若是讓嬤嬤們看到就糟了,免不了還得念叨您幾回。您若真有什麼為難事不如跟奴婢們說說,奴婢們也幫您想想法子。」彩雲是四個大丫鬟中最有主意的,見淑賢歎氣不止的樣子當先建議道。

    淑賢童鞋嘟嘟著嘴看了彩雲一眼,想了想到底是如悶嘴的葫蘆一般沒言語,這件事可涉及慶德的**,她是個嘴嚴的,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清楚得很。再說這彩雲說到底並不完全是她的人,那是額娘親賜的,在彩雲心中排第一的主子還是她額娘,第二才輪到她呢。

    額娘遠在杭州,留下個大丫鬟時刻守著她護著她倒沒什麼,但哥哥的私事若是從她丫鬟的嘴中讓額娘知道的話就不好了,反正哥哥那額娘也留了人,要知道額娘早晚能知道,咱這還是省省吧!

    「不用了,你們該幹嘛幹嘛去吧!甭管我。」淑賢童鞋在這生活了三年仍舊改不了有什麼說什麼的直性子,跟這些清代土生土長的女人一句話恨不得繞三個彎一點都不一樣。

    打發了丫鬟們,淑賢又咬了會筆桿子,半晌才提筆唰唰唰的寫好了帖子,等寫好後她又看了看檢查了一下錯字,見沒什麼不妥的才鬆了口氣把這份帖子塞在其餘的帖子中,由著丫鬟們收拾筆墨,自己洗洗睡去了。

    第二天一早,淑賢去請安的時候就把寫好的帖子順便帶了過去。太太捻著帖子一份份檢查完畢後,驀地說道:「再加上烏喇那拉家的大姑娘一個吧。」

    是的,因為沒見過這位庶女,又不好在嫡出小姐參加的聚會上加這麼一位沒見過的庶出小姐,所以淑賢乾脆沒請這位。反正這次聚會是為了讓太太相人的,太太見她沒請人家總會想法子把人加上,這樣就不用她來頭疼怎麼辦了。

    心底雖是這麼想,但面上淑賢還要裝作不知道的疑惑道:「安芸的庶姐?瑪嬤請她做什麼?孫女根本不認識她啊?再說請來的都是嫡出小姐,以她的身份會不會不合適啊?」

    太太怎麼也想不到二孫子有心上人的事小孫女會知道,所以淑賢有這個疑惑太太倒是覺著正常。只聽她笑瞇瞇的回答道:「這個大姑娘名聲可響亮得很,那是京裡有名的慈善人兒,乖淑賢只管請她便是了,想必別的姑娘是不會介意的。」

    想到短短時間就查到的這麼多有關那位大姑娘的消息,連太太都忍不住好笑了。她叮囑了淑賢一番後,等淑賢走了才實在忍不住跟貼心的老人方嬤嬤道:「這個大姑娘可真有意思,離著她選秀還有四年呢,犯得著這麼早把名聲張揚出去麼?再說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又不是什麼女孩該有的好名聲,她救了這麼幾個被放印子錢催逼的窮苦人家就是活菩薩了?還拍著胸脯保證沒人敢欺壓他們,和著她在這當女俠呢?一點閨閣女子的樣都沒有。」

    說著太太就不滿的直搖頭,而方嬤嬤聽了這話倒擺著她那菩薩臉笑得意味深長的說道:「您想想這種名聲是她一個小姑娘能放出來的麼?老奴瞧著倒像是有人專門抹黑這位姑娘呢。」

    太太嘖嘖了兩聲,搖頭道:「管他是誰放出的名聲,跟咱們倒是不相干。不過咱們如今關鍵的是趕緊想法子打消慶德的心思,那大姑娘就是真被人陷害了又怎樣?一個女孩最要緊的謹慎她就做不到,幫人的法子多了,又不是非得她這個未出嫁的閨女上趕著往上湊,莫不是好好的大家小姐連個伺候的人都沒有麼?傳出這種名聲又能賴誰?」

    ……

    帖子送出去後,淑賢又開始了以往規律的生活,上午習文下午繡花,日子當真是一番平靜。說起來這三年淑賢可是學了不少知識,本來她之前就年歲小,所以女紅方面只是偶爾跟嬤嬤們學幾個絡子打打,練練手指的柔軟度和靈敏度罷了,真正拿起繡花針還是今年才開始的,因此之前她一直都是全天的文化課上著,學習時間大把大把的。

    教書的先生是個懂的變通的,雖說是第一次給女娃娃啟蒙,但淑賢畢竟是披著蘿莉皮的成年人,所以學習進度非常快,當然,這個進度快只限於漢學的學習,至於國語(滿文),因為對淑賢這個漢人來說是第二語種,所以進度要慢得多。

    不過到底穿來的這個殼是小孩子,腦子就是比大人靈活得多,所以三年過去後,淑賢的國語已經學得相當不錯了,聽說讀寫四項裡,只有寫還差了一籌,聽說讀那都是張口就來了,比現代時英語學的都好。

    淑賢云:外語的學習還是要看語境啊!有那麼一個天天跟她用國語對話的馬佳嬤嬤在,國語想學不好都難。

    除了這兩個語言的大項外,太太還會抽時間教淑賢一些蒙語,太太當初嫁人前那也是宗室女,按理說是要撫蒙古的,當然蒙語就被當成了常規教學,再說太太的額娘可是姓的博爾濟吉特氏,人家跟自家閨女說話都是用蒙語的,所以太太的蒙語相當不錯。

    本著學習語言最好的時間是幼齡時這一原則,淑賢的蒙語教程就交給了太太。倒不是先生不教,實在是先生對蒙語也只是一知半解罷了!

    也因為這個,繁忙的太太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蒙語教學畢竟比不上先生和馬佳嬤嬤每天都有的漢語和國語教學,所以淑賢的蒙語只發展到口語不錯罷了。

    除了這最重要的三語教學之外,先生還依次教了淑賢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治家格言、幼學瓊林、增廣賢文、千家詩、神童詩等。這些啟蒙讀物教授完畢以後,大約也用了兩年了,如今先生打算教的是四書和五經,雖然先生教授的這些大部分都是給男孩學的,但女孩專門學的東西太少了,什麼女戒女則女四書的,再怎麼細講一年時間也夠了。

    所以為了讓淑賢增廣見聞,或者說為了先生能不丟掉這份工作,擴展閱讀還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華善不再在書房盯著先生教書以後,在淑賢的提議下,太太的默認下,這四書五經也正式成了學習內容了。

    當然,淑賢不用像科考的學子一樣把四書五經學的那麼深那麼透,只要會讀會寫會背,又明白具體什麼意思就得了。除了這些基本讀物之外,先生還教了淑賢琴棋書畫四項。只不過這四項裡淑賢只有書和畫還算不錯,琴和棋則完全沒天分了。

    好在人的精力有限,先生也不指望淑賢樣樣精通,只要精通個一樣就夠了,總比樣樣疏鬆來得好不是?有拿的出手的就行了。作詩對對子淑賢也不擅長,現代時二十來年的應試教育的結果就是填鴨式教學的深入人心,照葫蘆畫瓢淑賢擅長,想讓她如黛玉一般靈氣逼人……還是算了!

    即使所學不盡如人意,但先生已經對淑賢滿意極了。畢竟淑賢是從信息爆炸的現代來的,偶爾對文章的評價都能發人深省,讓先生回味無窮的。再說有個成語說得好:勤能補拙!淑賢在學習上可勤勞的很,從不調皮和偷懶,是個讓人放心的好學生了。

    當然,在這個娛樂措施缺乏的古代,沒電視沒電腦連個收音機都沒有的淑賢除了學習還能幹嗎呢?時間總得想招打發的對吧!

    學習的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七天就過了。這天一早醒來的淑賢就被彩雲和追月等丫鬟擁簇著洗漱完畢,又挑了一件粉藍色的嫩色旗裝換上,新長出的半長碎發用精巧隱蔽的小夾子別著,攏在腦後梳成了辮子,頭上則用圓潤的珍珠和各色的寶石拼成幾朵花的形狀簪在兩側,全然代替髮簪等物,倒也更顯出小女孩的稚嫩可愛來。

    因為年齡尚小,淑賢的臉上並未施粉,只挑了點嫩粉色的胭脂塗抹在臉頰上,打眼一看倒似是天然形成的粉暈,彷彿蘋果一般可愛。

    梳妝完畢後,淑賢又從首飾匣中挑了一對和田暖玉的鐲子戴上,再在胸前掛上一把金鑲玉的鎖兒,這才起身說道:「去瑪嬤那吧!」然後領著幾大丫鬟施施然向主屋而去了。

    到了主屋正室,淑賢當先給太太請了安,然後才穩穩的坐在靠近首位的椅子,笑瞇瞇的靜等太太的吩咐。

    果然,因為今天有客到的緣故,太太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淑賢的裝扮,見自家孫女這一裝扮起來活脫脫一個掐出水似的粉嫩女娃,一張臉終於樂呵呵的讚道:「瑪嬤的乖孫女就是招人喜愛,瞧這小模樣一打扮起來更顯得招人疼了。」

    淑賢這三年來早已習慣小女孩的身份了,聞言也沒什麼彆扭的,大大方方的承了太太的讚賞,只笑著道:「孫女長得再好也是托了長輩們的福不是?瑪嬤就是個大美人,您的孫女自然也是不差的嘍。」

    太太聞言大笑,伸著手指直指著淑賢搖頭道:「瞧瞧這孩子,瞧瞧這孩子啊!」

    淑賢笑嘻嘻的等太太笑過了這氣,這才又詳細的問了問今兒個賞園子的準備事項,祖孫倆剛說了幾句話,就有下人回報嬌客前來的消息了。

    「快叫人去把那孩子請進來。」一聽客來了,太太緊忙吩咐道。

    淑賢聽是跟她阿瑪同樣爵位的朋春之女棟鄂氏,忙起身說道:「瑪嬤,我去迎一下書蘭。」

    書蘭是棟鄂氏的閨名,因為她的阿瑪和淑賢的阿瑪同等爵位,又是身有實權的人物,所以親迎還是很有必要的。要說淑賢和書蘭也是在太太前年辦壽的時候相識的,兩人接觸並不多,本就同是未留頭的小姑娘,平時出門的機會就不多,所以關係只算是一般罷了。

    但淑賢認識的小姑娘實在太少,又不好單獨把烏喇那拉家的女兒叫來相看,所以只好有一個算一個都請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