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清穿太子妃

第一卷 第二十九章 四妃與風頭 文 / 姑娘

    秀女大挑的的二選一般由主子娘娘主持。可惜康熙生來克妻,他已經死了三個老婆了,上哪找正宮皇后主持選秀去。所以歷數康熙朝選秀,幾乎都是由四妃主持的,等幾年後佟皇后的妹妹做了貴妃後,選秀的裁判才多加了一人。

    這會論資歷論寵愛都能排上號的四妃就正端坐在儲秀宮正殿之上,而淑賢正處在秀女之間,偶爾的打量一下四位妃子的穿衣打扮。

    此時惠德宜榮四妃中惠妃尊長,不僅因她侍候康熙資歷最久,也因為她生了康熙的長子大阿哥,所以惠妃的座位當屬最中間。只見這位惠妃娘娘三十多歲的樣貌,眼角眉梢盡顯和氣,穿著玫紅底暗吉祥如意圖案的旗裝,梳著兩把頭,插著五福釵,嫩白的手腕上帶著兩隻蝦須鐲,十指纖纖處偶有兩隻鑲玉戒子,無名指與小指上帶著金鏤絲編就的指套,一派富貴端莊、溫婉大方。

    德妃緊挨惠妃左手邊就坐,瞧著樣貌稍比惠妃為小,穿著打扮上也比惠妃樸素,只見她穿著淺肉色粉底桃花紋旗裝加深肉色粉底繡馬甲,頭上的兩把頭梳的比惠妃嬌小,頭頂處簪了一朵宮制堆紗海棠花,兩側髮髻上則各插一支白玉玲瓏長簪。德妃的手比起惠妃來略顯纖細,十指中僅有左手無名指戴著一枚白玉戒,腕上帶著兩隻翡翠鐲,剩下再沒有旁的裝飾。這位娘娘更加給人一種小家碧玉的感覺,淑賢不管看過幾次,都無法想像到她對親子四阿哥的刻薄不喜來。

    德妃的另一邊坐著榮妃娘娘,榮妃娘娘早年也曾得過一段聖寵,可自打她生育的子嗣頻頻夭折之後,她在宮中的地位就低於子嗣繁多健壯的德妃了。所以她雖說資歷高,但也坐於德妃之下。看這位頻頻遭受喪子之痛的榮妃,臉色的確比正當聖寵的德妃和宜妃差上許多。只見她三十多歲的樣貌,眼角處細看還能發現幾絲皺紋,抹了大紅胭脂的嘴唇緊緊抿著,眉頭緊鎖盡情的盯著下方秀女們的一舉一動。

    榮妃娘娘此來穿著一身雪青色蓮枝暗紋旗裝,兩把頭中間裝飾著鑲嵌珊瑚、綠松石和琥珀的金質結子,兩側綴著金質百花小流蘇,耳上帶著三對東珠穿成的耳墜,雙手足有四指帶著戒子,手腕處還能看到火紅珊瑚串的手串。一身妝扮比起惠妃來都要華麗一分,也不知是不是只有依此才能顯示她四妃之一的氣勢。

    還有一位不得不說的宜妃,淑賢在沒讀過清穿小說時就聽過宜妃的大名了。當然,這不得不歸功於各個電視台輪流播放的『康熙微服私訪記』這部電視劇。那裡面鄧婕把宜妃演的活靈活現,小小年紀的楊咪咪童鞋也因此特別喜歡鄧婕。

    因為移情的原因,淑賢對這位歷史上真正的宜妃也是另眼相看的,這位宜妃娘娘是四妃中打扮的最張揚最亮麗的,一身亮紫色牡丹繡紋的旗裝,織金鏤雕的水紋浮花鍍金點翠鑲嵌著藍寶石、祖母綠的蝶舞飛花玉釵,還有足金打製的葫蘆狀耳墜,看著都夠金碧輝煌的了。

    不止這些,宜妃手上戴的甲套也是四妃中最長的,只見她雙手往椅子扶手上一搭,長長的甲套顯得她特有氣勢,再加上滿身珠翠耀眼,四妃中最受寵的氣勢撲面而來。

    『完了,撞衫了。』一看完四妃的裝扮後,淑賢立馬想到。不過看官們可別以為是淑賢跟娘娘們撞衫了,那是不可能的,淑賢穿的那嫩嫩的顏色,想來兒子都要娶親的娘娘們是穿不了了。

    她嘀咕的是倒霉催的安靜童鞋,安靜這位穿越女運氣實在不好,因為她庶女的出身,所以一進宮後就不曾得過一位娘娘的召喚。要知道娘娘們都著急觀察自己的兒媳婦人選,誰又能把心思放在她一個庶女身上。庶女做皇子嫡福晉,皇子的母妃們可丟不起這個人。

    而娘娘們沒有召喚,那秀女們就出不了儲秀宮。也因此,雖說安靜生的天香國色之貌,但窩在一個小小的儲秀宮中,愣是無人得知。

    這麼個狀況下,安靜也急得不行,她每天不僅要應對嫉妒她美貌的秀女,還要想方設法的見見四阿哥或德妃,她還做著四福晉的夢呢,正主見不著,她能不急麼?

    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秀女自然也有秀女的規矩,安靜就是擠破頭也沒能出儲秀宮一步,這一等可不就等到二選時才出來露面麼?

    『上天入地,在此一行了。』安靜咬著牙想到。也因為這個,她本著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德妃娘娘看,只期望於德妃娘娘能有識人之明,把她這個志高望遠的秀女選入身下。

    可安靜能如願麼?淑賢卻是不看好的。安靜實在是太美了,美得近乎於妖,娘娘們就是為了排除情敵也得把她給刷下去,要知道這次選秀可不止給阿哥們選福晉,還要給皇上選女人呢!娘娘們這輪留下安靜,下輪就該皇上親自閱選了。安靜這麼妖孽的面容,落在康熙眼中能有好麼?

    偏偏安靜還跟脾氣不好的宜妃撞了衫,淑賢已經提前為安童鞋致哀了。

    秀女們站了不長時間,很快就聽為首的惠妃娘娘出聲吩咐道:「來人,給秀女們設座,準備針線簍子。」惠妃對殿內的宮女吩咐好後,又對著秀女們命令道:「本宮給你們三炷香時間,你們用針線簍子中的材料做出一份功課上來,不拘荷包、絡子還是旁的東西,時間到了就上交。好,開始吧!」

    淑賢一聽考女紅,心就放下了一半。她端坐在小矮墩上,看著眼前小方桌上的針線簍子,只見裡面各色絲線、麻線、棉線各幾十卷,各種圖紋的絛帶幾十條,還有零零碎碎的彩色綢緞,點綴裝飾的金線珠寶等等,有這些材料,做荷包做絡子都儘夠了。

    淑賢沉吟了一會,然後就決定做一朵以假亂真的牡丹花。荷包太費時間,絡子太過平常,她自有她的驕傲,在女紅上她學了多年,一向自認為繼承了師傅的本領,現在既然考到女紅了,她自然不能隨便應付過去。

    反正她這一輪不出意外是不會被撂牌子的,那樣的話表現好表現壞就都沒什麼關係了。她想在這場爭口氣,好歹她是石家大姑娘,不能帶頭丟了自家的臉,她還有妹妹將來要選秀的,不能讓人戳著妹妹的脊樑骨說石家養的姑娘不通針線,那對不起疼她愛她的石家長輩。

    想罷,淑賢從絲線中挑出一卷櫻草色的,十指翻飛,先將絲線編成了絲繩,然後把絲繩編成一片花瓣。如此,一片一片又一片,淑賢的動作很快,快到兩柱香的時間時,幾十片花瓣編織成功。她把那些編好的花瓣放到一邊,又挑出各種深淺不一的綠色絲線,如此法編織成葉,最後在針線簍子中找出幾根金絲和磨圓的水晶,以金絲做蕊,水晶做珠,再把花瓣攢簇三四輪,摺疊緊密,底座綴上綠葉,用綠線裹得鐵絲紮緊的結實,時間剛剛好到了三炷香的時候,淑賢的手中已經有一朵幾可亂真的姚黃牡丹成型了。

    宮女上來收淑賢的成品時都掩不住眼底的驚色,可見淑賢做的有多麼出色了。

    果然,上面的四妃娘娘一致把淑賢的姚黃牡丹排在了第一位,還當著眾多秀女的面對淑賢大加讚賞起來。

    不讚賞不行了,淑賢風頭出的太大了。

    就在娘娘們見獵心喜,秀女們暗含嫉妒的時候,門外傳來太監的高唱聲道:「太后娘娘駕到。」

    四妃緊忙起身,挽著手恭迎到殿門前福身行禮。

    「奴婢給太后娘娘請安。」滿殿人的請安聲匯聚一齊,太后的聲音也從殿外隨之傳來:「快起吧!哀家就是過來看看,這麼多水靈靈的小姑娘,哀家稀罕著呢!哀家此來可沒擾了你們吧!」

    說著話的功夫就見太后穿著一身褐色常服走了進來,她左手被惠妃扶著,右手被德妃扶著,一步步的走到之前惠妃坐的位子,端端正正的坐了下來。

    直到這會惠妃才搭著太后剛剛的話茬說道:「怎麼會擾了奴婢們呢?您能來做主,奴婢們高興還來不及呢!」

    宜妃一向跟太后親近,見狀也湊趣著說道:「可不是?奴婢們早就想讓您來做這個主了,就是生怕奴婢們去擾您,您再不賞臉呢!」

    太后指著宜妃哈哈笑道:「你這孩子,總是這麼口齒伶俐。」

    宜妃抿嘴遮帕笑了一氣,很快她眼珠子一掃,剛巧看著淑賢的女紅作品,深知太后喜歡新鮮玩意的宜妃立馬把淑賢編的花兒遞給了太后,一臉機靈討喜的說道:「老祖宗您看,這朵花開的多好。」

    太后打眼一看,先是咦了一聲,緊接著就道:「哀家記著御花園的姚黃還沒開呢?這花兒是哪采的?」

    宜妃咯咯咯的笑了起來,又把手中的花兒湊近了給太后看,貌似顯擺的說道:「您再仔細瞅瞅。」

    太后不是個有耐心的,乾脆一把奪過了花兒,可一拿到手裡,她就察覺到了不對,太后瞇著眼細細的打量了一遍,半晌才驚訝道:「哎呦呦,這竟是個假花麼?瞧這花上的露水跟真的似的,比宮裡針線上人做的宮花還要好呢!誰編的啊?手真巧啊!」

    太后一讚淑賢更露臉了,左右的秀女們也跟眼睛噴火似的看著她,她突然有了種如坐針氈的趕腳,貌似這次的風頭真有些出大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