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清穿太子妃

第一卷 第四十五章 原來穿太子妃才是王道! 文 / 姑娘

    ……補更……

    一切的準備全部白費,所有的鬥志化為烏有!

    大福晉病了,沒來。康熙的女人們說話謹慎,對淑賢沒半點冒犯。甚至連太后都只是跟淑賢聊了幾句御花園的景色,毓慶宮的事半句沒提,彷彿新婚的不是她親孫子似的。

    呃……太子的確不是她親孫子!~

    不管怎樣,淑賢本來預計的試探和針對都沒發生,那些個能跟影后pk演技的宮妃們,愣是沒讓淑賢看出一點不對來。春風和煦般的態度,彷彿一個和睦的大家庭一般。

    大家庭?騙鬼呢!

    只不過淑賢身後有那個難纏又不好惹的太子,宮妃們心有顧忌罷了!就連太后,也是因著太子在康熙心中獨特的地位,從而不想過多插手太子的事,引起康熙不滿而已。

    可惜這些淑賢暫時還沒意識到,她在回程的肩輿上想了一路,最後沒琢磨明白的淑賢乾脆放下了此事。反正她本來就是個怕麻煩的,本以為嫁進宮後興許會牽扯進宮鬥神馬的,可現在看樣**斗是甭想了,她還是好好琢磨一下宅斗吧!

    太子的小老婆可不止現在這兩個,淑賢真擔心康熙再一次亂點鴛鴦譜,給她家並不寬裕的後院再塞人的。

    「哎呀!」

    「主子,怎麼了?」/「主子,您沒事吧?」

    淑賢突然間臉色大變的驚呼出聲,引得兩旁隨行的笛兒和簫兒忙出聲問道。

    「沒事,走吧!」淑賢臉白了又青,青了又黑,黑完了再白,半晌才歎氣著吩咐道。

    笛兒和簫兒對視了一眼,雖說仍舊擔憂,但也很快吩咐抬肩輿的太監們趕路了。

    一路上,淑賢的臉色就沒能好起來,她忽而咬著牙,忽而蹙著眉,看表情就知道是被什麼問題給難住了。等一行人到了毓慶宮後,淑賢下了肩輿立刻對笛兒吩咐道:「去請許嬤嬤和馬佳嬤嬤來。」

    許嬤嬤和馬佳嬤嬤是隨淑賢陪嫁進宮的唯二兩位嬤嬤,她倆都是淑賢身邊的老人兒了,是看著淑賢長大的。許嬤嬤如今年近四十歲,是淑賢的奶娘。馬佳嬤嬤快五十了,就是小時候教淑賢滿語,給淑賢陪床的滿嬤嬤。這兩位嬤嬤從小就陪在淑賢身邊,侍候過淑賢的起居、教導過淑賢的規矩,所以在尹嬤嬤和張佳嬤嬤不進宮的情況下,她倆就被選中帶進宮了。

    她們是淑賢身邊僅有的兩個既忠心又年長的嬤嬤。

    此時淑賢心中有事,自然把她倆叫了過來。

    「對了,爺在哪?」邊往暖閣走,淑賢邊問道。

    留在宮中的琴兒回道:「回主子,您走後,太子爺就去乾清宮了,這會還沒回來呢!」

    淑賢急切中還不忘吩咐道:「我記著昨兒個晚上吃的那西瓜挺甜,你去叫人再切些,放到井裡鎮上,等爺回來吃瞭解暑。」

    琴兒應了一聲,自去吩咐小宮女傳話準備了。

    沒一會暖閣就到了。淑賢進去時許嬤嬤和馬佳嬤嬤已經等候在此,兩人見到淑賢後先行了個福身禮,然後才垂手站立到一邊,一派恭敬的摸樣。

    淑賢坐在上首的榻上,一邊吩咐小宮女取矮墩來,一邊揮手把屋裡其餘的人叫退。等兩位嬤嬤都坐下,暖閣中也只剩主僕三人後,淑賢才面露憂色,頭疼的問道:「兩位嬤嬤知道肖雲的事了吧?」

    許嬤嬤和馬佳嬤嬤對視了一下,同時點頭回道:「奴婢們知道了,昨日肖雲杖斃的時候,事情就傳遍毓慶宮了。」

    許嬤嬤還加了一句道:「估計擷芳殿那邊也應知曉了。」

    淑賢一聽,憂慮更甚,當著許嬤嬤和馬佳嬤嬤的面,她也不隱瞞,直說道:「這可怎麼辦?我一開始還沒在意這事,可現在怎麼想怎麼覺得不好。我這才剛進門,就把爺的通房給處死了,會不會有人說我善妒,或是覺著我德行不好?還有汗阿瑪那裡,會不會對我的表現不滿,從而再塞人進來?」

    淑賢認為她絕對不是無的放矢,想想看過的海量的清穿文中,『哪個』康熙不是喜歡亂點鴛鴦譜,最愛往兒子後院塞女人的?神馬四阿哥的年氏啦,鈕鈷祿氏啦;八阿哥的弘旺生母啦(叫什麼淑賢實在記不清了);十四阿哥的若曦啦……(汗)

    反正哪個是主角,康熙就塞哪個。特別是媳婦善妒又不能生的,康熙最愛塞。

    多管閒事啊!這是此時自認為是被害者的淑賢給康熙塞人行為的評語。

    不過顯然許嬤嬤和馬佳嬤嬤不這麼認為,兩位嬤嬤頗有些不可思議的望著自家主子,最後還是跟淑賢更親近些的奶娘許嬤嬤開口說道:「主子,您別自亂陣腳啊!」其實許嬤嬤想說的是:您想的太多了。

    她見淑賢認真聽自己的話,於是抿抿嘴接著說道:「皇上日理萬機,哪有功夫管兒子後院的閒事兒?阿哥們的嫡妻人選關係重大,皇上確實會親自挑選,但妾室……奴婢說句大不敬的話,皇上管這個,可是有損威嚴的。」

    馬佳嬤嬤接著許嬤嬤的話道:「是啊!您別看皇上給太子爺指了兩個妾,但那是在太子爺大婚之前的事。等太子爺大婚之後,除非您無所出,或是真有什麼重大的原因,要不然皇上是不會再多此一舉的。」

    許嬤嬤彷彿跟馬佳嬤嬤唱雙簧似的,你一句我一句的緊接著說道:「那肖雲說起來只是個通房丫頭罷了,連個侍妾都算不上,死了也沒人關心的。您想想,肖雲過去能在這毓慶宮裡作威作福,聽說都陷害死了三個跟她同一批的通房丫頭了,可在您來之前她一直都沒事,也沒人管她罰她,還不是好好的活到了昨天。可見太子爺後院的事,皇上是不插手的。要不然毓慶宮跟乾清宮這麼近,肖雲那樣的又怎麼會活到昨天?」

    馬佳嬤嬤接著許嬤嬤的話語重心長的勸道:「主子您別為這點小事費心,反正就是傳出去也怪不到您頭上,肖雲是太子爺親自賜死的,跟您沒半點關係。您現在最主要的是早日懷上孩子,只要您肚子裡有了,那就是在這紫禁城裡真真正正的站穩腳跟了。」

    「是啊!懷上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旁的事您都別多想。瞧那李佳氏得瑟成什麼樣了?還不是仗著有兩個親生兒子麼?您多上上心,趁著新婚的時候生個一男半女的,誰敢說您的不是?」許嬤嬤的話絕對在點子上,聽得淑賢一愣一愣的。

    可雖說兩個嬤嬤的話很有道理,但淑賢被清穿文影響了許久,觀念很難一時之間打破,她還是有些猶疑的問道:「後1宮裡的母妃們會不會摻和進來?給爺賜女人呢?」

    許嬤嬤和馬佳嬤嬤幾乎要摸摸淑賢的額頭,確定淑賢是否發燒燒糊塗了,她倆無奈極了,不知道淑賢怎麼能想到這種匪夷所思的事來。最後還是更親密的許嬤嬤壯著膽子低聲說道:「主子糊塗,那些娘娘憑什麼給太子爺賜女人?說句明白話,若是把這宮裡比作貴族大家的話,太子爺是嫡子,那些娘娘們只要沒坐上後位,就全是姨娘罷了。您看過哪個大家族有阿瑪身邊的姨娘管繼承家業的嫡子的後院的?就沒這個規矩!」

    馬佳嬤嬤也壯著膽子道:「主子您其實幸運的很,太子爺生母孝誠仁皇后難產早逝,太子爺是個沒額娘的人,向來都是額娘負責管著兒子的後院,太子爺既是沒親生額娘在,您頭上就沒有『婆婆』這座大山,還不是想怎麼就怎麼嗎?」

    淑賢終於恍然大悟了。她此時可算是明白了過來,話說,原來康熙這些阿哥裡面,太子才是最佳夫君人選呢!想想,四阿哥也就是將來的雍正皇帝,他的福晉有彆扭的德妃管著,三阿哥福晉有榮妃管著,九阿哥福晉有宜妃管著,十阿哥生母去年已經薨了,但他生母去世前把他托給了關係不錯的宜妃,所以十阿哥福晉也得讓宜妃管著。

    至於十三阿哥和十阿哥差不多,等他額娘一死,德妃就得接手十三阿哥家裡的事。五阿哥八阿哥更悲催,一個是太后和宜妃搭檔管人家媳婦,一個是惠妃良妃結伴管兒媳婦。真真是除了太子妃沒人敢管以外,旁的阿哥都有或生母或養母管著的。

    『靠!這麼說的話,除非是康熙真看我不順眼往毓慶宮塞女人,要不然這整個後1宮裡,愣是沒一個有資格管我家後院的啊?』淑賢的心情是前所未有的舒暢,她高興極了,想當初看清穿文時最憋屈的就是宮裡人往女主後院中塞女人這種情節,她之前還擔憂著這事,所以才一時之間轉不過彎來。

    現在她明白了,太子妃可是比旁的小說女主好當多了。一來地位高福利好,太子還得等康熙五十一年才能被徹底二廢呢!到了五十一年的時候,淑賢都三十二歲了。淑賢一向認為三十歲之前才算是女人的黃金年齡,那是最健康最美麗最吸引自家男人的歲數,等人老珠黃了,就是熬到成功時,那也就相當於把培養成功的男人往別的漂亮女人那推呢!何苦來哉,不如趁著年輕多享受,無論是物質享受還是精神享受(特指男女感情),都得趁女人最好的年華時享受完了。

    而且現在離康熙五十一年還有十七年,淑賢相當於能享受十七年,做十七年最尊貴的女人(除了太后),人生才有幾個十七年?淑賢頗以為,有這十七年的好日子就夠了。人得知足不是?反正歷史上的太子妃在太子被廢沒多久就死了。苦日子也過不了幾年。

    而且你看那些嫁給四阿哥的,等四阿哥登基的時候,除了嫁的晚的,幾乎都是人老珠黃或是被複雜的後院磨平了自己稜角的了,想想那些人絕對不比淑賢舒坦。比如若是穿成了四福晉,雖說能有一個美好而尊貴的晚年,但女人最美的年齡卻全都折磨在後院爭寵中了。

    就是生了弘歷的鈕鈷祿氏,那也是在生弘歷前不受寵的,好像生了弘歷後也是看著兒子的面才得了些寵愛的,旁的時候還得被年氏打壓著,等她熬到當太后,人都成老太太加寡婦了。又有什麼意思呢?

    不如淑賢這樣,上頭沒婆婆這類多事的女人束縛著,公公又不好意思管。她只要好好跟太子相處,感情培養深了,舒舒服服的過個十七年絕對沒問題。

    『真是太幸福了!』要求不高的淑賢幾乎沒被洶湧而至的幸福感給淹沒了,她笑呵呵的打發走了兩位嬤嬤,然後就興奮的在屋裡轉了起來。她下定決心,一定要抓住好夫君太子的心,沒有惡婆婆擋路,淑賢頗以為,夫妻相處起來肯定比旁人簡單得多。

    「主子,太子爺回來了!」門外的簫兒通報道。

    「我親自去迎!」想曹操曹操就到,淑賢小嘴咧的大大的,樂呵呵的親自出門迎接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