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清穿太子妃

第一卷 第八十章 兩父子蜜裡調油 文 / 姑娘

    可胤礽卻唬了一跳,連連搖頭道:「不可、不可,萬萬不可(清穿太子妃第八十章兩父子蜜裡調油內容)!」

    淑賢鬱悶的問道:「為什麼啊?您心裡惦念著汗阿瑪就應該說出來嘛!不說汗阿瑪怎麼會知道?」

    胤礽聞言突然做出扭捏之態來,他支吾了半晌,也沒說自己不好意思什麼的,只最後強硬的決定道:「孤自有分寸,孤自己寫。」

    說完後,胤礽彷彿文思泉湧似的,提筆唰唰唰就寫了好一份奏折。淑賢鬧著要看,胤礽卻不好意思再給。兩人嘻嘻哈哈的搶了一回,最後還是胤礽怕淑賢閃到腰才攬著她把奏折遞了過去。

    淑賢低頭一看,奏折最上面寫的就是『皇太子臣胤礽謹奏:恭請皇父萬安。』的字樣。

    淑賢吐了吐舌頭,她潤筆的奏折竟然把這句給忘了。

    緊接著再看,奏折上詳細的報了一些康熙離京後朝中之事,因涉嫌政事,又不是淑賢想看的內容,所以她一目三行的大略看了一眼,就跳到胤礽的心裡話中。

    只見胤礽寫到:皇父遠征,臣甚憂皇父御體可安?上年皇父初征於塞外疾,臣即心憂不已。後擔擾皇父憂心京師病情愈重,臣遂強掩擔憂之狀,面露鎮定大方於皇父,欲皇父心無掛礙,安心靜養。此次思來,猶自惶恐,特祈上天降福,於皇父一路順遂,再無疾患。臣即心安……

    淑賢咋舌,她突然想起二十九年康熙第一次親征噶爾丹時就病重過,那時候消息傳回京城,弄得滿京惶恐,無論內宮還是外城(清穿太子妃第八十章兩父子蜜裡調油內容)。就沒一家敢作樂取樂的。那時她在家裡也是聽說了的。可看胤礽這份奏折的意思,當時胤礽去探病時莫非臉上還沒半點憂色?

    『暈!我的爺呀!您還能不能再傻一點了?別人家當爹的病了,做兒子的就是裝都要裝出悲痛與憂心的樣子來,可您倒好,還強作鎮定大方?靠!康熙見著了還不得以為你半點沒有父子之情。盼著他死不成啊?』淑賢無語的想到。

    而胤礽,此時卻扭捏起來,小心翼翼的徵詢著淑賢對這份奏折的意見。只聽他吭吭哧哧的問道:「咳咳、怎、怎麼樣?這份寫的。」

    淑賢順了順胤礽的後背。心裡倒是真的鬆了口氣。她想著,幸虧多嘴問了一句,要不然也就沒機會摻和到胤礽寫請安折子上的事了。若是不問的話。胤礽還一邊默默地關心康熙。一邊強撐著安定後方,到時候半點憂心惦念不表露,不知道康熙誤會的話,會怎麼想這個從小疼到大的兒子呢!

    那位主子爺還不得以為胤礽沒半點父子之情,只盼著他回不來啊?而且隨御駕出征的可還有大阿哥這個善於挑撥的人在呢!

    「以後您可千萬不能像二十九年那樣愛在心裡口難開了啊。」淑賢無厘頭的感歎了一句。

    而胤礽這個古人已經徹底羞紅了臉頰了,只見他強撐著太子的威嚴說道:「什麼愛、愛、愛什麼的,瞎說!」

    說完這話後,胤礽封好了折子。紅著耳朵遁了。

    至於淑賢在後面見狀,嘿嘿直樂。

    ……

    轉過來說康熙在大軍中收到胤礽這份折子時,那臉色可真是好看啊!只見此時的康熙跟喝了蜜似的。一張平滑的臉蛋硬是笑出了溝溝壑壑的皺紋來,可見這位主子爺高興成什麼樣了。

    其實胤礽不清楚(清穿太子妃80章節)。淑賢這個清穿女也同樣不知道,在康熙心中,二十九年胤礽探病時面無表情的表現是真的讓康熙極其傷心的。要知道歷史上康熙廢太子時可就拿探病時胤礽的表現舉例過,那時候康熙說胤礽「略無憂戚之意,見於詞色」,並自顧自的認為胤礽是「絕無忠愛君父之念」。瞧瞧,多大的錯啊。

    要說這事跟三阿哥也有關係,誰讓當時是胤礽和三阿哥一同來探病,三阿哥哭的跟死了爹似的,相比之下,胤礽強作鎮定的樣子就格外突出了。

    康熙那時候又是生病中,感情嗷嗷脆弱,見親手拉扯大的太子並不憂傷痛哭,那個心理落差,就別提了。

    不過胤礽這會一封讓人窩心的心裡話送了過來,康熙就一下子想通了。

    『不愧是朕最倚重最疼愛的保成啊!當時還是小小年紀的他就能為了不讓朕為國家操心,從而耽誤病情,所以才強作鎮定。唉!諸阿哥皆不及啊!』康熙此時如此想到。

    堵在心中久遠的疼痛頓消,康熙也開始想念胤礽了,他情緒激昂,落筆成書,一會就寫好了一份回送的奏折。

    只見康熙寫到:此次出巡,心曠神怡,不勝喜悅,朕體康健,氣色甚好。又因地美水好,加之無事,甚為舒暢。惟渴望上天眷佑。此諭書於十四日,十五日晨啟行,路程行半,突起東南風,傾盆大雨,繼之大雪紛飛,寒冷至極,是日夜即停止。十六日晨查看,牲畜安然無恙,幸所備堅固且迅速。此事,特告予皇太子知曉。另,皇太子所進雞蛋破碎,以後裝固進罷!另,皇太子所進藥材衣物俱佳,朕心甚慰……

    ……

    胤礽和康熙幾道折子下來,那感情猛的就進入蜜月期了。淑賢見了也高興,現在她每天多了樣樂趣,就是看看胤礽和康熙肉麻的折子。這兩父子的言語中不乏『jq』,讓淑賢看了萌的要死。

    比如這個雞蛋的後續,胤礽就寫到:臣所進雞蛋,俱皆破碎(清穿太子妃第八十章兩父子蜜裡調油內容)。遂奉旨:以後裝固進罷。欽此欽遵。前已柳條簍斗盛蛋,其內裡雖不鬆動,但簍斗柔軟,從外擠之,隨即壓扁,未曾想到。今已換用夾板鬥,(朱批:雞蛋足用,以後見信則進,不則罷了。)並換糠改鋪稻殼,盛之以進。以臣愚拙,常常破損,如何送,請皇父指教。

    再,恭進江南紅蘿蔔、本地新白水蘿蔔、新王瓜、新茶葉。為此謹奏。

    ……

    胤礽一跟康熙『蜜裡調油』了,就一發不可收拾,那是平時吃道好吃的菜都要念叨念叨汗阿瑪進食如何,看到草發綠芽也要念叨念叨草原上水草是否豐美,還有康熙要馬的折子一送來,胤礽就恨不得扎根在上駟院裡,按個挑出最膘肥體壯的馬匹來送去。

    真是事事周到,件件上心啊!

    而康熙也沒好到哪去,他現在是報喜不報憂,任憑軍中有什麼為難事,也不告訴胤礽一件,生怕胤礽在京師為他擔心。送來的折子都是好消息,什麼朕躬甚安啦,諸阿哥好啊,兵丁好啊,水草好啊,牛羊馬匹也好啊,就沒有不好的地方。

    或是有蒙古部落真心順從的,上天庇佑天晴或降雨的,隨行安營後打了多少獵物的,康熙都要寫折子過來顯擺一番。

    如此直到這年五月,康熙出征已經六十餘天了,而大軍也即將到達噶爾丹的大營克魯倫河河畔。胤礽在康熙送來的折子上看到後,擔心自己頻繁遞折子擾了康熙行軍佈陣,這才減少了遞折子的頻率。

    偏偏胤礽給少了,康熙卻問了。只見康熙寫到:近來不見爾奏事,亦未奏聞皇太后安,故朕不勝惦念。另太子妃產期將近,朕亦心憂。前日薩布素繼折奏事,又未見爾請安折,故朕愈加不安。朕體安好。阿哥等都好。皇太子可好?有奏皇太后書一封,交郭太監書一封,著將此一併送交。為此特諭。其餘瑣事,除前已書寫發去外,別無異樣,是以未寫。

    胤礽見到這份折子之後,立馬回信道:臣我留宮,而自京城至克魯倫相去三千里,未得瞻仰天顏,又有六十餘日,故想念之情,筆不能盡,雖欲每隔兩、三日具折上奏,但未得便(清穿太子妃80章節)。

    再,仰賴皇父之恩,宮中無事,尤甚平安,又,十六日奉旨:看噶爾丹距我軍八站里程,若整治隊伍、預備哨所前往探信,則需十日。欽此。臣知軍務甚繁,復奏宮內雜事,惟恐有勞聖心,故臣有意減少奏事……

    康熙收到胤礽的奏折了,這才安了心,想到淑賢快到臨盆的日子了,而胤礽的奏折中卻沒多提,康熙立馬就寫信問道:諭皇太子:此間爾請安文書隔絕,朕內心不安。今奏文請皇太后安,朕不勝喜悅。卻不聞太子妃安否?回朕親見。

    朕安。唯晝夜辛勞實感疲倦。諸阿哥、王、大臣、官員等以至兵丁均好。皇太子身體好嗎?留宮內眾阿哥均好嗎?此處並無何物,唯有沙石,值歇宿之際命小太監取石,以水淘選各色石一匣送之。

    好麼!這位主子爺還送上禮物了,而胤礽得了康熙八百里加急送來的石頭子,還樂顛顛的先拿來給淑賢看。

    話說幾個月過去了,淑賢的肚子那是越長越大,胤礽一邊關心康熙,一邊還要照顧淑賢,真是一個人掰開兩個用了。而淑賢因為實在精力不足,又看胤礽和康熙之間的父子之情日漸深厚,也就不再守著折子看了。

    這天淑賢在一堆奴才的擁簇下正在毓慶宮後院裡散步溜躂,就見胤礽捧著個匣子樂呵呵的走了過來。淑賢挑眉詫異道:「可是汗阿瑪打了勝仗了?爺怎麼如此高興?」

    胤礽聞言頓了一頓,但很快就又高興起來,舉著匣子顯擺道:「沒有,大軍剛接近噶爾丹大營,仗還沒開打呢!孤過來是給你看看這個的,瞧!這是汗阿瑪親自挑選並派人送來的,克魯倫河邊最漂亮的石子。」

    黑線!淑賢瞬間滿頭黑線!(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