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清穿太子妃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八章 初步攻克康熙 文 / 姑娘

    一場火氣十足又危機盡顯的早朝終於過去了,康熙臨走前明確的用眼神示意胤礽跟上,而胤礽在跟著自家汗阿瑪屁股後面告退之時,又隱晦的給索額圖使了一個眼色,眼色很明顯,意思就是讓索額圖先去東宮等著,咱回頭有話要說(清穿太子妃148章節手打)。

    索額圖憋了整整一個早上沒說話,他的心裡還是傾向於立太孫的,這位胤礽的三叔公生平只有一個志願,那就是把赫捨裡家而出的胤礽給捧到皇位上。立太孫的事實在誘惑太大了,只要太孫一立,胤礽就倒不了。

    這事是多麼的吸引老索頭啊!就像紈褲遇見了漂亮的大姑娘,那是十分想調戲調戲的。不過常年與華善鬥智鬥勇的索額圖,這覺悟和警惕性也高了不少。他以前能辦出把胤礽的待遇僅僅設到稍次於康熙的事,現在卻是不敢這麼彪悍了。

    悶聲發大財才是如今太子黨中人的行事方針,槍打出頭鳥什麼的,還是別干為好!

    大姑娘就在眼前,偏偏卻不能調戲。索額圖鬱悶的感覺是可想而知的。他先安撫了一下圍上來的太子黨成員,然後就一溜煙的去東宮了。

    此事還要從長計議,這水深著呢!

    胤礽的腦子也同樣在快速的轉動著,他反覆的尋思這事,立太孫的話他是從沒說過的,按理來說即使一兩個想爭功的屬臣出來說一說,也不會有這麼多人當場附議才是。可見這事的確是個陰謀,發展下去對他就太不利了。

    進了乾清宮,入了西暖閣。康熙坐在臨窗炕上,盤著腿對胤礽說道:「太子也坐吧!」

    得!都不叫保成不叫胤礽反而叫上太子了。胤礽有點子心慌。偏還要保持鎮靜。不過他也是聰明的,此時示弱要緊,強硬不得。

    於是咱們太子爺鎮靜了還沒一瞬,立馬又『心慌』上了(清穿太子妃148章節手打)。只見他臉上難得慌亂著小心的直接坐到臨窗炕前的腳踏上,依偎著康熙身下。小心翼翼又可憐兮兮的問道:「汗阿瑪,您……怎麼不叫兒子保成了?」

    矮油!跟個受了委屈的小媳婦似的。

    不過別說,康熙還真吃這一口。他見自己一向風度翩翩傲氣縱橫的寶貝兒子小心成這個樣子。還帶著那麼一點子可憐相,這為父的心就先軟了。

    只見咱們康熙爺歎了口氣,伸手拍了拍自己的旁邊說道:「你啊……上來坐吧!」

    胤礽既然做好了不隱藏情緒的準備。此時就真的是以真面目見人了。他濡慕的望了康熙一眼。動作輕微的起身坐到康熙身邊,只坐了半個屁股垂首『先發制人』道:「兒子真沒立太孫的意思,兒子能有幸做了太子,都是汗阿瑪的寵愛和恩典,對此兒子是片刻不敢惑忘父恩的。兒子只希望能為汗阿瑪盡一份心,或是幫汗阿瑪處理一些微末小事,或是為汗阿瑪解解憂。說實話,兒子有時也心生惶恐。生怕太子做的不好,讓汗阿瑪失望,讓朝臣側目。對此兒子只有盡心竭力。片刻不敢鬆懈。因為兒子是汗阿瑪親自封的太子,若是兒子做的不好。也於汗阿瑪名聲有礙。汗阿瑪從小既當父又當母的教養兒子長大,兒子唯盼汗阿瑪聖名永駐,不想因自己的原因讓人說汗阿瑪半點不好。兒子此心可昭日月,永遠不變。」

    康熙對胤礽的確疼愛異常,從小能被康熙親自教養,連說話讀書都是伴在身側,甚至胤礽小時候康熙還哄他睡過覺,給他換過尿布,教他磕磕巴巴的叫自己『汗阿瑪』,這對一個從來抱孫不抱子的皇帝來說,是十分難得的。

    胤礽其實心腸很軟,他對康熙是十分敬仰和孝順的。雖說這太子做的艱難,有許多變數威脅存在,但對康熙的那片孝心,胤礽卻是一直都有的。

    就是歷史上那個性情大變的胤礽,雖然做過很多錯事,但當康熙曾懷疑胤礽企圖謀殺他時,胤礽也曾申訴說過:「皇父若說我別樣的不是,事事都有,只弒逆的事,我實無此心。」

    此話真心實意,康熙也是信了的。

    廢太子有很多原因,但政治這事複雜的很,陰謀也有很多。胤礽早期是個十分優秀的人,這是許多人都承認過的,他晚期的變化有別人教唆的緣故,也有能幹又有外心的兄弟太多,壓力太大從而移了性情的緣故。再有當時大家的目的都是把胤礽給拉下馬,那是無所不用其極的,胤礽性子孤傲,也沒有真心幫襯的人,在那種人人都或明或暗與他對立的情況下,被廢也就情有可原了。

    而且廢太子的事跟康熙不無關係,若是康熙處理父子關係、君儲關係更好一些,也許就能挽救這個悲劇了。

    此時歷史重新上演,胤礽的變化很大,最起碼真心擁護他的人有了,太子黨這個雜牌軍也被陸陸續續的整頓好了,就是索額圖這個豬一樣的隊友也『神』了起來。再加上有了出色地嫡子弘智弘晉和弘晁等繼任人保障,又有淑賢牌滅火器隨時滅火,還有外人看來稍顯膩歪的父子關係,將來的一切還未可知呢!

    這些年拋開面子尊嚴處出來的父子之情不是作假的,胤礽真心的話一說,康熙也動容了。而胤礽還未說完,他此時只把康熙當做寵愛兒子的父親看待,所以繼續實話實說道:「此時無外人,兒子與汗阿瑪說句真心話。其實兒子這個太子當得也累得很,平時行事時像是有標尺衡量一樣,但凡錯了半點,兒子都心生惶恐。小時候,旁的兄弟們或許還有玩耍胡鬧之時,可兒子卻要把所有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就這樣還生怕做的哪點不好不對,讓汗阿瑪失望。兒子後來也叛逆過,想做一做自己鬆口氣,那時兒子脾氣不好。時常那奴才屬臣出氣,所以行事難免有些悖逆。可自打兒子做了阿瑪之後,兒子才真正瞭解了汗阿瑪的心。當阿瑪的無不盼著子孫出息,那種殷殷期盼是真正做了父母後才能明白的。自此兒子的心定了下來,兒子知曉了汗阿瑪對兒子的疼愛。兒子也不想讓汗阿瑪失望。對弘智兒子也是同樣如此的,但也因著做阿瑪的疼愛的緣故,兒子是希望弘智能有個更美好的童年的。」

    說到這胤礽沖康熙頑皮的笑了笑。道:「汗阿瑪許還記得,弘智來乾清宮之前,兒子可從未拘束過他玩鬧(清穿太子妃148章節手打)。這孩子頑皮的緊。上樹抓鳥下水撈魚的事都幹過。還胡鬧到您的乾清宮呢!您記不記得幾年前,那小子自作聰明的跑乾清宮粘知了的事?別看他嘴上說得好,什麼幫您粘知了省得知了的叫聲擾了您的清淨,其實他是在別的地方抓遍了,就您這沒抓過,這才跑來的。兒子後來聽淑賢說,弘智不知道在哪知道炸知了好吃,想要嘗遍各個宮苑裡知了的味道的。」

    康熙哪能不知道。對於上心的人,就是一點小事康熙都是知曉的。所以這會聽胤礽這麼一說,康熙的臉上也帶出笑來。弘智小時候淘氣的事可不止這麼一出,都能編成戲段子了。

    胤礽接著說道:「弘智讀書前。兒子不曾約束他,只不過想讓他有個更圓滿的童年罷了。或是小孩子淘氣,或是小孩子玩鬧,這些事長大後想一想,其實蠻有趣的。也是鑒於這個原因,兒子從沒想過讓弘智做什麼皇太孫,兒子知道汗阿瑪疼愛子孫,對弘智的期盼不小,可兒子這個做阿瑪的原就親身經歷過稚子高位那戰戰兢兢的感受,私心裡卻是想讓弘智過得比兒子更鬆快些的。而且汗阿瑪聖明,兒子只願唯汗阿瑪是瞻,立太孫的事兒子向來是只憑汗阿瑪的意願,從來不曾奢想,也不曾過問的。」

    說到這裡,胤礽的臉色惱了起來,他皺著眉道:「也不知道禮部侍郎是怎麼想的,咱們皇家自己的事,他偏來摻和!再說有想法為何不能上折子細說,偏偏早朝時發難,一點規矩都沒有!」

    這一番話從頭到尾的說下來,基本上就把自己洗脫了。而且最後還給背後攪事的人上了個眼藥,卻是隱晦的提醒康熙了。而胤礽的話中真心話居多,又是真情實意的,所以給康熙的觸動也很大。康熙本來還惱胤礽逼迫他鞏固太子之位,來立什麼太孫。要知道康熙今年都五十多了,人嘛,越老越怕。當了四十三年的皇帝,在這大清朝也是前所未有的了。

    皇帝當得越久,越容易昏聵。怕老怕死怕兒子能幹怕大臣抱團,這些其實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早朝時康熙是十分不高興的,若是以後但凡有點事大臣們都逼迫一下,這皇帝當的還有什麼意思呢?康熙最怕的就是會有大部分大臣擁護一個人,到時候被架空的就該是他這個當皇帝的了。想歷史上的八阿哥,推舉太子時得了那麼多票數,就這事康熙忌諱了多久?甚至後來八阿哥病得要死了,康熙都下令兒子給自己挪窩的。父子之情因此盡失,這事是個巨雷,萬不能踩上的。

    胤礽怕的也是這個,他早朝時也是毛骨悚然的,敬父愛父不代表自己就沒了警惕之心。胤礽平時行事時都是有分寸的,就是暗地裡發展點太子黨成員,也是嚴格控制了數目,再不敢像以前一樣無所顧忌的收買人心了。

    這皇家父子想要相處和睦了,就得謹守底線。即便胤礽務必要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但也不會缺德帶冒煙的費盡心思挖敬愛的皇父的牆角的。上面說了,胤礽是個心軟的人,他以往只是徐徐圖之,想要順利的繼位罷了。

    他明顯就不是搞玄武門之變的那位。

    而胤礽一番真情實意的話說下來,康熙也被打動了。皇家親情難得,康熙本人是沒享受過父子母子之情的,這在他這麼完美的人生來說是一個天大的遺憾。

    所以康熙對胤礽很疼愛,對別的皇子來說(ps:別跟胤礽比較)也是有父愛的,要知道就是某個兒女病了痛了傷了的,康熙都是頻頻詢問或是親自照看,這是有史實作證的。

    所以胤礽這把親情牌打的很好,最起碼康熙心底窩的火被消下去了,再有心中的多疑又被打消,兩父子立馬又膩歪了起來,感情甚至比交心前更深厚了。

    康熙望著自己唯一的嫡子,從奶娃子親手養到大的唯一的兒子,心中波動很大。要說胤礽的話若是趕個看不上他的阿瑪,也許就該恨鐵不成鋼了。可趕上的偏偏是個寵愛甚至溺愛他的阿瑪,那剩下的就只有心疼了。

    原來朕的保成也是受到如此多的心理壓力的啊!原來朕的保成也有過惶惶不可終日的啊!

    康熙不由心疼的想到。(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