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重生之蠟香滿園

第一卷 第325章 誰是岳不群 文 / 寶寶淳

    好在胡逸之也沒有期望阿喜會知道。胡大帥雖然功勞很大,但鄉野的小女孩,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

    「胡大帥身為浙、閩總督、兵部右侍郎兼僉都御史,全權負責江南的搞倭事宜。正是在他的指揮下,平了陳東、麻葉、辛五郎等倭部,後來又平了著名的海盜頭子汪直,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可是就這樣大的功勞,只因為他是嚴黨的人物,他的功績,為嚴黨帶來了無盡的好處,所以清流便從各處下手,一定要搞垮他。」胡逸之歎息道。胡大帥真是一個難得的名將,這樣的人才,卻只是因為他身為嚴黨的人,便可以抹殺了嗎?可是清流,卻偏偏要害得他死無葬身之地。

    「那胡大帥現在如何?」阿喜有些擔心起來。

    「現在還好。嚴黨現在只有胡帥這樣一個拿得出手的將領,所以他們會力保胡帥不出事的。如果胡大帥也出事了,那嚴黨離徹底完蛋,也就不遠了。」胡逸之淡淡地說道。

    「可是我怎麼聽說抗倭的是一個叫戚繼光的將領啊。」阿喜又想起了她腦中寥寥的那些有關明朝的歷史知識,不過,這個人是這個時代的人嗎?

    「戚將軍嗎?他倒也是在抗倭中打下了赫赫威名。」胡逸之奇了怪了,這個小姑娘的知識結構好奇怪的說,胡大帥她不知道,卻又知道戚將軍……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豈不料阿喜也正在心中暗暗吐糟後世的歷史教育,真奇怪。她敢保證,後世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上,一定沒有胡宗憲的名字!不然,這樣有意思的名字。一定會引起她注意的,太像吳宗憲了嘛!

    可是現在聽胡逸之的話,胡宗憲的功勞應該比戚繼光還要大不少才是。可是為什麼教科書上會沒有他的名字呢?真是想不通。中學的歷史教科書,到底想表達一個啥?上次哥哥推崇的聖人王陽明,她也沒有什麼印象。就算是書上有提,那也一定是小字內容,所以自己才沒有注意。

    由此可見,這個叫張居正的,到底得是個多牛逼的人物了。中學課本上竟然花了很大的筆墨去描寫他呢!

    阿喜仔細地在腦海裡過了一下,歷史課本裡,有關明朝的大臣,她記得的,有開國時的那一批劉伯溫什麼的十幾個人。因為只是一點而過,所以這些名字阿喜都記不全了,然後就是于謙,還配了他的一首詩,再有就是嚴嵩、戚繼光、海瑞、張居正……對了,還有幾個落魄文人,如徐文長、唐伯虎之類的……哦,還忘記了有一個迂腐的方孝儒,就是那個誅了十族的那個倒霉傢伙。最後還有一個吳三桂……對了,還有幾個太監也很著名,什麼劉謹、魏忠賢之流……

    好吧,這就是前世的她,對於明朝這個朝代基本的瞭解。不得不說,歷史課本對於明朝是慳吝的。根本捨不得花費筆墨去描寫這個漢民族最後一個王朝。倒是那個留長辮子的朝代,描寫得要細緻得多。

    一個幾百年的朝代,出現的英才當然不可能只有這樣的一點點,可是,課本上卻就大概只有這些,真是很讓人奇怪的,是想要掩蓋什麼真+相嗎?

    胡逸之繼續給阿喜講解著「真小人」與「偽君子」的事情。

    「為什麼說嚴黨是真小人,因為嚴黨想做什麼,都是赤+裸裸的,你想當官?可以,明碼實價;若有什麼工程,那工程款的一定比例,是一定要進獻給他的,不然你根本就不可能拿到款項;看上哪個女人,直接搶就是,從來不用顧及人言……而清流不同。清流不管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找個堂皇的借口,所以才說他們是偽君子。即使是貪污,那也是要有說法的。你看徐閣老,在京城住著小小的房子,衣著也很普通,平常吃飯什麼的也非常的節儉,看上去似乎是一個非常廉潔的官員……可是在他的老家,整個縣城的土地幾乎都是他徐家的!因為強佔土地,徐家鬧出多少人命,告徐家的人從來就沒有停過,可是卻因為徐閣老的關係,全部都被壓了下來。嚴格來說,徐閣老的這些事情,也不比嚴世蕃的事情性質好多少,可是偏偏徐閣老的官聲非常的好,而嚴世蕃的官聲卻非常的差。這就是真小人與偽君子的區別。」

    阿喜當真是目瞪口呆了。就這樣的官員,官聲還不錯?

    「這個……這個徐閣老,看來就是岳不群了。」阿喜喃喃地說著,「那個什麼小閣老,那就是左冷禪。」

    「什麼?」胡逸之奇道。阿喜剛才說什麼不群什麼禪的?

    「我以前聽說過一個故事,」阿喜覺得用《笑傲江湖》裡面的關係來講現在這個政壇,那真是太合適不過了,金老爺子大概也是根據這個政局得到的靈感吧?「江湖上有幾個門派,分別是華山、衡山、嵩山、恆山、泰山五派,因為同為五嶽之一,所以平時同氣連枝,又合稱為『五嶽派」。但這五嶽派裡面其實也是有爭鬥的,其中嵩山的……」阿喜突然一停,嵩山……嚴嵩……這難道是巧合嗎?

    「嵩山怎麼了?」胡逸之追問道。阿喜講的這個故事,他都沒有聽過呢,而且好像有點意思一樣。

    「嵩山的掌門左冷禪一向覺得要想做大,必須將五派合而為一,於是想盡辦法。不過他是想做什麼放在表面上的,可以說是個真小人;另外華山派的掌門叫岳不群,人稱君子劍,江湖名聲極好。經常救人於危難之中,但其實他做事情都是有目的的,是一個偽君子。他救了一個鏢局的人,收為弟子。卻只是為了得到別人的祖傳武功;他的大弟子武藝比他強,所以他就三番四次借幫冤枉他,殺了人還嫁禍給這個弟子……」阿喜給胡逸之講起裡面的情節來。

    「果然怪像的。」胡逸之笑道。「那你這個故事又是從哪裡聽來的?是現在江湖上的真事嗎?」說實話,用這丙個江湖人物來形容現在的政局,倒還真有些貼切呢。

    「我以前有個朋友,她是江湖上的,不過後來突然就失蹤了。」阿喜把這個故事托到了秋月的身上,「可能是避禍吧。不過這個故事她也是聽來的,應該不是真的吧。」

    「對了胡……徐閣老叫什麼名字啊?還有他是哪裡人?」阿喜想起那個一模一樣的嵩字。還是有些糾結,想看看這個君子劍,是不是真的是金老爺子以徐閣老為原型創造出來的。

    「徐閣老啊,他真名徐階,字子升。號少湖,是松江府的華亭縣人。」胡逸之道。然後他也品出來了,嚴嵩……嵩山……華亭……華山……真小人……偽君子……

    「這個故事是以嚴閣老和徐閣老為原型編的!」胡逸之不由得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也許那故事裡的其它角色比如任我行之類的,弄不好也能在這個時代找到原型呢。阿喜心中悶悶地想道,只是自己對這些太不瞭解罷了,笑傲江湖的故事只也只得大致的脈絡,絕大部分的細節,她都忘記得差不多了。

    如果阿喜還能夠再多瞭解這幾個人物一些,或者她再向胡逸之問一下。可能能夠挖出更多讓她吃驚的帶來:張居正喜歡徐階的女兒;可是徐階為了得到晉商的支持,將女兒嫁與了晉商在朝中的代理人……這跟小師妹的事情,又何其類似!

    「阿喜,」胡逸之正色對阿喜說道,「以後這個故事,再也不要跟別人講了。知道嗎?」因言獲罪,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沒有的。

    阿喜也突然警醒了,文字獄啊!雖然明朝的文字獄好像也沒有清朝的著名,但肯定不會沒有。想到這裡,阿喜不由打得了一個冷顫,現在可是封建社會啊!封建獨裁啊,可不是好玩的!

    「知道了!我以後一定再也不講這個故事了。」阿喜嚇得連連點頭。

    「好了,你也不要太害怕的。」胡逸之又安慰她道,「這個故事又不是你編的,你也只是聽說過罷了,只要以後不再說,什麼事情也不會有的。」

    阿喜苦著臉。這個故事確實不是她編的……可是,現在這個時代,金老爺子離出生還有幾百年呢,這個故事除了她,也就只有剛剛聽到故事的胡逸之知道了……

    「對了,我那個三表舅現在也不知道怎麼樣了?」阿喜又想到這一茬,「他好像還特別的頑強,非常巴結上那個小閣老一樣。現在艷菲姐他是找不到了,洞府也沒有得手,他怎麼在小閣老那兒交差啊?」

    「靠剿匪那一仗。」胡逸之笑道,「你這個三表舅還是很厲害的一個人,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想到最好的巴結小閣老的辦法。首先是投其所好,不成之後又投其所需,再次不成,變成了政治上的投資。嚴黨現在最缺的是什麼,是有軍事才能的成員,而這次你三表舅通過剿匪,向其他人表明,他是有軍事才能的,如果以後有需要,是用得上的。所以就算是小閣老對他再生氣,也會看在這方面,對他放過一二。」

    「是嗎?」阿喜的感覺非常的奇怪,一方面,她並不希望三表舅太過於得罪小閣老,因為牆推眾人推,三表舅是現在周府唯一在外當官的人,如果他真的倒了,那周府也會跟著遭殃的;可是她也不希望三表舅能成功巴結上小閣老,那不然,前段時間她的虧,不就都白吃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