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妾為財狂

第一卷 175,身為奸商,就愛一箭雙鵰 文 / 墨小邪001

    中國的河流在入冬之後受氣候影響普遍會進入枯水期,直到來年的春汛【妾為財狂175文字手打內容】。在科技不強大的中國古代南方,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修堤壩的上好時期。唐朝雖然繁盛,但是受科技的制約,大部分的工程跟隋朝南北朝一樣是以土夯為主的。

    夯土這種工作也分三六九等,對河壩的修造而言,還有摻沙、摻黏土、摻糯米、摻石塊、摻磚塊的區別。磚料成本很高,一般不會輕易使用。石料的開採在火藥並不普及的情況下是個難題,而打磨又費時費工,運輸也不便,做不到大面積使用。於是便只能靠夯土了。這些夯土而成工程,放在現代人眼中是極其簡陋的,哪怕是在同樣用土夯技術修蘇堤的先人們眼中也是粗鄙異常(宋朝已經開始使用竹畚之類,而不是散土夯實)。這便是時代的差距。

    偏偏連這最簡單的夯土工程,地方官吏也不肯好好做,總免不了有人偷工減料中飽私囊。在沒有水泥混凝土沒有鋼筋加固的年代。想靠敷衍了事的夯土工程保障一方平安,簡直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因此,長江水患,已經成了老百姓的陳年舊疾。一年到頭,不是洪澇就是乾旱,老百姓除了忍受外沒別的法子。就算到了如今,我們聽說書老段子裡說得最多的一個流離失所的原因仍是「家鄉遭了災,顆粒無收」。

    怪不得當皇帝的,每年祭天祭祖時,一定會加上的一句話便是「風調雨順」。

    舒眉送走淮安王的第二天,陌香城便出現一張圖文並茂的大告示。「河務招標」。這河務自然就是指的修建水利的工程。至於「招標」又是個什麼意思?看完榜單才知道,原來是新上任明府大人的新想法。想要民間參與建設。

    「這倒是件積福積德的事,只不過賠錢。」有老百姓說。

    「上面說了,給錢。誰願意拿最少的工錢又能建得最好,就把河務交給誰。也可以分段包工。」有認字的解釋。

    「真會給錢?」只聽說過官府收錢的,沒聽說過官府給錢的【妾為財狂175章節】。從古到今,官府壓著老百姓強行修路修橋倒有,但是都是虧本生意。反正百姓不是得出錢就是得出人,只有吃虧的份。沒得過好處。

    「新明府大人是淮安王爺提名的人,說書的也說了他公正的很呢。說不定真會給錢。」有些人有點心動。包下河務,這是筆大生意啊。

    「傻子才信呢。任他是誰的人,一披上官皮就連爹媽都不認識。我反正不信,哪怕這告示是淮安王親自立的我都不信!還是等著抓人充徭役吧。」更多的人保持這樣的態度。

    江湖人士們也只看看,沒有當回事。

    這時卻聽見鑼鼓響。從石頭橋上來了一群人。為首的是一個穿蕊黃棉裙的女孩,套著一件樣式奇特的西瓜紅白絨背心。其餘人都穿著奇特的衣衫。似乎都不覺得冷。更有一個瘦高男子一個白臉書生緊隨女孩身後。這不是別人,正是舒眉。

    「咦!是舒姑娘!」許多人都認得。陌香城頗敬重這個小女孩兒,於是紛紛讓開了一條路。

    只見舒姑娘笑瞇瞇地走到告示旁。對衙役說:「這個投標,我要支持!我第一個響應!」

    說著,自己撕下了這張告示。

    眾人歡呼,都道:「舒姑娘果然最為仁厚。寧可做這賠錢的生意呢!」

    「好人啊好人啊!」

    卻不知舒眉心裡的壞算盤。

    「舒姑娘。會賠錢的!」有人好心提醒。也可見舒眉的人緣好。

    舒眉等的就是這句話。「無信不立,我舒眉為大家做回問路石!舒眉相信明府大人守信、淮安王守信!」舒眉說。

    然後走了。

    「她到底繞的什麼主意?」茶館裡,姜山問七公子。

    「她打算用她那種空心青磚修築堤壩。你沒發現嗎?她青磚的成本極低,修築速度快,但是朝廷給的修築堤壩的工程款卻很高。她賺的就是這個差價,還能幫何無為以及淮安王立信。怪不得她一口咬定可以幫我賺銀子。」七公子笑。

    「修築堤壩也需人工啊。不征徭役,哪裡來的人?」姜山問。

    「這個我也打聽了。還記得那些海寇嗎?除了押解往京城的那些洋俘虜頭腦首領,這裡還有三萬的洋俘虜【妾為財狂175章節】。三萬張嘴要吃喝,對軍務財政是個不小的開支。於是舒眉便『承包』下來,借來『勞動改造』。她來負責這三萬人的飲食。照樣由衙役跟軍吏看管,她只要出點不餓死人的銀子就行了。一方面解決了淮安王的財政危機,一方面給她省了錢。算起來比徭役更划算。還不招致民怨沸騰。」七公子說。

    「嘿,這麼說來。舒眉姑娘這是穩賺不賠,一箭雙鵰啊!」姜山叫絕。

    七公子笑瞇瞇的。道:「看來我這錢也沒完全掉水裡嘛。」

    「那舒姑娘問公子要錢是花到了那裡呢?」江山不解。

    事實上,舒眉比他們想得更奸詐。

    當舒眉的「金剛」出現在陌香時,陌香城內便一片轟動。無數人跑來看會拉磚塊的金剛。金剛一拉磚塊,岸上就有人開始磕頭,可謂虔誠之極。讓舒眉等人哭笑不得。緊接著,當海寇們被繩索拉著來干苦力時,陌香城的人又激動了。「活該!」「打!」

    舒眉趁機用喇叭告訴眾人:「所有人不論老幼,都可以監督他們幹活。凡是發現偷懶、敲磚不到位、質量不合格甚至逃跑的,只要舉報就可以得到100文錢!」

    這一下,陌香的大人小孩們激動了,反正冬閒無事,天氣回暖,索性全民參與。都幾乎不用軍曹看管,無數人死盯著這幫子倒霉海寇幹活,順便看金剛跟青磚。這些海寇原本還以為自己能藉機逃走,卻想不到時時刻刻被幾百幾千雙眼睛牢牢注視。別說逃了,連在冰冷的河水裡蹭下被凍僵的腳都會有幾百雙眼睛刷刷刷地瞄過來。看神情各個巴不得他逃跑。更有甚者,有老百姓抓住了偷懶的洋鬼子,卻不要賞銀,只要拿鞭子打人。「這是替我二孫女打的!你們這群沒良心的鬼東西!我二孫女還沒生娃娃啊,你們大人小孩都不放過!若不是你們,老子現在是四代同堂了!打死你們!」打人者老淚縱橫,岸上百姓更是義憤填膺。

    而那些淮安王的軍吏,原本就受姑娘們矚目,如今更享受英雄待遇。「軍爺,喝口湯吧,天氣冷。」姑娘們動不動就上來送慇勤。溫熱的湯帶著脂粉香柔聲細語地往嘴裡送。一幫子軍吏雖然嘴裡不說,強裝嚴肅充鐵漢,心裡可美滋滋的。

    在強大的「注目禮」下,修河堤的工作是又快又好。質量也達到空前高度。(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