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大福大貴

第一卷 第二五o章 誰最明白 文 / 曬星月

    就在眾人以為十四必為新儲之際,十二月,皇上下旨孝惠章皇后升祔太廟,位於孝康章皇后之左,頒詔天下。晉和嬪為和妃,冊封庶妃王氏為密嬪,陳氏為勤嬪,封世祖悼妃之侄女博爾濟吉特氏為宣妃,冊封戴佳氏為成妃,哈琉哈氏為定嬪。

    皇上明白,這是他有生之年最後一次冊封了。

    同時頒旨欲在順天府昌平州內,「距京城二十餘里」的鄭家莊建造行宮,安置胤礽。

    皇上鍾愛嫡長孫弘晰,可能會因此第三次復立胤礽,新的謠言傳至宮外,甚至遠播朝鮮。

    暗中所有的焦點,依然聚在十四和胤礽身上。只有姣嬌、老四和德妃知道,皇上在開始安撫人心了。

    皇上已經開始行動了,圓明園不能完全等待。老四將來繼位時,要突破十四這個大功臣的光輝,以及滿朝的孤立,姣嬌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反覆勸說老四,一定不能失了處羹堯的心。

    年麗欣因為錦春的夭折,一直鬱鬱寡歡,四爺經過反覆考慮,不得不利用年麗欣這一顆棋子,不僅對她問寒問暖,在姣嬌的安排下,開始寵幸年麗欣。

    次年正月,皇上又頒詔功之臣退閒,世職准子弟承襲,若無承襲之人,給俸終其身。

    這令不少人更多的遐想,皇上在安退老臣,為新君新臣鋪路了。到底是復立胤礽還是新立十四?朝庭上下充滿了懸疑。

    無疑皇上對胤礽和十四都是極愛,而又栽培得最多的,尤其胤礽,不用說,是皇上用一生心血培育的繼承者,只是他中年不濟。瘋癲頻亂,實在不堪為君。

    這個時候弘晰已經二十五歲,若是胤礽繼位。只是個形式,最終江山當落弘晰之手。

    但是西征戰事未明,所有的關注很快轉移到戰事之上。四月。皇上下令撫遠大將軍十四駐師西寧,統新疆、甘肅、青海等省的八旗、綠營十萬兵力。調兵遣將,穩定軍心,激勵士氣,籠絡**喇嘛,捷報頻頻傳來,送新封**喇嘛進藏,到九月時。徹底平定策旺阿拉布坦所策動的西藏叛亂,因此威名遠揚,皇上諭令立碑紀念,命宗室、輔國公阿蘭布起草御制碑文。

    康熙五十九年五月,年麗欣終於生下一個兒子,皇上賜名福宜。老四心中舒口氣,年麗欣生了個兒子,因此牢固定的得到了年家暗中的支持。

    十月,皇上詔回撫遠大將軍胤禵會議明年師期。康熙六十年三月,大學士王掞先密疏復儲。後御史陶彝等十三人疏請建儲,康熙帝不許,王掞、陶彝等被治罪,遣往軍前效力。

    於是。所有的人以為,新的儲君必是功臣十四。這個時候,皇上身體已經很壞,有時頭昏一發作,便會昏迷半天。

    五月,十四移師甘州,企圖乘勝直搗策旺阿拉布坦的巢穴伊犁。但由於路途遙遠,運輸困難,沒有取得進展。

    十四出去帶兵打仗,老八與他一直書信不斷。皇上身體不佳,又一直不立儲,老八著急了,頻頻去信催十四先搬師回朝再議。

    十月時,胤禵以軍務重大,密奏暫停進剿,得到康熙的贊同。

    十一月,胤禎奉命回京述職。經反覆研究磋商,康熙決定爭取和平解決准葛爾問題,特致書策旺阿拉布坦,令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選派喇嘛位使,賚書前往招撫。

    皇上的身體越來越壞,立儲的問題迫在眉睫,可是現在幾乎所有有力的的勢力都傾向了十四。

    皇上為此費盡了心思,雖然安撫了一大幫老臣,可是宗室中還有那麼多強大的勢力。

    正月時,皇上行了千叟宴,宴謝有功的老臣。他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這是一場他今生的答謝會,答謝曾經追隨他的老臣,盡心盡力跟著他走過了數十個年頭。

    這一年弘歷十一歲了,已經長成一個英武的少年,性格開朗,文武俱精,言行沉穩。皇上的晚年幾乎是在弘歷帶給他的快樂和安慰中度過。

    三月時,皇上去圓明園賞花飲酒,下旨將弘歷養育宮中。

    十四與老四之間的矛盾浮出水面,皇上為何這時要將弘歷養育宮中?皇上對弘歷的喜愛,已經超過尋常的祖孫之情,而且皇上不只一次說,弘歷就是他孩提時的影子,此子將來必為天下英雄。

    四月時,皇上令十四阿哥胤禎離京再赴軍前。十四欲稱病拒行,怕此次出去後,回來已經江山有主。德妃何嘗不知皇上這一招為何?讓十四再次出軍,其實也有她的意思,她必須支開十四,同時如果老四食言要取十四的性命,他手上有一大股兵力,尚能以此協制老四,而留下條命來。

    母親的心碎了,可是她能怎麼辦?只有聲淚俱下的痛斥十四:「你如今長大了,翅膀硬了,枉你阿瑪寵愛你,到需用你時,你有點功績卻驕傲上天。想想當時挑選大將軍,眾兄弟中,真的只有你能勝任嗎?那去撒血拚死的人士兵中有你嗎?你不過是調兵遣將,在一幫忠將的幫助下,而成就了事業而已。你既是大將軍,接了平定西亂這件事,你就得給我好好把這件事完成。若不然,你就不是我的兒子,也不是你阿瑪的兒子!」

    十四是孝順的,如果他都不是母妃和阿瑪的兒子了,他還能是什麼?

    可是十四不甘心,敗給老四,跪在德妃面前,痛哭不已,「都是你生的,這時你怎麼就不心疼這個兒子了?」

    德妃怎麼能不心疼?皇上遲遲不下旨,便是在想,如何安撫十四這個寵子。皇上很難辦,很為難,甚至有時會有個衝動,恨不得把皇位撕成兩半,一子繼承半辦邊,可是江山不能分裂。

    她若不為皇上考慮,只怕皇上會死得很不放心。無奈之下,只得哄著十四,「你若不能圓滿地辦成這事,將來如何震懾滿朝重臣?老臣中,有幾個不是從刀口上舔爬過來的?你這一仗,不過是你阿瑪在幫你掙資本而已。你阿瑪若要把皇位傳給別人,為何現在還不降旨?枉你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十四恍然大悟,是呀,我怎麼糊塗了。待我功德圓滿回來後,不是一切順理順章?

    「額娘,兒臣一定負阿瑪的苦心和重任。」

    於是,十四又帶兵西行,為促成和平談判。

    所有的人都認為,只要十四談判回來,便是繼位之時,這個時候皇上的身體,已是枯如油燈。

    然而,只有姣嬌明白,皇上是要把十四派出去,不能讓他留在京裡,皇上極擅長政治手段,這是他能為明君的智慧所在。

    皇上的身體越來越壞,可是皇上還是不提立儲,也不許別人提。大家以為,皇上是在等十四的好消息。

    在德妃的支持下,四爺黨的人展開了密切的準備。老四沒想到額娘會如此促成他繼位,甚至可以把十四弟派出去,其實西藏戰事已平,餘下來只是談判的問題,大可不必派十四去。

    四爺府的人,都已經暗中明白,四爺要繼大位了。李佳氏見弘歷如此受皇上喜愛,心中生出妒意,怕弘歷將來會成太子,弘時才是雍親王府的長子。而四爺這時似乎新寵上了年麗欣,對福宜十分寶貝。

    宋氏認為,皇上喜歡弘歷不可怕,他年紀老了,喜歡一個孫子很自然,可是他傳位後,四爺喜歡的,才是真的太子。

    宋氏沒有孩子,協助那拉氏,對弘時有撫育之情,自然也希望弘時將來能當上太子。年麗欣是眾妻妾中最年輕的,這時得寵,說明四爺已經厭倦了錢姣嬌,他這個時候寵的女人和孩子,便可能會是皇后和太子。

    宋氏叼唆那拉氏,「孝惠章皇太后是嫡後,孝康章皇太后雖是皇上生母,可是嫡皇太后卻埋在孝康章皇太后的下位。可見當兒的心裡,養母不如生母重要。」

    那拉氏自己也明白,四爺小時不在生母身邊,所以後來對府裡側出的孩子,也不強調一定要歸在嫡母身邊撫養。

    可是十四西征那年冬天,廢太子妃瓜佳氏病逝後,她一樣無有子出,皇上卻仍以嫡媳婦的待遇下令行葬,而且詔文把瓜佳氏讚得極賢慧。

    皇室宗族中,一旦有嫡,若無過錯,那是不容輕易推翻的。這些年,她也看透許多,對錢姣嬌更是佩服不已,這個女人不是一般,四爺能繼位,跟皇上對她的信任有極大的關係,還有弘歷,一個極其優秀的孫子,已經讓皇上認定了,弘歷就是孫輩的繼承人。

    即使如此,而錢姣嬌依然低調,不爭功,不張揚,還勸著四爺寵幸年麗欣,牢牢抓住年家的支持。

    錢姣嬌不只會相夫,還很會籠絡那拉氏,她已經暗中向那拉氏表過態,若是四爺將來繼位,皇后當是嫡夫人,絕不能是其它。

    因此,那拉氏不肯上宋氏的當,反而訓責她不可節外生枝,壞了四爺的前程。

    連那拉氏都歸順了錢姣嬌,就是將來那拉氏當皇后,但處處聽錢姣嬌的,錢姣嬌豈不是更得意?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李佳氏決心要在四爺繼位之前,解決掉所有的問題。(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