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章 外交原則三 文 / 為雨哭泣

    在歐美國家外交的談判事宜,絕非坦途,沒有穩定的政府,和特殊的利益,在賣國的政府,利用完你了。別人不會承認你;沒有制定符合中國長期利益的外交原則,在博學愛國的外交家,也不可能為國家爭取到利益和權力,因為你自己都無所謂嗎。

    蔡元培自任聯合政府外務處處長開始,就沒有去拜會過歐美各國駐廣州領事,軍政府有既定的外交策略。

    一方面在關稅上,自主調控,正常商品按著國際關稅比率徵收;對國內產業形成衝擊的行業,加征懲罰性關稅;針對外商鴉片販賣徵收的關稅,從元月的500%,一月一變,現在加收到1000%了。不繳納關稅你的貨根本走不出租界。

    不硬來,不屈服,你和滿清簽訂的通商條約,我不承認,也不否認,叫你說不出不是,又處處不好受,最終會自己找上門來談判。

    另一方面,從元月開始,從台灣運來的各式火炮,是首先加強了,東莞的虎門炮台,寶安縣,對軍艦的炮火打擊力度。

    其中對九龍半島,更是部署兩個重炮營,三個步兵營駐防。重炮營只有12門203毫米榴彈炮。此時沒有汽車牽引,500餘人伺候12門炮,同樣不容易。再加上各營,裝備的60毫米、81毫米迫擊炮,也是一股不如的主力部隊。

    再加上寶安縣的5000新編部隊。完全可以最大程度的,限制英國人對九龍半島的窺視。

    截止4月上旬,廣州沿岸部署了10個203毫米的重炮營,115毫米、155毫米大口徑榴彈炮各十個。

    珠江沿岸險要地段,都部署了這種野戰火炮,這讓歐美各國勢力矚目驚心。雖然沒有多的岸防工事,也對軍艦具有極大地破壞力,據說日軍的軍艦都吃了大虧。

    六省對外宣稱每個省徵兵10萬,實際上現在各軍區的槍支都不夠,各個軍工廠也沒有這麼大的生產能力啊,相當一部分人都在使用老式步槍訓練,但是對外同樣是一個不小的威懾。

    其實聯合軍政府征折磨多兵員,不是作為戰鬥部隊使用的,在這個時代,大道理說了沒有人在意,有口飯吃最實在。用電影「無極」,也就是人們戲稱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來演示我們中國人的在這一時期的真實內心想法,實在也真是不過的了。

    部隊是一個大熔爐,好的部隊,就是一不教科書,讓人們自己去感受,去體會,去認識,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樹立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養成自己良好的習慣。在後世的新中國社會裡,家長實在拿家中孩子沒有辦法了,大多都會想盡辦法把孩子送到部隊去鍛煉的。由此可見新中國的部隊,對思想教育,對紀律的嚴格實行,都是極其鍛煉人的。

    徵兵進行軍事技能,保家衛國教育是現階段最實際有效地教育方式。在各個鄉鎮,城市進行宣傳教育,是對新思想普及手段,但是都沒有在軍隊裡來的直接有效。

    當幾十萬人當兵退役,回到家中,那就是家中的主心骨,當家的挑大樑的了。可以起到極大額模範帶頭作用的。

    在側這幾十萬人,不可能都去打仗吧,其中至少有一半會被組織去當後勤工程兵,也可以改變國內現代化工程建設缺少人才的現狀。

    說實在的廣東的軍事佈防,是西南六省實力的展示,大多軍訓了三個月的新兵,在軍姿軍貌上,已不同於以前為了有口飯吃的青年人了。在說新兵中並非全是沒有理想的文盲,在幾十萬人中,還是有幾萬各省,以及臨近各省,慕名來投的讀書人的。

    希望國家民族強盛,人民富足的中國讀書人其實並不少,只是限於認識的局限性,不知道如何去做才好罷了。各省民團限於地方,大多都會把一些青年志士,推薦到台灣,西南,東北新成立的軍事院校學習。武林人物也是推薦了不少。

    廣州軍政府對於寶安縣的軍事佈局,讓英國人很是惱火。各種物資關稅的徵收,讓代表著英國商業利益集團,在珠江三角洲的利益,受到極大的限制。

    為了各自國家在亞洲的利益,為了幫助,對地方控制力日益低下的滿清朝廷,對抗西南六省,加大在各國在華利益,英法德俄美奧等國,在北京東交民巷公使館商談,開始支持無能的滿清朝廷對南方用兵。

    軍用物資的購買是個大問題啊。

    用現在話說,軍火貴的發麻啊,清廷軍火製造局雖然可以生產一部分,可惜在西南宣佈擁軍六十萬時,在無能的清軍將領,都頭皮發麻,甘軍,湘軍,北洋老兵,袁世凱新練得5000新軍,沒有辦法打啊。

    一個甲午戰爭,打破了大多數軍隊的膽子。少數幾個敢打敢拚的綠營,才有幾千人,聽市井傳言,還不夠給西南強大的炮兵塞牙縫了。

    四月份的北京,依然寒冷,可惜滿清朝廷此時在麻了爪了,戰也不是,不佔也不行。連年來,稅收減少,地方勢力做大,滿人貴族又極度奢侈浮華,現在的軍機處在李鴻章被俘缺失下,竟然沒有可以做主的領軍人物了。

    各國利益銀行財團,想借貸,暫時都沒有,可以做主的人去簽字,談判在各國租借事宜上暫停,簽訂了一個喪權辱國的清德《膠澳租界條約》。西南六省獨立自治,媽的,在簽個清英《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沒有什麼,可是清俄旅順租借條約,是不是在遼東半島自治啊,德國在有了《膠澳租界條約》,就不說什麼衍生跳躍力,其他國家的租借條約讓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了。

    錯綜複雜的事務和國際關係,和最後的賣國罪名在無能的人都懂,無能是一回事,不代表這無知啊,只是貪財而已,誰會讓自己名譽受污,讓人戳脊樑骨啊!西南六省沒有攻擊臨近各省,讓滿清朝廷還感覺不到數千里外的威脅啊。

    事情就在此時僵住了。

    到了4月中旬,荷蘭總督府主要官員,海陸軍司令長官一行百十人,被南洋艦隊帶回台北,準備就中荷亞洲事務談判。

    經過一周的施壓,再說,中國也沒有實力打到荷蘭,蘭芳國就不用說了,4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蘭芳共和國,荷蘭就戰爭賠償達成協議;一荷屬東南亞各島作為戰利品,交付中國,蘭芬兩國,永屬兩國;二荷籍僑民在1900年還沒有離開各島者,其人生自由有兩國自行處理;三中國。蘭芳。荷蘭籍商行在遵守三國國法,商業法規可以自由平等進行商貿交易,荷蘭商人現有在各島土地資產,均由兩國收繳;四荷蘭王國政府分別賠償,中國、芬蘭兩國總計2000萬荷蘭盾用以賠償中國,蘭芳的軍事費用。餘下皆為官樣約定就不在贅述了。

    下午這份三國條約,一下把荷蘭人的軍事勢力趕出了東南亞,亞洲勢力打敗二流歐洲國家的《中蘭荷台北條約》,已經公佈,什麼勢力都來不及阻止,徹徹底底的震驚了世界各國。

    就在各國對《中蘭荷台北條約》,消化不良的時候,美國為了美國的戰略佈局和僑民商業利益,向西班牙王國宣戰了。

    美西戰爭爆發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