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七章 紛亂世事一 文 / 為雨哭泣

    人生世事就如同茶几,放著不同的悲劇,荷蘭駐雅加達總督,剛投降沒過多久,西班牙駐馬尼拉總督聖.卡佈雷斯也投降了,不過驕傲的西班牙人,卻在投降命令下達不久,吞槍自盡了。

    李楠現在已經事實上佔據了西班牙、荷蘭在東南亞的殖民地。雖然這都是漢人的藩屬國,可惜國人從來沒有重視過。

    後世全國解放了,國家領導人也都沒有重視過,在後來改革開放了,需要華人華僑的財力支持的時候,才想起來。哦,哪兒還有漢人在生活在哪裡啊!祖國需要財力發展,華人華僑快回國吧,祖國需要你!

    直到九十年代印尼大屠殺,黨和國家,都沒有大聲硬氣的為華人華僑說過話。

    李楠可不願意在重蹈前轍。

    一紙電令,任命陳伯雄為駐軍司令,開始清剿菲律賓反抗武裝。菲律賓反抗武裝一直和華人武裝、西班牙人在戰鬥,三方面武裝都打了兩年了。

    和蘭芬一樣,在這兩個殖民區域實施軍管制度,直到沒有土著反抗武裝存在。

    同時在海南,受訓快半年的滿清舊軍,十餘萬以前禍害漢人的舊軍,通過教育改造,受命陸續開赴東南亞個島嶼和外人作戰去。

    「陸榮廷,出列。」一女軍官喝道,

    "李祥生,出列。」

    「程立新,出列。」

    「曾富民,出列。」

    「姚正平,出列。」

    「盛振遠,出列。」

    六人迅速出列站成一排,等待命令。在這個如同地獄的訓練場,死了幾萬人,還有多少人死去,六個人不敢想,甚至不願去看,都是在舊社會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任務,此時所想就是服從命令,完成訓練。

    倒不是訓練場上會殺人,而是大批鴉片煙鬼,沒有鴉片支持吸食,死了的幾萬鴉片煙鬼還好說,不死的鴉片煙癮犯了那種淒慘樣,讓這些刀山血海中過來的人,常年和這些人生活在一起,是在是一種折磨,也是一種最殘酷的教育。

    看看吧,這就是吸食鴉片的下場。

    聽到「鴉片」二字就要犯暈,對其在精神上厭惡害怕了。

    "鑒於你們在訓練,學習中的表現,你們六人所屬六個連隊,將是我們

    訓練區,第一批走出這裡的前清官兵,希望你們在東南亞剿匪戰鬥中好好表現,達到解放軍戰士的要求,我個人不希望你們在回到這來。如果你們丟了我的臉面,在外國人面前熊包了,我會把你們操練的你們家人都不會在認識你們。你們的年紀大了,機會不多了,不會做生意,沒有治理地方的才能,一大家人還得養活,不好好表現,你們永無出頭之日。」教練軍官開始上課了:"生命是你們自己的,你們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這是你們最後一次機會了,在解放軍治下,今後不會再允許土匪俠盜什麼的存在了,大家畢竟相處一場,殘酷的訓練,是為了不然你們死在敵人手上,增加你們活命的幾率,也是你們和家人還可以相聚的幾率。在這裡我想說,勇士們保重。"

    「敬禮。」刷的條件反射似的敬禮,可見平時訓練的嚴格。

    金雨四月份送到的客輪,排上大用場了,十艘萬噸客輪,要運送十餘萬軍人和移民到東南亞,可不是三天兩頭的小事情。

    第一批也只能運輸20000多人罷了。這些刷槍掄刀的土匪,就是對付那些迫害華人的土著,最好的打手。他們本身擁有過人的武力,現在在受到系統的軍事訓練,要在東南亞土著手上吃虧,估計這個女教官殺人的心都有了。

    第一批人馬都會被派到蘇門答臘島,雅加達早就在蘭芳共和國控制之中,蘇門答臘島的軍事力量薄弱得多。

    蘇門答臘島呈西北—東南走向,在中間與赤道相交叉,由兩個地區組成:西部巴裡散山脈和東部的沼澤地。

    高峻的巴裡桑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綿亙1,600公里,其中葛林芝山海拔達3,800公尺。山脈以東為沖積平原,有許多河流蜿蜒經過,當中以哈里河最長托巴湖面積1,140平方公里(440平方哩)是諸多山湖中最大者。西半部山地縱貫,有90餘座火山,最高峰葛林芝火山,海拔3805米。東半部為平原,南寬北窄,最寬處約100千米以上。河流眾多,富熱帶森林覆蓋率60%。

    巴裡散山脈為青藏高原新生代山脈的連續,縱貫蘇門答臘島。該地區發現了煤、黃金礦床。在東部,強大河流把淤泥帶到下游,形成了遼闊的平地,遍佈沼澤和湖泊雖然該地區宜耕土地少,對農業不利,但是其「地上出產油,地下也出產油」:棕櫚油和石油。

    所以必須快速派兵搶佔,不給其他國家接入的機會,雖然各國都在忙於其他事務。

    李楠在東南亞搶地盤,歐洲人也沒有在亞洲閒著。強者得到尊重,一會得到回報。李楠自然會在東南亞獲得回報。

    同理,歐洲人在滿清王朝治下,獲得了戰略佈局;俄羅斯人在旅順獲得租借權,英國人也在威海衛佔據了威海,法國人還在尋找地盤,西南六省自治讓英法兩國,在南方的利益擴張收到了壓制,只得另作打算。

    德國人還在增兵保護膠澳辦到的利益,現在還在相持階段。

    這一切,都是歐洲強國對大清國利益的瓜分早點,但是就是這樣,也是讓滿清朝廷忙於應付,反而對於西南六省自治的事,沒有精力去全力準備了。

    相對於東南亞的後續軍事行動,危險性不大。

    但是在抗德義勇軍就有些吃虧了。到了五月下旬,連連吃虧的德**隊,增兵至一萬人馬了。除了主炮無法搬上軍艦外,可以弄上岸的火炮都搬了上來,用於對抗德義勇軍的攻擊了。

    幸運的是,抗德義勇軍一直沒有和德**隊打什麼陣地戰,要不然,只是裝備了迫擊炮的義勇軍,絕對要吃大虧。

    6月2號了。北嶺山,初夏的暴雨才剛剛過去,雨水就將德軍炮擊的硝煙沖刷乾淨,總之暴雨來得快去的也快。

    「操你大爺的,不就是打了你幾槍嗎,用得著那大炮轟。」盧大勇氣憤不已的嘀咕著,穿著橡膠雨衣,鑽出自己挖掘的防炮洞。

    暴雨下了一個多小時,盧大勇是個和日軍戰鬥過一年的神槍手,擁有軍工廠根據個人臂長製造的狙擊步槍,主要就是在狙擊步槍的護木上作文章,和左撇子槍手槍機拉柄的左右取向問題,這樣做更人性化。盡最大的努力讓槍手在瞄準射擊時處於最佳狀態。

    「勇哥,德國鬼子,足足打了一百二十一發炮彈,他大爺的,如果不是大暴雨,狗日的不知道還要炮擊多久。」觀察員兼護兵蘇小虎笑道,緊跟著鑽了出來。同時還是以學徒,就是神槍手都得帶徒弟。

    其實蘇小虎的設計水平還是比較拔尖的,要不然怎麼會被選上做神槍手呢。

    也是的兩個人數月來都射殺了四百多人了。由於對世界第一陸軍強國的重視,整個戰區擁有上千個神槍手,上前把狙擊步槍在對付德軍,再加上膠澳地區萬餘義勇軍輪番上陣,德軍都傷亡了5000人次了。

    一旦炮彈充足時,德軍就朝危險區域炮擊。可惜青島多山多丘陵,義勇軍常年和日軍交火作戰,防炮洞設置的比較科學,人員又分散,再加上不值得地雷,沒有地雷佈置圖,以及趟地雷的勇氣,想要對義勇軍造成大的打擊實屬不易。

    再說現在膠澳還沒有建成要塞式城區,對於義勇軍的夜襲,也沒有好的辦法。

    現在堅守,對峙不斷增兵,是德皇和驕傲的德軍唯一的選擇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