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四章 中日戰爭二 文 / 為雨哭泣

    東鄉平八郎感到極度的憋屈鬱悶,還有深深的不甘。

    自己在一萬米的距離上,每分鐘都有一發炮彈挨炸,,十艘魚雷艇就像靶艦似地,20分鐘高速航行之間,就不斷地被小口徑速射炮射中,艦艇上不時的火光四濺。已經有兩艘冒起濃濃的黑煙,隨時都有被擊沉的可能。

    「左滿舵,左車三」東鄉平八郎心急如焚,但是命令出口卻冷冰冰的。

    「魚雷艇全部返航,全部返航"東鄉平八郎第二道命令也出口了。

    「全部返航,全部返航。」傳令兵重複命令,一道道旗語發出。

    自己的艦隊算上魚雷艇才十幾艘,「千代田」號和「吉野」號就像兩顆牙齒一樣,被中國南洋艦隊在兩個小時的追逐戰中打掉了,東鄉平八郎現在都肉痛。以為用魚雷艇可以擾亂一下對方的追擊隊形,可惜對手手中牌太多了,300噸級、500噸級、1000噸級的驅逐艦速射炮就像流星火雨一般,炸得自己的魚雷艇極為難受。

    「轟隆.轟隆『兩聲巨響傳來,東鄉平八郎連忙用望遠鏡看去,兩艘己方魚雷艇被數發穿甲彈集中彈藥庫魚類,此時的魚類最佳射程是300米左右,一旦軍艦被擊中,對軍艦的傷害卻很大,同樣殉爆對自己也是極為可怕。

    兩艘高速進攻的魚雷艇被炸得四分五裂,旋即在炮火連天的海面中沉沒,變成中國驅逐艦的正式戰績了。相對於西班牙海軍和荷蘭海軍,中國南洋艦隊一是取巧;二是練兵,增加對抗演練的真實度;三是對手老式軍艦太多,近代軍艦雖有增加,但依然實力太差,比日本軍艦都差了一級。

    「嗚嗚」,「轟隆.轟隆」匡的一聲.「轟隆」數發300公斤重280毫米穿甲彈,鑽進常磐級軍艦艦艉主炮防護穹甲,「匡啷啷」一陣鋼片亂飛,被炸毀的火炮部件零碎四處亂射,炮手,觀測員,輸彈兵好的一下被炸死,或者直接被大件壓成肉餅;慘的缺胳膊少腿,倒在甲板上哀嚎慘叫,血肉碎點到處都是。東鄉平八郎指揮的常磐級軍艦,始終處在中國六艘最大噸位主艦炮炮擊範圍。

    「高千惠」號,「秋津洲」號,「嚴島」號三艘軍艦,也開始在炮擊齊射了,只是離八千米距離好遠了點,只是起了個自己壯膽的作用。

    由於這時的軍艦轉向滿舵比較慢,急於保住軍艦,都是滿舵全速轉向逃向本島,已是軍無鬥志了。完全被動挨炸,卻打不到對方,這是對日軍軍官們的最大打擊。在兩個小時的追逐戰中,日軍海軍多數軍官,已沒有在完全處於劣勢下,在作戰下去的勇氣了。

    這是非戰之罪,保艦才是關鍵,而不是像陸軍一樣拚命,還可以堅持住的問題。

    尖嘯的大口徑炮彈,不時再在海綿乍起滔天水柱,齊射的炮彈總有一兩枚在日本軍艦上炸起,火花在軍艦上冒起,不是有水兵像坐在彈簧床上一般,被彈射在半空,跌落海中的冰冷海水中,是死是活,活不活得了就不好說了,同樣被炮彈擊中,能活下來基本都得少些什麼。

    日軍軍艦都受到了區別對待,受到呼嘯的炮彈歡呼致意和死亡之吻。

    日本海軍極速撤離戰場,也給自己帶來等於毀滅的打擊。

    要知道,「t字橫頭」最先是出現在風帆艦船時代,以前以槳為動力時,要求軍艦以船頭對準敵船側面,靠船頭的撞角撞擊敵船船身,然後再靠上敵艦,進行肉搏戰,這在火炮出現之前是最常規,也是最有效的戰法,火炮加上風帆用在軍艦上時,情況發生了變化,火炮佈置在軍艦的兩旋,只有側面對敵時,一側的火炮才能發揮最大威力,全數開火,而船頭對準敵艦時,自己的火炮幾乎無法向對方射擊,所以,艦隊在作戰時,要盡量排成一線,爭取用自己的側面對準敵方船頭,這樣兩隻相互作戰的艦隊就形成了「t字橫頭」.這並不是英國人發明的,而是在基督教聯合艦隊與阿拉伯艦隊在地中海展開決戰時,由基督教聯合艦隊首先採用的.此種戰術一直使用到二戰後,直到導彈代替了火炮成為主要打擊的手段為止。

    日本海軍軍艦的艦艉,就完全爆露在中**艦艦炮火力打擊之下了。

    最初戰艦的火炮都是安裝在兩舷,所以只有側面對敵才能產生最好的作戰效果,如果以全艦隊的側面,面對對方的縱隊,打擊其先導艦,便可以產生可怕的效果.同時,當時軍艦上有一個"崇高"的職位,就是木匠.因為當時球型炮彈不能爆炸,中彈後只要木匠趕到及時,很少有軍艦會沉沒,除非是迎鳳面多處中彈,來不及修補,海水順潮流迅速湧入,軍艦會沉沒.那麼搶佔t型的那一橫,敵軍先導艦三面受彈,當然必有一面迎風,比較容易沉船.

    火力集中並不意味著艦隊集中,集中的火力和分散且隱蔽的艦隊是最好的。在艦隊戰中,火炮戰艦一定要力爭形成對敵方的扇形攻擊圈。使對方陷入多個方位的攻擊,而無法一一對應的還擊。運動戰才能創造出包圍的機會。最強的攻擊,就是在隱蔽地扇形包圍敵方後,三位一體的突然襲擊。敵方在被打後將無法分散撤退,而只能落得被聚殲的下場。

    歐洲戰列艦的戰列就來源於此,戰鬥時形成單列縱隊的戰列線,火力足夠強大能夠進入此線參與對射的都可稱為戰列艦,故戰列艦全稱「戰列線戰鬥艦」。

    英國的逆天正在於此,即使被搶佔了t字橫頭位,也有很大的贏面,中國南洋艦隊做到了對敵方扇形攻擊圈,也做到了集中的火力打擊。現在雖然沒有做到直角90度的t字橫頭,但是已經可以做到側舷最大火力輸出量了。

    中方軍艦劃著弧線,呈扇面罩著準備撤出海戰戰場,

    14:15分,日本海軍旗艦常磐級軍艦,熬住前期,晚節不保,在抗住了十餘發高爆彈和穿甲彈的打擊後,依然頑強的快速撤離,此時霉運來了,一發高爆彈和一發穿甲彈,在一分鐘之內,分別將兩個煙筒,一個炸得變形嚴重,一個鑽出個大窟窿,在中心開花,連帶鍋爐也不能使用了。少了一個鍋爐,氣壓就跟不上了,速度也開始下降了。

    速度下降了,就像一個躲避子彈的人,速度慢了,跟不上子彈速率,被大眾的幾率就增加了。

    這不禍不單行,集中的火力打擊的效果顯現了,14:16分開始,六艘8000噸級巡洋艦,依次齊射,現在基本上每一輪齊射,都有一發擊中目標,間或命中兩枚,甚至三枚,中率已在1.25%——2.50%——3.75%已是一個不錯的命中率了。

    畢竟炮擊射標是一個高深數學科目,金雨,王棟,李楠三人,就王棟數學水平最高,軍中機械工程師,而金雨和李楠就高中水平,也是不錯的數學水平了,可是對於高等數學就不行了。

    英**艦防護差,那是相對的,對於德國克虜伯裝甲而言的,穹甲防護的常磐級軍艦,還真不是蓋的,一直在支撐著,儘管艦上死傷慘重,還是沒有放棄,努力的想要逃回本島。

    可惜百十海里的航程,不是一個小時半個時辰就會抵達的,連中數彈的旗艦,對於東鄉平八郎情況實在是糟透了,航速減低到17節左右,就意味著艦毀人亡的局面啊!

    14:20分,每分鐘就遭到一到兩發300公斤炸藥的破壞,終於支持不住了,這時被三發穿甲彈命中,一發擊中司令塔側部,兩發擊穿甲板裝甲,鑽進船艙底部,本來已經破爛多出,不斷進水的船艙,此時灌注了大量海水,以維持軍艦平衡,300公斤炮彈在水中炸開,只是比魚雷威力稍微一些而已,「轟隆.轟隆」兩聲巨響,巨大的衝擊波振盪開去,「卡嚓」一聲軍艦的龍骨斷裂了,就算沒有完全斷,估計軍艦已經廢了,就算逃回去,大口徑火炮怕是以後無法發射了。相應的日軍旗艦常磐級軍艦艦底也被炸開兩個數米大窟窿,海水更是不斷湧入。

    一發擊中司令塔側部的穿甲彈,沒有擊穿司令塔裝甲炸開,悍勇的日本海軍早期軍人參謀們死死壓在東鄉平八郎身上,護住自己的司令官。

    14:32分,從噩中醒來的司令官東鄉平八郎,已經被部下救上艦況最好的「高千惠」號了,自己的旗艦已被放棄了,此時正在一點點的沉入海中。

    中**艦的艦炮,開始轉移火力,齊齊打擊「高千惠」號,「秋津洲」號,「嚴島」號三艘軍艦,還有不到50海里的航程,如同咫尺天涯,在暴風驟雨的炮彈中,顯得是那麼遙遠。

    中國高速魚雷艇呈扇形,從側翼高速馳來,已不足5000米,遭受一個多小時的炮擊打擊,各種口徑火炮已損毀大半,正是中國高速魚雷艇攻擊的最佳時機。

    而日本海軍的魚雷艇,已在東鄉平八郎昏迷期間,被24艘中方1300噸級驅逐艦,又擊沉了七艘,在各驅逐艦分級明確,口徑統一的各式雙聯裝速射炮集中打擊下,絲毫沒有逃脫的機會,和「高千惠」號,「秋津洲」號,「嚴島」號三艘軍艦一樣,剩餘的魚雷艇千瘡百孔,整支艦隊如果沒有奇跡和強力支援,這幾十海里就是自己的這支艦隊的生死之旅啊!東鄉平八郎渾身疼痛,可是卻已沒有在乎的心情了,不斷地爆炸聲在一點點的考驗著東鄉平八郎的戰鬥意志,該怎麼選擇,戰死或者被俘,這也是最現實,最迫在眉睫的選擇。

    快三個小時的海戰,自己的的艦隊對中國南洋艦隊毫無還手之力,為什麼呢?東鄉平八郎在思考,也在選擇。

    在生與死之間,人的智慧最容易開發,日本人也是這個世界上最會思考選擇的種族之一。

    東鄉平八郎腦子轉得飛快,似乎疼痛都感覺不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