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十五章 對日登陸作戰二 文 / 為雨哭泣

    安排吳玉玲和艾麗絲,在台北市成立服裝設計室後,這兩個受歐美獨立自主教育的人,就開始了在亞洲的生活,在台灣中國又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服飾多樣化,倒是給服裝設計製造專業的吳玉玲和艾麗絲不少靈感,忙的不亦樂乎,將設計圖樣,不斷寄往雪城,沒有成為金雨的擺設,在為自己的事業奮鬥,二十歲的吳玉玲和艾麗絲,沒有中國大多數婦女早婚觀念,沒有影響到金雨的正常工作。

    中國太平洋艦隊,一直在九州島海域封鎖作戰,金雨在3月10日,從基隆軍港隨夏威夷護航分艦隊出發,隨行的30艘登陸塢式登陸艦,滿載著3萬海軍陸戰隊,浩浩蕩盪開赴長崎海域。

    基隆港到長崎海域只有不到300海里的距離,一日夜之間就到了長崎海域伊王島附近。

    初春的長崎海域還是比較濕冷,金雨登上期間太平洋艦隊旗艦時已是11日的上午了。

    如果說中國的海岸線漫長的話,那麼四面臨海的日本各島,海岸防禦更加困難了。中國太平洋艦隊,現在就部署在伊王島、福田崎之間,封住了長崎首府的港口,斷絕了和佐世保海軍的海上來往。夏威夷護航分艦隊,完成護航之後,就開始在附近海域巡航。

    作為太平洋艦隊的司令指揮官,鍾沭陽只有少校軍銜,對於黃海和東海海域,比較熟悉,只是比南洋艦隊的實戰能力差一些,在南洋艦隊實施,對日本艦隊打擊後,又接受四國島和東京灣海域封鎖任務之時,太平洋艦隊就像是中國的內海艦隊了。

    登陸作戰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情,中國台北政府和日本政府一直處於敵對狀態,不可能對長崎陸地實施勘測,只是在宣戰後,開始在近海上做軍艦航道勘測繪製,作為登陸作戰的依據。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中國人不可能像日本人侵華一樣,做到像日本間諜,對山東半島的地理勘測活動。

    不過太平洋艦隊,在冬季對長崎沿海漁港,進行過數月的燃燒彈炮擊,乾燥的冬季使得沿海地區,到現在還是黑糊糊的一片,除了死人的屍骸,沿海地區除了駐軍在活動外,大多數老少婦孺都撤向內陸城鎮,倒是讓日軍不知道中國人登陸的具體地點,卻知道中國登陸部隊,不需要太好的海岸,就可以實施大規模登陸作戰,這讓年邁的大山巖指揮的駐軍,十分頭痛。

    鍾沭陽,也是中國最早委派到德國海軍留學的海軍學院,參加了對西班牙和荷蘭作戰的全部戰爭,得到過實戰鍛煉的實戰派,和旗艦指揮官們配合時間比較長,對金雨的領導地位是知根知底的,在金雨來履職時,還是比較正規的介紹了手中的所有資料。鍾沭陽先讓旗艦副指揮官參謀長毛新平做總體部署述說。

    「日本政府,通過歐美國家知道我方的登陸作戰方向,同理,我方也獲得日軍大山巖司令官,指揮新編第二軍5萬兵力對長崎的防禦作戰,具體防禦部署不詳。」參謀長毛新平再向圍著長崎海域海圖的金雨,和登陸作戰室的參謀們解說:「其海軍已在長崎灣布設了大量水雷,兩岸也緊急佈置了大量地雷區,日軍對長崎首府的防禦部署,據推斷是以封住主航道,配合岸防火炮限制我方艦隊為主,其陸軍主力居中馳援,但是日軍在朝鮮半島作戰,老兵消耗極大,現在多為新兵,其實戰能力不足,可是其再有熟悉地理的便利,這需要海軍陸戰隊加強重視。現在根據實際情況,水雷排除短期無法完成,為了調動日本第二軍的陸軍部隊,我們艦隊將在福田本町和福田崎沿岸,展開登陸作戰,具體作戰任務分配,和沿岸海域海況數據資料,將會在今日向各艦下發。」

    在參謀長毛新平做了前期介紹後,作為太平洋艦隊司令指揮官的鍾沭陽接過話頭,向金雨一行介紹艦隊明日的行動計劃:「太平洋艦隊分為三個分艦隊,第一分艦隊由周平安少校艦長指揮,配合排雷艇排雷,對日軍岸防炮兵攻擊和防禦。第二主力分艦隊將會對福田崎進行攻擊,開闢登陸場,輔助海軍陸戰部隊登陸。第三分艦隊居後,接應、護衛補給艦與登陸艦艇。在完成福田崎登陸作戰任務後,在向福田本町進行登陸,開闢第二個登陸場,調動和拉開日軍的安防部隊的兵力,使日軍無法集中力量,對我登陸部隊進行攻擊。」

    金雨看著地圖,一邊聽著講述,一邊思考。這是中規中矩的妥善打法,在這個相對狹窄的海岸地勢,島嶼的中間高起的山地,四周平緩的海灘地勢是無法短時間聚集大部隊聚集的,必須多處突破,讓日軍無法集中兵力反擊。而福田崎是長崎的突出部,和福田本町處於一條線的兩端,在這一時期,防禦的日本陸軍,不可能像軍艦一樣,機動能力那麼強,必然會被中國艦隊的攻擊調動。

    「這個方案可行,大家在討論下登陸作戰計劃,防禦和排除地雷的任務,就交給工兵團自己去解決,爭取在明日12時,發起試探性攻擊。」金雨是不大管具體作戰任務的,但是戰前事無鉅細的準備工作,是參謀部和作戰研究室必不可少基本工作。

    一個下午的討論,各艦隊和前期登陸部隊作戰部署很快就佈置下去了,在夜幕降臨時,主力作戰艦隊在黑夜的掩護下,秘密運動到福田崎海域待機行動了。

    福田崎海岸是個比較偏僻的地區,除了遠遠的設置了少量瞭望手,和通訊騎兵,日本不可能像後世一樣每個地方,都架設電話通訊系統,在這個時期,電話比較原始,成本花費不必後世低,也只能在主要城市和主戰部隊中提供使用。

    3月12日12:00中國艦隊和登錄部隊,在海岸4千米處,早早的完成軍事登陸部署,這是大型軍艦可以靠近海岸最佳位置,在靠近的話,就不適合軍艦的海上機動了。

    沒有日本軍艦的對抗,四艘8000噸級的得知軍艦側舷主炮,做好了炮擊準備,登陸的福田崎海岸,方圓十餘里地形平緩,荒草和樹木早已燒得之餘下樹樁,除了幾個山頭新搭建的瞭望塔,遠遠的矗立在山峰上外,沒有部署軍隊防禦的福田崎,就給日軍起到了觀察瞭望通訊的作用,顯然日本軍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通過旗艦上的觀測瞭望手的觀察,日本人不斷的打出旗語,向後方通報訊息,但是中**隊不登陸,日軍指揮官,還是無法確定中方是否再次地登陸的可能性,在此時主攻方還是佔有比較大的主動性和機動優勢的。

    12:00時,塢式登陸艇打開電動後船艉,一艘艘小型快艇,從登陸軍艦內部快速馳出,陸戰隊突擊一、二、三團總計9000餘人,開始登陸了。

    快艇高速衝出,在吃過4000米左右的海面,不斷熄火,依靠慣性衝上沙灘,最先衝上海灘的陸戰隊員,不斷的將一米寬,兩米長4.5毫米的鋼片,鋪在沙灘上,向前鋪開,也不管日軍是否佈置了雷區,長4.5毫米的鋼片,已經可以最大程度的破壞了地雷的殺傷力,保障了登陸部隊的安全。

    福田崎只是日軍的一個軍事瞭望點,快艇不斷地往返,迫擊炮彈、速射炮彈和各種口徑速射炮,各種口徑機槍和步槍子彈不斷地運上岸,工兵團散向各處,探查日軍是否在部分地區安置地雷,這是不得不防的事情。

    登陸部隊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緊張有序的完成了大部隊的登陸行動,就像軍事演習似的。很顯然日本軍隊還沒有龐大的經濟實力,在每段海灘佈置雷區,只能在主要防區安置了。

    這次登陸很順利,不像軍艦海戰,沒有第三方軍事觀察團在一旁觀摩,太平洋艦隊沒有什麼顧忌,在後期登陸,鍾沭陽一聲令下,艦炮展開了最大射程的炮擊,18000米的距離,只有305毫米和280毫米,可以做到這一步。

    這次依然是汽油燃燒彈主打,呼嘯著飛往遠處的山地,在一聲聲爆炸中,已經被燒成黑黑的樹樁,在一個冬季中,已是很乾燥了,在汽油燃燒彈的引燃下,在此猛烈的燃燒起來,沿岸山區陷入烈火之中,在不同方向春季季風的吹拂中,將登陸部隊看不到的隱患扼殺在熊熊烈火之中。

    第一次登陸行動,在沒有任何騷擾情況下完成了,後續深入作戰還會不會這麼順利,這是肯定不可能的。隨著中**隊在福田崎完成登陸,日軍瞭望手傳遞消息,日本第二軍就會得到消息,作為沙場老將的大山巖,就會安派日軍會迅速的補防。

    陸戰隊突擊一、二、三團總計9000餘人,也沒有浪費時間,趁著大火燒山時,在突擊一團團長廖明宇的帶領下,在大火熄滅下來時,佔據了各處山峰要地,連夜設置步炮兵陣地,突擊二團向前突出設防,突擊三團運輸物資和維護野戰醫院。

    隨著突擊第四、五團陸續上岸,越來越多的作戰物資連夜被運上岸,到了3月13日,有十五艘登陸軍艦和兩艘補給艦將會返航台灣,將會循環不斷的運來總計10萬登陸作戰部隊和作戰物資,對長崎的登陸作戰,就會在福田本町拉開,中日陸軍的交火隨時都會爆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