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114 謀國十八 文 / 為雨哭泣

    董福祥率領的甘軍多為騎兵,在安徽和河南交界的山區,反而不利於進攻只能下馬當步兵防禦了,一旦國防軍進攻河南的話,作為中原腹地的河南,可是沒有什麼大山大江的天然屏障提供防護,甘軍只能在河南駐防,進攻國防軍的行動很少董福祥作為老軍伍,自有章法和傳統思想,反而沒有什麼大的損失

    聶士誠和袁世凱倒是有進取心,可是這兩人也不瞭解國防軍的戰術戰略,在19世紀末,報刊傳媒中傳出的信息,反而是西洋人傳出的信息詳盡可靠些,國防軍對於國內的戰爭,哪裡有過硬攻硬打的攻城之戰啊全都是些巧打智取,裡應外合的奇襲戰

    聶士誠和袁世凱這些清軍將領,都是些傳統人士,雖說也講謀略,但是不知道國防軍不是沒有硬攻硬打的能力,而是怕攻城戰中,炮火無情殃及無辜,寧願多花時間等機會智取罷了大批的武衛右軍和北洋軍守著城牆防禦,國防軍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奪城可是武衛右軍和北洋軍一打進攻戰,打野戰,正中國防軍下懷,恨恨的給自以為了不起的北洋軍來了幾下,可是把袁世凱心痛死了,這可都是袁世凱用銀子喂出來的嫡系精銳啊為袁世凱之命是圖的亡命徒啊這時候袁世凱還沒有那麼牛叉,只有王士珍輔佐,藉著小站練兵逐漸發跡起來,很得榮祿重用,擴編為一鎮兵馬,太不容易了袁世凱、王士珍夢想像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那樣的中興之臣呢可是沒有三個月,美夢被打的支離破碎了退回直隸的後路給人斷了大半,能不醒嗎?

    李鴻章等人發起的洋務運動,還是在此時起到了作用,其創辦的水電報局,還是通過威海京津地區的戰報,電傳到了各軍手中兵力空虛的河北直隸重地,直接面臨國防軍的威脅了「回軍保護京津重地」的命令,由慈禧太后,軍機大臣榮祿等人由總理衙門發出

    山東、河南等地丟了就丟了,沒有了京畿之地,那才是什麼都沒有了,武衛左軍,都是由滿清貴族子弟組成,戲耍之地,那有什麼戰鬥力可言,董福祥、聶士誠和袁世凱慌了,以慈禧太后為主的滿清貴族是六神無主了玩權術政治,這些人佔著傳統大義還是有優勢的,玩軍事謀略,就差了十萬八千里了

    國防軍早年俘虜了,李鴻章這個滿清王朝末期的領軍人物,滿清王朝再也沒有什麼人有資格統領全局,威望服眾的帥才了,可以想像李鴻章這樣權傾朝野的中堂大人,都處處受到別人的擎肘,張之洞、劉坤一之清流就不用說了

    而董福祥、聶士誠和袁世凱等軍旅之輩的才能,放到國防軍之中,最多也就是個連營長的能力,完全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不造反鬧一鬧就是大忠臣了說,哪裡有什麼好的辦法和能力決定什麼啊

    「撤了,終於可以撤了,這哪是人呆的地兒啊」袞州城的北洋軍和武衛右軍們,終於可也大口喘口氣兒了

    「媽的,你找死啊咱就是個當兵吃餉的貨色,能撿條命就不錯了,還有什麼不能滿足的呢是不,老弟」一個明顯還有辮子的武衛右軍小兵,對一個光頭北洋軍說這話

    大熱天的,也不頭暈,也不眼花了,抗著槍,時不時的幫忙,推一推輜重糧車,天旱的厲害,水少了,在沒有糧食的話,軍隊直接算了得了

    「快點,快點,他媽的,要是讓國防軍打了黑槍,活該你們命歹,說你呢!在磨磨唧唧的,老子抽你啊」一個軍官罵罵咧咧的吆喝著

    「草泥馬的,國防軍最愛打你個狗日的軍官的黑槍,老子怕什麼,張哨官,您騎著馬,目標太明顯了,注意著點兒」一個沒有馬騎的軍官,在那給給剛才吆喝的軍官添堵

    「**的曹老六,你娘的就盼著老子死啊不就是沒有讓你狗日的騎馬嗎至於嗎?」姓張的哨官,顯然和這人很熟,回罵了過去

    「哈哈哈哈哈哈」四周的漢子都笑了起來

    這些人都是賣命的貨,死啊活的還真不怎麼太在意,當然能活著還是很幸運的事烈日之下,汗流浹背的趕路,那罪還真是不讓人好受啊所以啊,除了騎兵們,軍官們為騎馬的事,少不得起齷齪了

    這不走了半天,累了個半死,牢騷話就開始傳開了,倒也為勞累的清軍解解悶兒,調節了下疲憊的神經

    說實在的,出了城就完全暴露在原野之中,鬼知道國防軍會不會在那個土包山丘埋伏著打冷槍呢

    「噠噠噠噠噠噠」這不是機槍射擊聲,而是十幾個清軍騎兵跑過來傳命令的騎兵現在都在四周逡巡,預防國防軍伏擊,防備的還是挺嚴的,都是吃虧吃多了,撤退組織的還不錯

    「兄弟們,兄弟們,國防軍的大隊騎兵跟上來了,都加快的步子,讓國防軍追上了,小心丟了小命兒」騎兵隊正大聲不斷呼喝著,呼嘯而去,大熱天的倒是涼爽多了,比步行趕路爽多了

    「都跑起來都跑起來」武衛右軍和北洋軍,頓時緊張起來,隨著軍官的命令,跑起來,畢竟沒有人會拿自己的小命兒開玩笑,步兵在不佈置防禦,一旦讓騎兵衝過來,不死命也得丟一半

    呼哧呼哧烈日當空的,跑起來還真是讓這些當兵的遭罪了,汗流浹背跑的急赤白臉的,狼狽不堪

    國防軍騎兵一團,大3000人馬,擱國民黨那會兒,就是一個騎兵師的編制,綴在武衛右軍和北洋軍過五千人馬後面,鋪天蓋地的一大片,由不得這些為滿清朝廷賣命的漢子們不賣力的奔跑,小命兒要緊

    自7月20日,董祥福,聶士誠和袁世凱三個人已下令回撤直隸,取道邯鄲回京津護駕才是關鍵,再加上三面被圍,子彈炮彈得靠天津製造局提供,糧食得靠河北平原、中原之地河南提供,守住邯鄲,保住京津直隸重地,才是董祥福,聶士誠和袁世凱這種滿清重臣,權利財富有保障的根本

    董福祥的甘軍騎兵,國防軍騎兵二團,不敢迫得太緊,西北漢子都是一根筋的貨,和你死掐就不好了但是對付,已被打寒膽兒的袁世凱,混吃等死的武衛右軍,還是手把爪掐嗎又不是死打強追,只是攆著董祥福,聶士誠和袁世凱三個人的軍隊,快點退出山東河南兩地,不至於爆發大規模的交火

    都是中華兒女,何必往死了掐呢打怕了就行了

    董祥福,聶士誠和袁世凱三人的軍隊一撤,當地的清軍巡防營部隊,那有什麼戰鬥力啊儘是些拿冷兵器刀槍的貨色,怎麼可能在抵擋得住國防軍的進攻

    國防軍兩個團的騎兵就這麼綴著,讓清軍沒有時間停下來,去搶劫老百姓的糧食物資

    孫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大兵法家孫子的意思是說:戰爭的原則是:使敵人舉國降服是上策,用武力擊破敵國就次一等;使敵人全軍降服是上策,擊敗敵軍就次一等;使敵人全旅降服是上策,擊破敵旅就次一等;使敵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擊破敵卒就次一等;使敵人全伍降服是上策,擊破敵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戰百勝,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過交戰就降服全體敵人,才是最高明的

    隨意啊等到董祥福,聶士誠和袁世凱三人的軍隊,撤回京畿直隸的時候,累個半死的,再加上大旱之際,缺糧少喝的,什麼忠君思想都會給餓的沒有了

    國防軍參謀部,定制的「蛙跳」戰術,非常給力,由強大的海軍艦隊支持著,先奪取德州、滄州、濱州,威脅天津和北京以抗倭義勇軍在山東半島民間的影響力,那個民團的負責人,不是出自金雨的門下,都是經歷過多次對外戰爭生存下來的精英人士在一發力襲取濰坊、淄博山東兩大重地威海軍港被困就不說了,登州港在失去,董祥福,聶士誠和袁世凱三人的軍隊,又失去了唯一海路補給,整個海、陸路補給線完全斷了,想守都無法守下去了

    慈禧太后和軍機大臣榮祿,一發出回守直隸的電令,再熱再要命都得趕回去保衛京畿,護衛住自己的主子,才是做奴才本分董祥福,聶士誠和袁世凱這些人,正是這種傳統的舊式官僚人物

    當然袁世凱可能野心大些,也自己出資編練北洋軍,有改革的心思,但是其骨子裡的忠君思想,還是根深蒂固的這從袁世凱在民國時期,將死之際還在為稱帝,做皇帝禪精竭慮,就可以看到袁世凱,還是一個中國儒家思想熏陶下的傳統守舊人物

    正是抓住了,這個時代各方軍中領軍人物的這種思維模式,由不得這些軍隊不退回去守護京畿之地了

    百度搜索泡書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