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141章 工業逐鹿之十 文 / 為雨哭泣

    [正文]第141章工業逐鹿之十——

    過完春節後,東西方國家都邁入了二十世紀的歷史長河。世界上的軍事對峙更混亂了,在美洲,美國人和西班牙人、古巴人的冷戰僵持起了變化,英國人和布爾人的軍事衝突,演變成全面的戰爭,無心在關注西班牙人在美洲殖民地和美國人的戰事了,由德奧等歐洲傳統國王制國家,全面掌控美西戰爭的輿論喉舌,其中以德國作為西班牙的債權國最為賣力,美國人無法再陸戰中,應對西班牙人和古巴人的游擊戰術夾擊,無法再維持國內日益高漲的反戰情緒,開始向西班牙王室求和,西班牙王室,比美國人更加想停戰,雙方一拍就合,於1900年3月中旬達成停戰條約。雙方都損失慘重,相互妥協下,各自承擔自我的損失,耗時快兩年的美西戰事全面結束。

    與之相反的是,再南部非洲的布爾爾戰爭,進行的如火如荼,一開始不在意戰事的英國人,吃足了布爾人苦頭。華人軍火販賣集團,無意捲入這場軍事衝突,過分得罪英國人,再賣出大批軍火,大獲其利後,撤出了南部非洲。

    而在安南、緬甸、印度邊境,近年來匪徒成患,英法兩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利益,更是每況愈下暫且不表了。

    在中日戰區內,在40多萬國防軍,佔據了長崎的軍港佐世保後,中日戰爭,就陷入了中方設計的封鎖僵持戰中,就連才投降國防軍的北洋海軍,都被推上日本海域,進行嚴格的實彈演練,說實在的,北洋海軍被英國人訓練的還行,就是缺乏實彈作戰經驗,以及嚴明的軍紀,現在在國防軍海軍高標準嚴要求下,慢慢的也會磨礪出來,就算最終會淘汰一批不合要求的北洋海軍,但是這些人在現階段,打打順風仗,還是不成問題的。日本皇室通過歐美國家,向中國求和的條件,離中方的底線相差太遠,第一次談判流產後,日本國內本來就缺少糧食和物資的窘境,更加嚴重,社會動盪不安起來。

    而在朝鮮半島上,中日雙方以平城、元山一線,作為軍事分割線,形成南北對峙,寒冬臘月的小有摩擦,已是無關大局了。撤的不足五萬人的日本朝鮮駐屯軍,不是國防軍的對手,但是對付對付朝鮮玉米棒子,還是手到擒來的。控制著朝鮮王室的日軍,開始在南部朝鮮橫徵暴斂起來,在這個世紀之交的初春,飢寒交迫的朝鮮人,那裡還有什麼餘糧上貢給日本人,維持戰爭所需啊!正所謂哪裡有壓迫,那裡就會有反抗的道理一樣,南部朝鮮起義不斷,反抗日本人欺壓,反抗朝鮮現任傀儡政權的暴動,此起披伏,讓日本朝鮮駐屯軍疲以奔命。但是以現階段的朝鮮平民起義,一面對日本人朝鮮駐屯軍,無不碰的頭破血流,以慘敗告終,被日本朝鮮駐屯軍血腥的鎮壓著。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歐洲、中國境內大部地區反而是最和平穩定的了。

    在這個世界上,工業強則國防軍備強。而穩定下來的中國,則是要做好工業化佈局。李楠在佈局南方省份的工業化進程。王棟和金雨則要負責北方的工業佈局。

    這些年來,王棟和金雨也培養了,一大批具有環保節能意識的專業人才,負責城市工業設計規劃工作。現在全國一收復解放,地盤大了,省份一多起來,這些人員,就像倒入沙漠的水一樣,不顯得什麼了。

    在王棟安排完天津機器製造局技改,工人技師在培訓考核後,也在元旦後回到京城,和金雨一起商討工業佈局的重大事項。

    金雨和王棟商量有些事的時候,愛麗絲和吳玉玲就會自覺的避開,就這新全國地圖兩人商量開了。

    「阿雨,現在我們從東北開始說起,這些年來,我已在東北地區,規劃建設的很不錯了,公路鋪設可以說是村村通瀝青路;火力熱電廠建成16個,水力大小電站建成17個,尚在建的水力大電站6個;鋼鐵冶煉廠大大小小的21家,機械加工廠子167家,多涉及軍械加工行業;在農業中,你也知道的,東北大豆、高粱、玉米等雜糧,深加工行業比較突出,出口到歐洲的大豆油,和純糧食釀酒附加值利潤都在5--10倍之間。每年創收20人民幣以上,涉及到頭道酒和二、三道酒的口味兒問題,喝過私釀白酒的都知道的,勾兌過的酒水和頭道酒是兩個概念啊!這是現在東北地區創收的主打產品。」王棟解說著東北現在的工農業基礎概況。

    「是啊,不知不覺中,東北在北方發展的最好了。」金雨一項不怎麼關注國內這些細節的:「現在東北關外人口,超過了4000萬,小、中、大學和專科培訓學校,有3654家了,規模小些,但是人們的基礎文化知識,也比關內的強得多,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強一些。不如把哈爾濱飛機製造業發展起來吧。」

    「也好,現在槍械製造,不再像以前那麼迫切了,可也撤下一半的機械技師,生產飛機專用發動機,汽車製造業的人力投入,也得加倍汽車後橋底盤件,比較難加工,你是車城人,差速器,盆角齒製造屬於精密加工,齒輪精加工要求高,要不然我們的皮卡轎車兩條生產線,年產量絕對無法過萬的。」王棟說道。

    「哥哥哎,那是必須的啊!飛機製造業還有待開發,汽車製造業可以衍生出多少產業出來啊!一旦將這個產業鏈完成高、大、全三項主題,棟哥啊,我們國家的機械研究製造加工能力,一定會超越西方國家的。」金雨笑著興奮的說道。

    「那就在哈爾濱建一個,適合在寒冷氣候環境下飛行的飛機製造基地,先就叫哈爾濱飛行器研究所,怎麼樣?」王棟就是個各國機械技術研究情報人員,能自己自主的研製飛機,很是高興。

    金雨也很興奮,能在這個時代開創一個時代,先於歐美人士把航天事業搞起來,那就是一種新成就;「我們把英國人德?哈維蘭蚊式飛機搞出來吧。這種集轟炸、戰鬥、偵察、教練、聯絡、反潛於一身的木頭飛機,是一種頗具特色的傑出機型,它有幾大奇特之處:一是採用全木結構,研製經費花費少,符合我們勤儉節約的傳統嗎;二是可以改型多種機型;三是生存性好,可以讓我們少走不少彎路,可以為我們培訓合格的飛行人員,減少不必要的損傷,是不。在東北的哈爾濱一個,在中原地區河南的蘭考縣建一個,怎麼樣。」

    「那有什麼不行的啊。兄弟,怎麼想的在蘭考那種地方建一個啊!」王棟凝惑不解的問道。

    金雨笑笑說道:「焦同志在蘭考種泡桐樹,治理蘭考鹽鹼地的事跡,學過吧?」

    「廢話,誰不知道這事啊。這和建飛機製造廠有毛關係啊?」王棟反問道。

    「你是工人子弟吧,我家是山裡農村種地人出身,飛機製造廠,飛行試驗場地,那得佔用多少土地啊?放著不利於糧食種植的鹽鹼地,不去建造工業場地,難道去佔用種植糧食的良田去建廠,再說蘭考縣地處黃河流域,又是鄭州鐵路的主幹道,以後物資運輸方便;又多平原,還是比較合適建造大型飛機製造基地的。」金雨喝口咖啡解說著。

    「飛機航天製造業,先就這麼敲定了啊。」王棟下意識的點點頭答應了:「這樣一來關外東北區域的工業,就先發展起來了,帶動的其他產業規模,就不可估量了。」

    金雨在地圖上哈爾濱和蘭考的位置上標注好工業類型,才有說道:「飛機製造業說完了,該說汽車製造業了。長春汽車製造廠早計劃好了。把奉天的名字改回瀋陽好了,奉天奉天叫的沒有瀋陽順口習慣。」

    王棟笑道:「這有什麼不可得啊,改回來也好,新政權,新名字,新氣象嘛!」

    「天津和京城,是傳統的汽車製造強市,在京津塘地區,建一個十萬輛汽車及底盤系統的製造業基地,還是必要的。等到兩年以後鐵路,公路建設相繼完工,廠區也都建立的差不多了,電力供給,技術工人也都成熟起來了,正好可以在京津塘地區,把汽車製造的產量提升起來,哈哈……棟哥,那時才是咱哥倆數鈔票的美好時刻啊!」金雨說道。想一想後世中廊坊,還是汽車用空氣壓縮機的龍頭企業呢。天津的夏利轎車就不用提了,京城高精尖端的北京亞新科天緯油泵油嘴股份有限公司,國內的老些機器都是裝這個廠家的噴油泵配件,這可都是赫赫有名製造企業啊!

    王棟也頻頻應是:「這是理所當然的,正好可以銜接上,我們工廠產能不足的問題,還有什麼可安排的。」

    「安徽徐工,也是赫赫威名,連雲港一帶工區,技術儲備也很充足,鐵路運輸也方便,建一個大型柴油推土機基地如何,一旦發動機技術儲備和液壓技術成熟了,就把徐州建成亞洲最大的工程機械設備工業中心,推動江淮地區的工業鏈,再上一個台階,這個你是最清楚地了。」金雨又說起來。

    「你怎麼近說實話啊,這個我愛聽。」王棟笑道。

    「再說和德國人,1898年合建了一個大型機床設備製造廠,合資修建山東半島鐵路,山東暫時就以機床液壓設備製造為主吧,倒是可以和連雲港機床液壓設備製造形成產業互補和競爭,也有利於我們今後的不斷的研發進取。」金雨指著地圖,鉛筆劃過徐州江淮區域,點到了青島山東半島:「再在青島、鄭州、大連,天津等地建幾個大型的輪胎製造廠,不能光從南方運輪胎過來。怎麼樣。」

    「還行,考慮的蠻清楚的,再在鄭州,黃石兩地建個兩個農用拖拉機廠,在南京武昌兩地建兩個汽車改裝廠,我們的農用民用車輛製造體系,就有完善的多了。」王棟補充的說道。

    金雨在地圖城市上不斷的標注著產業名稱。

    「在京津塘,武昌,南京,建立三個電子電氣研究院和實驗室吧,尼古拉.特斯拉的電磁研究實驗室,得轉移一部分中方科研人員回國,進行自主研究,也該把無線電技術開發出來了。」金雨標注完了有建議的說道。

    「行啊!無線電技術是該出頭了。」王棟說道。

    「唐山,邯鄲,萊蕪,安陽,鄭州,大冶六個地方,在建六個30萬---100萬噸的大型鋼鐵冶煉廠,力爭在五年後鋼鐵產量達到1000萬噸的產能上去,要不然我們的各種製造業,基礎建設項目的鋼鐵建築材料的需求,根本無法供應的上,到時候還是要受制於人。」金雨繼續在地圖上標注。

    王棟說道:「好!行,就這麼個樣子來規劃好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