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168章 汽車製造與德國的合作 文 / 為雨哭泣

    縱觀中華民族歷朝歷代的老百姓之中,佔多數人口的漢民族民眾,看似心思內斂,複雜難測,其實是再簡單不過了的,吃飽穿暖了,安居樂業了,就很是滿足了,九成九的人都會穩定的生活,不會鬧事搞是非的。金雨不是政治家,但是卻知道新中國的人民,現在最基本的要求是吃飽穿暖,過個有盼頭的大肥年吧!

    都說惡水深山出刁民,這是對老百姓們的污蔑之語,金雨也沒有給這些人平反的意思。百姓之中混混無賴不少,可是自來就是貪官污吏殺人不見血,。混無賴再作惡,只是危害一方,其危害程度和官員為惡相比,就天差地遠了,沒有可比性的。

    過年和元宵節時,金雨都安安穩穩的陪著自己的家人團聚在一起,沒有做什麼表面樣子的宣傳工作,去尋常百姓家慰問,送什麼新年禮品去打攪人家。要知道在後世,習慣了政府慰問的人們,自然會感謝領導的新年慰問和關懷,但是現在國家新立,自己一大幫人去慰問的話,估計會嚇壞人家,反而破壞人家一家團圓過年的輕鬆祥和的氣氛呢?

    再說了,自己也是好多年,沒有感受到和家人再一起團圓過年的氣氛了,不在四處遊歷飄蕩在世界各國,安安靜靜的陪著新婚的兩個妻子和其娘家人,再一起和和美美的過個安靜祥和的春節和元宵節,聽聽戲,還像平民一樣,逛逛廟會,是何其的自在啊!誰都不妨礙著誰,自得其樂,是何等的逍遙啊!

    實際上吳玉玲和艾麗絲都已懷上了身孕,在這個世界中,也算是有了一個真正意義的家了,有了自己的血脈延續,金雨的心態,再也沒有比現在更祥和安靜的時候了。這時候安安靜靜的陪著家人們,又何嘗不是對自己年前東北西跑的補償呢?天大地大又怎麼樣,有時候啊,陪自己家人享受家庭的溫馨,才是最大。

    這種難得的安靜和溫馨,,雖然只有十幾二十天,但是卻是億萬中國人,在一年中最期盼的十幾二十天,過完了這十幾二十天的人們,就如同上足了發條的鬧鐘似的,又充滿激情、神清氣爽投入到新的一年的建設勞動的大浪潮之中了。

    幸福悠閒的日子總是很短暫,忙碌的日子又要開始了,金雨和王棟去年的一年禪精竭慮的規劃建設,開始一步步發展,陸續結出豐碩的果實了。

    隨著京津塘地區汽車摩托車工業製造經濟圈的強力加入,新生的汽車摩托車零部件加工生產能力,直接上了一個大台階。配套裝機和社會維修的零部件,再也沒有了產能的限制,長春汽車總裝廠,廣東五羊汽車總裝廠和五羊摩托車總廠,月總裝量都紛紛超過了5000輛大關,出口創匯創收的條件成熟了,出口創匯創收的閘口也隨之徹底打開了。

    和德方在汽車製造工業領域的合作,是去年就定下的商務合作項目,談判細節上自有專業的商務談判談對負責,金雨只要把住自己的合作底線,最終簽字就夠了。

    過完元宵節,金雨一進總理府,和同事之間百年問候之後,召集已經進駐京師的公路鐵道部,文衛教育部,商貿部,公安部和國安部等等部門主管領導們,開了一個簡短的新年工作佈置會議,所有的工作計劃,都是按部就班的按照前期規劃進行,各部門官員只是起個督促管理作用,細節問題自不必金雨多說什麼,只是提幾個新年要求而已,在一起碰個頭,意思一下就各忙各的去了,很輕鬆地新年的各項工作算是有啟動了。

    中德之間的汽車領域的合作,第一件事情,就是為戴姆勒的公司生產出「鳳凰」牌小客車,提供底盤和發動機支持,在德國投資方,還沒有在自己本土形成自己的產能時,中方負責提供客車二類底盤的需求用量。底線為10000輛(套),售後服務所需的零部件總成,自然要先於其他國家優先供給。

    說句公正話,戴姆勒的公司生產出「鳳凰」牌小客車,實在是走在了世界汽車製造應用的前列,其商業推廣意義非同一般。而新中國的客車改裝工業園區,主要設在南京和武昌地區,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才會推出自己的,客車產品,比之戴姆勒的公司小客車晚上了幾年了。

    公司主要投資人埃米爾.耶利內克的代表施塔特,就車用地盤零部件系列產品的生產技術轉讓問題,達成一致,在斯圖加特建立生產總部。又卡爾.本茨,奧托和邁巴赫等人等人簽署合作協議,在德國建立三個發動機生產工廠,同時又就乘用兩輪摩托車生產廠與卡爾.本茨等人達成合作意向,才算是,把一直呆在京師投資德方商貿團成員們應對過去了。要知道這些人可是歐洲德國容克財團,推出來的代表自己投資意願的財團觸角,不好輕易得罪,但是策略性的商業談判技巧還是要講究的,畢竟自己等人,在德國有著廣泛的行業利益,這些人時不時的,跳出來,給你使個絆子,也會讓人難受一陣子的。

    這麼說商業合作嗎,互惠互利最好,沒有人會和金錢過不去。國家實力和軟實力都是各自利益的有力保障,商人嘛?沒有人會輕易去破壞商業合作和交流地穩定環境的吧?

    任何國家之間都是有其內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餓,中德之間也是一樣如此,可是人類社會不是戰爭占主調,商貿文化交流才是人類社會的主旋律。任何國家之間打來佔去,有誰見過商貿交流的,少之又少吧?

    現階段的汽車生產技術,只要歐美國家拿到樣車,在歐美人眾多的機械設計師和工程師,以及基數龐大的發明家細心研發之下,三兩年內,也是可以研製出來相應的製造技術,到那時汽車零部件生產技術,想在賣個好價錢就不容易了,所以金雨和王棟,還是強調賣技術賺錢,以應付日益增加的國家建設資金缺口,又全面地打入歐洲工業生產體系,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了?

    汽車零部件的各種設計圖紙和生產工藝,金雨的私人商貿談判團隊很給力,陸陸續續的就在德國投資團中,賣了超過20億馬克的現金,這還不包括20%的中方技術入股的底線收入,再算上,後期來華進行技術培訓的收入,以及生產汽車摩托車地機床模具的採購量,又給新中國商貿帶來多大的收入,簡單了說,1901新中國和德國方面的,新一輪商業合作交流中,金雨等人和中國方面,實在是賺翻了。

    再說了,新中國的機床生產廠家之中,多數都是讓德國投資團,入了不少股份的,有錢大家賺嗎!互惠互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時候有什麼矛盾了,誰都不好拿經濟制裁和查抄沒收的手段去制裁對方吧!

    這就叫誰的便宜都不好占,相互制約著,才是最好的商務貿易發展模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