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170章 好風憑借力 文 / 為雨哭泣

    再說了汽車工業能夠提供數量龐大、範圍廣泛的就業機會。汽車工業本身既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同時也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產業,而且它的生產和使用對其他相關產業具有強大的聯動效應,由此就可以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尤其是相關產業。汽車及其相關產業的各個生產和管理環節所要求的工作技能都不一樣,所以就可以容納不同層次的勞動者。而且,隨著汽車產量的增加、使用的普及化和汽車產品的高科技化,汽車及相關產業所能夠提供的就業機會的數量將越來越多,範圍將越來越廣。這對於現階段新中國的工業建設,實在是一個最有力地補充,全國的鐵道建設不是一年兩年時間,就能普及到全國每一個省市縣鎮村莊的,而現在推出的皮卡轎車,卻又最適合開到這些簡易修繕的城鎮村落,實在是再實用不過了的事情。

    只要在貫徹為人民服務的意圖中,切實提高農民和工人技師的勞動所得收入,不再實施愚民教育,大力推行國民文化思想教育,那麼國人歸心,民眾知書達禮,安居樂業了,還有什麼人和思想,能動搖新中國仁治天下的政治思想呢?老百姓們不會沒有事情找事的瞎鬧事吧!要知道中國歷朝歷代,農民起義,都是在飢寒交迫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才一一爆發的。(那些皇室成員和官員篡權等王朝更迭屬於例外啊!)

    金雨暗暗想著心事,引導劉彬和楊萍繼續說下去:「還有什麼好的建議?你們都是長期在外面第一線做事,有什麼事情,多和我講一講,我都好久滿意參與管理了,不如你們了啊!」

    「老師,您回到國內了,反而謙虛謹慎起來了。」楊萍作為女人,比金雨小不了幾歲,不稱呼先生,直接稱呼起老師來了,倒是什麼話都敢說:「我們做什麼什麼樣的成績,不都是在老師,您的指揮下取得的呢?我們如今的汽車摩托車產能出來了,正好那這些國家的財團試手,先達成在海外銷售渠道的協議,讓這些國家的財閥和投資人嘗嘗甜頭,也讓這些國家的使用者,檢驗一下我們產品的性能,增加增加這些投資人的投資預期,到時候我們產品的口碑出來了,我們談判的籌碼就更足了不是。」

    「不錯啊,不錯,現在西方國家的多數消費群體,大多都是聽聞汽車摩托車的實用性和性能,滿意真實駕馳的感受,認識和評價還不客觀實際,一旦全面承認我們產品的性能,商業談判就會更加容易了,這一個觀念觀點,很不錯。那你們還有什麼意見?」金雨總結了一下。

    「那我在說一點吧!」劉彬說道:「我覺得長城汽車的品牌,值得全世界範圍的大力推廣,『長城』二字,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跡,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具有中國歷史文明的最具體的表述作用,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加形象鮮明的標誌更好的了。而廣東五羊標誌,地域局限性太強了,霸氣不足,對於將其推向世界範圍內的操作,有些不利啊。」

    金雨沉吟著好久不說什麼只是看向兩個人,過了一會兒,才問道:「大家都是這個意思嗎?」

    「不是的,我只是個人觀點而已。」劉彬說道:「我只是想說,兩個品牌的產品宣傳,分個主次,把『長城』製造這一品牌,做主打產品推廣,而廣州五羊製造宣傳推廣稍微次要一些,有利於打造中國製造的品牌效應。」

    「楊萍,你覺得呢?」金雨問向楊萍道。

    楊萍笑笑,知道劉彬的意見不全面,解釋著說道:「劉彬的主觀意圖太明顯了,長城汽車的品牌經營,不能這麼簡單來推廣,『長城』的寓意和其標誌雖好,也得考慮東西方文化和思想觀念的差異。我們一些人,在私下裡討論過一陣子,都沒有形成定論,老師正好來評定一番好了。」

    很顯然,作為女性的楊萍,也是不同意不支持劉彬這一觀點的。

    金雨想了想說道:「就像楊萍說的一樣,『長城』的寓意和其標誌性商標雖好,也得考慮東西方文化和思想觀念的差異。要知道,百樣米養百樣人,世界各國的人,吃著不同的食物,學習著各種文化,什麼心思的人都有,這才叫眾口難調啊!你考慮著霸氣氣派,別人想著和平安詳,還有人考慮著家族榮耀,如果有人要求把族徽安置在車上,你會怎麼吧呢?」

    「老師,您教過的,那就是要特殊定制安裝了,這個問題不難解決呀?」劉彬立馬就解答了。

    「那你知道不知道廣州五羊的來歷和民間傳說啊?」金雨問道。

    「知道一點,都是和別人討論這個問題時,聽說的。」劉彬很實在的說道。

    五羊石像是廣州市的標誌。便會看到1959年由著名雕塑家尹積昌等人設計的,作為羊城城徽的,富有詩情畫意的藝術作品——五羊石像。這種後世標誌性雕塑,金雨自然不會拿來說事的。

    但是我們中國人,自來就愛拿傳說來說事情,寓意和象徵意義深遠,還是很有中國的傳統文化習俗,倒是可以拿來推廣的,這才是組建廣州五羊製造廠的重點所在。劉彬倒不是否定這一觀點,只是考慮問題的側重點和出發點不一樣罷了。

    金雨點點頭繼續說道:「相傳周夷王時期,有五位仙人,著五色衣,騎五色羊,手裡各拿一串谷穗,飛至楚庭(廣州古稱),仙人將谷穗贈與州人,並祝願『此地再無饑荒』。仙人言畢冉冉升空而去,羊化為石。我們建廠時,就考慮到了這一地域文化特色,推廣的就是這一仙人祝願和寓意,知道嗎?這也是一個賣點啊。相信西方人,會很容易的接受善意的、美好的自古流傳的美好故事傳說的,祝願人們『此地再無饑荒』,引申開來,不就可以祝願開車的人,不會遭受到『饑荒和貧窮』的磨難嗎?這樣一來,不是更好的宣揚了中國人文化傳統和工業產品嗎?」

    「是啊!我考慮問題,還是有點片面了,老師教導的很對,這確實是一個最佳的推廣賣點啊!」劉彬感歎的說道。

    楊萍也是感慨連連,老師就是老師,總是能把最通俗的民間傳說中,最能體現真善美的一面,推廣挖掘出來,寓意深遠啊!自己等人考慮問題,就絕對沒有老師考慮的周全妥善了。

    打開話匣子的金雨意猶未盡的說道:「五羊傳說,正好拿來和西方國家,進行文化交流傳播,五羊化石的傳說,正好和西方雕塑藝術家交流一下,你們搞一個五羊石像徵集活動,廣東五羊製造廠,會提供100萬馬克,徵集汽車商標大賽和贊助廣州城市五羊石像徵集活動,一同世界範圍內的藝術家們懸賞徵集,具體活動,你們看著組織怎麼樣?」

    楊萍和劉彬連連點頭叫好:「老師的點子,出發點,總是叫人無可駁辯,立意深遠,我們一定把這個主題推廣出去,向這些西方國家表達一個善意的信號,合作不成問題,只是有時間間隔的限制而已。老師放心好了,您事務繁多,這種商務活動的細節問題,我們會完善起來,不會讓您煩心的。」

    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正所謂,得勢需放盡好風憑借力。金雨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了,和這些西方國家打交道,善意要表現出來,但是技術封鎖和時間限制也得把握好分寸,不藉著現在這種技術優勢,撈足利益好處,就是個十足的爛好人了。這個優勢不利用到極限,那就意味著,過了這個村絕對沒有這個店了,和西方商人打了這麼多年交道,再把握不住眼前的機會,楊萍和劉彬等人組成的團隊,就不用混了,解散算了。

    「你們把握住幾點關鍵的原則,一價錢底線,以德國投資財團的秘密協議作參考,金錢額度加到10倍;二原始股份股權還是設定在20%以下,這點不要變,要知道我們沒有實力何必要,再到別人的國家去控股掌控這些企業,這樣才不會遭到別國財團猜忌,穩穩當當的賺錢分紅好了。」金雨思考著說道。要知道後世猶太人,在二戰前後期間,遭受到了德國和沙皇俄國的大清洗,和猶太財團的貪婪,以及瘋狂的控制一國金融經濟秩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前車之鑒啊!金雨可不想自己國家的財團商人們,在這個隨時都會爆發戰爭的時代,走上猶太財團的老路上去。這是這個時代專治時期最遭人嫉恨的地方,有財不讓家發,就會有人和國家扛著槍就上的,不得不防啊!

    楊萍和劉彬連連點頭,速寫記錄著這些條件,其速記文字大概只有自己看得明白吧!

    「第三,這些國家,都是殖民主義國家,其國家的經濟發展,離不開控制該國殖民地區的自然資源,人力和市場,從而獲取廉價的礦產資源。在談判中,最好簽署一個長期以廉價礦產資源償付資金的合約方式,盡量不開採國內的資源,要知道國內的鐵路和汽車運輸,要想逐步完善起來,還得經歷數年的發展建設,最後算下來,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成本,必定遠遠高於這些西方國家的,其中經濟利益關係,相比你們都是最清楚地。那種勞動密集型的礦產開採企業,還是這些國家,最在行啊!」金雨小心的建議著說道。

    有些話,好說不好聽,楊萍和劉彬自然知道,有些話不能落下文字把柄,把金雨的意圖記住大略的,自己明白就好了。再說談判時壓價,也不會有人去明著說;你一元的商品,賣我一百元,不行,你得兩元錢賣給我。估計你剛剛說完,人家就憤然離去了吧?

    要知道會買的永遠不如會賣的道理存在地意義啊!

    楊萍和劉彬是知道新中國鐵路網,現在階段只能延伸到主要城鎮,沒有西方多數國家的鐵路運輸網完善發展時間長,遍及各個工廠礦區,同樣噸位礦石資源的開採運輸成本,多數比新中國自己開發運輸成本,要便宜一半左右,一旦達成金雨所說的第三點,實在是最實惠最實際的事情了。

    大家想一想,改革開放了以後,中國開採煤炭的煤老闆是如何發財的,就會知道這個年代盛行殖民主義歐美國家,是如何發財的。他們可是比中國開採煤炭的煤老闆們,狠辣百倍千倍的角色,能給礦工們吃個飽飯,都是恩賜,勞動力之廉價,可見一斑。

    這些殖民主義財團,掌握的財富,看看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各國花費的軍費,大家就一目瞭然了,這種便宜能佔而不去占,金雨不去謀取,實在是自己都不願意原諒自己的事情。

    再說了這種惡人,又不需要自己去當,有什麼不可以的呢?而西方財團又不用真金白銀的,來支付購買汽車摩托車技術專利和生產工藝以及機床設備,想必這些國家的財團,不會拒絕簽署這種付款方式的合約吧?畢竟殖民地的礦產資源,是最廉價和不用心痛的。最不值得注重的資源,去換取新的產業技術,何樂而不為呢?

    又和金雨討論了一些談判細節和談判底線問題,楊萍和劉彬就興高采烈的離去了,只要在今明兩年,完成和英國、法國、美國、奧匈和意大利人的商業談判,光每年的業績分成,就足以將自己這些商貿談判團隊,都一個個的造就成百萬富翁了,能不高興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