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190章 改革四 文 / 為雨哭泣

    西曆1901年過去了,新世紀之初,世界局勢風雲變幻,莫衷一是。新近強勢崛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開始了國家行政機構的優化組合,而軍隊體系也開始逐步移交軍管權力,精兵簡政的措施一一出台,後世先進合理的治理管理經驗,也在王東夫婦和金雨的建議下,結合現實的國情,有條不紊的進行實施和大範圍內地討論起來。

    「共和國最高領導人,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禪讓皇帝制度,還是西方選舉的總統制度,孰優孰劣,無從考究。新中國的最高領導人冠以皇帝尊號合適?還是總統?我們暫時擱置起來,讓大家慢慢思考之後,再決定吧!5年時間,在這五年時間之後,大家商議決定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職位稱號。在台灣府施政期間,我,李楠曾經說過,將會在5年後終止軍政制度,現如今,我做到了這一步。國務院裡的各位部長們,我作為總理,在5年任期內,希望大家權衡對比,能給我一個答案。因為我們有時間,冷靜的思考這一政體制度問題,共和國最高領導人,如今也閒置下來,也是無奈之舉。倉促之間,決定這一問題是不合事宜,這關係著,我們這一個浴火重生的國家,未來之政體穩定和未來的發展之路。5年之後我希望大家能夠和我一起作出決定,決定這個古老的民族未來之路。我知道,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自古以來皇帝寶鼎,有德者居之。這是一句真理性地警世之語,需要我們具有怎麼樣的智慧和才能,才會占而居之呢?這是一個根本性地問題和學問,大家共勉。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記載了多少帝王將相的豐功偉績,他們的治國之術,無不遵循這一真理。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王朝更迭,無不詮釋著這句真理的真義。家天下的歷史,已經證明單個民族或者家族精英人士統治國家,掌控中央集權的治國理念,已經過時了,任何一個家族的精英人士,都無力支撐起統治國家的重任,以及協調中華民族中,各個民族之間地利益關係和政治訴求。在這一前提下,國務院將成為集中全中華民族能人志士,高度集中的管理和協調各民族民眾權益的國家機構。我,李楠作為總理,希望大家努力展現各自的政治才能,制定一個持續穩定的國家憲法和治國綱領,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歷史中一個天子一個做法,無法保證政治綱領的穩定和法律法規的延續性,中華民族的歷朝歷代君王,都是在這種變來變去的變法中,把自己的江山天下變沒了的,數千年以來,中華民族的老百姓們,總是在王朝更迭中,受盡苦難和屠殺。怎麼避免再出現家天下和個人獨裁的局面出現呢?我也希望大家和我一起來摸索探討,這是新世紀之初,國家交給我們的歷史使命。這是個改革變新的世紀之初,變革和轉換思想觀念,使我們這一個新誕生的政體能夠定鼎京師,使我們中華民族重新崛起,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重回世界強國之林,不在屈膝於蠻夷之族,恢復了中華民族地尊嚴和榮光,讓我們地民眾重新明白,作為大國國民,自己應該擁有什麼樣地權利和義務,不在忍受官員們不合理的壓迫和剝削,不在愚昧地盲目地盲從別人思想,而是學會思考,為維護國家民族和自身家庭個人的權益,努力學習和抗爭。讓我們地民眾學會思考,安居樂業,富強起來,這就是我們這一屆的國務院官員們的任期任務,民眾富強則國家民族富強。國強而民不富強,是為亡國之徵兆,這是治國之大忌。做不到這一步,我,李楠,也就沒有在競選下一任總理的必要。這就是我,李楠,治理國家最基本的思想,願與諸君共勉,創建錦繡中華!恢復漢唐雄風,再現春秋諸子百家的治學文風……」李楠在國務院部長會議中,做出的政治目的很強地政府報告,指出了當前國家建立之初的基本行政準則,會議結束之後,在《新華夏日報》中原文刊載。

    國內國外的其他刊物報紙,紛紛轉載李楠地政府報告,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地輿論探討,眾說紛紜。

    新中國如今大興教育,尤其是軍人們,最早開始的普及教育,使得有基本文化知識的人,越來越多,參政議政的興趣也廣泛起來了,開始商討國家大事的意識也逐步增強起來,在軍中民間展開了大討論。

    中國人歷經皇帝統治數千年,思維上,骨髓裡對皇帝的認知,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如今皇帝位置閒置下來,多數人很失落,沒有了從龍之功,心裡預期沒有達成,這種失落感,讓大家的心勁兒沒有了著落一樣,很不踏實。這些人以舊文人居多,不過是在茶餘飯後,冒冒酸氣而已,到沒有什麼影響力。

    而飯菜油水多了的老百姓們,倒是最實在了,任你怎麼報道宣傳,我自巍然不動,當聽個說書好了,就像如今的現狀就好了,有沒有皇帝和大總統不重要,我們就圖個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就知足了。

    「置全體國人書:家天下的帝王學說的本質,其實是功臣良將和文人儒士的墳墓,良將自古就是家天下的犧牲品,文人儒士,只是看透帝王預制良將於死地之後的小推手而已……帝王,文臣,良將,與漁夫,鶴,蚌的論證關係。希望有識之士,積極投稿,優秀文章,稿酬優厚。」《新華夏日報》簡述了帝王學術,迅速向全國人士徵集帝王學說的辯論文章起來,毫無疑問,這是針對舊時思潮的一種有目地的誘導性人們思考問題了。中國人八卦起來,什麼樣的批判文章都敢寫的,這一下子算是引爆了人們討論的興趣。

    人們開始正視舊時帝王制度中帝王,文臣,良將相互之間利益和矛盾,帝王,文臣,良將,怎麼處理三者之間關係地學問,開始在報刊上展開辯論之戰。這又從另一層面上,讓人們去思考國家政治制度的優劣弊端,從各個角度去分析看待國家制度,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怎麼保證各行各業人士的根本利益,怎麼去看待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這些相對矛盾,卻又最直觀的問題也一一開始在報紙上刊登,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話題。

    這個時代的人們本來就是敢想敢做地作風,要不然,清末時期的農民起義和革命暴動會那麼多呢?連一個小刀會,民間組織幫都敢起義反清呢?

    現在新華夏日報,把社會上,這種種不合理不公平的現象,提出來公開討論,徵集解決方案論文的做法,很是有利於民眾發洩出,長時間來遭受滿清王朝奴役壓制的種種不滿,對比之下,生活在如今的新政權下的實在是再幸福不過了,北方民眾從而理性地認同了新中國新政權統治地正統地位,滿清王朝猶如過眼雲煙般消散了。

    國家穩定發展起來了,就像是要給人們發紅包似的,趕在春節前一個月了,國務院出台了獎勵《建國功勳人士獎勵辦法》,頒布了,對日戰爭結束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地獎勵措施:一全國農民農業稅減半,永久性執行如今這一標準,直至免除農業稅(現在全國農業稅統一標準是10%_15%),減半之後就是5%——7.5%,【也就是說軍屬全年只需繳納5%的收入就行了,以前軍屬繳納10%】;二對國防軍將士,志願兵和義務兵,軍銜各升一級,授予建國勳章(銅質),戰鬥英雄加授勇士勳章(銀質),大校和少將均為師一級主管將校,加授長城勳章和龍記勳章(金質),退役後經商,享受國家各個銀行,最優惠貸款福利;三對於在軍政商工業建設中,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士,授予公、侯、伯、子、男五等(王的爵位註銷),均世襲罔替,可享受國家相應的福利待遇,授與之爵位相應府邸一座【不夠分配之建築補建】。

    這樣一來,以金雨做出的貢獻足以封公爵位了,其住在前海一側的前恭親王府,名正言順的劃入金雨公爵名下了。

    這一傢伙下來,數千萬軍政人員受益,個個喜笑顏開心情大好,說話辦事勁頭十足了,老百姓們也得了大實惠,沒有不滿意的了,大家都享受到了建國和作為戰勝國的戰爭分紅了,能不滿意嗎?

    這樣一來,新中國正式擁有1000名少將軍銜的男女少將,榮升大校軍銜的更多了,而被授予爵位的各界人士,也才千餘人罷了。

    這個爵位與以前地封建社會的爵位大大的不一樣了,這是一種榮耀,是一種功勳的證明,不再擁有特權,只享受國家給予的福利待遇,只要不賣國叛國,均可世襲罔替的啊。

    任何時代的人們,誰會少了那份對名利的追求,就像文人諷刺商人,只注重商業利益一樣,文人注重名譽,出名了會沒有利益嗎?名利,名利啊!誰又走得出這個圈子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