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196章 改革十 文 / 為雨哭泣

    [正文]第196章改革十——

    「劉老,您廝殺了一輩子,是該穩穩的享清福了,要知道國有一老,如有一寶,不是沒有原由的。」金雨很認真地對劉永福說道:「您刀裡來,槍裡去,幫儒俠把國術館的架子搭起來,跟這些形意拳的內家高手,多交流交流,老了老了,就得注意養生,您年輕時,四處拚殺,要注意保養自身,我也不知道您,是什麼流派的,以您身子骨的硬朗勁,也是出自名家吧。」

    「見笑了,心意**拳,家傳的,見不了方家名手的。」劉永福說道。

    劉永福在這些人中年紀最大,六十有五了,中庸謙和得多,說話很溫和的,不過你要是把這種人,小瞧了,那才是不知道死字是怎麼寫的。要知道,劉永福可是從廣西起義反清的人物,黑旗軍的大名,無人不曉,在冷兵器盛行地十九世紀中葉,在晚清時代,那可是在刀頭上舔血的生涯啊!沒有防身的功夫,絕對是不容易在戰亂中生存下來的。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練武得人多如牛毛,其用功強度,不是21世紀現代人可以比擬的,可以不負責任的說一句,現代武術大師,到這個時代,對著這些人,無論老少,都是小白菜一顆,全是人家的菜。可不是大家看到的康龍武術大賽那樣,手上戴一拳套,那還叫中華武術嗎?那是給武術比賽者,拴上籠頭,耍猴呢?拳擊不是拳擊,摔跤不是摔跤,自由搏擊也不是,在台上比賽著,不就是那可憐的猴子嗎?甚至還不如猴子,猴子是牲口,受人控制,還好說些。可是這些練武者,是人啊!不知道他們那些練武術的人,有什麼氣節和尊嚴,上電視那樣比賽,實在是可憐啊!中華武術淪落到這種程度,實在是恥辱啊!

    金雨就是有這一方面的原因,不願意在國內呆著,太憋屈了,才喜歡滿世界的在外面冒險,現在來到這個時空,自然要把中華武術推廣起來,讓其發揚光大。

    「劉老,剛才幾位國術大家,說的話,您也聽到了,這就是誠意,這就是拳拳愛國之心,部門辜負,我看以大宗師職稱聘請吧!福利待遇一套公寓房吧,住校,配專車接送好了。我就在捐100萬,用於國術館的初步運作資金好了。」金雨又對劉永福說這話。

    劉永福笑笑說道:「金先生,財大氣粗,一擲千金,不皺眉頭,老夫就不客套了。各位師傅,大宗師職稱,是對中華武術名家的最大認可了。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為了國家穩定,社會和諧,王師傅,程師傅,李教官,孫師傅,還有杜少將,都可謂是一派宗師人物了,國家可是為了避免武術世界私鬥比武的死傷情形發生,避免無謂的爭鬥,以五位大宗師,作為最高國術職稱之標準,由五位來判定,審核中華武術各個流派的評級事宜。各個流派的武術家們,開館授徒收費標準,也有國術館來規定核准。怎麼樣,幾位對這一安排是否滿意!」

    「滿意,還有什麼不滿意呢?國家給我們這些武人謀個出路嗎,如今政通人和,我的鏢局,怕是沒有什麼財路了,沒有土匪了啊,通火車的通火車,通公路的有汽車三輪子佔著,陸地上都快沒有鏢局的出路了啊!門下的人也得謀個出路不是,王五謝謝,各位!」大刀王五笑瞇瞇地說著。大刀王五是開鏢局的,如今全國土匪剿的剿,該驅逐的驅逐了,還有部分給發配了,商賈們,多數不在請鏢師押貨了,請貼身保鏢的還有些,可以說,大刀王五的鏢局,受社會環境改善影響,快開不下去了,手下的鏢師和弟子們。如果不是受傳統規矩約束著,怕是要散伙了,就這樣,武師的出走,已經影響著其名下順源鏢局的存續了。現在說出這一番話來,也是有出處的。

    程廷華開的有眼睛店舖,如今開店授徒兩不誤,自然沒有什麼意見的,能開店舖掙錢的人,自然對於掙錢沒有意見了。

    李書文都在軍中任職了,更沒有話說,杜心武就更不用提了。

    孫祿堂拱手說道:「各位,如此盛意拳拳,我一介武夫,自不會不識抬舉,細節問題,儒俠兄弟,細節事宜,也交代過了,這是好事啊!國術興盛,乃我輩之責,自當盡力!」

    「好,都是爽快人!北方漢子講義氣,武林中人,同氣連枝,都有師門淵源。我就再說個實話吧,1899年,我是狠下心,鎮壓流放了一些北方豪傑武術家,這一點我不知道各位對本人有什麼看法。可是我要說義和拳的那套惑民之舉,比之太平軍,白蓮教王聰兒起義之害更甚!我們那裡,流行一句話,人在江湖飄,也怕挨菜刀,刀槍不入,神水神拳之說,害人太深啊!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又有幾個人,可以練到對大刀長槍不傷本身的境界啊?再說了,有刀槍不入的功夫,和神水神拳,這個世界還要製造刀槍幹什麼,直接喝神水得了,還練什麼啊是不是?在這裡,我希望大家,在教拳腳功夫時,要正確引導學生學徒對中華武術的認識。」金雨接口說道:「我的話,都說到明處,不怕各位怪我是個直腸子,透明人吧!」

    「我們理解,金先生為國為民考慮甚多,大義當前,所作所為,也是情非得已,話點到這裡,說白了,講開了,就好了!」大刀王五做起了中人說道。

    其他人同樣交遊廣泛,如今到了這一步,也都答應說和,和同門好友交代清楚。

    在北方交結廣泛的順遠鏢局當家人,也確實有這個影響力和說話的份量,要知道原來歷史中,八國聯軍侵華後,滿清政府戰敗,賠款割地,民不聊生,北方武林人士,也是貧困潦倒,經常全家,跑到武林朋友家中吃喝,你還不能說什麼,得講義氣,講面子,借高利貸,也得買吃買喝的周濟不可,這就是那個時期,武林人物的人際交往關係的獨特之處。

    而像大刀王五,程廷華,李書文和孫祿堂這類實戰派武術大家,金雨也是佩服的,也是知道自己和這些人,在武術實戰中的差距,單論以武術對戰的話,自己是一個也打不贏的,只有跑的份了。這是實話啊!現代人身體素質再好,也不是這個年代人三拳兩腳之敵的。

    金雨拱手為禮說道:「那我就多謝大家的理解了,以後就是朋友了,今後遇到什麼困難和難處,儘管來找我好了,都是老爺們了,咱不來虛頭巴腦的那套。劉老,儒俠兄,各位師傅,金某謝謝了!」

    眾人直覺很有面子,連連回禮客氣著。

    金雨喝了口熱茶,才開始說道:「正經事兒說好了,那麼我們現在談談私事吧,來,各位將軍們,現在是發放戰爭勝利紅利的時候了。」

    一眾國防部將領們哄笑起來,靠坐了過來。

    金雨見狀說道:「國家新立,戰爭結束了,對於我們這些軍人來說,就意味著,收入減收了,因為沒有戰時補貼了嗎!」

    「哈哈……哈哈……」大家樂不可支的又笑起來。

    「榮譽和功勳,國務院都已經頒發給大家了,但是,這還不夠啊!大家還得養家餬口不是,你們代表的陸海軍將士,和那些為中華崛起而犧牲的中華兒女們,怎麼樣讓戰士們的家人更加富裕富足,怎麼樣讓犧牲的胞澤走的安心,使得這些胞澤的家人,得到照顧,就是我們在座的各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了。對吧!」金雨娓娓道來。

    曹正元,薩鎮冰,鍾沭陽是代表海軍各個時期派系勢力,在國防部任職的新銳,也是新中國國防海軍的未來,最有影響力的代表性人物,見金雨這麼說,自然沒有什麼二話,曹正元當即就說道:「先生,有什麼話,儘管說來,相比也不會虧待了大傢伙的。」

    其他人自然沒有什麼反對的道理,再說,誰見過金雨投資沒有獲利的例子啊?一說到做生意賺錢,不服都不行啊!

    「那好啊,我說了啊。第一,倭人賠款的事,大家清楚的啊,100噸黃金,基本上已經掏空了倭皇和日本財閥家主的全部財富了,估計就剩兜襠褲了啊,那麼餘下的賠款怎麼辦啊?當然就得配資源了,繅絲出口就不說了,那種關稅收入和利潤,和其他歐美國家分下來,就沒有多少了,直接都給國庫了。那我們就得想辦法,另辟財源了,日本的硫磺和木材進口權,就交給軍隊來進行了。大西北建設需要木材,黃河治理需要綠化,大西北植樹造林勢在必行,退耕還林,將成為建設大西北今後的主要政策之一,這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商業機會。再則,大小興安嶺,不安穩,一些邊境地區的木材,得清理砍伐掉,這些年,你們軍隊經營的不錯,把這個老本行,依舊交給你們,再加以發揚光大好了。」金雨說道:「你們搞大批發,國內木材經銷商負責國內銷售,合作經營,互惠互利多好。」

    安住了大傢伙的心,又喝口茶金雨又說開了:「再說了,軍隊經商的事情,只能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啊,不得影響訓練和邊防任務。具體的操作,軍官不得深度介入,砍伐樹木就當是士兵的輪訓項目之一吧,多砍樹,遇到老毛子拚殺之時,手腳有勁兒不是。」

    「你呀你,說到賺錢,你怎麼又說道打仗了啊?」杜心武笑起來。

    「這叫賺錢打仗兩不誤啊!廢物也得利用啊,要不然,到時候戰火一起,一把火燒起來,你想想看,那麼大一片原始森林,想滅火都難啊。與其被燒為灰灰,不如有目的的,讓軍隊砍伐掉,通過海運,運到華北,運到大西北去,各得其所嗎!」金雨說道:「那麼下面,就說到利益分配了。收入國家財政佔兩成,稅後啊,軍屬占三成,全軍烈屬占三成,剩餘兩成做軍隊訓練補貼吧!以後就按此例辦理了。」

    木材生意,是個不比煤炭礦石資源生意差的行當,在座的都知道一些的,這樣安排自然沒有異議,大頭在後面嗎。

    「第二個路子們嘛,那就要看各位和你們下面的人,這些年攥了多少私房錢了,我準備在河北首府保定,綏遠省省府歸綏,開辦兩個汽車廠,保定府建個特種改裝車廠,綏遠建個越野車輛廠,有興趣的就把自己的私房錢掏出來,入股投資一份。說明一下啊!只有投資監理的權利,沒有直接經營的權利啊!除非大傢伙的辭職,下水經商啊!要不然的話,把本職工作給忘了,那就是玩忽職守了,到時候,後果大家也清楚的,軍法無情啊!股份說一下啊,總股本2000萬元,我只出20的資金,國家按土地資源占股20,獎勵管理領導層5股份,工人技師占15股份,剩下的40股份,看大家有沒有膽子吃下,錢不夠的話?拿你們的勳章和爵位信用值去申請貸款好了。」金雨這麼一說,等於把好話壞話,都給說到位了。

    大傢伙都笑笑,劉永福說話了:「金主席,不愧是軍中商業活動的領頭人啊!考慮的面面俱到,我們現在和倭人的關係,已成死仇了,一般人還真不敢和其交易;而在遠東邊界,也只有軍隊,才敢在哪裡駐紮,訓練駐防,以備不測,再算上海軍,今後會在這一代加強巡航,也會安全一些,其他人,還真不容易在那裡做生意,戰火一起,誰都不好說啊!」

    劉永福話鋒一轉,又說道:「保定府建個特種改裝車廠,綏遠建個越野車車廠,這種新式玩意兒,咱一老頭子了,雖然不懂的是個什麼概念,但是參一股,還是必須的。這樣國家利益,工廠利益,工人利益,有功勳的軍人利益,都照顧到了,讓大家都獲得了利益,那意思就是說,今後啊!大家就別亂伸手,說我們不守規矩。以前別人老說,好男不當兵,這樣一來大傢伙的,沒有了後顧之憂,全心訓練,學好文化知識,不在做個莽夫式的武夫,軍隊的新形象,大家可是要保持好啊!我們軍人的榮譽,需要大家維持啊!」

    劉永福老人,語重心長的說著,顯然和金雨,在言行思想上,達成了默契。

    其他人,都是飽學之士,留學過在海外見識的也多了,眼界思維都開闊靈動,現在哪有不知道,金雨和劉永福說話的因由呢,都思考開了。

    就連大刀王五,程廷華,李書文和孫祿堂等人,都思考起來,能把武功,練到他們那個境界的人,誰都不是笨蛋和白丁了,中醫知識和一定的文化學識還是具備一定地功底的。

    見這些軍中大佬們,沒有把自己等人當外人,這麼重要的商業大事,也不避諱自己,那是相信自己等人的人品啊!不是那種爛嚼舌根的小人。想到這裡,這幾個武人,也開始認同這些軍中大佬的為人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