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265章 咱也玩玩高空轟炸(三) 文 / 為雨哭泣

    外貝加爾斯克是進出滿洲裡和博爾賈城的交通要道,和平時期是商貿重鎮,戰爭歲月就是邊防重地。漫長的中俄邊境線上,這種哨卡比比皆是,此時駐紮了不足兩千駐軍,也是沙俄軍隊應對中華帝國對其實行軍事威壓的應急舉措而已。畢竟誰也不可能在邊境線上,每每駐紮上上萬駐軍,能在其後方大鎮博爾賈城駐紮近兩萬駐軍,已是對中華帝國滿洲裡駐軍的有力回應了。

    外貝加爾斯克,在十九世紀末期,是沙皇俄國政權為了侵佔滿洲裡地區,而興建的邊疆哨卡和商貿小鎮,現如今卻是和中華帝**事對峙的橋頭堡。其依山而建,左右守衛著通往博爾賈城的官道,哨卡後山的鎮子,沿邊境官道而建,同樣依山傍水落成,逐步形成了一個邊境貿易重鎮,可是在宣戰前後,中國在此地經營的商人都被組織回國經營其他營生,自然地滿洲裡的俄國商人也被警告限期離境,不願離境的,也被警告不得從事違反中華帝國的相關安全法律,或者暗中進行間諜破壞活動,合法經商即可獲得暫時的定居權。

    在戰爭時期,有時候還真不能拿合法經商的各國商人怎麼樣,哪個國家的商人不在其他國家經商呢?一竿子把商人全部打翻在地,得罪個精光,那才真是得不償失的自毀信譽和形象的行為啊!

    再說俄軍在此的駐軍只有不足2000人,沿山修建的工事,只能算是湊合而已,不是主力部隊駐紮的地方,75毫米的山炮也只有十六門而已。再大口徑的火炮就沒有了,防禦措施差不多是有等於無。如果是前清部隊進攻其工事的話,那是足夠防禦了,可是在中華帝國滿洲裡駐軍201師和202師的師屬炮團面前,兩者之間實在是沒有一個比較了,也只能用弱到渣兒來形容了。

    也就在呂少秋指揮著空軍部隊轟炸博爾賈城不久,早已嚴陣以待的201師的師屬炮兵團,也把上百門火炮炮口指向外貝加爾斯克,俄軍哨卡的工事和營地。

    滿洲裡駐軍的師屬炮兵團,可是裝備了最新式203毫米的大口徑火炮12門,180毫米大口徑火炮12門。155毫米和105毫米的重炮各36門。75毫米的山炮和速射炮更是裝備到營,迫擊炮裝備到排,大噸位火炮和彈藥都有2噸載重卡車牽引運輸,可以說是火炮都武裝到牙齒了。

    最新式203毫米的大口徑火炮初速933米秒;倍徑27,射速1-2發分;最大射程發射底凹彈可達22公里;戰鬥全重11.5噸。屬於加農榴彈炮系列,要是倍徑達到37的話,其自重就更大樂,卡車牽引55公里小時,其機動打擊能力已經極強了,已經遠超世界各國了。

    經濟強弱決定著上層建築,也決定著工業生產能力,同時也決定著軍事裝備能力,這也是中華帝國的軍事能力。一直走在世界強國的前面的關鍵之所在。

    作為滿洲裡戰區前敵副總指揮的牛劍鋒少將,絲毫沒有為奪取外貝加爾斯克擔心過,也沒有準備拿部隊人命去攻堅的打算。

    12:55分,201師屬炮兵指揮部通訊員打來電話:炮擊準備完畢,等待指令。

    緊接著201師一團團長趙長河報告;一團官兵已做好協同作戰準備,等待指令。

    在戰區指揮作戰的指揮官們看來。毀滅式炮擊之後,一團官兵們衝上山去,也是走個過場,擊殺殘敵打掃戰場罷了。

    中華帝國的軍事動作,對面的沙俄邊境駐軍團長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一分不差的看在眼裡,卻毫無辦法可想。旅順戰役的戰況,還傳不到沙俄邊境小鎮這裡來,對中俄戰事一無所知的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拿著老式單筒望遠鏡,觀察完了對面邊境上滿洲裡駐軍的軍事準備動作,回到指揮部堡壘裡面坐下烤著炭火,卻感到渾身發冷,整個人怎麼也熱乎不起來。眼前這種級別的炮火準備,那是自己的這等小兩千人馬可以承受的啊!此時還在心中不斷地盤算著,自己住在外貝加爾斯克小鎮的家人,已經遠走博爾賈城,自己得找機會趕緊溜走才是正經。

    這不得不說沙俄軍隊中怕死的中高級軍官還是很多的,不像低層官兵一樣,自身沒有什麼多的奢望,有口吃的,稍微能養家餬口,就已滿足了,戰場上死了就死了,賤命一條在意個甚?常備軍人的待遇,遠比工人、平民、農奴們強多了,可以說旱澇保收,一個常備軍士兵,每個月最少可拿到3-5金盧布,不少了,養家餬口還是做得到的,這就是沙皇俄**隊制度的現狀了。

    看看自己一方才十幾門75mm山炮而已,對方卻將一百多門重炮遙指自己的防禦工事,只有十二座兩尺寬厚的石條砌成的堡壘,和駐軍木屋,那有什麼安全可言啊!越想越怕的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團長,觀察完中華帝國軍隊軍事行動,回到堡壘裡烤著炭火都覺得冷汗直冒,急急吩咐自己的副官,順帶的使了個眼色給自己的小舅子德米特裡-伊利內赫道:「德米特裡,你帶領兩人,騎馬通報博爾賈城駐軍長官謝爾蓋-格林克將軍,中華帝國軍隊就要進攻外貝加爾斯克哨卡了,下一目標博爾賈城,請將軍指示我部動向。」

    小舅子德米特裡.伊利內赫三十來歲,常年跟著自己50餘歲的姐夫在軍中廝混,十分明了姐夫哥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團長的心態,這哪是請求指示啊?這是要搬救兵,或者請求撤離,不足2000人的部隊,怎麼和對手對抗啊!德米特裡.伊利內赫趕緊立正,頷首做了個懂得的表情,敬禮答道:「是。團長。」

    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團長看著小舅子帶上皮手套離去,一心盼著中華帝國這次軍事準備動作只是威嚇而已。做做樣子才好,要不然自己這一幫子手下可就要死到臨頭了。

    可是滿懷期望的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團長,卻不知道博爾賈城駐軍長官謝爾蓋-格林克將軍,在滿洲裡戰區空中部隊第一輪轟炸中就死於非命了,這卻是因為博爾賈城駐軍長官謝爾蓋-格林克將軍的指揮部,在指揮部頂樓,直接被航空炸彈命中,死的屍骨無存,找都找不出來什麼零碎了,這也是沙俄軍隊通訊系統落後落伍的表現。軍情不暢。聯繫不便的弊端,其軍事思想已經嚴重滯後了。

    西伯利亞地區冬季的大霧天氣,也是一個有力的掩護,到了正午才放晴的山區,雙方才可以相互看清楚對方的佈置和動向。任誰都沒有在大霧中四處亂跑的愛好,此時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團長很糾結,一面下令騎馬去報信,一面組織人防禦,準備在適當的實際脫身出去,實在是有點不好把握現實狀況啊,兩國矛盾激化,軍事對峙這麼久了,對一些軍事行動有所察覺。但又不能十足確認之,想撤下去,暫時都沒有可能,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團長很糾結於這種不確定,實在是危險啊。

    套用後世的一句電影中,戰爭劇情之中軍中慣用台詞:不是自己不拚命啊!實在是敵人太強大了。

    沙俄軍隊不是中國工農紅軍。更不是中國抗美援朝的志願軍戰士,也不是蘇聯紅軍時期,有政委架著機槍在身後督戰,不進而退就是槍斃的命運。現在還渾然不覺的駐紮在這裡,守著邊境哨卡已是極為不易了。

    但是作為滿洲裡戰區前敵副總指揮的牛劍鋒少將,絲毫沒有給敵人全身而退機會的打算,為配合空中轟炸博爾賈城行動的展開,滿洲裡駐軍201師準時在午後1點整,展開了對外貝加爾斯克哨卡的炮擊行動。

    隨著邊境戰場最高指揮官牛劍鋒發出行動的確認命令,炮兵旗語手揚起令旗:預備。斷然揮下:放。

    就這一個意思,開炮。炮手拉動炮繩,百炮齊鳴,各個炮兵陣地煙塵瀰漫,一發發炮彈呼嘯著齊齊飛向各自炮擊區域,達到了覆蓋式齊射的效果。

    如同雷霆萬鈞的炮擊聲勢赫赫,俄軍哨卡的山地堡壘是203毫米加農榴彈炮定點清除的首要目標,大口徑加農榴彈炮就是用來攻堅的。

    令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團長悲哀的事情發生了,插著沙俄三色旗的堡壘工事,就是第一輪炮擊目標中大口徑重炮重點關照的目標,有兩門203毫米加農榴彈炮鎖定了哨卡的指揮中心。

    「嗚嗚……」在漫空飛來的炮彈中,兩發重達250公斤的榴彈炮,直接在堡壘邊沿上爆炸。

    「轟隆隆……轟隆隆……」的兩聲驚天巨爆聲傳來,堡壘劇烈地顫抖著,嘩啦啦一陣亂響,碎石四濺,堡壘震盪不已,似乎馬上就要垮掉似的,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團長,只覺得一陣驚濤巨浪打來一般,胸部猶如被大錘擊中一般,噁心、腦中轟鳴著,渾身如同刀割般難受,嗓子眼兒像被什麼堵住了似的,讓人喘不過起來,『哇哇哇……』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團長張口吐出一塊塊血漬,人也怏怏的栽倒在地。就在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團長倒下不甘死去時,看了一眼其他人時,才無奈的倒下死去。堡壘裡數十人,沒有多少人比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團長好過,無不鮮血狂吐,本來就慘白如雪的臉孔,更是白裡泛青,多數人已被高爆彈爆炸的衝擊波給震死。沒有被爆炸時的衝擊波震死的,也是年輕些的青壯之士,不過也是吐血不止,耳鳴胸悶,難受異常,七竅流血,顯得極為猙獰可怖。

    「轟隆隆……轟隆隆……」一聲聲巨爆,在外貝加爾斯克哨卡,此起彼伏的響起,剎那間,兩座山間火光四射,硝煙瀰漫,沙石四濺,木製營房就像紙糊的一般,化為木屑殘片,在屋中取暖的沙俄駐軍。更是被炮彈炸開的彈片和衝擊波,撕扯成碎片。殘肢斷臂紛紛揚揚地灑落的到處都是。

    203毫米和180毫米大口徑重炮射速一樣,每分鐘2發的射速,已是不慢了,四名強健有力的供彈手,齊心協力抬著200多公斤的炮彈,安裝引信,推入炮膛、閉栓,拉動炮繩,30秒鐘射出一發炮彈,也是極為累人的技術活。炮兵們卻幹得熱火朝天。再也沒有比實戰打擊敵人要更帶勁兒的事情了,大口徑重炮射速慢是慢,其威力顯著,對面哨卡的堡壘,被一層層削去。炸塌,直至灰飛煙滅,遠遠地在望遠鏡中看到敵人的殘肢斷臂漫空飛舞,就可以想像自己的炮兵在實戰中,把平時訓練成果都展現出來了。

    155毫米和105毫米重炮,每分鐘4-5發的射速和射程,威力雖然沒有203毫米和180毫米大口徑重炮大,卻也不是沙俄安置在邊疆哨卡上的山炮可以比擬的,中華帝國的炮擊山呼海嘯一般。一輪輪捶打在俄軍哨卡工事和營地上,其不多的山炮,也在中**隊覆蓋式炮擊中,炸得凌空散架,飛濺在亂跑俄軍的人群中,只砸的俄軍慘叫不斷。哀號不止,在堅硬的磚石也炸得粉碎了,哨卡的工事一一在炮火中消亡,營地裡的營房在數分鐘的炮擊中,彷彿被移走了一般,化為塵埃碎屑,在不可見。不足200千的駐軍,多數被炸死震死,僥倖活下來的,已是兩耳轟鳴,目光呆滯,意識已經不清不楚了。

    在炮鏡和高倍望遠鏡的觀測中,敵人的堡壘化為碎石,營地被抹除,少數渾渾噩噩的駐軍四散的奔逃著,牛劍鋒和師部參謀們對視一眼之後下令道:「一團進攻,炮團可以有選擇的定點打擊,在一團進入敵人哨卡陣地時,炮擊終止,為大部隊進入俄境,進攻博爾賈城掃清障礙。」

    「是。」話務員應道,電話撥出,清晰地發出作戰指令和終止命令。

    「滴滴答……滴滴答……」衝鋒號吹響,等候多時一團官兵在團長趙長河的指揮下,踏著齊膝的積雪,向哨卡衝去。要是在嚴冬季節,積雪齊腰時,大家還真是沒有什麼事做了,玩玩大炮對轟還行,步兵也只能休整了,衝鋒打仗就不談了。

    炮擊已經是零零落落的,開始有選擇的定點清除目標炮擊了,覆蓋式齊射已經沒有意義了,五六分鐘的齊射,接近3000發炮彈,在外貝加爾斯克哨卡炸響,一名俄軍幾乎就要攤上2發炮彈,對這一哨卡不足2000守軍來說,就是一場毀滅式的重擊。

    這個時候203毫米和180毫米大口徑重炮炮擊已經徹底的終止了,堡壘都已經清除掉了,大口徑重炮的炮擊任務已經算是完成了,剩下的大口徑重炮炮彈還得為以後的戰爭準備著,可不能浪費了,戰爭這才開始呢?以後的用量會更大,想不節約都不行啊!

    在雪地上衝鋒就是慢,現實環境又不能容許就近搞什麼步炮協同作戰,一團官兵們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衝過邊境線,進入俄軍哨卡的時候,沙俄殘餘士兵多已呆滯木訥不堪,幾乎沒有什麼反抗能力。

    「呯呯呯……呯呯呯……」已經換裝裝備了華夏02式半自動步槍的一團戰士們,紛紛開槍,一一把射界中的俄軍士兵打倒在地,掃清外貝加爾斯克哨卡殘敵的行動極為順利。80%的守軍都被炸死,一團官兵所要進行的就是擊斃殘敵,打掃清除掉戰場上的危害而已。

    沒有人心慈手軟,只有死去的敵人,才不會對自己造成傷害,沒有投降的敵人依然是敵人,這些哥薩克戰士,哪一個不是雙手染滿異族民眾的鮮血啊!可以說他們是死不足惜的。收容戰俘也是要看對像和時機的啊!完全被炸懵了外貝加爾斯克哨卡的沙俄駐軍,在此次中華帝國的第一次軍事行動中,全軍覆沒,無一倖存,前後過程也只有半個小時而已,如果不是在雪域中戰鬥衝鋒比較慢的話,戰鬥過程可能會更加簡短一些,消耗數千發大口徑重炮炮彈,就是要快速掃清邊境沙俄哨卡的駐軍,好快速進襲敵境。

    這次小規模的戰鬥經歷也沒有為外界所知曉,外界也無從知曉滿洲裡戰區中華帝國的軍隊,是如何迅速進入了沙俄大西伯利亞戰區的具體經過。

    從頭至尾,在博爾賈城的空中轟炸殲擊,邊疆哨卡攻取行動,這兩地的沙俄駐軍都表現得毫無還擊之力,也展現了中華帝國如今先進的軍事思想侵略如火的本質,在軍事行動中,先發制人,不給對手出手的機會,也讓對手沒有反擊的可能,這在戰爭初期很是具有戰略意義的。

    「201師機械工兵團,跟進推除道路中的磚石雜物,清除道路。」

    「師屬騎兵出動,控制住外貝加爾斯克商業區和居民區,若有抵抗,格殺勿論。」

    「201師餘部,202師隨後推進,沿途修路架橋,爭取在天黑前,抵近博爾賈城,連夜進攻奪取博爾賈城。」……

    隨著滿洲裡戰區副總指揮牛劍鋒少將的命令一道道發出,210師和202師的官兵們開拔了。

    騎兵率先行動起來,機械工兵將推土機啟動起來,裝載機轟鳴著,壓路機和購機也緊隨其後,越野車,載重卡車也拉上炮彈,牽引著火炮,數十輛改裝的無線電收發專用車也開動起來,形成一條行軍長龍向博爾賈城進發而去。(未完待續……)

    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