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322章 爛熟的桃子(三) 文 / 為雨哭泣

    俄羅斯帝國格魯吉亞行省的克達邊境和奧斯曼帝國的霍帕邊境地區緊緊相鄰,長期對峙日盛,也是俄奧兩國數百年來廝殺戰鬥的最前沿,也只是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和波斯王國三個國家之間,在高加索山脈地區戰爭頻發的邊境城市之一。([])

    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各個不同民族的都有,大人小孩祖祖輩輩都見慣了生死,也經歷慣了戰爭的生死無常,刀刀入肉的冷兵器對砍和炮火紛飛的熱兵器對轟,大家都漠視了,沒有人會高喊著口號去反抗侵略者什麼的,能在毀於炮火的城鎮坊間活下去,就很滿足了,到沒有人怎麼出頭搗亂打黑槍。

    戰略合作國也順風順水的佔領了克達城,逐步控制住了鐵路沿線的城鎮,這也是空艇部隊不管怎麼轟炸,也沒有去炸鐵路設施的原因。熱兵器戰爭的時代,可是比冷兵器時代,對運輸物資的運輸設施和需求更加倚重依賴了。試想一下,冷兵器時代,拿把刀抗把長槍,再帶上糧食就可以滿足作戰要求了,熱兵器時代呢,槍支彈藥,火炮炮彈補給物資更加繁多,沒有了運輸量大的鐵路,單單依靠小車或者畜力木車運輸,想要支撐起熱兵器戰爭,還是很有難度的。

    不說別的,一直依靠大規模炮火壓製作戰的中華帝國,都會難受異常,對戰局的控制能力,絕對會下降一大半不可,俄國哥薩克戰士和有歐洲壓路機之稱的俄軍。真不是吹出來的,同等火力條件下,俄國人修建的任意一個要塞城市,十天半個月的,任何一個國家也別想打下來。

    在聯合部隊打下克達城的當天,戰略合作國近60萬聯軍,在俄羅斯帝國高加索山脈的邊境線上。發動了全面的進攻,掀起了一輪狂風暴雨般的攻勢。

    一周內,格魯吉亞的巴統、蘇呼米、哈舒裡等幾個重要城市。落入了戰略合作國手中,亞美尼亞行省大半在手,突進阿塞拜疆行省200公里。三個被空中轟炸了近兩個月的行省。幾無防護能力,組織戰略合作國的進攻,就像一個爛熟了的果實一般,自己就掉在地上,讓人順手撿一下就行了似的,被戰略合作國握在手中了。

    一周內,格魯吉亞的巴統、蘇呼米、哈舒裡等幾個重要城市,落入了戰略合作國手中,亞美尼亞行省大半在手,突進阿塞拜疆行省200公里。三個被空中轟炸了近兩個月的行省。幾無防護能力,組織戰略合作國的進攻,就像一個爛熟了的果實一般,自己就掉在地上,讓人順手撿一下就行了似的。被戰略合作國握在手中了。

    為了鞏固戰果,戰略合作國放緩了在西亞戰區的攻勢,由奧斯曼帝國和波斯王國的軍隊掌控了佔領區的政府機構,這是戰前的協議之一,如此一來三個仇恨了數百年國家和民族,開始算舊賬了。對斯拉夫人清算開始了。

    大量無處可逃的成年斯拉夫人,被奧斯曼人和波斯人逮捕關押,運到各個礦區賣掉換取金錢,女子更是賣到阿拉伯各個民族去當女奴,換取牛羊財務。當地大量的俄羅斯貴族地主們也被關押拘留,沒收所有財產地產,對於擁有大家族後台的貴族,更是直接開出贖金,讓這些貴族身後的家族贖買。這一系列動作下來,讓支持、參與對俄戰爭的兩國大貴族們的腰包立馬鼓脹起來。

    對於這一切舉動,中華帝國和蘭芳共和國的軍隊毫不在意,任由兩國動作起來,對於兩國下大力氣清理斯拉夫人在這些地區的勢力,還是很讚賞的,沒有了俄羅斯人在當地搗蛋牽制,相必兩國今後統治這些地區會容易得多吧。

    至於俄羅斯貴族地主們的財富,落入這兩個國家在多,轉轉手,大半合理合法的又購買了中華帝國的工業品,大家友好合作,互惠互利,這等美事,真是何樂而不為呢!

    12月12日,為了進一步分散俄羅斯帝國的兵力部署,牽制俄**隊的調動,戰略合作國更是直接宣佈進攻克裡木半島,目標城市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把自己的進攻目標明目張膽的告訴了沙皇政府,氣勢之囂張讓俄羅斯帝國上下鬱悶地吐血。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是俄羅斯帝國黑海艦隊的前進基地,位於黑海北岸克裡木半島南端。以刻赤半島為犄角,庇護著羅馬尼亞的普羅耶什蒂油田。克裡木半島是從是俄羅斯帝國南方的烏克蘭行省境內向黑海突出的一個大半島。由於具有溫暖舒適的地中海氣候而曾被當作歷代沙皇的度假地,但這個度假村卻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巨大的要塞之上。同時黑海是奧斯曼帝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諸多國家的共有內海,具有相當重要的戰略價值,一旦掌握了黑海的制海權,就能向沿海周邊國家施加政治壓力。

    而塞瓦斯托波爾是當地最合適的港口,也因此成為極為重要的戰略要地。這裡從1854年英法與俄國爆發的克里米亞戰爭開始,塞瓦斯托波爾已隨著戰鬥不息的時代而演化成一個要塞都市,大量的堡壘、壕溝和故意製造的迷宮隧道圍繞著城區,防禦力量之強,由此可見一斑。

    戰略合作國明明白白的告訴沙皇政府的行為,就是一個打臉的行為動作,是在告訴世人『歐洲憲兵』已經不堪一擊了嗎?等於再說,斯拉夫人,你們修建在堅固的要塞堡壘,我們戰略合作國也可以攻破的,等著吧!我來進攻了,你派大軍守不守?

    彷彿在說,前期談判時的條件,你至今不回話,不承諾,那我來奪好了。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有多出名,看看下面的資料就知道了。

    在世界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整個要塞的防禦力量就是以塞瓦斯托波爾市區為參照物建造的,整個市區北靠細長的塞維納亞灣南岸,塞維納亞灣北岸和別別克峽谷之間是防禦重點。在這一片綿延360公里的矩形地帶,配置了12個永久要塞群,佔全部克里米亞要塞數量的75%,每個要塞都有一個典型的蘇聯式名稱,但多數歷史學家認為這是德軍給起的別名。其中心地帶由「莫洛托夫」、「契卡」、「柯別烏」這3個巨大的要塞群把守,西南靠海的角形突出部配置了「列寧」和「北堡壘」這2個要塞,正東有5個聯合要塞,即「斯大林」、「西伯利亞」、「伏爾加」、「頓涅茨」和「烏拉爾」。

    在其重點防禦線的最北也是最容易被突破的隘口,是當時最強的「馬克西姆-高爾基i號」聯裝炮塔要塞,它擁有1934年製造的雙聯裝305毫米巨炮,射程達到44公里,外部防禦層形狀酷似當時的戰列艦炮塔,由200∼300毫米厚的裝甲板全體包裹,炮塔下面有3層永固工事,每層永久混凝土天蓋都厚達3000∼4000毫米。

    此外,在「馬克西姆.高爾基i號」東側還設置了「巴斯季昂i號」要塞作為前瞻。所有要塞周圍都被永久混凝土裝甲板覆蓋,用地下通道和小型鐵路連接,在山地部分更設置難以數計的暗堡、火力點,所有的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裝且具有絕對優勢射界,理論上不可能對該防禦地帶進行地面攻擊。而且設計者將要塞的基本彈藥存放在塞維納亞灣南岸地下深達30米的「庫拉貝」主彈藥庫中,可謂萬無一失。

    相對的,塞瓦斯托波爾南部及西部防禦力量就沒有這麼集中:沿正東到東南只配置了「巴斯季昂ii號」、「庫貝」和「巴勒庫勒瓦」這3個要塞,在它們中間穿插著5個主要的一線步兵防禦陣地:「白糖帽子陣地」、「北方鼻子陣地」、「廢墟山」、「荊棘山」、「紅色高地1、2、3」;一線陣地西側只有3個二線步兵陣地:「上坡高地」、「禿鷲高地」和「風車高地」。為防止南部海上威脅,在克里米亞半島南端突出部設置了「馬克西姆-高爾基ii號」聯裝炮塔要塞。

    在二線陣地和塞瓦斯托波爾市區之間是「蘇聯山脈陣地」,這是最後一道屏障。蘇聯偉大的衛國戰爭時期,蘇軍在塞瓦斯托波爾與納粹侵略者展開的長達兩年的防禦戰役,就可以看出俄國人不管是什麼樣的政治家統治,什麼樣的思想去武裝,這個民族上上下下的人對其領地有多麼的看重,以及對於領土的貪婪程度有多麼可怕了。

    當然了,介紹了這麼多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後世的重要信息,並不是說如今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要塞有這麼多的防禦工事,本人只是想說歷屆沙皇政府和後來的蘇聯政府,對於克裡木半島有多麼的看重,更想說俄羅斯人對於控制黑海海域的有多麼重視,這種意識是我們中國人所不具備的,也是最欠缺的。

    對比歷史事件,直到現代的21世紀,我們才有了這種意識和拱衛國家海外疆域的決心和底氣,是不是啊!三沙市和釣魚島爭端等等,這一系列國際爭端,大家都可以看到一些跡象吧!擱在以前,估計又是一句和平共處,共同發展的口號,給忽悠過去了吧!(未完待續……)

    s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