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341章 克裡木半島戰事(十) 文 / 為雨哭泣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眼睛一亮,掃了眾人一眼道:「怎麼做到這一點呢?大衛先生!你要知道中國人的飛機,大多時間裡都是一擊得手,就會遠遠避開交戰空域,不會多作停留,你有什麼辦法嗎?」

    英國顧問大衛.吉格斯搖搖頭,說道:「這個戰術,是圍繞著佈局擊落、獲取中國人的飛機展開,我只是認為這種設想很有可能實現罷了,並沒有具體的計劃。很抱歉!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

    說完大衛.吉格斯暗暗想道:「辦法是有,但是不適合我說出來,這種事情,還是不說出來為好。」

    其實只要在合適的戰場上,讓自己的飛機纏住對手的飛機,不分敵我的全部打下來,什麼得不到啊!只是這太傷自己將士的鬥志了,大多數西方人不敢輕易明明白白的說出來。出這種主意的人,就是那出頭的鳥兒,是要背負罵名,要挨打的。西方社會可以組織敢死隊,但是也要給人以一線生機的,而在亞洲社會,死士極多,給其家人後代以豐厚福利待遇,多的是人搶著幹。這不得不說亞洲人為錢賣命的,賣起命來比歐美人要徹底地得多,要求也沒有歐美人多。

    比如我們中國人,為了家人吃飽穿暖,敢於捨命的人,多如牛毛,而西方人多是為了自己,說是為了祖國,那就多是扯淡了。大家雖說道德觀念有異。可是有很多事情的道理是一樣的。許多事情好做不好說不是,英國顧問大衛.吉格斯可不是二桿子似的貨色,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還是很清楚的。

    這種事情,誰都有辦法可想,約翰內斯這個德國人雖然對學術問題一絲不苟,但是也不二,其他國家的顧問也不傻,畢竟俄羅斯帝國空軍中的飛行員。有不少是各自國家的志願者,誰說誰頭大,都不言語的看著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也不再多說什麼,再次問道:「約翰內斯先生!你還有其它好的建議沒有啊?」

    約翰內斯也不推辭。直言道:「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我們防空火炮陣地不斷操練各種對重轟炸機群的攻擊方法時,它們的護航戰鬥機總是會出現了,擾亂和攻擊我們的炮手。這些傢伙通常很快就能找出我們攻擊方法的弱點加以克制,以至於我們不得不發展出新的攻擊方法。在防空火炮無法完成任務時,其中還有一種最有趣、也是最危險的肉搏方式,就是使用我們速度最快的戰鬥機進行空中撞擊。我們開始設想為戴姆勒-戰鬥機加裝裝甲板,並把它們佈置一些擔任近距離攻擊的部隊裡,他們要盡可能靠近敵人轟炸機,而不是戰鬥機,因為速度跟不上對方的專司在高速狀態下戰鬥的飛機。要盡可能以多打少。不顧一切的圍住一架敵方轟炸機,如果在發射完所有的彈藥之後,敵機依然在飛行,那麼就必須使用撞擊這種手段來消滅敵人。不知道這種辦法合不合適?」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這才舒展眉頭笑道:「這個建議不錯!很實用,這兩種方法,一種得手,足以拿到我們想要的關鍵性技術。約翰內斯先生,確實是一個智謀出眾的軍事專家,獎獎金五千盧布。這種戰術計劃,就由約翰內斯先生這種專家來策劃吧!拿到這種飛機上的關鍵性技術。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來購買。呵呵呵!……」

    「謝謝尼古拉耶維奇大公賞賜了!」約翰內斯毫不推辭,自己出主意,僱主付賞金,天經地義。

    「嘶嘶!這個德國人約翰內斯真是一個狠辣之輩,敢於冒險拚命。今後在戰場上遇到這種心狠手辣的對手,可是一點要小心了!不得不說這種戰術安排。需要悍不畏死的傢伙來執行這種任務才行,在空中高速飛行中,心性差點,都不可能來幹得來這種搏命一擊的事情!」其他國家的軍事顧問暗暗警惕的想道。

    「這個斯拉夫人真賊啊!如果拿到這種飛機上的關鍵性技術來向我們兜售,那不是要命嗎?這老賊!太可惡了,你們的國家這都到了什麼時候了,還要反過來算計我們,鑽錢眼兒裡去了。」還有不少其他國家的軍事顧問,把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罵的狗血淋頭。

    不得不說這是德國狠人,想出的狠人狠辦法,完全是不計損失的兩敗俱傷的打法,奈何不了你,也要咬下你一口肉來,符合德國人無奈下的戰術理念。要知道這可是二戰時期,德國空軍天才精英們無奈之下,祭出的以命搏命的戰法,相當的震撼人心,膽子小點的人,看到德國人的飛機,自然而然的心裡就打顫不已。

    就像海軍艦隊中有的軍官一樣,行那最後亡命一擊,以軍艦撞軍艦一樣,甲午戰爭中,鄧世昌毅然命令全身著火的「致遠」艦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就是一個勇於搏命一擊將領的典型表現。

    「約翰內斯先生!那您認為在什麼地方,進行這一佈局合適呢?」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此時也有一個了一個計劃的頭緒,以前是海軍巨艦大炮時代,現在沒有空軍的存在,巨艦大炮連個發揮的餘地都沒有了,這世道變化太快了。

    「塞瓦斯托波爾、辛菲羅波爾兩地都可以,哪裡都有我們的簡易野戰機場和防空陣地佈防,離戰略合作國的臨時機場最近,最有可能得手。占伊科的野戰機場雖大,防空陣地雖然嚴密,敵機短時間內前來的可能性極小,距離太遠了,中華帝國的空軍指揮官。從來不輕易冒險。他們要留足空中戰鬥時,所需的燃油和時間,以及戰機受損後,盡量飛回自己的陸軍陣地迫降,不給我們俘獲其戰機的機會。再則他們的推土機,時常在自己陣地範圍內,推出幾條跑道,以備不時之需,謹慎的很!所以這三個要地,早一天部署。早一天有機會獲得敵機的關鍵技術。同時,在北高加索一帶,也要其他戰區的防空火炮部隊注意,想盡辦法將其打下來。如此大範圍內撒網。相信今後回答下來不少飛機的。」約翰內斯的情報很準確,說的頭頭是道。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相信約翰內斯的職業道德,扭頭對一個將軍說道:「帕夫柳琴科將軍!您主管著帝國空軍的組建,這一計劃由您負責協調帝國的勇士,要錢出錢,要物出物,不吝賞格,配合約翰內斯顧問的達成這一任務。做得到嗎?」

    帕夫柳琴科將軍哪敢猶豫,稍一遲疑,自己的位置就得被摘了。連連敬禮表態:「尼古拉耶維奇大公!這是本人的職責,自當配合軍事顧問約翰內斯先生,全力完成這一光榮任務,為帝國分憂!」

    一時間態度要多端正,就有多端正,配合極了,誰到知道在這個時候捅簍子,那是找死行為。

    畢竟防空作戰和空中作戰,這是一種熟能生巧的技能,以前打不下來。大多是接觸防空火炮比較少,掌握不住尺度,精準度不高所致。

    就連新組建的空軍部隊,也是如此,沒有經過長時間系統訓練。全靠飛行員自己摸索著戰鬥,能鼓起勇氣在前一階段時間裡。效仿中華帝國空軍,引用空中轟炸戰術,將封鎖烏克蘭沿海卡爾基尼特灣的聯合艦隊轟炸走,也是憑著一股不知死活的銳氣撐著,人力物力損失巨大才做到的。

    只是這一次海空大戰,就造成了大量有經驗的飛行員陣亡,這讓飛行員嚴重不足的俄羅斯帝國再也無力發起第二次反撲。在克裡木半島與中華帝國領銜的空軍對抗了一個回合,就看到了雙方之間巨大的差距,這更是涉及到兩大陣營之間,防空火炮的組合戰術和作戰飛機的性能的優劣。這才無奈的收縮防線,大踏步的撤退,放棄一些無力支援的城鎮,這都是俄羅斯帝國國防委員會在戰略上的成熟,和決策者的明智舉措,做到了該放棄的放棄,該固守的固守,要不然還要吃大虧。

    歐洲各**事專家和研究員們,聚在基輔算計中華帝國的作戰飛機,中華帝國就算是知道了,也是渾不在意,這完全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這麼長時間以來,沒有讓一架受損飛機落到俄羅斯帝國手中,已經是天大的意外了,如果俄軍的防空火炮炮手的技能再熟練一些,或許早就打下許多架飛機了,哪用得著歐洲軍事專家們如此費力行事。

    不過有些事情就是如此,一架都打不下來時,越是懷疑自己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越發覺得飛機打不下來,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認為中華帝國製造的飛機越是神奇,沒了自信。可是一旦打下來第一架,就會打下第二架來,越打越有信心,就像開胡的賭徒一樣,以為自己轉運了,自信心也就有了。

    這一切看似很神秘,其實是那一層窗戶紙沒有捅破罷了。

    克裡木半島舊譯克里米亞半島,疆界與烏克蘭克裡木州相同。大體呈菱形,面積2.55萬平方千米,大致有我國海南島三分之二大小。它就像一隻伸展開全部觸角的巨型章魚,長年不動地懸浮在黑海北部面上。這裡是連接歐洲和中近東的重要海上通道,在它的南部海岸,與土耳其遙遙相對,西部則是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

    從18世紀中期以來的歷史來看,克裡木半島一直隸屬俄羅斯,是俄羅斯帝國夢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為奪取它所付出的代價可謂不小。為了將克里米亞半島併入俄版圖,沙俄17世紀同土耳其進行了9次戰爭,事實也證明了一個道理,拳頭硬的國家才擁有佔有的權利。到了19世紀中葉,這裡爆發了以俄羅斯為一方,與英國、法國、土耳其皮埃蒙特和奧地利為另一方,進行的漫長而艱苦的「克里米亞戰爭」。雖然這場拉鋸戰以西方盟國最終艱難取勝而告終。但沙俄軍隊在著名的巴拉克拉瓦戰役裡擊敗英國輕騎兵而挽回了一些顏面。後世一直到蘇聯解體。當時將克裡木半島劃歸烏克蘭,並沒有引起俄羅斯人的強烈反感:一方面,領土變更是在強盛時期的蘇聯國內進行;另一方面,俄羅斯在蘇聯佔據特殊地位,「劃歸」事件並未觸及到俄羅斯的根本利益。

    可以說為了完全佔有並統治克裡木半島,俄羅斯人流足了鮮血,為之浴血奮戰了數百年,足以證明俄羅斯帝國歷任當權者們對於土地的貪婪程度,以及對戰略要地的重視程度。

    可想而知,俄羅斯帝國的死對頭奧斯曼帝國也不是泥捏的,為了自己的領地不被俄羅斯人奪走。和俄羅斯帝國數百年來,進行的戰爭之頻繁,對其國力的消耗之大,算得上是讓人驚歎不已。要知道奧斯曼帝國的政治制度和徵兵制度。都沒有俄羅斯帝國統一集中,很鬆散的。這種部落制度管理的一個龐大帝國,能支撐到一戰結束才解體,不得不說伊斯蘭教眾們,在冷兵器戰爭向熱兵器戰爭過渡時期,保持住悍勇作戰的傳統,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一次對俄戰爭,奧斯曼帝國有中華帝國三巨頭提供軍費作戰,並且還打開了局面,到了這後一階段。長期和沙俄軍隊作戰的奧斯曼帝國的軍隊,要是還不會打順風仗的話,那就怨不得別人了。

    克裡木半島北、中部為平原,東南部的刻赤半島為低丘陵,富鐵礦藏。克裡木半島總體上屬地中海氣候,這裡風景壯麗優美,氣候溫暖潮濕,曾是蘇聯著名的旅遊療養勝地,半島名城雅爾塔曾是蘇美英三國首腦舉行雅爾塔會議的地方。

    克裡木爭奪戰役進行到這一階段,也因為自己佔領的東南部。閃躲路阻,進入休整期,有中華帝國的軍隊坐鎮戰略要點,由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和波斯王國的軍隊主攻。

    戰略合作國參謀總部為了進行下一環節的進攻計劃,已經半機械化作戰的戰略合作**方。對道路的修建要求高了很多,工程兵部隊沿途逢山開山。遇河搭橋,積極準備著新一**戰。

    「雅爾塔位於風景如畫的烏克蘭行省克里米亞半島,是國際上著名的療養度假海濱城市,潔白的海灘,湛藍的海水,是大自然給雅爾塔人最好的禮物。這個城市三面環山,一面望海,山上的朵朵白雲,掩映著一座座教堂,古堡和宮殿,遠處隱約的濤聲,更增添了城市的安靜和祥和,而到了夏時收穫季節,郊外片片葡萄園便如顆顆翡翠點綴在碧海藍天之間一般。這個黑海之濱的小城,以其人間仙境般的自然風光聞名於世,非常符合你們中國人道教人士描述的遠古仙山。」一個奧斯曼帝國的翻譯埃姆雷-阿斯克,再給戰略合作國聯軍指揮部總司令鍾沭陽上將、蘭芳共和國國防部長聶振邦上將、少將王志強、波斯王國阿罕默德.米爾扎達吉上將和作陪的奧斯曼帝國阿卜杜勒.克裡姆上將,介紹雅爾塔小城。

    奧斯曼人始終習慣稱呼克裡木半島為克里米亞半島,克里米亞歷史悠久,在此後長達10多個世紀中,克里米亞半島相繼被匈奴人、可薩人、拜占庭、金帳汗國佔領。身為匈奴人後裔的奧斯曼人,也把克里米亞半島當成自己的封地一般,和俄羅斯人爭奪不休,不是沒有歷史原因的。

    克裡木半島南岸城鎮,山多路險,鐵路運輸多不通達,也不受俄羅斯帝國重視,戰略合作國聯軍指揮部總司令鍾沭陽上將、蘭芳共和國國防部長聶振邦上將、少將王志強、波斯王國阿罕默德.米爾扎達吉上將和作陪的奧斯曼帝國阿卜杜勒.克裡姆上將等人,這次是來召開前線軍事會議,順道賞玩一番。

    正值陽春三月,陽光明媚,天氣溫暖,港口外碧海藍天,讓人心神俱爽。一如翻譯所言,雅爾塔小城後山,綿延起伏,巍峨險峻,雲遮霧繚,美不勝收,真個猶如位於海洋之中的仙山聖境一般,引人入勝。

    奧斯曼帝國阿卜杜勒.克裡姆上將站在碼頭上,幽幽感歎:「諸位將軍!如此美妙勝地,也不枉我等浴血征戰。這是我們奧斯曼人最先征服的領地,斯拉夫人很久以前還是一小小公國,奧斯曼帝國歷代先驅沒有守住的領地,將由我們這一輩人奪回,我這一輩子就是死了,也是無憾了!哈哈……」

    鍾沭陽上將掃了一眼,不遠處從運輸艦上源源不斷登陸的奧斯曼軍人,順著阿卜杜勒.克裡姆上將的話頭笑道:「阿卜杜勒.克裡姆將軍!斯拉夫人歷來如此,搶佔貴國的領土無以計數,此次只不過是剛開始而已,更大的收穫還在後面。這麼長時間以來,我們中華帝國已經完成了我們的承諾,該是奧斯曼帝國發力的時候了。」

    聽著翻譯的解說,阿卜杜勒.克裡姆上將連連點頭,很是興奮,誰都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天上掉餡餅的美事,哪能天天有啊!連連點頭說道:「諸位放心,接下來的戰事,尚需諸位盡心幫助,周詳籌謀,才可成事。」

    阿卜杜勒.克裡姆上將還是比較清醒的,也很實際,奧斯曼帝國軍隊還沒有壓著沙俄軍隊打得實力,這是近代歷次戰爭證明了的事實。(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