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351章 揚眉吐氣 文 / 為雨哭泣

    兩百多年來,一直被沙皇軍隊壓著打得奧斯曼帝國,終於在克裡木半島上,正面擊潰沙俄十餘萬軍隊,這讓歐洲諸多軍事強國側目不已。這一戰役的種種階段性勝利,不似以前是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在後邊敲邊鼓了,而是真正地唱主角了,在陸地上真正的擊敗了老對手。

    辛菲羅波爾城兩國決戰,沒有預兆的就爆發了,沒有在戰略合作國作戰參謀不的設想計劃之中,可是又在其允許範圍之內,即前敵作戰司令官可以自主把握作戰時機,也就是允許前線指揮官有擅專的權利,還是比較人性化的作戰指揮機制。

    雖說雙方炮戰不休,每日都有部隊都在小規模試探**火,俄軍方面是在進行彈性防禦,而奧軍方面則是在進行實戰練兵,以及不斷地儲備運來的作戰物資,以備決戰時使用。

    雙方大打小打了一個月,等到奧斯曼帝國的第二集團軍真正的全力出手一次,沒有了火炮支撐防禦的沙俄軍隊,連兩個夜間,一個白天都沒有支撐住。

    這一場正面交鋒,沙俄軍隊十多萬人的敗兵,能夠隨著維克多.阿爾沙文大將乘火車逃回占科伊的,只餘3萬不到的人馬了,可以說是沙俄軍隊在面對奧斯曼軍隊時,少有的大敗慘敗了。

    若果說是中華帝國的軍隊把沙俄軍隊打得滿地找牙,歐洲各個軍事強國還能理解,承認這一戰果。但是一個長期被沙俄軍隊打得滿地找牙奧斯曼帝國,現在卻把俄羅斯帝國的大門牙也給恨恨地打掉了一顆,展現出了自己的強硬一面,這事兒!任誰都覺得不可思議了。

    歐亞大陸上的二流軍事強國——奧斯曼帝國,這個帝國軍隊的戰鬥力是個什麼樣子,英法德意奧等國是再清楚不過了的,這叫什麼事兒啊!一個就要被歐洲諸強分割、圈占的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度。被中華帝**方捏巴捏巴,就把『歐洲壓路機』打得喪魂失魄、大敗虧輸了。

    這都是為什麼啊?

    是什麼改變了戰爭的力量對比,讓常敗將軍轉敗為勝了?

    關注國際間戰事的軍事家和軍事愛好者。都開始研究這一課題了。

    飛機!就是飛機了。

    自從有了飛艇和飛機,戰爭的模式已經徹底的改變了。

    當一方沒有防空火炮和攻擊性飛機時,陣地上的火炮。要塞中的火炮,都成了擺設,在飛艇和飛機的轟炸下,都將灰飛煙滅,都顯得不堪一擊,傳統的戰爭方式,算是完完全全的被新的機械化作戰方式,打擊得體無完膚了,一敗塗地。

    歐洲諸強,此時真真正正地意識到。人和人之間有差距,武器裝備之間同樣有差距。以前是不同國家的火炮射程有差異,是士兵之間的戰術素養有差異,現在卻是全方位的了,整個歐洲都落後了。

    飛艇轟炸前期的打擊是毀滅式的。但是在有了準備的情況下,還是很好對付的。

    一直以來信奉大炮主義的歐洲人,開始意識到,海權論剛剛興起,制空論又甚囂其上了。

    這可不是一家之言,歐美諸國的報紙。不但每天報道戰略合作國的戰事進程,更是喜歡找專家,把戰爭中出現的新式武器裝備,翻來覆去的分析解說,怎麼有吸引力怎麼報道,大有要每一個人都來買自己的報紙的架勢。

    大炮的口徑再大都是擺設,當天空中的轟炸飛機投下炸彈時,什麼火炮都將淪為破銅爛鐵,都得報廢了。習慣了陸軍作戰,有大炮助陣,對轟炮戰,陸軍才不至於被動挨打,這是任何一個稍具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的事實。

    這讓習慣了炮來炮往,爭戰了數百年的西方人怎麼接受啊!

    這就像是讓一個習慣了拿刀砍人的傢伙,丟掉大刀,掄起拳頭揍人閒手疼一樣,這無異於自廢武功嗎!今後的戰爭,火炮一旦被空中力量給炸沒了,沒有了火炮,大家都意識到自己已經變得不會打仗了。

    以前,火炮的射程有差距,只要佔據山勢地利的優勢,還可以拉平雙方間的差距。可是制空論一出,大江高山,在廣闊無垠的天空下,天塹也要變通途了,空中打擊簡直就是無視地利的差異,轟炸飛機就只就是『毀滅』的代名詞。

    在報刊和軍事專家們的分析中,同樣是作為作戰用途製造出來的飛機,東西方國家之間,卻有著本質上的差異。西方歐洲國家製造出來的飛機,暫時也就是可以飛上天,開開槍,扔扔炸彈尚可,操作難易,投彈精準度都是問題。

    至於在飛機上安裝上機槍,讓飛機在天空中格鬥絞殺,業餘選手和專業受封的天空騎士,完全是兩個概念,兩個世界。就像是一個小孩赤手空拳的去向一個全副武裝的戰士決鬥一樣,不管這個全副武裝的戰士再怎麼挫,那這個小孩都沒有戰勝對手的可能,並且沒有僥倖和萬一的意外發生的空間。

    這一切都是西方人士根據空戰實況分析出來的,西方國家可以買到中華帝國製造的民用飛機,但是對於中華帝國製造的作戰飛機,現階段連門都敲不開,更別說窗戶了,只能遠遠的觀摩對比,一心想打下來一架都不可得。

    這倒不是中華帝國的飛機打不壞,炸不破,而是中方飛行員訓練有素,原始、轉動不便的防空火炮,還沒有一炮炸毀飛機的能力,一旦受損都會盡力飛回自己一方的陣營迫降。哪怕是墜毀,也要在自己的陣營附近做到機毀人亡,最起碼死後屍體可以被找到,落葉歸根,榮歸祖廟安葬不是。這在沒有降落傘的時代,迫降失敗就等於死亡,沒有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一般人真不敢參與空戰的。

    空戰完全就是生於死的較量!來不得半點虛假。

    如果說早期的歐洲飛行員們,還有勇氣去轟炸一下軍艦和敵軍的陣地,但是真正空戰了幾場之後,才意識到了自己的飛機作戰性能,和戰略合作國一方,天差地遠。中國的飛行員是空戰戰術細膩周詳,而自己一方只是會駕駛飛機升空飛翔而已,一個是疾步如飛的壯漢,一方是蹣跚學步的嬰兒。一時間交戰空域,俄羅斯帝國裝備的飛機,都不敢升空出擊了,免得被擊落之後,飛行員都找不齊了。

    在一系列不利局面下,俄羅斯帝國的軍隊在克裡木半島上的局勢越發困難起來,一直沒有轟炸攻擊運兵火車的轟炸飛機編隊,在辛菲羅波爾城決戰中,於辛菲羅波爾至占科伊的鐵路線上,攻擊了逃跑的俄軍部隊,連同追擊的奧斯曼帝國的第二集團軍,一舉殲滅俄軍7萬餘眾,生俘4萬多人,讓俄軍大將維克多.阿爾沙文只帶著3萬多人,逃出生天。很顯然,戰略合作國擁有了刻赤通往占科伊的鐵路線,對於塞瓦斯托波爾城通往占科伊的鐵路線已經不怎麼看重了。

    這一場城市攻防戰,讓任何一個國家,都開始對奧斯曼帝國刮目相看了起來,首先沙俄軍隊就是一個檢驗國家軍事力量的試金石,這是因為這個世界上能夠完勝俄羅斯帝國軍隊的國家,沒有幾個軍事強國是可以做到的,這也包括德意志帝國和有「日不落帝國」之稱的大英帝國。

    奧斯曼帝國第二集團軍在辛菲羅波爾城的大勝,正面堂堂正正的在陸地上大規模的打敗了斯拉夫人,徹底地結束了自己常年不勝的怪圈,也讓奧斯曼帝國上上下下充滿了自信,積極參與對俄作戰的興趣更濃了,也更充滿了侵略性。

    大好形勢再向戰略合作國一方發展,俄羅斯帝國上下就不妙了。失去辛菲羅波爾這個鐵路樞紐中轉站,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所有外部支援通道,一下子斷絕了,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不用去攻打,圍困到秋收之時,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俄國守軍,自己就會全部餓死了,投降是遲早晚的事情,這是大勢。

    只餘退守占科伊以北的俄軍守島作戰部隊,處於北部平原地區,如果不改變如今被動的局面,改變雙方武器裝備的巨大差異的話,被趕出克裡木半島,也是遲一日晚一天的事情,明眼人都消沉起來,充滿了悲觀的失敗情緒,已是戰無鬥志了,唯有硬撐了。

    據歐洲媒體報刊的深度剖析,如果戰略合作國一方的奧斯曼帝國不犯什麼決策上的錯誤的話,克裡木半島將是奧斯曼人有一個勝利果實,被收入囊中是遲早晚的明事兒了。主流媒體都不看好俄羅斯帝國的戰爭局勢,認為沙俄軍隊必敗無疑,一些關係到戰爭勝負的關鍵性武器裝備,不是短時間可以製造出來,可以拉平雙方之間差異的。

    受這次決定克裡木半島命運的大規模攻防戰役影響,「歐洲壓路機」的光環也徹底的從沙俄軍隊身上剝離,歐洲其他國家的民眾不看好沙皇政府。俄羅斯帝國的軍隊一敗再敗,也極度的挫傷了俄軍在各條戰線上的抵抗意志,軍無戰意,民心向北,在西線戰場也是落得個一敗塗地的結局。

    戰力在戰略合作國中,只算是一般的奧斯曼帝國和波斯王國著實揚眉吐氣了一回,新的國際地位又重新樹立起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