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華人1892

大道小說網 第381章 戰爭背後(二十九) 文 / 為雨哭泣

    國防軍近百萬大軍,由阿克爾卡這一中轉之地,分成左中右三個方向進攻,南下吉爾吉斯斯坦;中路直奔巴爾喀什;北上塞米巴拉金斯克。浩浩蕩蕩、遮天蔽日的軍隊,以三個半機械化集團軍為先導,以每晝夜近百里的速度前進,向俄軍展開了新一輪中亞攻勢,配合其他戰區作戰,向俄軍國防委員會施加壓力。

    這個時候的哈薩克斯坦(中方舊稱突厥斯坦,等於是突厥人後裔生活之地。),真的算得上是地廣人稀,整個中亞地區各個行省的人口總數量,在加上沙俄駐軍的話,才堪堪超過兩千萬而已。

    以其廣闊荒涼的領土總面積,快有中國領土一半之大了,各個民族合起來還沒有中華帝國一省人口多呢。和後世哈薩克斯坦大城市阿拉木圖和新首都阿斯塔納,動輒過百萬人口的基數,簡直沒有可比性。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沙皇政府和當地土著民族,對當地資源利用率還是相當低下,經濟根本就沒有發展起來,還處於原始開發階段,這說明中華帝國軍隊進軍中亞地區的軍事行動,一切正當時啊!

    正是由於國土龐大,人口稀少,往往數百里範圍內都沒有一個村落,真是千里無人煙,人們大多聚集在擁有牧場資源和耕地的城鎮,以及一些有礦石出產新興起的小鎮。

    可以說中亞地區的俄控地區,除了遊牧為生的牧民。人口都集中在城鎮裡,如今中亞兩大行省首府的相繼失守,給予了俄軍中亞戰區總司令部極大的震撼,潰逃的俄軍和流離失所的難民,向其它遷徙加劇了,中亞地區徹底地動盪不安了。

    金雨在陪同從京城過來度假的家人老小,遊歷了陝西大寺回來後,得知了李兆和率領的集團軍拿下吉爾吉斯斯坦首府比什凱克的消息,點點頭,波瀾不驚地吩咐秘書宋玉竹道:「以總參的名譽。去電嘉獎勉勵一番,要求他們再接再厲,再立新功。」

    「好的,先生!還有什麼吩咐嗎?」宋玉竹恭敬的詢問了一聲。

    「讓參謀部關注一下,讓西北其它各省新編的集團軍加快行軍速度,夏秋之際進入中亞,適應起來中亞的氣候環境,會更方便些,到了冬季冰天雪地的。就不容易了。」金雨補充了幾句。

    「知道了,先生!我會一一辦妥的。」宋玉竹應道。

    「在注意一下。今年秋季的招兵計劃,也讓總參和政務中心協調,駐地以大西北、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為主。這裡人口真的是太少了,我們漢人在這些地區的人口密度要加大,清楚嗎?」金雨想了想叮囑道。

    「明白!先生!」

    「小宋!每一個帝國的建立和發展,都伴隨著血與火的戰爭,以及新的社會秩序要重新建立起來,漢民族!能不能在這些新收復的地區長治久安,是一個很複雜的社會問題!這個事情重要。你主要關注一下,有事向我報告。」金雨繼續吩咐道。

    要知道中華帝國的軍隊,佔據如此優勢,軍事行動的勝利實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戰後重建和中華帝國新秩序在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的推行,必須先進行籌劃。

    「我會的,一辦妥當。我就會給您報告的,先生!」宋玉竹認真的回道。

    「嗯!好好做事吧!去忙吧。」點頭示意了下,金雨就陪家人去了。

    前線戰事的具體實施,金雨一般是不怎麼插手的。只是在後勤補給上監督監督給前線將領們充足的臨機決斷權益,就足矣,事事插手不是進雨的做事的風格。事實上全線戰局都有帝國國防部全面監管著,統一調度著,還有自己的智囊團對大局的把握,金雨只需靜靜地看著戰事的持續發展就好。

    科布多城位於哈拉泊湖畔,是蒙古西部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早在雍正年間便已築城,鼎盛時管轄天山南北,擁有對今天哈薩克斯坦大部份地區、唐努烏梁海以及蒙古等大片土地的管轄權。

    到了十九世紀中葉,科布多城日趨沒落,受沙皇俄國侵蝕日盛,直到中華帝國建立起來後,在1903年國防軍打進蒙古西部,掌控住唐努烏梁海邊區之後,邊疆大建設也逐步開始了。到了如今的1906年,已經有了比較平整的水泥和瀝青路面直達烏里雅蘇臺,四通八達的馬路,西通塔爾巴哈台(今塔城)、阿勒泰、伊犁,南通迪化、巴裡坤,北鄰唐努烏梁海,西北與哈薩克斯坦接壤。

    在建設兵團工程兵部隊全力施工以及早期空艇運輸部隊的幫助下,科布多城第一座火電廠建成發電運營,結束了科布多城多年來使用馬燈和煤油燈照明的歷史。中華帝國以近代工業和新農牧業文明,開始影響著蒙古西部的牧民們,夜幕降臨,蒙古西部的科布多城,街頭的路燈紛紛亮起,居民家裡的電燈,也陸續綻放光明,在這平均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上的蒙古高原地帶,宛若一道星河墜落凡間,讓數以萬千計數的蒙古人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帝國政府新政的益處。

    科布多城北面十公里的空艇基地空軍大營,佔地近十平方公里,經過二十餘萬安家軍官兵的不懈努力,哪怕是在酷寒的月份,官兵們也通過用沸水化去冰凍,攪拌水泥構築地基和磚牆,到現在整個營區全部修築起了排列整齊的片片高樓營房,建設度之快、規模之宏大,讓遠近的蒙古同胞歎為觀止!一座軍營比之科布多城規模都要龐大,而且更要系統完善,許多設施設備都是當地蒙古人想都不敢想像的東西。

    夏季的深夜十點半,在蒙古高原地區也只是才天黑不久而已,大營中一棟司令部的五層樓房周圍,戒備森嚴。

    蒙古軍區西方面軍司令員孫淳少將,副司令周蒲少將,參謀部參謀長劉權少將,由總參謀部作戰處調任蒙古軍區擔任西方面軍參謀長的趙凱上校,情報處長陳偉雄上校,以及空軍司令部司令蔣百里准將和一干參謀,正聚在一起,研討戰局。

    情報處長陳偉雄上校最先說道:「諸位將軍,以及同濟軍官們,其他戰區捷報頻傳,我在這裡先賀喜了。但是,我得通報一個不好的消息,處於帝國軍隊包圍圈的俄軍哥薩克,已有數股近十萬人竄入蒙古中部,意圖不明。」

    蒙古軍區西方面軍司令員孫淳少將點點頭說道:「這不難推想,大家看。」

    手中指揮棒在地圖上滑動著,並在重要的關隘處重重的敲打。

    「我帝國軍隊如今的重心在西伯利亞鐵路線上,並以此為脈絡,向周邊拓展尚需時日,再加上唐努烏梁海軍分區,戰鬥任務繁重和邊防區域廣闊。大家看,蒙古中部和西伯利亞大鐵路之間,還有這麼廣闊的天地,是我們現階段沒有精力入駐管制的地區,讓哥薩克在這些地區生存活動,並從一些間隙流竄出去,進入蒙古中部,大家不用擔憂什麼的。有杭愛山脈阻隔著,讓他們和滿清流亡政府以及蒙古貴族先聯合在一起,有他們狗咬狗的時候。」孫淳司令員說道,並沒有在這上留心。

    由總參謀部作戰處調任蒙古軍區,擔任西方面軍參謀長的趙凱上校,站出來說道:「這件事也在總參謀部的預期之中,西伯利亞地區地廣人稀,生活物資已經無法滿足分佈在這一些地區留存下來的哥薩克戰士,這些軍人就是為戰爭而存在的,熟悉西伯利亞地區和蒙古高原地區的地理環境,對這些地區的惡劣氣候環境也是極為熟悉的。這種現狀不是一時三刻就能解決的事情,總參謀部已經在進行籌備,進一步打壓這些疥瘡之癬。」

    孫淳司令員和趙凱上校示意了一下,轉首向空軍司令部司令蔣百里准將說道:「蔣司令員!先通報一下你們空軍的偵查狀況吧!我們蒙西軍區也需要為中亞戰事繼續努力奮戰!」

    已經從西伯利亞戰區調到蒙西擔任軍區空軍司令部司令的蔣百里准將敬禮示意說道:「諸位!這段時間,我們的空軍對唐努烏梁海西南方向的哈薩克斯塔地區進行了不間斷偵查,發現這一帶並無太多俄軍的蹤跡。其主力主要是集在洛戈爾斯克(今裡德市)、烏斯季卡緬(今厄斯克門市)、謝米帕拉金斯克(今塞米伊市)地區,我們的先頭部隊入哈後的第一場硬仗,很可能發生在和脫和兒山南麓,那裡雖然修通了與唐努烏梁海地區及蒙古的公路,但公路兩旁山勢險要,易守難攻,和唐努烏梁海地區的薩彥嶺山脈地形有一拼。

    再則,這阿爾泰山餘脈和西薩彥嶺地形複雜,原始森林亦是俄軍藏軍的最佳場所,希望前線開拔的部隊注意一點,有事呼叫空軍支援!」

    孫淳司令員說道:「山地作戰,陸軍自然會和空軍配合好的。蔣司令員!這次總參要求我們軍區的空軍抽調精銳力量,先配合轟炸洛戈爾斯克、烏斯季卡緬和謝米帕拉金斯克地區。至於地面進攻部隊的戰鬥任務,就是要徹底的打通進入中亞的通道。召集大家前來商議,就是要大家群策群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此次任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