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胭脂惑

第一卷 第5章 宮宴 文 / 雲程

    轉眼已是暮春時節,帝都關於衛家長女命硬剋夫的傳言也因時光的流逝而漸漸平息,唯一遺留的後果便是再也無人上門向衛琬提親(胭脂惑5章節)。一時間,衛琬成了帝都有名的愁嫁之女。

    依照錦朝的風俗,女子十五即可出嫁,是以大戶人家之女往往在十二三歲時就定下了親事,只待及荊出嫁,若是過了十六還未出嫁便被人稱為老女。然而衛琬早在去年便行過了及荊禮,好容易有人家來提親,卻又遭遇了墜馬身亡這樣的橫禍,更是無人問津了。

    眼看長女就要成為老女,衛覃雖對這個女兒不甚在意,畢竟也是傷到了自家顏面,只恨那殷家在外面造謠生事,才弄得無人上門求親的結果。帝都裡雖還有淳於家的大小姐年及二十也未出嫁,但那淳於暖河卻是能上陣殺敵的巾幗將軍,連皇帝也敬佩她三分,又另當別論。

    樂陽郡主近日來正在為衛瑤的婚事操心,衛瑤已經十四歲,卻還未定下親事。她與衛琬不同,既有相府顯赫的聲威撐腰,母親又是太后的表侄女,自然讓帝都權貴人家趨之若鶩。只不過樂陽郡主和衛瑤都是眼高於頂,至今尚未擇好人家。

    照著樂陽郡主的意思,是想讓女兒嫁於皇家(胭脂惑5章節)。然而當今聖上少近女色,六宮空虛,惟有中宮皇后有個年方七歲的小皇子。想要入宮為妃顯然沒有什麼前途,然而先帝餘下的兩位皇子桓王和靖王卻都尚未迎娶王妃,樂陽郡主已多次在太后面前明示暗示,怎奈太后只以一句「並非良配」給推脫了。

    樂陽郡主無奈之下只得讓衛覃伺機多與先帝的兩位皇子結交,以謀求姻親。然而桓王天性嚴謹,從不肯與朝臣過多交結,靖王又是風流隨性之人,閒暇的時光多半在臥醉花叢,怎會有時間與衛覃磨牙。

    衛覃見夫人如此執著於與皇家結親,自己雖並無反對的理由,卻覺得無需如此討好二皇子和三皇子。畢竟王爺的身份再尊貴,終究還是臣屬,衛覃自負身份,自然是不屑於低聲下氣的去討好那兩位王爺,是以被樂陽郡主整日在耳邊嘮叨,也有些不勝其煩之感。

    然而這日樂陽郡主進宮請安後,竟是滿面春風的回來了,對衛覃道:「相爺,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衛覃正在看書,連眼皮都沒有抬起來,只是隨便的「嗯」了一聲。樂陽郡主本是滿腔喜悅,如今見了夫君這般心不在焉的模樣,便上前劈手奪過了他手中的書丟到一邊,忿然道:「人家整日為了女兒的終身大事憂心,你卻在這裡看的進書!」

    衛覃眉峰微蹙,然而已經習慣了她的跋扈,便耐著性子道:「瑤兒的婚事又什麼可憂心的,我看來提親的幾家都不錯,你看著辦就是了!」

    這話更是激起了樂陽郡主的怒氣,「你淨會說這樣的風涼話,咱們瑤兒是怎樣的出身,又是怎樣的人材,怎能隨便許了那起子人家,」她冷哼一聲,「若是早生十年,咱們瑤兒必是正宮皇后的命!」

    衛覃聽她越說越不成話,起身便要走,卻被她拉住,「你別走,聽我說啊,皇后說是要為兩位小叔選妃,又覺得弄得太嚴肅正式了不好,便想了個好法子,要我說,這正是咱們瑤兒的好機會!」

    見衛覃一副不解的樣子,樂陽郡主神秘一笑道:「皇后說要遍請帝都的名門貴女,在宮中效仿前朝的百花宴,也請兩位王爺到場,到時候怕是連四大家族的嫡系公子都要去呢,以咱們瑤兒的資質,一旦在百花宴中露了頭角,定會讓前來提親的人踏破相府的門檻(胭脂惑第5章宮宴內容)。」

    衛覃這回倒是點了點頭,「你是瑤兒的母親,她的終身大事就交給你來操心了,咱們雖不是什麼帝都顯貴,但衛家也是位居四大家族,莫要弄得像……」他想起衛琬的親事,不由得歎了口氣。

    衛覃膝下共有一子三女,獨子衛彥和次女衛瑤出自樂陽郡主,長女衛琬是與結髮妻所生,而衛府的三小姐衛璃卻是大家都刻意忽視的存在。衛覃自迎娶樂陽郡主後便不曾再有過內寵,但十幾年前與朝中同僚喝酒喝得沉了,竟宿醉於青樓花魁房中。更離譜的是一夜春風竟然珠胎暗結,那花魁挺著肚子找到相府門上來,那時衛彥尚未出世,為了子嗣的緣故才將那青樓女子留在了府中。

    只是那女子最終生得還是一個女兒,衛覃見不是兒子,便留下了女兒將母親打發出門。而衛璃也因著生母出身卑下的緣故,在府中雖有著小姐的名分,但吃穿用度都如下人一般,居所更是在相府的偏僻地方,少來前面。

    樂陽郡主雖善妒,但全部精力都放在對付二夫人和衛琬這樁事上了,兼以衛璃的出身確實登不得檯面,對自己和女兒沒有任何威脅,便由著她去了。

    然而幾日後宮中的帖子傳下來,相府竟然有五封帖子,除了下給左相夫婦和衛彥的帖子外,府中的三位小姐竟是一位不落。樂陽郡主於此事十分惱怒,嚷嚷著要衛覃去找承辦此事的官員理論,說是「瑤兒怎能同那兩個出身卑賤的丫頭一同出席皇宮飲宴!」

    衛覃不勝其煩,只在面子上敷衍了她幾句,內心卻是深不以為然。皇家下貼宴請的榮耀是何等難得,將家中子女全都請到也是自己的面子,倘若再去多事,豈不是畫蛇添足了。況且他心中還有另一個計較,雖然衛瑤才是嫡女,但若是另外兩個女兒也能藉此攀得一門好親事,對自己的仕途也是更有助益。

    四月十二那日,帝后同在昭鳳宮大行宮宴,凡帝都三品以上官員皆攜親眷出席(胭脂惑5章節)。此番飲宴的目的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靖王和桓王俱是帝都權貴之首,自然是好女婿的人選,是以幾乎是座無虛席。

    四大家族中以高家為首,高家便是當今太后的娘家,高氏族長高延慶更是位居當朝首輔之位,家聲顯赫。不過高家的嫡系子女都已年長,是以並未隨同出席。

    與高氏對席的是淳于氏的席位,淳於一族出身軍伍,代代忠烈。如今淳于氏雖已人口凋零,但威遠侯淳於剛仍手握重兵,他的一雙子女亦是出身行伍,長女淳於暖河是有名的巾幗英雄,曾以女子之身帶兵駐守邊疆數年。次子淳於寒川更是少年英雄,年僅弱冠便被封為朔風將軍,官居三品。

    其下才是衛氏的席位,衛琬坐在衛覃和樂陽郡主的席位後面,與衛璃同席,衛瑤和衛彥則以嫡子嫡女的身份居於父母席位左側。因四大家族中的洛氏是商賈出身,雖家世豪富卻難登大雅之堂,洛家人亦生性豪放,從不沾染朝堂之事,是以殿內雖設有洛氏席位,卻是空置著無人前來。

    殿門處的宮監大聲通報道:「皇上駕到,皇后駕到!」

    眾人立刻離開坐席三呼萬歲,隨後宮監又通報道:「太子殿下到!桓王殿下到,靖王殿下到!」

    衛琬悄悄抬起頭,只見帝后均身著明黃朝服,皇后身邊依偎著一個大約七八歲男孩,頭戴小金冠,身上穿著杏黃蟠龍錦袍,臉上稚氣未脫。

    跟在他們身後的兩名青年男子,左首那人身著月白錦袍,胸前繡著團龍圖案,面容清雋,正是桓王蕭杞風。另一人身著暗紅交頸大領長袍,玉冠束髮,正是靖王蕭承鈞。

    看到蕭杞風的瞬間,衛琬眼底一陣酸澀,她已經有數月未曾與蕭杞風見過面了。如今在人群中遙遙望去,分明都同處一間大殿之中,她卻越發覺得彼此的距離是那樣遙遠,幾乎再也無法觸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